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熟悉12个字,会写3个字。熟悉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风光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辨别“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拟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预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日开头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的学问。 2、出示课题:今日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围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翻开书本,听教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拟多,我们一局部一局部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 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拟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那你知道现在也许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由于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9、是呀,煮饭的炊烟围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 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围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加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 、生练读 1你觉得这样的风光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 3、学生自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价。 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自学生字 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教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 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觉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日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比板书) 3、自己读生字,读精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检查自学状况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谈话:我们自己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日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教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嬉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3、做嬉戏:找朋友。 三、扩展活动 1、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我们今日学的十个汉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教读生字:芦、总。(强调“不”的读音) 3、出示小黑板:咏雪诗 四、作业设计 1、今日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四周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方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插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图八九十枝花。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组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八”和“入”,比拟。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讲解。 2、出示:一、二、三。师示范写,学生观看:教师写字的笔顺怎样? 3、教学笔画“一”(横)。 4、指导学生先描红,发觉字的特点。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 三、背诵课文 1、同学们,我们来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请你根据由远到近的挨次说一说。 (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树林里有几座亭台,路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真美呀!) 2、发挥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为背诵做铺垫。 3、练习边背诵古诗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试编儿歌 1、今日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小组汇报。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字。 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 小学语文一年级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复习稳固汉语拼音. 2、熟悉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熟悉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看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课前预备: 生字卡片,插图(一)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u)、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熟悉了很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头,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忙下,到识字王国去熟悉更多的“汉字朋友”啦!教师真为你们快乐!现在,让我们一起欢乐地向识字王国动身吧! 观看图画,提醒课题 1、看图说话。(大屏幕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看边想像: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 2、提醒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也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熟悉这几个字的? 4、结合详细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沟通: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熟悉了哪些字?是怎么熟悉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教学生字。 a、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b、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沟通: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 “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沟通。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a、小山村的风光多美呀!谁来当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知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爱图中的什么景物? b、找好朋友相互读读听听,相互正音。 c、男女生分别齐读。 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熟悉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熟悉田字格。 a、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b、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c、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英雄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一”。 a、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叙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坚决,稍上斜,收笔稍顿。 b、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察;讲评后,学生连续练写。 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我们四周哪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的学习供应轻松的学习气氛,鼓舞他们大胆地学习新学问。利用插图培育学生良好的观图习惯,培育说话 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级小学生学完拼音后接触到的第一篇识字课文,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教学上,而在理解诗意和感受诗情上略作点拨就可,不必花这么多时间。其实我也意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在学了古诗后,通过看图圈生字,读生字卡片,比拟生字识记“八”和“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读儿歌识字等方式来帮忙孩子识字,激发识字兴趣。但是假如能把识字教学渗透在古诗教学中,效果确定会更佳。并且我对学生的学情较了解,这首诗比拟简洁,一局部孩子早会读,甚至会背了,所以读诗时显得洋洋得意,眼睛根本没去留意文字,从而,错过了如此好的识字时机。我却没有意识到,没有准时地指正孩子们的错误习惯,真是懊悔。还有,拼音刚学完,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做些有效的衔 接。 力量,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欢乐,在此铺垫上再引导学生诵读诗歌,最终学习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