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 (3)精选PPT.ppt
关于心肺复苏术(3)第1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一、心肺复苏的起源和概述一、心肺复苏的起源和概述心肺复苏的起源心肺复苏的起源:1947年美国年美国clauoleBeek教授首次报道了为一室颤的病人进行电除颤教授首次报道了为一室颤的病人进行电除颤 获得成功。获得成功。1958年美国年美国PeterSafar教授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并被确定为现场呼吸复苏的首先法教授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并被确定为现场呼吸复苏的首先法1960年以年以Kouwenhoven医生等人观察到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产生相当可观的心排出量,可维持血医生等人观察到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产生相当可观的心排出量,可维持血液循环,开创了一胸外按压为基础的心肺复苏术。发表了胸外心肺复苏心搏骤停成功的报道,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液循环,开创了一胸外按压为基础的心肺复苏术。发表了胸外心肺复苏心搏骤停成功的报道,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因此基本框架成形与因此基本框架成形与20世纪世纪50-60年代,其标志是确立年代,其标志是确立CPR的四大基本技术,即口对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表电除颤和肾上腺素的应用的四大基本技术,即口对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表电除颤和肾上腺素的应用 心肺复苏的概述心肺复苏的概述: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上自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上自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倡导,并且身体力行。在一些发达的国家急救知识普及非常广泛,在美国经过正规培训的人超过姓都在倡导,并且身体力行。在一些发达的国家急救知识普及非常广泛,在美国经过正规培训的人超过2000万,万,成年人基本上都能掌握急救知识,在机场等公共场所都备有自动除颤仪,我国目前急救知识普及的远远成年人基本上都能掌握急救知识,在机场等公共场所都备有自动除颤仪,我国目前急救知识普及的远远不够,专业人员的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远远低于发达的国家。不够,专业人员的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远远低于发达的国家。Imageinformationinproduct Image:,MedicalPerspectives(EyeWire)Notetocustomers:ThisimagehasbeenlicensedtobeusedwithinthisPowerPointtemplateonly.Youmaynotextracttheimageforanyotheruse.第2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心脏的重要性心脏的重要性心脏的解剖图心脏的功能第3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二二、原因、原因可以导致可以导致急病急病触电触电中毒中毒呼吸心跳停止呼吸心跳停止导致导致创伤创伤溺水溺水第4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心脏骤停的定义: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应视为心脏骤停。应视为心脏骤停。分类:根据心电图表现临床分四种类型根据心电图表现临床分四种类型1.心室颤动占心室颤动占8090%(可电击性)。(可电击性)。2.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电击性)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电击性)。3.心室停搏(非可电击性)心室停搏(非可电击性)。4.无脉搏电活动(非可电击性)无脉搏电活动(非可电击性)。第5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常温下各组织器官耐受缺氧时间大脑大脑46分钟,小脑分钟,小脑015分钟,延髓分钟,延髓2030分钟,分钟,脊髓脊髓45分钟,交感神经节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心脏和肾脏分钟,心脏和肾脏30分钟,分钟,肝脏肝脏2小时,肺脏时间更长些。小时,肺脏时间更长些。心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心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研究表明: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约分钟内开始复苏者,约50%可被救活;可被救活;46分钟开始复苏者,分钟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可以救活;超过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分钟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可能性极小。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可能性极小。4分钟内。分钟内。6分钟是极限。分钟是极限。第6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呼吸心跳停止,脑循环中断仅仅10秒秒可发生意识障碍,进入昏迷,脑氧可发生意识障碍,进入昏迷,脑氧储备耗尽储备耗尽20-30秒秒脑电活动消失脑电活动消失60秒秒瞳孔可散大固定瞳孔可散大固定4分钟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分钟脑内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4-6分钟分钟脑脑N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因此因此4-6分钟就是最佳的黄金抢救时间,分钟就是最佳的黄金抢救时间,第7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三、时间就是生命三、时间就是生命30秒秒60秒秒6分钟分钟18秒秒脑缺氧脑缺氧出现昏迷出现昏迷脑细胞开始死亡脑细胞开始死亡全部全部脑细胞开始死亡脑细胞开始死亡第8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心肺复苏的定义又称为心肺脑复苏又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iac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是心是心跳、呼吸骤停和意识丧失等意外情况发生跳、呼吸骤停和意识丧失等意外情况发生时,经迅速而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时,经迅速而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使呼吸循环重建的同时使呼吸循环重建的同时,积极保护大脑,最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智力完全恢复,这一系列的抢救终使大脑智力完全恢复,这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和复苏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措施和复苏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第9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传统的救护观念传统的救护观念第一步第一步第一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二步第二步第二步第三步第三步第三步第三步第四步第四步第四步第四步抢救实施者:抢救实施者:医护人员(医护人员(100%100%)遇到危重病遇到危重病人人医生诊断医生诊断处理处理急诊室急诊室尽快寻找尽快寻找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第10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ABAB80%87.7%30%35-40%A A A A人类猝死人类猝死人类猝死人类猝死87.7%87.7%87.7%87.7%发生在医发生在医发生在医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与抢救与抢救与抢救B B B B 猝死的人有猝死的人有猝死的人有猝死的人有35-40%35-40%35-40%35-40%如经现如经现如经现如经现场及时场及时场及时场及时,抢救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可以挽救生命可以挽救生命可以挽救生命.第11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四、操作流程四、操作流程 环境评估 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后,方可进入施救现场,做好个人防护。急救员跪在伤病员一侧(一般是在右侧),距离10公分左右。两腿分开,一侧下肢与伤病员肩部平行,另一侧下肢与伤病员下腹部平行。第12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判断意识判断意识成人及儿童成人及儿童:1 1、“轻轻”拍打双侧肩膀拍打双侧肩膀 2 2、在伤员的耳部重唤、在伤员的耳部重唤婴儿:婴儿:(轻拍重唤)轻拍重唤)1 1、拍打婴儿足底、拍打婴儿足底2 2、观察有无反应、观察有无反应第13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高声呼救高声呼救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 1 1、快来人呀!这里有人晕倒了!、快来人呀!这里有人晕倒了!2 2、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快帮忙拨打、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快帮忙拨打“120”120”3 3、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第14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检查伤病员的呼吸检查伤病员的呼吸 用眼睛观察即可用眼睛观察即可 评估循环体征:大动脉搏动大动脉搏动无无循环体征立即立即胸外按压(为什么非专业急救人员,只要求掌握判断意识和呼吸即可)充分暴露伤病员衣服,解开衣领、腰带、计时 心肺复苏体位:平卧位心肺复苏体位:平卧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坚硬的平面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坚硬的平面上!第15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心肺复苏BLS(CAB)胸部按压:胸部按压:要领:要领:有力、连续、有力、连续、快速快速部位:部位:胸骨下胸骨下1/31/3交界处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第16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按压方法:按压方法:按按压时压时上半身前上半身前倾倾,腕、肘、肩关,腕、肘、肩关节节伸直,以伸直,以髋髋关关节为节为支点支点,垂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上半身的重力进进行按行按压压。心肺复苏BLS(CAB)第17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按压按压姿势按压按压方式双臂伸直双手掌根互贴垂直压下以髋关节作支点第18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两手手指跷起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离开胸壁心肺复苏BLS(CAB)第19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心肺复苏BLS(CAB)第20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心肺复苏BLS(CAB)频率:频率:100100次次/分分120120次次/分(与分(与20052005年版本年版本的比较)的比较)按压深度:胸骨下陷按压深度:胸骨下陷大于等于大于等于5cm5cm(与(与20052005年年的版本比较)的版本比较)按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按压-通气比值:通气比值:3030:2 2(成人、婴儿和儿童)(成人、婴儿和儿童)第21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开放气道为什么要放在第二步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或义齿开放气道:采用举头仰颏 法(鼻孔朝天)标准:婴儿:30C 儿童:30C 成人:90C 第22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口对口呼吸要点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吹气方法: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方法: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吹气吹气时间:时间:1秒秒吹入气量:足够吹入气量:足够有效标准:胸部抬起有效标准:胸部抬起吹气后:吹气后:松鼻松鼻、离唇、眼视胸部、离唇、眼视胸部第23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人工呼吸的方法?人工呼吸的方法?1 1、口对口人工吹气、口对口人工吹气 2 2、口对鼻吹气、口对鼻吹气 3 3、口对口鼻吹气、口对口鼻吹气第24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人工呼吸的频率、吹气量1 1、人工呼吸的频率:、人工呼吸的频率:较慢的呼吸频率较慢的呼吸频率成人:成人:10121012次次 /分分儿童:儿童:12201220次次 /分分婴儿:婴儿:12201220次次 /分分2 2、人工呼吸的吹气量:人工呼吸的吹气量:平静呼吸时的一平静呼吸时的一口气。口气。成人:成人:4 40060000600毫升毫升儿童:可见到胸部抬起儿童:可见到胸部抬起婴儿:患儿胸部略有抬起婴儿:患儿胸部略有抬起第25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心肺复苏BLS(CAB)为确保有效按压:为确保有效按压:1 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 向与胸骨垂直向与胸骨垂直 3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5cm 4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 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5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50%。6 6)每)每2min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5s内完成内完成 7 7)CPR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第26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 1横指。横指。幼儿:一手手掌下压。幼儿:一手手掌下压。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下压深度:幼儿至少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2.53.53.5厘米,婴儿至少厘米,婴儿至少1.51.52.52.5厘米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100次。次。第27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面色、口唇有紫转红面色、口唇有紫转红摸到动脉搏动,有自主呼吸摸到动脉搏动,有自主呼吸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存在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存在眼球活动,手脚抽搐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呤开始呻呤心电图出现波形心电图出现波形出现排尿出现排尿等等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确定病人已死亡确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进行30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第28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总总 结结1、心脏是一个推动血液循环并进行物质交换的动力装置,当心脏停博时,造成全身各个器官的损伤死亡,尤其是大脑的不可逆损伤(4-6分钟),因此4-6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2、流程 环境评估 判断意识 呼救 观察呼吸 判断动脉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5个循环是一个周期 再次判断 目的是为了心脏的持续泵血。第29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生命之美宛如山花生命之美宛如山花一般绚丽一般绚丽,请大家为拯救生命而请大家为拯救生命而掌握这门技术掌握这门技术。第30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感谢大家观看第31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