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pdf
第 1 页 共 23 页 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初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 1 羚羊木雕 抹 m 逮 di 攥 zun 怦怦 png png:模拟心跳声。仗义 zhng y:主持公道;重义气,守信用 树杈 sh ch:树木的分枝处 脸颊 lin ji:脸的两侧。寒战 hn zhn:具有肌肉收缩和痉挛性发抖,冷得全身发抖 自作主张 z zu zh zhng:自己出主意,作决定。不可抗拒 kngj:不能抵抗并拒绝。形影不离 xng yng b l:形容关系亲密,难以分离。2 散文两首 阴影 yn yng:由于光线直进的特性,遇不透光物体而形成的一个暗区,俗称 第 2 页 共 23 页 “影子”。也用于比喻,如她心头笼罩着失望的阴影 姊妹 zmi:姐姐和妹妹;对年辈相当的女性的通称 繁杂 fn z:繁琐而杂乱。烦闷 fn mn:心里厌烦而郁闷;不畅快 徘徊 pi hu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遮蔽 zh b:遮挡;拦挡 覆盖 f gi:遮盖;掩盖 心绪 xn x:心思;心情(多就安宁或紊乱说)荫蔽 yn b:遮蔽;隐蔽;庇荫。摇摆 yobi:摇动;摆动 菡萏 hn dn 荷花。沐浴 m y:洗澡 花瑞 hu ru 花中的祥瑞。慈怜 c lin 爱怜。xi 倾斜,不正。3我的老师 榆钱 y qin:榆荚,圆小似铜钱 狡猾 jio hu:诡诈不可信,狡诈刁钻 背诵:不看原文而念出读过的文字 第 3 页 共 23 页 占据 zhn j:用强力取得保持 牵挂 qin gu 因放心不下而想念;挂念 援助 yun zh:支援;帮助 权威 qun wi:权力,威势 心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纠纷 ji fn:争执不下的事情;不易解决的问题 依恋 y lin:留恋,不忍离开 纯真 chn zhn:纯挚;纯洁、天真、不做作;纯粹真诚的。存心 cn xn 蓄意,有意,故意;怀着某种念头、打算;居心;用心;专心。海鸥 hi u 海上常见的一种海鸟。性喜群飞,羽毛多黑白相间,以鱼螺、昆虫或谷物、植物嫩叶等为食。迷迷糊糊 m mi h h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模模糊糊 m mo h h:思想上不清晰的。初一语文上册必考知识点 1、散步 第 4 页 共 23 页 信服 xn f 相信(并)佩服。敬佩。嫩芽 nn y 嫩绿的枝芽,形容刚出生而柔弱的生命。霎时 sh sh 霎,短时间;一会儿。霎时,极短的时间。拆散 chi sn 分开 委屈 wi q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水波粼粼 shu b ln ln 形容水面明净。各得其所 g d q su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造句:老师带领同学们道森林里玩耍,同学们快乐的像一群小鸟。老师的身心得到了舒展,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不少,真是各得其所。2、秋天的回念 瘫痪 tn hun: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暴怒 bo n:大怒;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 沉寂 chn j:非常寂静;杳无音讯。捶打 chu d:用拳头或锤子敲打。第 5 页 共 23 页 憔悴 qio cu:黄瘦;瘦损。形容人脸色不好。央求 yng qi:恳求,乞求 神色 shn s:神情面色 敏感 mn gn: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诀别 ju bi:分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烂漫 ln mn:色彩鲜丽;坦荡,无做作 絮絮叨叨 x x do do:形容说话 淡雅 dn y:(颜色花样)素净雅致;(花草等的香气)清淡 深沉 shn chn:指声音低沉;形容程度深;沉稳,不外露。喜出望外 xchwngwi: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翻来覆去 fn li f q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初一语文上册易错知识点 1、我的早年生活 冷漠 lng m:(1)对人、对事 冷淡,不关注。(2)冷淡的,呆呆的,没有生气 第 6 页 共 23 页 偏爱 pin i:(1)在几件事物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件。(2)在几个人中特别喜爱其中一个。遗憾 y hn:遗恨;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 辉煌 hu hung:(1)光辉灿烂的。灯火辉煌。(2)杰出的;灿烂的。辉煌的文化。辛辣 xn l:味辣,比喻文章风格或人的性格厉害。威慑 wi sh:以声势或威力使之恐惧屈服。聪慧 cng hu:聪明而有智慧。惨境 cn jng:凄惨的境地 仁慈 rn c:仁爱慈善 尴尬 gn g: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谋生 mu shng:讨生活,营求生计 倾向 qng xing:思想观点所体现的方向 开拓 ki tu:(1)开辟,例如:在荒原上开拓出大片农田 荣耀 rng yo:应得或能够赢得崇高称誉,光荣;光彩或赞赏的习性 停滞 tng zh: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生涯 shng y: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萤火虫 yng hu chng:昆虫。身体黄褐色,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夜间能看到它发出的带绿色的萤光。宽宏大量:形容人气量大,待人宽厚 独具慧眼 d j hu yn: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 第 7 页 共 23 页 超;能作出精细判断的(如在质量方面)蛛丝马迹 zh s m j: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一字不漏 lu:一个字也没遗漏。滚瓜烂熟 gn gu ln sh:记忆牢固,能极为顺利娴熟地诵读,朗朗上口。形容读书或背书等极其纯熟。整装待发 zhng zhung di f: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2、王几何 聋lng:病症名。指听力丧失或衰减。翘qio:一头向上仰起.琳:美玉。须臾(x y):片刻,指代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徒手(t shu):空手(不拿器械)惊讶(jngy):有惊异;惊奇之意。感到很奇怪。屏息(bngx):憋住呼吸,一般形容紧张。承蒙:套语,多亏受到的意思。绰号【chuho】:别名,外号的意思。优雅:风度翩翩,高雅的意思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教条:就是书本主义,书呆子,刻板,不灵活。离谱:形容事物的发展脱离了规律性。叛逆:指做出一些违反常态的事,或者不听指挥,不服从安排。第 8 页 共 23 页 嘈杂(co z):声音杂乱扰人;喧闹。丑陋:解释为难看多局限于指外表、长相;也可指内心、行为的丑陋。轮番:即不断重复、一次又一次,轮流交替。喉咙(hu lng):包括咽、食管上部、喉及气管的通向胃和肺的通道,颈的前方上部紧接面颊的部分,也用以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舒畅:舒畅安适,心情舒畅,舒服畅快。铭记(mng j):深深地记在心里 方头大耳:用于人的长相。一般表示富态像!得意扬扬: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洗耳恭听x r gng tng: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鸦雀无声y qu w shng: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3、论语十二章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子曰”的子,第 9 页 共 23 页 都是指孔子而言。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说:通“悦”,说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朋:志同道合的人。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愠(yn):生气,发怒。君子:道德修养高的人。曰:说,说道。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日:每天。吾:我。日:每天。三:多次。省:检查,反省。为:替。谋:办事。忠:尽心尽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温:温习。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而:连词,表顺承,就。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可:可以 以:凭借。第 10 页 共 23 页 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以为:以(之)为,凭借(这一点)作为。之,代指温故而知新,译为“这一点”。师:教师,老师。矣:句末语助词“了”。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连词,表转折。则:连词,相当于“就”,“便”。思:思考,思索。罔(w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i):疑惑。女:通“汝”,人称代词,你。第三篇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试卷带答案 初一的学生正在紧张地进行期末考试复习红,要想语文取得好成绩,多做试卷是一个好方法。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试卷 第一部分(23 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摇 y()jio()洁 谈笑风 shn g()根深 d()固 第 11 页 共 23 页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苏州是江南水乡最美的地方。那里有宁静安祥的村庄,更有园林、亭台、楼阁、太湖之美景。桥是了解姑苏风土人情最好处,看傍水人家,绿树掩印。水巷女子在河旁浣衣,一杵起落声音远远传来,慢了半个节拍,如空谷回音,使人惶如隔世。苏州人仿佛生来就有这种闲情逸志。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稻花香里说丰年,。辛弃疾西江月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第 12 页 共 23 页 4.名著阅读。(2 分)“在白天,莫夫 波特的感谢使汤姆很高兴自己能勇敢地说出事实真相。可是一到晚上,汤姆就懊悔自己为什么没能管住自己的舌头,保守住秘密。”(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说出了什么真相,让莫夫 波特十分感谢他(1 分)可到了晚上,汤姆又对此感到懊悔。为什么(1 分)5.阅读下列文段,概括“韩流”出现的三个因素。(3 分)随着人类文化的增多,文化交流成为可能。世界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大势,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其文化能够向外传播,得益于全球化这个时代。其次,单纯的文化,如果没有政治经济的支撑,也不具有传播力。政治经济的优势使其文化拥有了话语权和说服力,这一文化才能够被接受者容纳。韩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在现代化文化方面的成功者,其政治经济确有相对优势。而事实是,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确实具有高位优势,顺应了流行文化的传播是由高往低这一规律。第 13 页 共 23 页 第二部分(37 分)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 67 题。(4 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6.请简要分析“杨花落尽子规啼”景物描写的特点。(2 分)7.下列诗句中,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感情截然不同的一项是(2 分)()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阅读梵天寺木塔选段,完成 89 题。(4 分)第 14 页 共 23 页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8.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A.贻以金钗 B.人皆伏其精练 C.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D.以土砾凸者为邱幼时记趣 9.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1 题。(6 分)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第 15 页 共 23 页 焉能五易其稿耶 11.根据短文概括顾炎武的优秀品质。(2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214 题。(6 分)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结构式仿生建筑,其建筑就像动物的骨骼一样,拥有最优的力学性能和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的用量。表皮式仿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围护材料就像动物的皮肤一样,拥有防寒、透气、不透水等多重特性,而且随着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来改变表皮的透光、保温特性,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功能式仿生建筑的构件能够像生物的毛细血管一样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控制室内空气的流速和流向,而且相对于普通的空调系统,大大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如果一个建筑同时具有上述的两点或三点,则统称为复合式仿生建筑。仿生建筑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每一类仿生建筑都别具一格。人处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它们当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第 16 页 共 23 页 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能够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房子的旋转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进行的,白天朝东,黄昏朝西。且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子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设计能使位于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日照角度对准太阳。建筑物四周的太阳能集热器也能面对直射的阳光,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此外,“向日葵建筑”旋转的动力全部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地吸收和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大面积的户外阳台就是它们吸收和储存能量的“凸起”和“刺”。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的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它除了是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能量传送带,使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之间传送。“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将热量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的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界面,将风速提高为环境风速的 4 倍。当风吹过,“马蹄莲建筑”就会迎风招展,呈现着蓬勃的生机。(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3 年第 11 期,有删改)12.第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2 分)第 17 页 共 23 页 13.概括“马蹄莲建筑”的功能。(2 分)14.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科技将产生无限可能。你认为未来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仿生建筑呢请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2 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519 题。(17 分)失真的湖山记忆 周菊坤 有 一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非常奇妙,有时会让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老家的村子后面有一条河,儿时常在这河里野泳。河很宽,总想游到对岸去,却总是游到一半就赶紧折返,害怕因体力不支而造成危险。河很美,两岸有村庄和稻田,让人想起那首歌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河上经常会驶来大大小小的船只,待满载石料或石砂之后,即匆匆驶离,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忙碌的河面恢复宁静,回归到空旷与辽阔。河的西头是连绵的山脉,船上所载砂石即产自这大山深处。山很高,山顶经常有云雾缭绕不去,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山很深,重峦叠嶂,起伏绵延,我们想象着大山深处的神秘与美丽,心生向往和探秘的欲念,却终因父辈的警告而敬畏胆怯,止步于山前,不敢唐突与造次。第 18 页 共 23 页 老家的西南方向有一个湖泊,很远,坐船或步行,得花上半天时间。在老家的山顶上眺望,能透过前方两山之间的空隙,望见那湖泊的一片水面,湖水仿佛自天而来,水天一色,横无际涯,那是一片多么浩瀚的汪洋啊!远山如黛,碧水似镜,有渔船在缓缓移动,太阳的光斑在水面上闪烁跳动,恍若梦境。这些都是我儿时的一些记忆片段,或是对一些事物的直觉判断。但是,渐渐地,我的这些感觉似乎越来越虚幻失真了。譬如村子后面的那条河,昔日如天堑般难以逾越的宽阔,在今日看来,只不过是一条细窄的沟渠,一纵身就能跃过;又如,河西头的那道山梁,其实并不是那般山高林深,巍峨险峻,在我眼里,那就是一堆堆山丘土墩,随时可以征服于脚下,毫无雄奇壮观可言。还有,那片遥远的湖泊,现在看来其实也不遥远,坐上汽车只需一刻钟功夫就能抵达,那湖面也似乎没想象中那么辽阔无垠,天晴的时候可以看清对岸的青山、绿树和高楼。这样的变化让我百思不解:河还是那条河,山还是那座山,湖还是那片湖,为什么在今天看来,宽的河变瘦了,高的山变矮了,大的湖变小了我怀疑我的眼睛是否患上了什么疾病,或是我对事物判断的心理认知正在发生病变。我陪着已经动迁离乡的老父不止一次回乡,站在桥上凝望那 条河流,我发现,河的两岸已不闻稻香蛙鸣,村庄长成了高楼,那条儿时眼中的大河如今委屈在高耸的楼宇间,已然瘦成了一条细窄的河沟,静默而无力地流淌,没有人关注它的存在。我曾经以健康的名义,加入浩浩荡荡的走山大军,多次征战于河西头的那片山岭。当我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山巅,环顾四周,心头却无端涌起一阵悲凉。这崇山峻岭早已被林立的高楼所包围,伫立山之巅峰,伸出手去,似可触碰到远处摩天大楼那炫目的幕墙。高楼压低了山脊,城市的欲望正在吞噬这片最后的绿洲。走山人踏遍了这大山的每一个褶皱,却让大山从此不再有隐私,也不 第 19 页 共 23 页 再有尊严。我如今的工作单位就位于那片遥远的湖泊之畔,当昔日的遥远成为咫尺,当这片大湖的周遭也被许多的新城高楼所簇拥,被高楼里那些窥视的目光所俯瞰,我对这片湖泊的初始印象开始改变,大湖似乎变小了,变温顺了,变成了大 户人家豢养在后院的那方池塘,美则美矣,却少了些许的野性和情趣,人们对湖岛深处的想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苍白了。客观来讲,河的变瘦、山的变矮、湖的变小,这是人的心理基于参照物相对关系的一种反应,也是人的心理基于人生阅历的条件反射。这样的变化应是时代前进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迹,正如道路的修筑,是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道路的通达拉近了距离,缩短了时间,促进了商贸的流通,加深了文化的渗透。可是,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告诉我们,道路在与人方便的同时,也在滋生、刺激和膨胀着人类的欲望,人们在享受与满足中得寸进尺,渐渐变得无所畏惧,肆意妄为。道路把城市与湖山的距离拉近了,却让湖山离开人类渐行渐远。这样的变化,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选自 2023 年 12 月 10 日文汇报,有删改)15.文章第段说“有一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变化”,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种变化具体内容(3 分)16.文章在第段和第段两次写了河流、山脉、湖泊,文章这样安排有何作用(3 分)第 20 页 共 23 页 17.简要赏析第段中加横线句子。(4 分)远山如黛,碧水似镜,有渔船在缓缓移动,太阳的光斑在水面上闪烁跳动,恍若梦境。18.本文的题目是“失真的湖山记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湖山记忆的失真(4分)19.本文主要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3 分)第三部分(40 分)20.作文。(40 分)请以“我收藏了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第 21 页 共 23 页 不要少于 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试卷答案解析 1.(4 分)曳 皎 生 蒂 2.(4 分)祥详 印映 惶恍 志致 3.(10 分)海日生残夜;中庭地白树栖鸦;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思而不学则殆;便引诗情到碧霄;山下兰芽短浸溪 萧萧暮雨子规啼;听取蛙声一片;不见曦月 4.(2 分)印第安人乔杀死了医生并嫁祸给了莫夫 波特。因为印第安人乔在法庭上逃跑了,汤姆害怕他会报复自己。5.(3 分)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政治经济的优势;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具有的高位优势。6.(2 分)作者抓住随风飘散的杨花和给人凄凉感受的子规的叫声,渲染一种离别的伤感气氛。7.(2 分)D 8.(2 分)A 9.(2 分)从侧面写出了喻皓技艺的高超。第 22 页 共 23 页 10.(4 分)顾亭林在家时常穿着粗布衣服。怎么能多次修改呢 译文:顾亭林在家时常穿着粗布衣服,周身没有半点丝绸。当时他写音学五书时,诗本音第二卷屡次被老鼠咬坏,(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有人劝他修整房屋除去老鼠这类东西,顾亭林说:“老鼠咬我的稿子,其实是勉励我呢,要不然放的好好的文章,怎么能多次修改呢 11.(2 分)艰苦朴素;勤奋治学和持之以恒的品格;豁达淡定的气度。(写出 2点即可)12.(2 分)示例:结构:总领下文,三个分句分别和、段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便于读者理清阅读层次;(1 分)内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种建筑的总体形态特征。(1 分)13.(2 分)供热和发电 14.(2 分)例:变色龙建筑(1 分)仿照变色龙生态特征,具有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不同颜色的功能。(1 分)15.(3 分)宽阔的大河变成细窄的沟渠,巍峨的高山变成山丘土堆,遥远的、辽阔的湖泊变为近在咫尺的小湖。(1 点 1 分)16.(3 分)第段写美丽的大河、山脉和湖泊,第写失真的大河、山脉和湖泊(1 分)用对比的手法(1 分)突出湖山记忆的失真是一种悲哀。(1 分)17.(4 分)黛山、碧水,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山水画卷。远山如黛,碧水似镜”是静景,渔船缓缓移动,光斑闪烁跳动,是动景,一静,一动,以动衬静 第 23 页 共 23 页 (动静结合),写出老家那片湖泊静谧阔大,梦境般的美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湖面平静美丽;句式上整句与散句结合,参差错落,富有美感。(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满分)18.(4 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判断的心理认知正在发生变化,城市扩建,压缩了湖山的存在空间,让湖山在高楼簇拥中失去原有的气魄;人们在享受现代成果的过程中,无所畏惧,肆意妄为,让曾经神秘、美丽的湖山美景离开人类渐行渐远。19.(3 分)对曾经的湖山美景的向往、热爱;对湖山美景离开人类渐行渐远的悲哀;自己作为自然的征服者之一,在发展现代文明与留住湖山美景之间无从抉择的无奈。(1 点 1 分)20.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