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称象》课文、课后练习题及教案.docx
-
资源ID:84821602
资源大小:13.5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一年级下册《称象》课文、课后练习题及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下册称象课文、课后练习题及教案 课文 中国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有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欢快,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谈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方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能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把大象杀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方法。把大象赶到一条大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里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依据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练习题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大象又_又_,身子像_,腿像四根_。 2、“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官员们一边一边。 二、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秤一()大象一()大船 一()线一()墙一()鱼 一()大树一()柱子一()帽子 三、把下面的句子重排列,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教案 导学流程: 一、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上课时同学们都做了试验,很多同学都能想出曹冲的这个方法,用它来用小秤称大物件。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呢? 2、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连续读这个故事,争取能讲给别人听。 二、朗读感悟。 1、请小朋友一边听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小组讲,指名讲主要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把你读得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评,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组织学生反复读,弄清:要称出大象的重量,第一步怎么做?赶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条线其次步怎么做?赶象上岸,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第三步再怎么做?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第四步怎么做?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4、学生再读三、四自段,比较一下,官员们提出的方法与曹冲的方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曹冲的方法好在哪里?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杀大象。 5、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生疏其余的四个二类字,“倒、艘、沉、止、微”。使学生结合课文理解。 三、实践创。 1、鼓舞学生创,启发学和动脑子想一想:曹冲的方法在当时的状况下是很好的,你还有什么比曹冲更好的方法?请你大胆地说一说。 2、学习讲这个故事,讲出比曹冲更好的方法。先在小组内讲,再派代表在全班讲。 第三课时导学流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知道,我们不但要读故事,讲故事,还要从故事中学会认字,那么上节课小朋友们们学的字都还记得吗?出示生字,假设大家全部生疏,教师会奖给大家一个故事。 2、师讲故事:聪明的徐文长。 3、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启发学生遇事要动脑子。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进展观看,说出自已认犯难写的、易错的地方进展汇报。 2、重点指导: 点、照二字的四点底。“象、像”二字,指导下面的弯钩,要写正。“再”字要下横长,后三笔是:竖、横、横。并留意“在”与“再”二字的不同。 3、学生自已练写。师检查,并单个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