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 传统养生理论基础和方法201007课堂用.ppt

    • 资源ID:84381131       资源大小:1.67MB        全文页数:12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 传统养生理论基础和方法201007课堂用.ppt

    2传统养生理论基础和方法传统养生理论基础与中医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按着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从气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阐述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气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和方法论。2.1阴阳五行学说2.2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五藏的关系2.3传统养生方法2.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和养生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是在精气论说(气元论说)的物质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刻辩证性质的气本体论的概念。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了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一)气与阴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气的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是对立两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气之阴阳的具体内涵。这种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元的物质概念。(二)气与五行气是世界的本原,五行是气的表现形式。五行同一气,一气合五行。根据“元气本一,化生有万”的理论,阐述了气与五行的关系,谓:“一含五气,为水、为火、为木、为金、为土”,“元气分而为五行,五行归于一气”。(三)阴阳与五行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李觏(gou4)删定易图序论一)。即五行本原于阴阳之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五行。“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御纂性理精义卷一)。太极生阴阳,阴阳化五行。就五行之阴阳言,木火属阳而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之中又各具阴阳,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为阳,而木之乙、火之丁、土之己、金之辛、水之癸为阴。(四)气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气、阴阳和五行,均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构成的哲学范畴,属于世界本原的物质概念。是中国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才能。气元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而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则构筑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气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既各有所指和特点,又相互关联。二、阴阳学说二、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在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二)阴阳变化的规律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1)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2)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3)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中医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阳”相对的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故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的,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4)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三)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1)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根据上述之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2)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摄取饮食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使肉体增长强壮、使生命活动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由前后二阴排出。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3)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另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4)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总之,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5)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邪气偏胜,治法:实者泻之;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潜阳;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五行的属性: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火代表炎热的、向上的“火曰炎上”。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se4)”。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二)五行学说的内容1.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1)相生规律(2)相克规律(3)五行制化(4)相乘规律(5)相侮规律(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2)相克规律: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下: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4)相乘规律:乘,是乘袭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5)相侮规律:侮,是欺侮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与相乘一样,同样属于病理的反常现象。但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以上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在病理情况下才会产生,例如,水气有余,便克害火气(所胜),同时又会反过来侮土(所不胜)。如果水气不足,则土来乘之(所不胜),火来侮之(所胜)。这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三)五行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1.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生理活动特点: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点,故肾属水。五脏之间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资生的关系为: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相互制约的关系为: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肺金的奎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如肝病可以传脾,即木乘土;脾病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相互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奎木郁;肝病影响心,为母病及子,肝病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等。3.用于诊断和治疗:临床诊断疾病时,可以综合望、闻、间、切四诊所知,根据五行的所属及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指导治疗。例如滋水涵木、培土生金、壮水制火、扶土抑木等等,都是一些具体应用的体现。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肝木乘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肾助脾(火生土),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容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肾济心(水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证得以痊愈。2.2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五藏的关系一、自然与人体结构、机能的五行分属在祖国医学中,便以五行为中心,按照它的各个特性,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自然界和人体有关的事物按其属性,形态现象相类同的,分别归纳为五大类。其主要目的是便利于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作为观察事物变化的推演法则。见表21。表21 五行归类五行五行木火土金水方位方位东南中西北天干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地支寅卯巳午辰戌 丑未申酉子亥四季四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形五形矩形尖形方形圆形波形五色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志五志怒喜思忧恐五智五智仁礼信义智五脏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五官目舌唇鼻耳五体五体筋脉肉皮毛骨五魄五魄魂神意魄精五气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化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温五温温热自然凉寒六神六神青龙朱雀勾陈 腾蛇白虎玄武自然界五行人体五味 五色 五气 五季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酸青风春木肝胆目筋怒苦赤暑夏火心小肠 舌脉喜甘黄湿长夏 土脾胃口肉思辛白燥秋金肺大肠 鼻皮毛 悲咸黑寒冬水肾膀胧 耳骨恐自然与人体结构、机能的五行关系心主血心主血脉心藏神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肾主水肾主纳气肾精生髓肝藏血肝主硫泄肝主升发肺主气肺朝百脉肺主肃降脾为生血化气之源脾统血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肺气不足牌虚握盛肺失宜降肺气虚弱脾湿不运心血虚肝血不足心阳不振肾阳虚水泛肾阴不足心阳独亢命门火衰心阳虚肺气虚弱肾不纳气肾阳虚水饮射肺肝失疏泄脾胃失和脾失健运肝胆疏泄失常主水降心火主火温降肾阴藏血主血生化气血疏通气血渲发滋养濡润纳气主气肾精亏损肝血不足肾阴盛亏肝阳偏亢肺气虚弱血脉淤阻心气不足肺虚气弱脾气虚弱心血亏虚脾阳虚肾阳虚肝郁化火灼伤肺金肺失肃降肝失疏泄主升发主肃降滋养填充气推动血血运载气温煦补充化生生血主血每一行所属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可能说明事物变化发展互相推移的综合关系。例如,以木来说,春季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呈现了蓬勃的生气,并出现青的颜色,故用木来象征春。在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中,属于“生”的一环。把这些自然现象和生理与病理现象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把木、春、肝、胆、目、筋、怒、青等一系列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的一类之下,形成了一个系统。三、脏腑相关生理(一)五脏间的相互关系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同居上焦,位置比邻。气推动血的运行,血运载气,相互依存,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肺气虚弱,宗气不足血脉癖阻,见胸闷、气短、心悸、唇舌青紫等证候。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肺虚气弱,见咳嗽喘息、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等症。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心与脾心主血,推动血液在经脉里运行。脾统血,统摄血液循环正常轨道运行。脾气健运则心血充盈。脾气与心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心血虚亏,脾气虚弱心血两虚脾失所养脾两虚,见心悸、失眠、食少、腹胀、面色无华等证候。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心与肾心居上焦,属阳,主火;肾居下焦,属阴,主水。心火降于肾以资肾阳,共同温煦肾阴。肾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共同濡养心阳。肾阳(命门火)与心阳(心火)相互温养、协调。心阳不振,不能下温肾阳肾阳虚水泛,见心悸、水肿、气短等水气凌心病症。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阳独亢。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等心肾不交证候。命门火衰,不能温养心阳心阳虚。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心与肝心主血脉,推动血行;肝藏血,调节血量。肝主疏泄,疏通气血,使血液不致癖滞,有助于心对血的推动。心血虚肝血不中导致心、肝血虚,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视力减退、月经涩少等证候。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肝与脾脾气健运生化水谷精微充足则肝血来源旺盛。肝主疏泄,分泌胆汁则保持食物消化、吸收转输正常。肝藏血,脾统血,共同维持血液正常运行。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见胸胁、胃院胀痛、易怒、郁闷、暖气吞酸食少、腹泻、大便失常等症状。脾失健运肝胆疏泄失常,见黄疽、院腹痞闷、呕恶厌食、便澹、尿黄等症。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肝与肺肝主升发和肺主肃降一起升降协调保持人体气机升降正常肝郁化火灼伤肺金,见胁痛、急躁易怒、咳逆、气急、咯血等肝火犯肺证候。肺失肃降肝失疏泄,见咳嗽、胁痛、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同属下焦,相互资生。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生化。肾精有赖于肝血所化之精的填充。肾精亏损肝血不足,见腰脊酸痛、遗精、耳鸣、头晕、目眩、眼干涩等症肾阴虚亏肝阳上亢,见头痛、目赤、急躁易怒、腰酸痛、遗精、耳鸣等证候。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脾与肺脾主运化,需肺气宣发和通调水道。肺宣发,需脾运化水谷精微不断滋润濡养。脾气虚弱肺气不足,见少气懒言、语言低微、食少、体倦无力等症状。肺气虚弱脾湿不运,见咳嗽、痰多、腹胀、便塘、浮肿等证候。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脾与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运化有赖于肾精促进和肾阳的温煦。肾藏精有赖脾运化水谷精微的滋养补充。肾精亏损肝血不足,见腰脊酸痛、遗精、耳鸣、头晕、目眩、眼干涩等症肾阴虚亏肝阳上亢,见头痛、目赤、急躁易怒、腰酸痛、遗精、耳鸣等证候。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肺与肾肺主呼吸之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主为气之根。肺气肃降、通调水道。肾为水脏,主管水液代谢。肺气虚弱肾不纳气,见呼多吸少、喘促气短、声低气怯等证候。肾阳虚水饮射肺,见畏冷、浮肿、小便不利、咳痰、喘息等症。(二)五脏与六腑间的相互关系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心与小肠小肠为阳心为阴。小肠为表心为里。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心火下降有助于小肠分清别浊。小肠下行有助于心火下降。心火上炎,通过经脉下传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排尿灼热、涩痛等小肠实热症状。小肠实热,循经脉上熏于心引起心烦,舌赤糜烂等症状。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肺与大肠大肠为阳肺为阴。大肠为表肺为里。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肺气肃降、津液四布濡养大肠、传导糟粕正常。大肠传导通畅有助于肺气清肃下降。肺热壅盛、津液不能下达大肠传导不及。引起发热、咳痰、喘息、大便秘结等症状。大肠实热,腑气不通累及肺失肃降。引起胸满、喘逆等症状。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脾与胃胃为阳脾为阴。胃为表脾为里。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被湿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受纳失职。引起纳呆、呕恶、脱腹痞满、肢体困重等症状。食滞胃脘、浊气不降脾不升清、脾失健运。引起厌食、暖腐吞酸、腹胀、泄泻等症状。脾胃气虚,外病不愈发展成脾胃虚寒。引起脘腹隐痛、喜温喜按、食少腹胀、便溏、形寒肢冷等症状。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肝与胆 胆为阳肝为阴。胆为表肝为里。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肝分泌胆汁,胆囊贮藏胆汁。肝主琉泄、调畅情志保持胆气宁静,勇敢刚毅。肝病常累及胆胆病常累及肝形成肝胆同病,如肝胆湿热,胆汁外溢。引起黄疸、口苦、胁痛、纳呆、呕恶等症状。生理上联系病理上影响肾与膀胱膀胱为阳,肾为阴。膀胱为表,肾为里。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肾为水脏,主管水液代谢。膀胱主藏津液和排泄小便。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形寒肢冷、肢体浮肿等症状。膀胱湿热、尿有砂石累及于肾出现尿频、尿急、尿涩与尿痛、剧烈腰痛等症状。四、六腑间的相互关系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化物,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并参与水液代谢,故灵枢本脏篇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1.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人类在生命活动中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作为从事劳动、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和提供生长、发育、生殖的重建及新建的原料。饮食经口腔咀嚼,搅拌,吞咽,经食道入胃。胃受纳,腐熟成为食糜,下降于小肠,经小肠肌肉收缩运动,将食物磨碎,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通过各种消化酶,将食糜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搪类进行化学分解,使之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蠕动,食糜缓慢向下移动。这一过程,中医学称为“小肠受盛及泌别清浊”,同时胆囊分泌胆汁,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吸收。胃及小肠吸收的水谷精微,靠脾的运化转输全身。小肠内的消化极为重要,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只留下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糟粕)经小肠进入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并作为糟粕暂时贮存场所,中医学称之为“传导、燥化”,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上述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排泄过程均经历上焦、中焦、下焦。吸收的水谷精微也通过三焦而分布全身。2.参与水液的代谢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和多余的水,通过以下途径排出:经肺呼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通过汗腺排出一定量的水、氯化钠和尿素、尿酸。经肠道排出混入粪便的消化液、无机盐、胆色素。经尿液形式排出水和溶于水的尿素、肌醉、尿酸。以上四个排泄水液的途径,以中医学的肺、脾、肾三脏为主体。但六腑也有密切关系。胃为“水谷之海”吸收食物部分的水,化为津液,也分泌胃液。“小肠主液”。人体每日饮水约12L,连同胰液、胆汁、小肠分泌的消化液含水分总量可达8L左右,除每日大便中含水约150ml,绝大部分被肠道重吸收。中医将重吸收的部位称为“阑门”,然后经血液循环渗入膀胧,膀胧贮藏津液和排出小便。上述水液代谢也是经厉上、中、下焦,以三焦为通路。3.六腑以通为用胆、胃、小肠、大肠、膀胧、三焦等.六腑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故宜畅通,不宜阻滞,以下行通降为顺,以滞塞上逆为病。所以中医有“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不管气、血、寒、热、湿、食、虫、石,任何病因造成通降失常,都可出现“痛”、“闭”病症。“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中医学对空腔脏器梗阻、梗阻上方管腔平滑肌阵发性痉挛以期解除梗阻的精辟概括。4.病理上的影响六腑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也造成了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如胃实热证能消灼津液引起大便秘结,而肠燥便闭也可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恶心、呕吐。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出现呕恶、吐苦水等胃失和降的病症等。五、气、血1.含义(1)气含义有二:体内流动着的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清气等。泛指脏腑的机能,如五脏之气、心气、胃气等。根据来源分布、功能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真气等。(2)血指血液。由食物精微通过气化作用而生成的一种红色液体,它的生化之源在中焦的脾胃,循环流动于脉管内,能将机体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运送到身体各部,以奉养全身。2.生成与作用(1)气的生成与作用分述如下:元气,又称原气,根源于肾(含命门),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生化(隐含体内各内分泌所分泌的激素),有赖水谷精气的濡润滋养和补充。元气藏于肾叫肾气。元气以三焦为通路而运行至周身,具有激发、温煦、推动脏腑、经络、身形的功能,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呼吸、消化、循环的原动力。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其合成在肺,而聚于胸中,其作用为推动肺的呼吸和心的搏动,并影响声音的强弱,是一身之气运动、输布的出发点。营气,是营运于脉中的水谷精气,来源于食物,由脾胃生化,出于中焦,具有生化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能。卫气,也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所化生,与营气同源,但行于脉外。灵枢营卫生会说:“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即现代医学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透出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是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内环境,其分布昼夜之间有所不同。灵枢.大惑论说:“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与现代医学微循环开闭完全一致。卫气作用:a温养脏腑与肌揍皮肤,启闭汗孔调节体温;b卫气昼行于阳,使人体保持清醒,夜行于阴,使人体进入睡眠;c保卫肌表、抗御外邪作用,指血液中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可透出血管壁,向炎症区域渗透,移动并具有吞噬能力。真气,是由先天的元气和后天的营气及宗气结合而成。(2)血的生成与作用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自脾胃的水谷精微。血细胞的生成场所在骨髓、脾、淋巴结。血液通过脉管运行全身。六、津液1.含义、生成、输布与排泄津液在现代医学称体液,由水和溶质(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组成。无机盐和葡萄糖为晶体物质,蛋白质为胶体物质。因无机盐和蛋白质在水中能离解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又称电解质;葡萄糖在水中呈分子状态,被称为非电解质;体液是多种晶体、胶体或电解质液、非电解质液的混合体。体液是人体内除血液以外的一切液体及代谢物的总称,包括一切组织间液(占体重15%)、细胞内液(占体重40%)、血浆(占5%),以及唾液(每日分泌1000-1500ml)、胃液(1500-2500ml/日)、胰液(700-1500rnl/日)、胆汁(500-1500m1/日)、小肠液(500-1500ml/日)、脑脊液(120-140ml)、关节腔液和汗、尿、泪、涕等。因体液含蛋白质和其他溶质多少不同,中医将清而稀的称津,主要指输布体表的汗、唾液、泪和存在于气血之中(血清)。浊而稠厚的叫液,专指关节液、脑脊液、消化液、尿液等。因均来源于饮食物通常合称为津液。津液来源于食物和饮水,经食道入胃、小肠。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中医称水谷精微)和水、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个过程中医学称为“脾的运化。”食道是上焦,胃肠为中焦,全身主要的动静脉、胸导管,以及输尿管、结肠、直肠均位于中医的“三焦”。所以中医说:“津液以三焦为通道”。在三焦中升降循环,上输肺脉时呼出二氧化碳和水分称“肺气宣发”,经肺循环后入体循环称为“肺气肃降,通调水道”。清中之浊(代谢废料)由三焦水道下行,归于肾。浊中之清(指原尿中营养物质)经肾阳的蒸化(回吸收)后藏于膀胱,并形成尿液排出。正常人每天通过皮肤蒸发水分达600m1,这种蒸发失水比较恒定,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称非湿性发汗。中医学对汗比较重视,认为是由津液所化,津液与血液相互渗透,故称“汗为心液”,心阳虚则自汗,心阴虚则盗汗。总之,中医学认为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许多脏腑病变都可造成津液平衡失调。如生成不足或丧失过多就会出现伤津、脱液。如输布障碍、水液停滞就会出现痰饮、水肿。同时,也会影响某些脏腑的功能,如水饮凌心则心悸、射肺则出现咳喘、津伤肺燥则咳、胃燥则渴、肠燥则便结等。2.津液的作用津液是人体重要的组织成分,占人体总体重的60%,其中40%分布于细胞内。人体从外界摄入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通过细胞外液,再经有关器官排出体外。参与体温调节、酸碱平衡调节及某些体液因素(激素)的转运。起润滑(关节液、胸腔、心包腔液、泪、唾液)保护(脑脊液、体液免疫物质)功能。3.气与津液上述营气、宗气、卫气、正气均源于水谷精气。脾胃气旺,运化水谷精气充足,津液也充足,此即“气旺生津”。上述“阳气”也均溶附于津液而温润全身,此即“津液化气”。4.血与津液血与津液皆属阴液,均源于水谷之气,在血液中,血清与津液实系一物,也可说是互相渗透转化,此即“津血同源”,于毛细血管处渗出脉外生成组织液(卫气),于汗腺生成汗液,此即“血汗同源”,全身血液总量相当恒定(总量约5000ml或70-100ml/kg),血浆容积为全血的50%-60%。这有赖于脾、胃、肺、肾、膀胱、三焦的功能正常和调控,当大汗、大吐、大泻引起“津亏”(血容量下降)时就会出现“气随液脱”(低血容量休克)的证候。5.精、气、血、津液与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精、气、血、津液是神产生和表现的物质基础。人体有精、血、气、津液的濡养、温煦、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才有人体的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物质基础与功能活动的辨证关系,是人的形体与精神辨证统一的关系。2.3传统养生方法1.安定情绪、恬愉精神上古天真论提出要“恬虚无”,主要就是安定情绪,不贪欲妄想;要“心安而惧”;还要“内无思想之患,以恬静为务,以自得为功”,这样将能“形体不敝(bi4),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应“使志无怒”、“使志安宁”,(四气调神大论)可增强健康,延长寿命,否则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喜怒不节则伤脏”(灵枢百病始生),“悲哀愁忧则心动”(灵枢口问)。总结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为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从养生的角度,强调情绪安定和精神愉快,做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灵枢本藏)。2.注意饮食起居的卫生合适3.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吸收补充营养物质,对于养生,则更须注意饮食的质和量。4.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以保证人体全面的营养需要。5.同时,提醒人们:虽然各种食物是维持人体生理的物质基础,但应适量,否则有害。3.合适的性生活4.精是人体宝贵的物质,强调注意合适的性生活和节欲。是古人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5.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若入房过度,则伤肾”。6.上古天真论告诫人们不可“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7.强调应“志闲而少欲”,“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上古天真论)8.4.实行动静兼修5.“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古人认识到运动对人体健康与寿命的积极意义。6.采取劳逸结合、动静兼养的方法,效果更佳。7.上古天真论中“和于术数”,就是要求正确掌握修身养性的方法,其中有动静兼养的含意。8.春季每天应早起“广步于庭”四气调神大论。9.运动和劳动都应适度,要“不妄作劳”,使“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上古天真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采用“导引按蹻(qiao1)”的方法。导引摇动筋骨关节;按抑按皮肉;蹻捷举手足。按摩意义。导引包括吐纳、服气、五禽戏、太极拳等。吐纳和服气即现在气功。气功就包含了动静兼养的作用。上古天真论中“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其含义是气功。气功在保健强身、防病治病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5.保持适中与平衡6.人体各种活动超过常度,各种因素所致的人体各部分失去平衡,都是产生疾病的原因。7.“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8.“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灵枢九针论)。9.因此,要求各处运动适中,并采用各处措施促使人体各部保持平衡。10.“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养生的原则未病先防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几千年来,中医学在总结和积累如何确保人类健康、怎样延长人类的寿命方面做出了许多的探索和研究,有着极为丰富、种类繁多的文献记载。黄帝内经就强调了“防病于未然”的预防为主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思想,至今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未病先防,总结和介绍养生之道,内经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应遵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均适寒温,房劳有度,避绝六欲。”(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生活于天地之间,应掌握阴阳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环境,调整身心状态,杜绝对名、权、利的不倦追求,达到怡情养性、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法于阴阳之大意。和于术数是指流传于世的养生之术,即吐纳,导引,行气,炼内丹、内功,养性,摄生,修命名目繁多的功法,通过练“气”,用于强身却病,延年益寿。它既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又有强壮筋骨,健美身型,激发潜能,增长技击的功夫。(2)饮食有节食物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供给人体营养物质,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基本条件。合理的调剂饮食,对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是很重要的。生活贫困,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常致病魔缠身,呻吟求治。富贵者,终日美味佳肴,偏食膏粱厚味,患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的病死率明显提高。西方的医生和人民在近半个世纪才认识到高糖、高脂饮食对人体的危害。可是古代中医先贤已指出“富贵者,昧养生之理,不问卫生之方;贫穷者,急养身之策,何知保身之道。”中医强调:饮食应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应该“未饥先食,未饱先止”,不能暴饮暴食,不宜过冷过热,食物种类调和,保证身体需要,搭配要合理,饮食要讲卫生中医称为饮食养生。不遵循这些法则,轻则有损脏腑,重则增病促死。(3)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起居是指日常生活作息、工作、学习、劳作、睡眠要有规律。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有些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昼劳夜息的作息方式,要求人们既要适应社会需要,也要合理地安排生活,做到起卧有时、劳逸结合。劳作要求“量力而行,莫强行之”。内经主张“不欲太劳,不欲太逸”。太劳而导致“久卧伤气、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太逸,终日无所事事,寂寞空虚,也会引起气滞血寮,肌肉萎缩,身体肥胖,产生疾病。(4)房劳有度,避绝六欲色性是人类传宗接代的一种本能,适时婚育是年轻夫妇养生保健、有利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节制房事,切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务求其心、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色情放浪导致肾虚早衰。所谓“六欲”是指“游不知疲、乐不知倦、酒不知足、色不知频、气不知满、财不知足”,图一时之快,做

    注意事项

    本文(2 传统养生理论基础和方法201007课堂用.ppt)为本站会员(hwp****52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