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5536.pdf
-
资源ID:84892288
资源大小:366.9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5536.pdf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题,每小题 4分,总共 48 分。其中 1-7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2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01s 内的平均速度是 2m/s B.02s 内的位移大小是 3m C.01s 内的加速度小于 24s 内的加速度 D.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 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2.质量为 M 的人站在地面上,用绳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 m 的重物从地面向上拉动,如图所示,若重物以加速度 a 上升,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A.(M-m)g-ma B.(M+m)g-ma C.(M+m)g+ma D.Mg-ma 3.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 O 点。现用水平力 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 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N 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 T 的变化情况是()A.N 保持不变,T 不断增大 B.N 不断增大,T 不断减小 C.N 保持不变,T 先增大后减小 D.N 不断增大,T 先减小后增大 4.物体 A 的质量为 l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从 t=0 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 v0 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 F=1N 的作用,则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的哪一个?(取向右为正方向,g=10m/s2)()5.“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 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约为()A.g B.2g C.3g D.4g 6.某同学进行篮球训练,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 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篮球撞墙的速度,第一次较大 B.篮球在空中运 动的加速度第一次较大 C.从抛出到撞墙,第一次篮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D.抛出时的速度,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7.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 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可能正确的是()8.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 3s 内的位移是 6m,第 7s 内的位移是 1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是 3.5m/s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 1m/s2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 4m/s2 D.质点在 4.5s 末的瞬时速度是 8m/s 9.如图所示中有相同两球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并用一竖直挡板MN 挡住,两球的质量均为 m,斜面的倾角为,所有摩擦均不计,则()A.斜面对 B 的弹力一定大于 mg B.两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均为 mgcos C.B 球对 A 球的弹力大小为 mgsin D.挡板对 B 的弹力大小为 2mgsin 10.如图所示,质量为 m1 的木 块受到向右的拉力 F 的作用沿质量为 m2 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则()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2(m1+m2)g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1m1g C.若改变 F 的大小,当 F2(m1+m2)g 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 F 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1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 A、B 两端点相距 x=2m,以 v0=4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动,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 A 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g 取 10m/s2。由于小煤 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则小煤块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A.小煤块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是 1s B.小煤块到达 B 的速度是 8m/s C.划痕长度是 2m D.皮带运动的距离是 4m 1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 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长直杆上,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给环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使圆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对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随速度变化的作用力 F1=kv,其中 k 为常数,则 圆环运动过程中()A.最大加速度为 Fm B.最大加速度为 F+mgm C.最大速度为 F+mgk D.最大速度为 mgk 卷 II 二.填空题:共 2题。其中第 13 题 6分,第 14 题 10 分,总共16 分 13.(6 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0.10s,其中 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5cm,x5=9.61cm,x6=10.25c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A 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m/s;(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14.(10 分)如图所示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Hz 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 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的点;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 车中放入砝码;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 m;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 5 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 s1,s2,.求出与不同 m 相对应的加速度 a;以砝码的质量 m 为横坐标,1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1a-m 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1a 与 m应成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2)完成下列填空: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上图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小车的质量为_。三.计算题:其中第 15 题 10 分,第 16 题 12 分,第 17 题 14分,总共 36 分 15.(10 分)如图所示,质量 m=2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 A处,A、B 间距 L=20m,用大小为 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 t0=2s 拉至 B 处。(已知 cos37=0.8,sin37=0.6,取g=10m/s2)(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用大小为 20N,与竖直方向成 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16.(12 分)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 53,现有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 h=1.8m 位置处自由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后小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小球恰好落到木板的最低端,取 g=10m/s2。求:(1)小球与木板碰撞前的速度;(2)小球与木板碰撞后的飞行时间;(3)整个斜面的长度。17.(14 分)如图所示,质量 M=8kg 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 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6m/s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 m=2kg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车足够长。g 取 10m/s2,则:(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 t=5s 小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高一物理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题,每小题 4分,总共 48 分。其中 1-7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2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B B C D ABD AC BD ACD AC 二.填空题:共 2题。其中第 13 题 6分,第 14 题 10 分,总共16 分 13.(6 分)0.86(2 分),a=(x4+x5+x6)-(x1+x2+x3)9T2(2 分),0.64(2 分)14.(10 分)(1)等间距(2 分)线性(2 分)(2)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2 分)1k(2 分),bk(2 分)三.计算题:其中第 15 题 10 分,第 16 题 12 分,第 17 题 16分,总共 36 分 15.(10 分)答案:(1)0.5(2)2s 解析:(1)因为 L=a 所以 a=10m/s21 分 又因为 F-mg=ma 所以=0.52 分 (2)F 作用时:Fsin370-(mg-Fcos370)=ma1 a1=5m/s22 分 撤去 F 时:mg=ma2 a2=5m/s21 分 设撤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为 v,则 解得 v=10m/s2 分 所以=2s2 分 16.(12 分)答案:(1)6m/s(2)1.6s(3)18.25m 解析:(1)因为 h=所以 v0=6m/s4 分 (2)小球做平抛运动 因为 x=v0t1 分 y=gt21 分 所以 tan530=所以 t=所以 t=1.6s2 分 (3)s1=2.25m1 分 x=v0t=9.6m1 分 s2=16m1 分 所以 s=s1+s2=18.25m1 分 17.(14 分)答案:(1)2m/s2,0.5m/s2(2)4s(3)12.4m 解析:(1)设 小物块加速度为 a1 mg=ma1 a1=2m/s22 分 设小车加速度为 a2 F-mg=Ma2 a2=0.5m/s22 分 (2)设经过时间 t1 两者达到共同速度 v v=a1t1 v=v0+a2t1 所以 v=8m/s2 分 t1=4s2 分 (3)两者共速后加速度为 a3 F=(M+m)a3 a3=0.8m/s22 分 共速前小车的位移为 x1 x1=a2 x1=4m1 分 共速后小车的位移为 x2 t2=t-t1=1s x2=vt2+a3 x2=8.4m1 分 所以 x=x1+x2=12.4m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