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5.3.2说谎行为学前教育原理.ppt
-
资源ID:84315569
资源大小:649.2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5.6.1)--5.3.2说谎行为学前教育原理.ppt
之本节目录1.认知水平的限制:想象与现实混淆 幼儿的心理尚未成熟,经常会将想象与现实混淆,把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象加工后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教育建议满足孩子想象力方面的表现欲家长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指责,同样也不能对孩子的表现听之任之;注意启发与引导,比如鼓励孩子自编一些故事,或者经常与孩子玩假扮游戏,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2.害怕长辈责骂或者逃避惩罚 当幼儿做错事情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而诱发其说谎。做事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说谎”;由于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而弄坏东西时,内心紧张而恐惧,害怕父母训斥打骂,于是“说谎”。教育建议创设民主良好、相互信任的家庭环境父母要懂得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鼓励幼儿承认错误,给予其改正的机会;要做到奖惩适度得当,严慈并济,恩威并施;切忌父母之间因教育态度不一致而在孩子面前争执。3.为了满足某种需求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幼儿说谎有时是出于某种需要的满足。为了不愿做某事;为了得到某种利益;为了得到他人的赞扬和认可。教育建议以婉转而耐心地通过讲述其他有警示意义的事情来提示、暗示、诱导其讲出真话。可以采取婉转的说法,如“你刚才说得很棒,不过我好像觉得还没讲完,你再想想,应该会更精彩的。”切记,千万不要带有“撒谎”“骗人”的字眼,以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4.模仿成人的不良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不良行为的产生是因为示范作用而引起的学习结果。幼儿模仿能力强,辨别性低,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育建议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说假话,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诚信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