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pdf

    • 资源ID:84296521       资源大小:609.2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pdf

    精选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血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常伴有疲乏无力,有时尚可伴有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且易合并多种感染。长期血糖升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本病可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糖尿病有哪些危害?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一般人多 1025 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 倍;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 1.54.5 倍;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肾病多 17 倍;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总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糖尿病有哪些临床症状?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典型的糖尿病有以下临床症状:(1)多尿。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又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故糖尿病人尿量增加,每日可达 30006000mL,甚至 10000mL 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加,每日排尿十余次或数十次。一般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从尿中排出的糖也越多。(2)多饮。由于多尿,使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引起口渴,故出现多饮,糖尿病人喝水很多,饮不解渴。(3)多食。由于尿中失去大量葡萄糖,需从体外补充,加上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引起饥饿反应,故出现多食,多食又致高血糖,高血糖又致多尿、尿糖增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4)消瘦。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结果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使体重减轻或出现形体消瘦。(5)疲乏。主要为肌无力,与代谢紊乱、葡萄糖利用减少及分解代谢增加有关。(6)其他,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引起眼屈光改变而致视力模糊。哪些人群需做糖尿病筛查?应在下列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1、年龄40 岁,特别是45 岁伴超重或肥胖,以往有空腹或餐后血糖异常者。精选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 即 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 2.75mmol/L)者。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5、年龄30 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糖尿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哪些?(1)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提示血糖值超过肾糖域(大约 10mmol/L),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2)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又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给病人口服 75g 无水葡萄糖(或 100 克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入血,30-60 分钟时血糖值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160mg/l)。这是由于血糖升高迅速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迅速下降,2小时血糖接近正常,3 小时恢复空腹正常水平。而糖尿病患者则不同,始终为高峰值,持续时间过长。(3)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反映患者近 812 周总的血糖?平,为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4)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 1 小时、2 小时、3 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1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其基值一般在 5mu/L 以下,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也不能随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无高峰的低平曲线,有些病人甚至不能测得。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低于正常,但往往高峰出现的时间延迟,如在服糖后 2 小时或 3小时出现,呈分泌延迟高峰后移。(5)C 肽释放试验。方法同胰岛素释放试验,但 C 肽不受血清中的胰岛素抗体和外源性胰岛素影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OGTT 试验中,2 小时 PG 水平11.1mmol/l(200ng/dl)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 OGTT 中 2 小时血糖值。空腹指 814 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 1 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OGTT 是指以 75g 无水葡萄糖(或 100 克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如为含 1 分子水的葡萄糖则为 82.5g)。糖尿病症状指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精选 糖尿病分为哪些类型?根据目前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即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其中 1 型糖尿病又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 2 个亚型。而2 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2 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 90%左右。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但可采用多种方式综合治疗,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强调须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以及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治疗要点主要有 5 个(通常称为“五驾马车”),分别是: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为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肥胖者应积极减肥,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糖尿病孕妇和妊娠糖尿病产妇的顺利分娩,维持成年人正常劳动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睛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注射胰岛素是否有依赖性?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时,许多患者对注射胰岛素有各种各样的顾虑,认为一旦用上胰岛素就不能离开,会像吸毒一样上瘾,所以干脆拒绝胰岛素治疗,或者等病情稍有缓解,就擅自停用。这是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目前最有效的降糖药是胰岛素,用胰岛素后不会产生依赖。因为胰岛素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激素,正常人也是胰岛素来参与血糖的调节,是否需要用胰岛素治疗应根据患者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胰岛素抗体、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胰岛素治疗方案。1 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胰岛-细胞破坏,造成体内不能或极少分泌胰岛素,所以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随意停用,否则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威胁生命的危险。2 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胰岛素治疗,例如在充分的口服药物治疗不佳;合并严重急性并发症或慢性并发症;手术、妊娠和分娩、合并感染、外伤时,以及偏瘦的糖尿病患者、新发生的 2 型糖尿病等都应该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一般待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后,可逐步停用胰岛素。部分新发生的 2 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进行胰岛素的早期干预,患者的胰岛功能可恢复正常,仅控制饮食,再配合合理的运动就可以了。糖尿病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怎么办?血糖低于 2.8mmol/L 则称为低血糖症。常见的糖尿病低血糖有以下两类:(1)反应性低血糖:少数 2 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大多发生在餐后 45 小时,尤以单纯进食碳水化合物时为主。(2)药物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低血糖症与药物治疗不当有关。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症常见。口服降糖药物中磺脲类药物主要刺激胰岛素分泌,故各种磺脲类药物用法不当时均可导致低血糖症。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慌、出汗、饥饿、无力、手抖、视物模糊、面色苍白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吐词不清、精神失精选 常、意识障碍、直至昏迷。部分患者在多次低血糖症发作后会出现无警觉性低血糖症,患者无心慌、出汗、视物模糊、饥饿、无力等先兆,直接进入昏迷状态。持续时间长(一般认为6 小时)且症状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不可逆转。如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应立即给予葡萄糖,轻者口服,重者静脉注射。如无葡萄糖,可予口服甜果汁、糖水,要观察到患者意识恢复。长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氯磺丙脲等)导致的低血糖症往往持久,给予葡萄糖在患者意识恢复后有可能再次陷入昏迷,需连续观察 3 天,以保证患者完全脱离危险期。如何预防低血糖?1、预防低血糖的关键是糖尿病患者要知道正在使用的降糖药物有发生低血糖症的可能性。2、患者应熟悉低血糖的症状以及自我处理低血糖症的方法。3、外出时随身佩带病情卡,万一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能及时得到他人帮助。4、糖尿病患者家属及照顾的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监督患者不误用或过量使用降糖药物。5、老年患者血糖不宜控制太严,空腹血糖不超过 7.8mmol/L(140mg/dl),餐后血糖不超过 11.1mmol/L(200mg/dl)即可。6、病情较重,无法预料患者餐前胰岛素用量时,可以先吃饭,然后再注射胰岛素,以免患者用胰岛素后尚未进食而发生低血糖。7、初用各种降糖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血糖水平逐步调整药物剂量。8、1 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时容易发生低血糖,为了防止低血糖,患者要在每餐前、后测定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 4.46.7mmol/L 为宜,餐后血糖10mmol/L,晚睡前血糖 5.67.8mmol/L,凌晨 3 时血糖不低于 4mmol 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 精选 今年11月18日我院组织相关人员在清河村进行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共有三十余人参会,邱院长就多年的行医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采取了居民提问,现场演示等方式,介绍了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有哪些危害及诱发因素,饮食等知识。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听课的居民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使老年人更加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长寿镇卫生院 2016 年 11 月 18 日 精选 通 知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的危害等,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我院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将通知如下:一、讲座时间:2016 年 11 月 18 日 二、讲座地点:长寿镇清河村卫生室 三、讲座题目:糖尿病防治知识 四、授课老师:长寿镇卫生院副院长邱德祥 五、参会人员:辖区所有居民 六、本次讲座将向参会者发放纪念品,欢迎大家踊跃参加。长寿镇卫生院 2016 年 11 月 10 日 长寿镇卫生院 精选 关于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的计划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的危害等,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我院公共卫生科准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现将计划如下:一.讲座主题:糖尿病的防治 二.时间:2016 年 11 月 18 日 三.地点:长寿镇清河村 四.参会人员:辖区所有居民 五.内容:1.知识讲座材料:糖尿病防治 2.公共卫生科人员到清河村发放宣传单 六.组织,分工 1.公共卫生科人员认真搞好宣传,资料发放。2.认真总结,及时上报讲座情况。长寿镇卫生院 2016 年 11 月 10 日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精选 活动时间:2016 年 11 月 18日 活动地点:清河村卫生室 活动形式: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糖尿病防治知识 组织者:公共卫生科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居民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41 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活动内容:1.什么是糖尿病;2.糖尿病有哪些危害;3.糖尿病有哪些临床症状;4.哪些人群需要做糖尿病筛查;5.如何预防低血糖。活动总结评价: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使老年人更加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存档资料请附后 书面资料 图片资料 印刷资料 签到表 音影资料 其他资料 填表人(签字):贾丽萍 负责人(签字):填表时间:2016 年 11 月 18 日

    注意事项

    本文(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pdf)为本站会员(深夜****等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