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四篇.pdf
第 1 页 共 16 页 关于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四篇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 篇 1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由县商务局、县粮食局、县合管办组成的工作组,驻村帮扶的联络村是何家洞镇水银江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全面发动,迅速行动,深化贫困村户走访调研,制定帮扶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序推进。一、后盾单位扶贫工作情况 1、精准摸底。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驻村队员组成两个调查组深化到所有村民小组,用三天的时间,走家串户,摸清每家每户的、贫穷现状、对 34 户 123 人贫困户致贫原因进展详细分类,为工作开展奠定根底。2、科学规划。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制定村队贫困户三年脱贫工作规划和每年的脱贫方案、脱贫人员,明确帮扶人员工作责任,制定实在可行、符合贫困户家庭实际的脱贫方案,确保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精准确定扶贫攻坚的“道路图”。第 2 页 共 16 页 3、精准措施。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的最大政治任务、最紧迫的中心工作、最艰巨的历史使命,在财力支出、工程布局、根底设施、排忧解难、工作举措上聚焦精力,集中攻坚,全力落实。一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帮助农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种植、养殖户借助商务部新农商网平台销售农产品,开展网络购销业务,促进消费拓展,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同步推进;二是通过招商引资促开展。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和优势,抓好招商引资是充分开掘资潜力,促进贫困村尽快脱贫的有效途径。深化分析p 理解水银江村的资优势和开展潜力,积极帮助该村规划招商工程,加强对水银江村农业招商工作的宣传,利用各种渠道,宣传联络村的资开发前景,促进资的有效开发利用。我们拟引进恒康药业集团在该村建立中草药基地,大力扶持中草药合作社做强做大,目前,基地正在烧山整土阶段;三是抓新农村建立。根据规划,20 xx 年方案通村公路 1 公里,目前,该村公路建立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四是建立村级活动室。目前村民活动室正在抓紧建立,活动室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村支部、村委会无办公场所的状况。二、部门职能扶贫工作情况 1、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开展。以国家施行“互联网+”战略为契机,把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商务部门施行精准扶第 3 页 共 16 页 贫、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来抓。一是培育电商扶贫创客群体。发挥电子商务对农业开展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鼓励和引导有技术有意向的农村贫困户进展电商创业,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创办网店、销售农产品,鼓励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加盟知名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或自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二是加大人才培训就业力度。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优先为农村贫困户提供电商创业培训和指导。利用与阿里巴巴、杰夫、高格等电商对接契机完善县电商效劳中心、乡效劳站和村效劳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乡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效劳。2、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深化推进“商贸重镇建立”、“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和“市场标准化晋级改造”,进一步优化农村市场构造,搞活农产品流通,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加快商贸重镇根底设施建立,积极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营销网络向农村延伸,大力开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搭建城乡流通网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搭建贸易平台。3、搭建农村流通网络。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物流市场开展,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商、供销、邮政、物流、金融、通信等行业资,依托大型流通企业,推进第 4 页 共 16 页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市场的广泛应用,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4、全力推进外派劳务。把外派劳务作为建立社会新农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健全对外劳务合作效劳平台,完善监测、评估、预警及平安保护工作体系。积极与人社、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加强出国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充裕劳动力出国务工增收致富。5、营造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强化商务执法,标准建立12312 市场监管公共效劳平台,加强城乡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标准,深化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商业欺诈行为,建立完善重要商品质量平安保障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经商环境和平安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 篇 2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我办事处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对该项工作进展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对我办事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展业务培训,会议要求严格按照“5第 5 页 共 16 页 个时节点”和“9 个步骤”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政府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施行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实在做到“五个结合”、“四个详细”,形成“1+7”工作格局。即:和党的群众道路教育理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有机结合,和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三化”兴“三农”有机结合,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立有机结合;做到目的详细、措施详细、进度详细、责任详细;形成一个总体方案加六个子方案和一个详细任务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创新扶贫方式,改良工作方法。通过全面施行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根底设施“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我办事处 20 xx 年 1350 人贫困人口,已经脱贫 585 人。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我办事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办事处、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对贫困户进展摸底排查,通过民主评议并预以公示,审核确定出我办事处贫困人口 1350 人,454 户。结合县扶贫办分解到我办事处 20 xx 年减贫人口任务。我办事处结对帮扶第 6 页 共 16 页 的人员有:副县级干部 1 名,正科级干部 8 人,副科级干部 9人,一般干部 119 人,这些人分别是县人大、城管局、房管局、农发行、红旗办事处的干部。这批人分别按“54321”分配到石关村、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对贫困农户进展结对帮扶。到扶贫对象家中理解情况,并填写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信息采集表,在帮贫困农户规划,在消费上作技术指导。实现我办事处“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对子结成后,工作队和责任人对贫困户进展精准识别、理解贫困状况、分析p 贫困原因,逐村逐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细化措施,重点为帮扶对象找准产业开展路子,改善根底设施。建立精准扶贫帮扶部门和干部考核方法,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2、产业扶持到户 针对我办事处贫困户实际,着眼市场可持续开展,注重以“特”制胜,路塘村建立 250 万的天麻种繁基地、石关村马铃薯种植 500 亩;石关村辣椒育苗种植 500 亩,都已经落到实处,种植完成,农户得实惠,曾收入。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 第 7 页 共 16 页 大力施行教育“9+3”方案,加大对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办事处、村干部加大对贫困农户适学儿童排查加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推进“雨露方案.雨露直通车行动”(到深圳学习的 3 人,各种职业学校补助已上报的 7 人,上二本线领取补助的 1 人);目前正在进展“圆梦行动”摸底,资助贫困家庭“两后生”承受职业教育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以适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等主要内容,现场操作实训,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有劳动才能的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美化环境。根据县生态办安排,我办事处按方案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17 户,改造资金 17.58 万元,已经改造完毕。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主要针对搬迁进来 176 户移民进展后期扶持,扶持资金3.4515 万元和消费技术上的指导。6、根底设施到村到户 根据精准扶贫工程施行情况,我办事处已施行和正在施行的根底设施:两个硬化 5.504 公里 4 万元,一事一议通村水泥第 8 页 共 16 页 路 3 公里 58 万元。背街小巷硬化道路 12500 平方米,总投资188.9 万元。由于该项工作的特殊性,我办事处成立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办事处直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催促落实到村到户情况,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我办事处参照市、县级层面,统一按照“四个详细”和形成“1+7”工作格局分别制定和细化方案,根据减贫任务分配方案组织开展入户,以现有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根底,围绕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无劳动力、失地等致贫因素,公平合理识别出我办事处贫困户 454 户 1350 人的扶贫对象并进展办事处、村两级公示。强化管理,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对象根本资料、增收情况建立台帐进展管理,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办事处有信息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道路教育理论活动,加强扶贫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中的好经历、好方法。组建“六个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督查检查组,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展督导督查。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 篇 3 第 9 页 共 16 页 我县结实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 20 xx 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一、根本情况 20 xx 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 1733 万人下降到 20 xx年初的 546 万人,贫困人口减少 685%,贫困发生率从 208%下降到 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5380 元增加至 7772 元,年均增长 10%以上。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划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开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 9 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 32 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发动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施行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视施行,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第 10 页 共 16 页 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 xx 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 30 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 2855 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展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 户、554 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施行方案,采取乡镇自查、穿插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 99 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展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第 11 页 共 16 页 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展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局部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那么进、应出那么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如今正在进展的是第三阶段,从 6 月 21 日到如今,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展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展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 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 20 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 89 份,要求乡镇逐条进展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那么、方法和程序,根底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标准和完善。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 130 名第一书记对 126 个村贫困村、软弱松散村进展结对帮扶。深化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第 12 页 共 16 页 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络帮扶 1 个乡镇 5 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 99 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 99 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 家企业与 99 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假设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开工程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 18 项重点任务、16 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 18 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方法,坚持结果导向,催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 20 xx 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 1。3 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效劳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形式,解决贫困群众 100 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1000 余亩。产业扶贫方面,施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方案,全县规模第 13 页 共 16 页 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达 67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730家,种粮大户 20 xx 户,优质农产品基地 11 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 个贫困村 21820 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究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 个方法”和“5 个施行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施行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施行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开展脱贫施行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效劳中心制定息县第 14 页 共 16 页 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施行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施行方案息县根本养老保障脱贫施行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施行,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施行扶贫工程。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施行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 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程度安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效劳中心建立,如今资金方案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 xx 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 2175 万元。目前,整村推进工程已开场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方案、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工程正在按要求申报中。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重气氛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第 15 页 共 16 页 息32 期。县播送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历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言论气氛。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开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展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 6 个,责令 16 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展定性定量分析p ,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方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的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 4 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 33 人。第 16 页 共 16 页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 20 xx 年底,息县仍有 546 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 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才能弱,“保”和“救”的压力大。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 4 家,转移就业带动力缺乏。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时机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三是根底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根底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低,运输场站建立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 162 个村未解决平安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 24 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 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程度。20 xx 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 42 亿元,而财政支出 327 亿元,其中 285 亿元来于转移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