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第一学年《成本会计》复习题概述创新讲解.pdf
-
资源ID:84249485
资源大小:893.1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第一学年《成本会计》复习题概述创新讲解.pdf
第 1 页 共 16 页 厦门大学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成本会计(本科)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成本会计的对象 指的是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工业企业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这些耗费用货币额表现,就是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3.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 是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产品或供劳务情况的一种辅助费用分配方法。4.成本计划 是指以货币形式事先反映企业未来各项成本或费用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 5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费用的方法 6.分批法 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7.废品 是指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的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产品。8.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9.多步骤生产 是指生产过程在工艺上可以间断,可以分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产品生产。二、简答题 1.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其结构怎样?产品生产成本表示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报表。分基本报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基本报表部分,反映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和全部产品的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补充资料主要反映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2.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通过对脱离定额和计划的差异的核算,能及时反映和监督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加强成本控制,从而有效、及时地促进节约生产耗费,降低成本;产品成本是按定额成本和各种成本差异分别反映的,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由于有现成的定额成本资料,能合理简便的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缺点是计算工作量大。3.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答:(1)按生产费用要素进行核算,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是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2)按生产费用的用途进行核算,以确认其归属对象即承担者(3)按成本计算对象计算产品成本。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 第 1 页 共 16 页 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和有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4.为了进行产品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哪些会计账户?“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等账户。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应设置“废品损失,停工损失账户。5.分项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上步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的,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也要按成本项目登记。优缺点:可直接、正确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成本还原。缺点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在各步成本中看不到所耗上步半成品成本是多少,本步加工费是多少,不便于进行各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6.工业企业应如何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答:(1)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核算,是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的。该账户应按车间(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专栏或专行,分别反映各车间各项制造费用的支出情况。(2)制造费用费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就是将登记在“制造费用”账户借方的费用从 贷方结转出去。如果该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制造费用无需分配,若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就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先分配再转出。分配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7.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条件?答:(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月初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很小,月初在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差就更小的情况。(2)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很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落变化不大的产品。(3)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4)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范围较广,特别是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大,且各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不稳定,起落变化较大,其他分配方法受到限制不宜采用时,尤为合适。(5)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6)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7)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8.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程序?答:(一)开设成本明细账。(二)分配各种要素费用。(三)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四)分配基本 第 1 页 共 16 页 车间制造费用。(五)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六)结转产成品成本。9.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概念及优缺点?答:概念:所谓综合结转分步法是指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转入下一生产步骤时,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综合项目记入下一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的方法。优点:可以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帐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用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步骤的成本管理。缺点:为了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增加核算的工作量。三、业务题 1.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 5000 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为为节约 145 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 100 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本月定额费用为 100000 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 5100 元。(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 1%,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4)本月完工产品的产量 500 件。甲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 220 元,定额变动系数为 0.9。要求:(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3)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解:(1)本月完工产品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2200.9=198 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500198=99000 (2)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5000-100+100000-99000=5900 (3)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145-5100)(99000+5900)=5%本月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1000005100)1%=949 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99000+99000(5%)+949+100=95099(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5900+5900(5%)=5605(元)2.某产品分两道工序制成。其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40 小时,第二道工序 60 小时,每道工序按本道工序工时定额的 50%计算。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 80 件,第二道工序300 件。月末完工产品 200 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共计 2769 元。要求:(1)计算两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第 1 页 共 16 页(2)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解:工序一完工程度=40*0.5/100=20%工序二完工程度=(40+60*0.5)/100=70%约当产量=80*20%+300*70%=226 件 分配率=2769/(226+200)=6.5 在产品负担=226*6.5=1469 元 完工产品负担=200*6.5=1300 元 3.某工业企业生产乙产品 6 月初在产品费用:原材料费用 1400 元;工资和福利费 3000元,制造费用 1000 元。完工产品 4000 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 2 元,单件工时定额 1.25 小时。月末在产品 1000 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 2 元,工时定额 1 小时。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解:生产费用累计 原材料:9600 工资和福利费:3600 制造费用:1200 费用分配率 原材料:9600(8000+2000)=0.96 工资和福利费:3600(5000+1000)=0.6 制造费用:1200(5000+1000)=0.2 完工产品费用 原材料:定额 40002=8000 实际 80000.96=7680 工资和福利费:定额 40001.25=5000 小时 实际 50000.6=3000 制造费用:定额 5000 小时 实际 50000.2=1000 合计 11680 月末在产品费用 原材料:定额 10002=2000 实际 20000.96=1920 工资和福利费:定额 10001=1000(小时)实际 10000.6=600 制造费用:定额 1000(小时)实际 10000.2=200 合计 2720 4.资料:(1)某企业某月某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计划 156000 元,实际为 139810 元,降低了 16190 元。(2)该种产品的数量为:计划工作 400 件,实际 410 件;单件消耗为:计 第 1 页 共 16 页 划 30 千克,实际 31 千克;每千克原料单价为:计划 13 元,实际 11 元。要求:用连环替代法计算产品数量、单位产品耗料数量和原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解:产品数量变动的影响=410*30*13-400*30*13=3900元 单位产品耗料数量变动的影响=410*31*13-410*13*13=5330元 原料单价变动的影响=410*31*11-410-31*13=-25420 元 三因素影响合计=3900+5330-25420=-16190 元 5.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为 4430 元;(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借方发生额为3954 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帐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 3140 元。(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为8032 元(在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 1670 小时,乙产品 1685 小时。要求:根据以上资料(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2)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解:(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贷: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4 430 (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3 954+4 430=8 384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5 280 管理费用 3 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 384(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8 032+5 280=13 312 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X46 680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X46 632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6 680 一乙产品 6 632 贷: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13 312 6.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 9020 元,提供修理劳务量 5200 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 800 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 4000 小 第 1 页 共 16 页 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 400 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 15840 元,运输劳务量 15000 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 600 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 10400 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 4000 吨公里。要求:(1)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列出算式);(2)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要写出明细科目)。解:1、分配修理费用:(1)分配率:9020/(4000+400)=2.05(元/小时)(2)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费用:2.05*4000=8200(元)(3)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费用:2.05*400=820(元)2、分配运输费用:(1)分配率:15840/(10400+4000)=1.1(元/吨公里)(2)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费用:1.1*10400=11440(元)(3)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费用:1.1*4000=4400(元)3、各部门费用合计:(1)基本生产车间:8200+11440=19640(元)(2)行政管理部门:820+4400=5220(元)4、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9640 管理费用 5220 贷:辅助成产成本修理 8020 运输 15840 3某工业企业某级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时定额为 30 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 45 分钟。该级工的小时工资率为 6.6 元。该工人某月加工甲产品 470 件(其中,料废产品 60 件),乙产品 220 件(其中,工废产品 12 件)。要求:(1)计算该级工人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2)计算该工人该月应得的计件工资。解答:(1)该级工人生产甲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470*30/60*6.6)/470=3.30(元/件)该级工人生产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220*45/60*6.6)/220=4.95(元/件)(2)该工人该月应得的计件工资=30*(470-60)+45*(220-12)/60*6.6=2382.6 4.某企业的丙类产品中有 A、B、C 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 A 产品 200 元/件,B产品 300 元件,C 产品 500 元件。企业将 A 产品确定为标准产品,其材料费用的定额系数为 1。2008年 6 月份,丙类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为 822 000 元,完工产品产量分别为:A 产品 50 件,B 产品 80 件,第 1 页 共 16 页 C 产品 100 件。要求:(1)采用系数法,填列各种产品原材料费用系数表;(请问系数法是在课本的那一章节)(2)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并计算各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各种产品原材料费用系数表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系数 产量 总系数 A 产品 1 50 50 B 产品 1.5 80 120 C 产品 2.5 100 250 合计 420 1.A 产品费用系数为 1、B 产品 1.5、C 产品 2.5 2.A 产品分配率=50/(50+80X1.5+100X2.5)X100%=11.904%B 产品分配率=80X1.5/(50+80X1.5+100X2.5)X100%=28.571%C 产品分配率=100X2.5/(50+80X1.5+100X2.5)X100%=59.525%A 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822000X11.904%=97851 B 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822000X28.571%=234854 C 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822000X59.525%=489295 对成本会计模拟题 2 的补充 1、某企业设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08 年 9 月归集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数量等资料见表:辅助生产车间 交互分配前发生费用额 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 计量单位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 基本生产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合计 甲产品 乙产品 供电 32800 度 8000 28000 20000 18000 8000 82000 机修 66500 工时 2600 14000 2400 19000 要求:(1)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答案如下:第一步:交互分配 交互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供电车间交互分配率32800/820000.40(元/度)机修车间交互分配率66500/190003.50(元/小时)第 1 页 共 16 页 交互分配转入、转出的费用:供电车间应转给机修车间的费用80000.403200(元)机修车间应转给供电车间的费用26003.509100(元)第二步:直接分配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电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328003200910038700(元)机修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665009100320060600(元)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率38700/(820008000)0.5230(元/度)机修车间对外分配率60600/(190002600)3.6951(元/小时)各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费用280000.5231464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费用200000.5231046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80000.523140003.6951 61145.4(元)管理部门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870060600146441046061145.4 13050.6(元)编制的相关分录如下:(1)交互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3200 供电车间 91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9100 供电车间 3200 (2)直接分配: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4644 乙产品 10460 制造费用 61145.4 管理费用 13050.6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0600 供电车间 38700 2、某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 B 产品成本。6 月份有关的资料如下:(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见产品成本明细账。原材料均在每个步骤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工资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发生。上述费用在完工产品(应计入产成品份额)和月末在产品(广义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要求:(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第 1 页 共 16 页 (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答案:(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第一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原材料7503375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1000035000)3375011250(元)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工资及福利费7501500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工资及福利费(38001500)150003800(元)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制造费用750900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2808000)90002280(元)第二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原材料7504500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600045000)450006000(元)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工资及福利费75013500(元)第 1 页 共 16 页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工资及福利费(240012000)13500900(元)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制造费用750900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6006000)9000600(元)(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1.某工人加工 A、B 产品。A 产品工时定额为 14 分钟;B 产品工时定额为 9 分钟。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5.20 元,该月加工甲产品 250 件,乙产品 200 件。要求:(1)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2)按产品产量和计件单价计算其计件工资;(3)按完成产品的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其计件工资。(1)计件单价:A 产品:5.214/60=1.04 元 B 产品:5.29/60=0.78 元 (2)按产量和计件单价计算:该工人月计件工资=1.04250+0.78200=416 元(3)按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完成的定额工时:A产品=12/60250=50 小时 B 产品=9/60200=30 小时 该工人月计件工资=5.2(50+30)=416 元 3.某企业基本车间生产 A、B、C 三种产品。根据生产记录统计汇总后的生产工时为:A 产品 1450 小时,B 产品 1250 小时,C 产品 1500 小时。该车间本月归集在“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明细帐借方发额 9660元。要求: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制造费用分配率=9660/(1450+1250+1500)=2.3 第 1 页 共 16 页 A 产品应负担=14502.3=3335 元 B 产品应负担=12502.3=2875 元 C 产品应负担=15002.3=3450 元 会计计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3335 B 产品 2875 C 产品 3450 贷:制造费用 9660 5.某企业生产 A、B 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 10000 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 产品 8 元、B 产品 4 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 产品 600 件、B 产品 800 件。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甲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元 乙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元 甲材料费用分配率 两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用为:A 产品:(元)B 产品:(元)6.某企业本月生产 A 产品 25 台,B 产品 40 台,C 产品 50 台。共同耗用甲材料 3672 公斤,甲材料单价 5 元。三种产品单位材料消耗量分别是60 公斤、40 公斤和 10 公斤。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A 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2560=1500(公斤)B 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4040=1600(公斤)C 产品原料定额消耗量=5010=500(公斤)材料消耗量分配率=3672 =1.02 1500+1600+500 A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5001.02=1530(公斤)B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6001.02=1632(公斤)第 1 页 共 16 页 C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5001.02=510(公斤)A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15305=7650 元 B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16325=8160 元 C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5105=2550 元 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 A 产品 7650 B 产品 8160 C 产品 2550 贷:原材料 18360 1.费用要素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这三大费用构成费用要素。2.直接计入费用 指企业为生产某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而发生的费用。在计算成本时,该类费用可以根据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3.广义的在产品 所谓广义在产品,不仅包括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或在制品即狭义在产品,还包括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和以后各步骤继续加工但尚未最后完工制成产成品的半成品,以及未经验收入库的完工产品和待返修的废品。4.间接计入费用 是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其区别于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不能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追溯其对象。而这里的间接计入费用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分配,其本质就是直接费用,经过二次分配后计入基本生产成本中。5.狭义的在产品 狭义在产品是指正停留在生产车间进行加工的在产品,以及正在生产车间返修的废品和虽已完成了本年间生产,但尚未送验入库的产品。6.分类法 是将企业生产的产品分为若干类别,以各产品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先计算各类产品成本,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第 1 页 共 16 页 8.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按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实际耗用量计算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9.逐步结转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中结转成本的一种方法,亦称“计划半成品成本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即从第一步骤开始,先计算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转入第二步骤,加上第二步骤的加工费用,算出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再转入第三步骤,依此类推,到最后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2.简述成本会计任务包括的内容。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同时还受制于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核、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和制止各种浪费和损失,以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核算各种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和产品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数据;分析各项支出的发生情况、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节约费用、降低成本的潜力,从而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简化的分批法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作用?是指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计算时,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在产品完工前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则是在生产成本二级帐中分别累计起来,到产品完工时,按照完工产品累计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由于这种方法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故又称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4.什么是成本报表?成本报表的作用有哪些?成本报表是根据产品(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编制和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本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能综合反映企业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其二,通过成本报表分析,可以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指标和费用项目变动的因素,从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挖掘节约费用和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三,成本报表提供的实际产品(或经营业务)成本和费用资料,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车间和部门加强日常成本、费用管理的需用,而且是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编制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计划,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5.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第 1 页 共 16 页 6.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核算的特点?(与基本生产车间相比有什么不同)(1)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2)辅助生产费用按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类别归集的过程也是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计算的过程。(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各受益单位或产品上的过程。(4)先归集后分配。归集是为分配作准备。7.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法的特点及优缺点?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根据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进行交互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略;第二次是将辅助生产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后,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各受益单位。优缺点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使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算更加准确;同时,也能促使各辅助生产车间降低相互之间的消耗,加强经济核算。采用这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同时,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时所要分配的费用,由于不包括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费用,所以,计算出来的费用分配率不是实际的分配率,准确性要差一些。8.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主要有哪些?对于工业企业计提的各种折旧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或工作时数)法。此外,我国会计制度还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折旧费用一般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记入折旧费费用项目)。折旧总额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9.成本核算的方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成本对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2)、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成本对象:产品的“批”。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适用范围: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3)、分步法: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 第 1 页 共 16 页 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4)、分类法: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成本对象: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适用范围: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1、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答:理论成本: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实际成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指实际发生的耗费代价。4、工业企业如何设置产品成本项目?答:为了便于归集生产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生产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可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分为以下四个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2)直接工资。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其他支出。(4)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5、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界限?答:(1)正确划分计入产品成本与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费用的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的界限。6、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核算的特点?(与基本生产车间相比有什么不同)答:(1)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2)辅助生产费用按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类别归集的过程,也是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计算的过程。(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各受益单位或产品上的过程。(4)先归集,后分配。归集是为分配作准备。8、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法的特点及优缺点?答:特点:先对内,后对外。优点:较之直接分配法分配结果更为准确合理,克服了直接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的不足,即考虑了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并按受益多少交互分配。缺点:(1)交互分配是按照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而非实际费用进行,因而分配结果也不是很准确。(2)如果用于厂部、车间两级核算的企业中,则影响成本核算的及时性。10、如何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率?答:(1)投料率(2)加工率 1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答:(1)对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受生产类型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影响,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 3 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2)对产品成本计算期的影响。在不同生产类型中,产品成本计算日期也不同,这主要决定于生产组织的特点。在单件和小批生产中,产品成本有可能在某件或某批产品完工以后计算,因而成本计算是不定期 第 1 页 共 16 页 的,而与生产周期相一致。但在大量、大批生产中,由于生产活动连续不断地进行,因而产品成本要定期在每月月末进行,而与生产周期不一致。(3)对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影响。生产类型的特点,还影响到月末在进行成本计算时有没有在产品,是否需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14、简化的分批法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作用?答: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作用在于:(1)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和生产工时(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生产工时)资料;(2)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登记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以及完工产品总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总成本。15、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及优缺点?答:特点:(一)成本计算对象: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生产步骤和最终完工产品。(二)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而转移(三)不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但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而非各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此相联系,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尚未产成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就是广义的在产品的。优缺点:1、各生产步骤月末可以同时进行成本计算,不必等待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从而加快了成本计算工作的速度,缩短了成本计算的时间;2、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成,有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3、半成品成本的结转同其实物结转相脱节,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与实际结存在该步骤的在产品成本就不一致,因而,不利于加强对生产资金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