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18750.pdf
第 1 页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新的学期开始了,鉴于上学期学生做卫生有偷懒现象,所以,本学期我考虑将原来的 7 个值日小组改为 5 个值日小组,规定好每个人每天的值日量,坚决杜绝有人偷懒的现象。原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讨论一下分组、确定小组长的事,可是由于时间紧迫没能如愿,而我又不愿意占用自己的教学时间,这可怎么办呀?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把这件事和学习结合起来呢!主意已定,我赶紧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上课伊始,我简单介绍了自己将值日组重新分组的想法,让学生在原来的 7 个小组长中选出 5 个新的小组长,学生兴趣较高,全班参与。当选票收上来后,我们当场进行整理数据我指名 7 个学生在 7 个候选人名字下面进行唱票。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对画正字的方法都认识并有使用的习惯,所以我决定不再将这部分的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当学生将正字统计后得出数据,写在了每个候选人下面,这时我顺势引导:这样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学生有的说,知道了谁当选了,谁落选了;有的说看起来比较乱抓住比较乱这个回答,我引入了统计表,让学生把这些数据整理成为一个单式的统计表。随后,我让学生利用例 1 进行练习,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在完成统计图的练习时,我发现有一部分学困生,对于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不明白,所以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并在订正时在全班强调。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想到学生在唱票时的积极状态,我决定不对例 2 部分进行讲解,直接让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完成例 2做一做。在巡视过程中,没有发现有不理解例 2 的学生,只是发现学生在画正字时不是按照原始数据的顺序去做,而是将属于一个范围的数据一个一个的跳着画,费时费力。为了让学生选择最佳的方法,我不动声色的选择两个学生进行比赛,一个学生按照原始数据的顺序,将每个数据画在属于自己范围的下面,另一个则跳着画正字。比赛过后,学生一眼就发现了按照顺序画正字比较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用作标记的方法将原始数据统计成表的办法,也很受大家的赞同!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 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 9160课时,语文是 2749课时,恰好是 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第 2 页 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将枯燥的统计知识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结合起来,学生能真正经历统计知识的形成过程,从画正字到整理成统计表,从原始数据中整理成统计表,认识深刻,掌握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