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友谊的回声》教案范文.docx
-
资源ID:84829802
资源大小:14.4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友谊的回声》教案范文.docx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友谊的回声教案范文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友情的回声优秀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感受布满着梦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究, 去发觉大自然的神秘。 2、倾听和表演歌曲友情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奇妙,用甜蜜的声音去演唱乐曲。 3、在美丽的音乐情境及好玩的嬉戏中, 学会“F”“P”强弱记号, 并能自信的,自如的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4、通过学唱友情的回声,鼓舞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情并建立美妙的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乐曲。 2、使用气息掌握声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 熟悉并把握力度记号“F”“P”了解“很强” “很弱”。 教学预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播放视频,导入课题 1、师: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现象, 我播放一段视频,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 (视频 回声) 2、师: 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一种自然现象, 当我们向山谷发出声音时,声音传到山谷中的物体上时, 声音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了回声。 回声和我们的发出的声音相比, 有什么不同呢?(强、 弱) 在音乐中声音的大小, 我们一般称为“强” “弱” 设计意图:教师简洁介绍一下回声,使学生对回声有所了解,并让学生开动脑筋思索回声的特点,对学习新歌中的难点局部起着一个铺垫作用。 3、师:下面我和大家一起仿照一下“回声” 怎样? 教师是发声源, 你们来表现回声。 但是你们的人数许多, 谁能告知教师怎样表现出回声? 师: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 那我们为回声加上旋律怎样?(听旋律) 师钢琴演奏, 生跟琴模唱。(教材中强弱比照的一段旋律) 4、师:同学们的表演真棒! 尤其是参加旋律后, 声音就更悦耳了。 刚刚我们做的小嬉戏中, 教师发出的强的音, 在音乐中用 F 表示,那回声用 P表示。 师讲解: “f” 表示强, “p” 表示弱。 引申: 教师给他们各添上个朋友 “f f” 表示极强, “p p” 表示极弱。 二、倾听歌曲 1、初听音乐 刚刚同学们演唱将回声表现的惟妙惟肖,就像的真的一样,今日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回声的歌曲友情的回声,思索这首乐曲名为什么叫友情的回声? 面对山谷, 我们发出怎样的喊声, 山谷就会传给你怎样的声音, 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你对别人付出了怎样的真心, 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情,这也就是友情的回声。 2、复听音乐 3、乐曲中哪局部旋律是来仿照回声的效果的? 噢 噢 噢 噢 4、我们一起来哼唱一下,留意强弱。 5、再次倾听时,学生小声跟唱。 设计意图:把教学难点前置,进展重点强调,减学生后面的学习困难,使学生不感觉吃力。 三、学唱歌曲 1、随教师琴声唱歌旋律,纠错,师范唱。 2、 师:同学们这首乐曲分为两局部, 其中其次段有两处旋律和第一段的旋律不一样?(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说) 第一段 向 着大 深 林, 向 着高 山 岭。 其次段 向 着 天 的那 一边,向着 海 的那 一 岸。 3、师范唱。 4、跟唱全曲旋律,留意强弱的比照。 5、下面我一起跟着乐曲演唱一遍,检验自己受否真正学会?(跟范唱) 四、表演歌曲 1、乐曲中说到友情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这样奇妙的声音呢? 生: 2、学生分成两组,表现回声。 3、师:留意,完毕句上面标有“渐慢” 两个字, 我们的声音还应慢慢慢下来直到完毕。 五、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友情的回声,明白了回声这么美的声音只有在山谷、大森林、大海等地方产生,我们发出声音才能产生“回声”, 让我们记住奇妙的回声,记住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