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初一地球的自转.pdf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初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王英姿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动力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自然现象。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现象的能 力;(2)通过亲自动手演示地球的自转,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通过知识的迁移,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社会调查。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利用演示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2)了解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 神;二、教学基本思路 1(主要通过学生活动,掌握知识目标。2(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和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3(学习过程:引入问题 1 为什么我们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师小结:地球是不透明的,总有一半的地方是太阳照不到的 问题 2是地转还是天转,学生回答:是地球转。问题 3为什么我们不感到地球的转动,教师小结:参照物的不同(举例:坐车)活动 1。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并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问题 4地球有哪些运动方式,教师小结: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活动 2。请同学来演示地球的自转。教师小结:地球自转的方向 活动 3。观察地球自转,讨论你们看到什么现象,教师小结: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更替 活动 4。连续自转,观察(1)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时间差异;(2)当中国是白天,哪些国家是夜晚,(3)日本和中国谁先看到日出,教师小结:地球自转产生了各地时间的差异。活动 5。教材 P10“活动 3”教师小结:地球自转的周期 在课堂提问中的激励性评价(案例地球的自转)环节一 学生已从课本的韪中知道地球是运动的,因此再问地球是否在动这个个问题则显得多余。于是我的问题直接进入并不断深入,主要要问题设计:“地球有哪几种运动方式,”“它是怎么自转的,”“既然地球在转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问题 1(地球有哪几种运动方式,两种”有的同学答到,可见他对小学的知识学得还不错,但若此时就肯定他的回答,那么其它同学则不需要思考,同时为了解其它同学的想法,我又再问:“好,有同学说了 自己的意见,其它同学呢,”。“三种”,有声音说。很明显,他是为了回答而回答,并 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但不能点出来,因为这样说会打击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再问:“又有了一个答案,还有吗,”。没有人再说了,大概同学们知道再答 5、6、7、8、种是 无意思的。等了一会儿:“24 种”。这位同学对着书说。“啊,24 种,很有意思,是因为 我们有 24 个节气,对吧,”同学点点头。“好,有了三种意见,那么到底有多少种,”“两 种”,同学们一致回答。“你们是从哪里得到答案的,”“书上”。很好,“那是哪两种 运动方式,”。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但时间很短,“自转和公转”,还是第一位同学答 的,其它同学都在看书,想找到答案。“他说得对吗,”“对。”同学们已从书中找到正 确答案了。“既然地球在自转和公转,它是在不断的运动中的,哪么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 到它的转动,”同学们这时异口同声:“因为有地心引力”,没有任何的怀疑,这是我没 有想到的,同学们对地心引力一定非常的 “好,还有吗,还有其它原因吗,”没有声音了,一会儿,有同学答:“因为它转得很慢”“好,有同学表达了不同意见,还有吗,”没有人再回答 教师解释:地心引力主要造成我们不会飞出外太空,而地球的自转的速度在宇宙中并不是太慢,所以这两个都不是主要原因。“再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原因,”同学们思考着,但真的是想不到了,于是启发他(她)们:“想一下,当我们坐在公共汽车里时,看到什么在动,”,“树和房子。”“对,其实树和房子并没有动,但由于我们坐在车里,和车一同往前走,所以看到是旁边的物体运动。同样的,地球就好比是一部大车,我们都坐在车上,于是,我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转动,却看了太阳、星辰在动,就是因为我们和地球在同速的运动着。”(反思:(1)地球的运动方式是个基本问题,也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在小学都已学过,其实,当第一位同学说出了“两种”后,相信大多数同学是认同的,但我总在问:“还有吗,”使同学们在想“难道以前学的不对,哪会是多少种,”一个大家认为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我却要问两三次,其目的是想在一上课就让同学们养成要思考的思维,。同时,在显而易见的答案下,对于答错的同学,无论是何种原因,我都没有当时进行评价其对错,这样在于鼓励同学们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激励同学们思考。在课堂上我总是在没有同学再回答了,我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做出小结。(2)在问题的设置上,第一个问题是面向全体同学的,也是本节的基础知识,而第二个问题是有所发展的,大部分同学不会想到我们感觉不到地球的动有什么问题,但有些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于是我通过比喻)环节二 利用电动地球议,观察地球自转的演示,学习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设计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引导同学们逐步深入学习。问题 1。“它是怎么自转的,请同学上来演示一下。”有几个男同学将手举得高高的,请了其中一位,它拿着地仪用手拨动地球正确演示了自西向东转。但还有同学的手没有放下,于是我 又请了这位同学上台演示,他将地球议自东向西转着,我问:“你们同意哪位同学的,”我想,肯定同意第一位,可是这两种自转方向都有不少同学赞同,于是我开启地球议的自转开关,问:“看一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自西向东。”所有同学都答,看来同学们都能快的观察出来。我再打开日照开关,问题2:“现在你们还观察到什么现象,”“有白天和黑夜”,有几个同学回答,“好,很快就看出来了。还有什么,”“因为自转所以有白天和黑夜”一个同学回答,“非常好,这位同学发展了,不但说出了现象,还想到了原因,很好。”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关了自转的开关,问:“现在有没有自转。”“没有。”“那有没有白天和黑夜,”“有”“没有自转也会有昼夜之分,为什么,”没有声音。我随手拿起一位同学的透明的笔盒,“它会不会有白天和黑夜,”“哦”我看到一位女同学恍然大悟,马上举起了手,在有不少同学都举起了手后,我请第一个举手的女同学发表意见:“你是最早举手的,请你来说一说。”“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她答道,“非常好。”我由衷地赞到。进一步解释:“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总有一面是不被太阳光照到的。所以即使没有自转,也会有昼夜之分。再看,当有自转后,有什么不同,”。再打开自转的开关。同学们都在认真的观察着,有的同学的手举起来,又放下去。可能是在想怎么组织语言吧。终于又有几只手举了起来,“因为自转,有了白天和黑夜的改变。”“非常好,一语中的。”我赞到。接着小结:“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同时又在绕地轴自转,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问题 3:“请同学们再继续观察,当中国是白天时,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也是白天,又有哪些国家是夜晚,”有了以前观察小地球议竞赛的活动,很快同学们都能找到相应的国家。问题 4:“那么,这些国家的时间一不一样,”“不一样”“好,也就是说自转还造成了时间的差异。”“再看,中国和日本谁先见到日出,为什么,”这时大部分同学都能观察到并说出原因。练习教材 P10-3,进一步认识由于自转,不同的经度时刻不同。到此时,相信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目标,但还要有所发展,于是有了问题5:“在去年 9。11 时,美国是什么时候,哪时我国是什么时候,”有许多同学都想回答,看来同学们对 9.11 记忆犹新,这次,我请了一位学习有些被动的同学,她回答得相当准确,甚至几时几该都记得清清楚楚,我极大的表扬她能关心时事。最后是发展性思考:有兴趣的同学在平时注意宾馆的大堂的钟,看一看不同的城市时刻的差异。反思: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是本节的难点,我充分利用电动地球议功破这一难点,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是逐步升级的,从最问题 1 到问题5,虽然都是通过观察每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准确的回答,课堂上能大胆回答的也就是几个同学,但这些同学能带动其它同学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