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doc

    • 资源ID:84589699       资源大小:26.32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doc

    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闻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闻名的河流。 过程与方法: 培育学生从地图上猎取地理学问的力量,以及从课外书籍上猎取地理学问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展可持续进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四、重点、难点: 亚洲、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五、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比照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六、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请说说你了解西亚。(学生回忆,并答复。) (二)、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区,它的面积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国家的面积非常狭小,被人们称为“袖珍国”、这个地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经济最兴旺的地区之一。这里还曾经是历史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这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著名遐尔,吸引了很多的各国游客。这就是欧洲(通过简洁介绍引起学生兴趣。) 板书课题:第四节 欧洲西部 (三)、讲授新课 地理位置 展现挂图欧洲西部 说明:纬度位置大局部在35N70N之间海陆位置位于欧洲的西部, 北邻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轮廓、范围 展现挂图欧洲西部 说明:像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特别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地区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岛屿: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内海(海湾):北海、波罗的海、挪威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主要国家、首都 展现挂图欧洲西部 提问:请说出各国的首都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德国柏林 意大利罗马 荷兰阿姆斯特丹挪威、 瑞典、芬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士、希腊、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马耳他、安道尔四. 指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 地形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了解欧洲各国。 南北两侧是山脉,中部是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主要河流 分析莱茵河、多瑙河 解答书上活动探讨 气候特征 深受大西洋潮湿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四)总结: 利用地图简洁总结。 (五)作业: 利用填充图册15页,目标检测上的题目作为练习 板书设计 欧洲西部(1) 地理位置 轮廓范围 地形特征 主要河流 气候特征 地理七年级上册的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共同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让学生把握各类根底地理学问,提升学生的观看力量、进展学生学习潜能,增加对世界各地地理学问的熟悉,让学生们养成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精神状态。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熟悉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把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学问。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拟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其次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把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学问。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把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把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把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把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能简洁分析人地内在关系; 3、初步学会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措施 1、仔细钻研教材,理清学问构造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的训练,稳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力量。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加学生的感性熟悉,强化理性熟悉。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学问,增加学问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忙学生形成比拟系统的学问构造,为今后的连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育学生运用地理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对全体学生。留意收集学生反应的信息,并准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制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学问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奇的血液。 五、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21 其次节人文环境22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23 其次节东南亚345 第三节印度36 第四节俄罗斯378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289 其次节欧洲西部2910 期中考试11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12 第四节澳大利亚213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31415 其次节巴西21516 第十章极地地区217 期末复习41819 期末考试20 地理七年级上册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力量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熟悉大洲的根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进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育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气氛,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骄傲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把握熟悉大洲的根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预备: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全部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从这节课开头,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详细到某一国家。 讲授新课: 一、世界第一大洲 熟悉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晰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动:P3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局部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展确认 最北:81°N;最南:11°3S; 最东:169°40W;最西:26°3E 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争论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局部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c.跨经度数(约164°,大局部在东半球) d.比拟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拟,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 (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得出结论: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 3.面积(4400千米) 活动 1.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图6.2亚洲的范围) 前后7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限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水道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3.通常,亚洲根据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6个区域。 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下列问题: 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世界其次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北亚局部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通常要分为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二、地形和河流 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提问从这首熟识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傲慢在哪里了吗?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根本地形有哪五种? 活动P5 结合读图6.5和P.5阅读材料,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 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全班对描述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鼓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预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纳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穿插成十字。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_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适宜的位置。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简单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 同学们演示的地形凹凸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见p.6图6.7)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总结: 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2.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长_、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_ 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 板书设计,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 3.面积(4400千米) 二、地形和河流 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地理七年级上册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别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爱护的重要性。 2、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依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拟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通过书中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喜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究的精神,并增加他们爱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喜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别性。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爱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两极自然环境的特别性。 教学预备 教师 计算机或实物投影仪、两极地区投影图。 学生 1、收集有关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的图片、资料。 2、历史上人类对两极考察活动的图片。 3、日本捕鲸的资料、照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提示和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分别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今日我们来学习同时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区极地地区。 问题: 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周朝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相反要建四周都向北的房子呢? 2、同学们了解两极地区吗?说说你们对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印象。 3、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 板书:一、冰雪掩盖的地区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挂两极地区的投影图,指导学生看教材P100101,读图10.1“北极地区”和图10.2“南极地区”。 学生活动步骤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并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的纬度范围。 2、研讨纬度位置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3、对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拟”)进展比照分析。 4、让学生将南北极的气温柔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比照,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 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对极地地区产生兴趣。让学生学会在极地地区区分方向的方法。 展现各组收集的有关两极的资料和图片,并绽开争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图,指出围绕北冰洋的大洲和围绕南极大陆的大洋名称。 极地地区位于66.5°90°的广阔地区,纬度位置属于高纬度,这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造成两极地区气温低下。通过比照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温,使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柔最低气温均比北极地区低。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让学生阅读P102的两则阅读材料,并展现自己收集的有关极地地区的.资料、图片。比拟两极自然环境的异同。 学生活动步骤 1、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个组代表北极地区,一个组代表南极地区。 2、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阅读材料。 3、各组选代表展现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并进展比照,争论。 4、用纸列表比拟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异同点。 教师:下面请小组代表上黑板填写下表。 附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比照 异同点北极地区南极地区 一样点 不同点 教师小结 北极中心北冰洋;南极中心南极大陆。两极地区终年寒冷,即使是在暖季时,也是冰天雪地。相比之下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被称为地球上的“寒极”,因大局部地区掩盖着很厚的冰层,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另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让学生借助书上的描述、材料和自己找的资料进展自主学习,培育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力量。并能通过比照,找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异同。 提示学生留意比拟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地表的不同,以及两地在降水量、风速等方面的差异。 表格画在黑板上,学生填完后留意订正和点评。 其次课时 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通过前面学问的学习,可能会感到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布满了神奇之处。正由于如此,长期以来,人类从未停顿对它的熟悉过程。 板书: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教师: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特别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去考察。下面给每组布置一个题目,分组争论后,推出一个代表发言。 第一组:人们最初去南极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的目的又是什么? 其次组:南极有哪些自然资源?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么形成的?反映了什么样的气候环境? 第三组:南极大陆的冰雪具有什么科研和利用价值? 第四组: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自然试验室”? 学生活动步骤 1、猜测。 2、组内争论发言。 3、教师巡察提示。 4、小组代表发言。 5、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6、教师参加总结。 (微机或投影仪展现) 图片1我国考察队员手举五星红旗站在南极大陆上。 图片2我国“长城站”和“中山站”的照片。 图片3“雪龙号”考察船航行在大海上的照片。 教师:同学们在平常读书、看电视中,可能知道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考察站的名称。下面,我们请两个同学来公布下面两条新闻,大家在听的时候请思索下面的问题。 (问题)1、为什么两次建站的时间都选在2月? 2、我国南极考察船从我国动身时,应当选择什么季节最好? 学生活动步骤 1、(教师启发)南极被称为“寒极”“冰雪大陆”和“风库”,因此在建考察站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 2、(学生答复)避开大风大雪温度最低的季节。 3、(教师启发)南半球的季节在月份上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4、(学生答复)与北半球相反。2月份是南半球最暖和的季节,而且2月份南极大陆白昼时间长。 5、(教师启发)我国考察船到南极要行驶12个月。 6、(学生答复)考察船应当在我国冬季(12月或1月)动身最好。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学习力量。增加学生探究科学神秘的兴趣。 鼓舞学生积极思索,对各种答案尽量进展鼓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提示学生在图10、2上找到“长城站”和“中山站”。 教师:北极地区中间是北冰洋,四周是陆地和岛屿,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随着石油、自然气等资源的发觉和开采,加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考越来越频繁。 下面按刚刚的分组,每组推举两个同学上台来展现收集的两极地区考察活动的图片并作介绍。 学生活动步骤 1、选最好的图片和一次考察活动介绍。(其中第一组介绍书上的阅读材料“穿越南极”,其次、第三组另选一次南极考察活动介绍,第四组介绍北极考察活动) 2、每组两人上台介绍,其他人可补充。 3、要求介绍完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三、极地的爱护与和平利用 教师:两极地区有大量的生物资源,比方南极地区的鲸鱼,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象、海狮等。近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南极地区鲸鱼遭到滥捕滥杀,已陷入危机之中。人类应当怎样合理利用两极地区的资源?我们中学生在环保上应当怎么做呢? 下面我们进行一场辩论赛,一、二组为正方(绿色和平组织),观点是进展科学讨论并不需要每年如此大规模地捕鲸,更何况现代科研手段并不需要通过被杀死的鲸来进展科学讨论;三、四组为反方(日本),观点是捕鲸是为了科学讨论,而鲸肉食品只是科学讨论的副产品。 学生活动步骤 1、每方四个选手,依据收集的资料预备。 2、双方陈述观点。 3、自由辩论。 4、完毕陈述。 5、教师点评并小结:面对着最终一块净土,我们应当实行什么措施?一是签订条约,比方南极条约的签订。和平利用,共同爱护两极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当在环保上做出自己的奉献。在提前布置收集资料、图片的时候,有目的地按小组布置。该活动着重检查学生收集资料的状况,培育自主学习力量。同时让学生理解科学家不畏困难,勇攀科学顶峰的精神。 将第一排桌子反转,作为辩论席。 每个环节时间一般掌握在23分钟。 培育学生的环境爱护意识和可持续进展的观点。 我国于1983年正式参加南极条约。 地理七年级上册的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选自(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其次册。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学生在小学和七年级第一册对静态地球的熟悉及九大行星绕日运动初步了解的根底上,连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此体验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做好预备。是学生对地球原有熟悉的沿伸(从原来熟悉的静态的地球到动态的地球)。 三、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衢江区的山区,学生对天文、地理方面学问了解的比拟少;初一学生对空间想象力量也较弱。但学生对天文方面学问有深厚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 依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科学课程的根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突出科学探究表达科学本质,注意学生进展。) 本课的设计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熟悉来源于动作(活动),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将个体认知构造的建构过程分为同化、顺应、平衡和自我调整等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故本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忙者和促进者的身份消失,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到达对当前学问有效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表达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生进入情景。 2、强调组织学生进展协作学习活动。 3、强调为学生供应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展问题讨论。 4、强调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模拟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喜悦与乐趣。 5、强调学生进展意义建构。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试验探究了解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特征。 2、通过模拟试验观看和争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的含义及昼夜交替周期。 3、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培育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合作与沟通的力量。 六、教学用具 地球仪、十字方向标、矿烛、火柴、白色的乒乓球十四组,地球自转及昼夜现象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你们对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有多少呢? 师:同学们对地球了解确实实不少,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哪个同学是否能帮我解疑?我们常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是太阳绕地球旋转造成的吗? (常见的先入错误概念与科学的正确概念发生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不对,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地球毕竟是如何自转的呢?今日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地球的自转。 (二)探究(1)地球的自转 师:请同学们转动地球仪,看看地球仪有几种转动方向? 生:(通过转动地球仪)有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两种。 提出问题: 师:地球毕竟是绕地轴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旋转呢? 建立假设: 学生假设: 1、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设计试验检验假设: 师:如何来设计试验检验我们的假设呢? (依据以上的猜想假定太阳不动,用点燃的矿烛代表太阳,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某点贴上十字方向标以判定方位,在十字方向标中间插上一火柴代表观看者。) 师:怎样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学生争论:(得出结论以观看者看到太阳是否是东升西落为标准。) 方案一:猜想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方案二:猜想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学生进展探究,教师巡察,帮忙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师:请各组派一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进展组间沟通。 地理七年级上册的教案

    注意事项

    本文(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doc)为本站会员(蓝**)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