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站立与步行训练精选PPT.ppt

    • 资源ID:84320372       资源大小:4.68MB        全文页数:9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站立与步行训练精选PPT.ppt

    关于站立与步行训练第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人类步行的人类步行的意义意义n步行是人类与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步行是人类与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n步行是人类实现功能进化的关键环节步行是人类实现功能进化的关键环节-解放解放双手、制作工具、创造发展双手、制作工具、创造发展n恢复步行能力是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首位恢复步行能力是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首位需求需求第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自然步态自然步态n最低能量消耗的步行模式n最安全的步行模式第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 步行的训练计划步行的训练计划 能走路能走路物理治疗的目标物理治疗的目标 要将视点放在出院后的生活要将视点放在出院后的生活n仅仅进行治疗室内练习是不充分的仅仅进行治疗室内练习是不充分的n不仅要练习平地行走不仅要练习平地行走、还要有丰富的跨越还要有丰富的跨越、绕过绕过 障障碍物碍物、横向行走等经验横向行走等经验n地毯地毯、不平整路面不平整路面、小台阶小台阶、坡路坡路、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n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等第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优化技巧优化技巧训练用不同速度行走用不同速度行走步行中急停步行中急停、然后再开始行走然后再开始行走步行中突然被叫住步行中突然被叫住,并向声音方向看并向声音方向看避开障碍物避开障碍物(绕行绕行),),跨过障碍物跨过障碍物有人从眼前穿过有人从眼前穿过在柔软的地面行走在柔软的地面行走单手拿东西行走单手拿东西行走在人来人往的地方行走在人来人往的地方行走直线行走直线行走第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n从足跟着地到同侧从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经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历的时间n分为二个相分为二个相n站立相站立相(stand phase)迈步相迈步相/摆动相摆动相(swing phase)步态周期(步态周期(gait cycle)第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正常步态参数正常步态参数n步宽(步宽(stride width):):两侧足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两侧足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510cmn步步幅幅长长(step length)_:一一侧侧足足跟跟迈迈步步后后到到对对侧侧足足跟跟之之间间的的距距离离,正正常常大大约约5080cmn跨跨步步长长(stride length):一一侧侧足足跟跟到到同同侧侧足足跟跟迈迈步步后后的的距距离离,为为步步幅幅长长的的两两倍倍,正常大约正常大约100160cmn步角步角/足角(足角(foot angle):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第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n Hoffer步行能力分级步行能力分级n 分分 级级 评评 定定 标标 准准nI 级级 不能步行(不能步行(nonambulator)完全不能步行nII级级 非功能性步行(非功能性步行(nonfunctional ambulator)借助于膝踝足矫形器((KAFO)、手杖等能在室内行走,又称治疗性步行。nIII级级 家庭性步行(家庭性步行(household ambulator)借助于踝-足矫形器(AFO)、手杖等能在室内行走自如,但在室外不能长时间行走。nIV级级 社区性步行(社区性步行(community ambulator)借助于AFO、手杖或独立可在室外和社区内行走、散步、去公园、去诊所、购物等活动,但时间不能持久,如需要离开社区长时间步行仍需坐轮椅。第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步行训练的硬终点步行训练的硬终点n最省力和最安全地行走,而不是外观与正常人接近n过分追求“正常步态”,而牺牲步行效率和安全性是最常见的误区 第9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10起立床训练n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可利用起立床将患者逐渐从水平位倾斜至垂直位,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第10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11n体位性低血压:n在患者由卧位向坐位或站位转移的过程中,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胸闷、心慌不适、冷汗等症状,甚至意识丧失或晕厥,同时患者血压下降10-20mmHg。第1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12n可利用起立床将患者逐渐从水平位倾斜至垂直位,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n训练时间和训练频度:n训练时间一般为30min/次,2次/dn训练调整:n倾斜的角度可以每天调整5的速度逐渐改变。第1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13n注意事项n训练过程中,治疗人员应经常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如果血压降低、脉搏加快,提示所调整的倾斜角度不当第1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14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n患者移动到平行杠的一端,面向平行杠,向前移动身体,直至双足接触地面。n治疗人员面向患者站在平行杠内,用双膝分别从患者双膝的外侧固定患者,同时双手置于患者的臀部两侧。n患者身体前倾,双手扶握平行杠向下用力支撑;治疗人员双手同时向上托起,使患者完成站立。n站立训练开始时可1020min/次,随后可根据患者体能状况而逐渐延长训练时间。第1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第1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16n患者双手扶握平行杠,由治疗人员帮助调整站立平衡。n治疗人员一手置于患者背后保持患者髋后伸,一手置于患者上胸部前面,使患者上身前挺,保持平衡。第1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17n患者在学会髋伸位维持躯干平衡的基础上,保持体重均匀地分布于双足,之后先将一手脱离对平行杠的扶握,然后过渡到双手脱离对平行杠的扶握,当可较好维持站立体位时,逐渐将双手改放于髋前或髋后。第1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18n一旦患者能够较好地保持静态站立平衡后,治疗人员可于不同方向轻推患者,训练患者保持或重建新的平衡(即保持动态站立平衡)。第1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19第19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20下肢的承重训练n当患者下肢关节可承受身体重量时,即可进行下肢承重训练。n承重是下肢承受身体重量而受力的状态。第20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21n分类n零承重:n患侧下肢未承受身体重量,呈完全不受力状态n部分承重:n患侧下肢承受身体的部分重量,呈部分受力状态n全承重:n患侧下肢可承受身体的全部力量n是达到行走功能的必要条件第2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零承重零承重(患侧下肢未承受身体重量,呈完全不受力状态)(患侧下肢未承受身体重量,呈完全不受力状态)第2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部分承重部分承重患侧下肢承受身体的部分重量,呈患侧下肢承受身体的部分重量,呈部分受力状态部分受力状态全承重全承重患侧下肢可承受患侧下肢可承受身体的全部力量身体的全部力量第2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零承重零承重 部分承重部分承重 完全承重完全承重 第2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25n目的n治疗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程度的承重训练,并逐步达到全承重水平。第2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26上肢的支撑训练n训练患者应用肩下降肌群,控制躯体下半部分的动作,将身体撑起并离开地面,同时注意控制平衡不至于跌倒。n这一训练对需要使用辅助具步行的患者尤为重要。第2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29注意事项n训练以安全为基本,训练强度、训练时间等应很好掌握,避免患者过度疲劳。n综合分析患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并强化对进一步的步行训练有益的功能训练项目。n训练过程中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渐过渡训练项目。第29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30步行训练定义n步行是涉及全身多关节和肌群的一种周期性、移动性运动。正常步行是高度自动化的协调、均匀、稳定的运动,也是高度节能的运动第30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31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训练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训练第3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32辅助具的正确使用辅助具的正确使用n首先,对于需要使用辅助具的患者,应教会他们正确使用方法。n特别需应用支具的患者,应教会他们在仰卧位或坐位完成穿脱支具的方法,并告知患者经常检查穿戴支具后肢体受压区域的情况。第3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33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n患者欲完成步行训练,必须具有足够的下肢、躯干和上肢相关肌群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n尤其是长期卧床致使肌力明显减退的患者。n对于需要应用辅助具的患者,应特别需要针对性地训练上肢有关肌群的力量。第3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n步行:步行:n髋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30,后伸,后伸20(总活动度(总活动度50););n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065(总活动度(总活动度65););n踝关节:背屈踝关节:背屈15,跖屈,跖屈15(总活动度(总活动度30)。)。n下楼梯下楼梯-87106(楼梯高度)(楼梯高度)n椅子坐起椅子坐起-90n穿袜子穿袜子-115120第3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35起立训练n步行训练需要一定的直立姿势,只有当患者具有了相当的直立耐受能力之后,步行训练才可随之进行。第3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36n长期卧床的患者n在开始起立训练时,可借助起立床进行,这同时还可有效地预防体位性低血压。n脊髓损伤患者n可根据损伤的平面和程度选择借助辅助具或他人帮助等形式完成起立训练,且训练常在平行杠内进行。第3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37借助辅助具完成起立训练第3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38借助他人帮助完成起立训练第3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39两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截瘫)第39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0单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第40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1站立平衡训练n站立平衡能力是完成步行的必要基础。站立平衡训练也可在平行杠内进行,首先需要完成静态站立平衡训练,然后再进行动态站立平衡训练。第4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2拐杖步行准备训练第4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3第4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4第4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5第4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6双杠外保持拐杖立位平衡(截瘫)第4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7双杠外保持拐杖立位平衡(偏瘫)双杠外保持拐杖立位平衡(偏瘫)第4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8第4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49其他必要的训练n包括n下肢的承重训练n上肢的支撑训练等n这些均为步行训练必要的基础。第49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0迈步训练n在大致能够保持立位平衡时,可开始迈步练习。n健足迈步n患足迈步第50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1具体的步行训练具体的步行训练第5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2步行方式n四点步四点步n三点步三点步n两点步两点步n摆过步摆过步n摆至步摆至步第5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3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第5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4n在完成前期训练且具备了相应的功能后,可随之在平行杠内将训练过渡到步行训练。n特别对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在平行杠内完成摆至步、四点步、摆过步等步行训练。第5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5第5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6使用助行器的步行训练使用助行器的步行训练第5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71、助行器n是由铝合金等质地轻而坚固的材料所制成的、框架式的、带有四个支点支撑地面的行走辅助具。第5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8特点n助行器的框架构成三面有围栏而一侧开放以便患者出入,支点支撑提供患者较大的稳定支持。第5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59助行器的适应症n适用于上肢运动功能良好但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较重或平衡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n单侧或双侧下肢力弱的患者,可部分减少患者患侧下肢的承重n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n行动迟缓的老年人第59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60第60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61使用拐杖的步行训练使用拐杖的步行训练第6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拐杖高度的调节n腋托在腋下5CM,支点伸至小趾前外侧15CM处为拐杖适宜的长度n肘关节屈曲30度,腕关节背屈,掌面所及处为拐杖的把手高度第6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631、交替拖地步行n将一侧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另一侧拐,双足同时拖地向前移动至拐脚附近。第6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64伸出左拐仗伸出左拐仗 伸出右拐仗伸出右拐仗两足同时拖地向两足同时拖地向前达到拐仗附近前达到拐仗附近第6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652、同时拖地步行n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双足拖地移动至拐脚附近。第6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663、摆至步n这是开始步行训练时常用的方法,主要利用背阔肌进行,步行稳定。n适应症n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而使下肢无法交替移动的患者。第6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67训练方法n训练时,患者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n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将双足摆至双拐落地点的邻近着地第6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68第6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694、摆过步n常在摆至步可顺利完成后进行,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方式,姿势也较美观。n适应症n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上肢肌力强壮的患者。主要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第69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0训练方法n训练时,患者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n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将双足越过双杖落地点的前方并着地。n再将双拐向前伸出以取得平衡。第70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1第7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25、四点步n为一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接近自然行走的步行方法。n适应症n上抬骨盆肌的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n下肢无力患者n老年人第7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3训练方法n训练时,步行顺序为伸左拐、迈右腿、伸右拐、迈左腿。n每次仅移动一个点,始终保持四个点在地面,如此反复进行。第7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4第7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56、两点步n常在掌握四点步后训练,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且步行速度较快,但稳定性比四点步稍差。n适应症:n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于拐杖减轻其承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的患者。第7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6训练方法n训练时,一侧拐与对侧足同时迈出为第一落地点。n另一侧拐与其相对应的对侧足再向前迈出作为第二落地点。第7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7第7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8三点步n是一种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的步行方法。n适应症n一侧下肢运动功能正常能够承重,另一侧不能承重n一侧下肢骨折n小儿麻痹症后一侧下肢麻痹的患者第7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79训练方法n训练时,先将双拐向前伸出;然后双拐支撑体重,迈出患侧下肢;最后迈出健侧下肢。第79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80第80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81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第8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手杖高度n肘关节屈曲30度n腕关节背屈n支点伸至小趾前外侧15CM处n握把至支点的距离即为拐杖的高度第8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831、手杖三点步n手杖三点步的分类n手杖-患侧下肢-健侧下肢n较常用n手杖-健侧下肢-患侧下肢n少数人使用第8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84手杖-患侧下肢-健侧下肢n即患者先伸出手杖,然后迈出患侧下肢,最后迈出健侧下肢。n优点:稳定性较好,大部分会采用这种步行方式。这一方式在一点运动时总有两点在支持(迈出健侧下肢时有手杖和患侧足两点起支撑作用)第8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85手杖-健侧下肢-患侧下肢n即先伸出手杖,然后迈出健侧下肢,最后迈出患侧下肢。n优点:n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仅有少数患者采用。第8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86第8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872、手杖两点步n当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在较好地掌握手杖三点步行后,可进行手杖两点步行训练。n此种步行速度快,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第8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88训练方法n训练时,患者在手杖伸出的同时将患足迈出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足。n此过程中,手杖与患足为一点,健侧足为一点,交替支撑体重,完成步行。第8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89训练场地n要提供安全、无障碍的环境(如防滑地板等)及减少嘈杂等不必要的干扰。第89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90训练衣着n衣服可略宽松些n鞋袜大小应合适n一般选择皮底或胶底的低跟鞋子n鞋带须系紧,以保持较好的支持性和稳定性n鞋子步行时可发出声音,深、浅感觉较差的患者可借此判断步行的节律。第90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减重训练减重训练(partial weight suppoort system,PWS)n1958年,年,Margaret H和和Margaret HSR出版出版了专著了专著“康复治疗中的悬吊疗法康复治疗中的悬吊疗法”n20世纪世纪80年代末,年代末,Visintin等在不完全性脊等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身上采用减重步行训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身上采用减重步行训练练n90年代以后,此装置被陆续应用在截瘫、偏年代以后,此装置被陆续应用在截瘫、偏瘫、脑瘫和下肢骨关节病患者的步行训练中,瘫、脑瘫和下肢骨关节病患者的步行训练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第91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第92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减重训练n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减重程度为40 体重n减重越高,单腿和双腿支撑相时间越短、髋膝摆动角越小、本体感觉输入减少。n平板运动有助于伸髋动作,伸髋不充分同时需要牵伸髂腰肌。n受力部位加衬垫。第93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异常步态臀大肌步态臀大肌步态n挺胸凸腹。n为了使身体的重力线落在髋关节轴的后方而将髋关节锁定于伸展位n躯干在整个站立相始终保持后倾,同时肩关节后撤n臀大肌:后伸大腿,下肢固定,能伸直躯干,防止躯干前倾,维持身体平衡第94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臀中肌步态臀中肌步态 鸭步 站立相时,患者躯干侧弯(向患侧),同时患侧肩关节下沉,以免健侧骨盆下降过多,维持平衡 臀中肌:使大腿外展第95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股四头肌无力步态股四头肌无力步态n膝反张:足跟着地后,膝被动伸直(臀大肌代偿),造膝过伸。(与偏瘫膝过伸区分)n扶膝步态:伸髋肌无力时,患者需用手按压,使膝伸直第96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偏瘫步态偏瘫步态n划圈步态n股四头肌痉挛,膝关节屈曲困难n小腿三头肌痉挛,足下垂n胫后肌痉挛,足内翻n表现n上肢:肩、肘、手指关节屈曲、内收n下肢:髋关节伸展、内收并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内翻第97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2023/4/4感谢大家观看第98页,讲稿共98张,创作于星期二

    注意事项

    本文(站立与步行训练精选PPT.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