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语-12春-11-文言散文·内容概括-杨贺琰.13164.pdf

    • 资源ID:84895826       资源大小:1.70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12春-11-文言散文·内容概括-杨贺琰.13164.pdf

    第1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高三语文春季班教案 教师 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 课型 专题 课题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教学目标 1熟悉文言散文中常见的内容概括题目。2掌握文言散文内容概括的答题方法。教学重难点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的答题方法。教学安排 版块 建议时长 1 知识梳理 10 分钟 2 例题精讲 30 分钟 3 巩固练习 30 分钟 4 拓展练习 20 分钟 5 自我测试 20 分钟 6 师生总结 10 分钟 7 课后作业 第2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一、高考要求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对于文言散文而言,主要包括:(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简要解读 1“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重要信息。这些重要信息包括:一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认识,二是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三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还有一些语句能有力地表现作者的观点,集中反映文章的主旨,它们也是重要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比正确把握文意又高了一层。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进一步的深入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这种归纳概括往往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来进行的。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理解方面的分析综合,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写文章,在材料的选择、叙述的角度、句子语气上及直接抒情议论中,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往往会相应增大。三、题型梳理 上海高考语文第二篇文言文一般为文言散文,文言散文的内容概括包括段落、主题、写作意图、主旨的概括及写作思路的梳理。四、答题技巧 1确定需要概括内容的范围;2梳理思路,划分层次;3关键词概括。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知识梳理 第3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宝界山居记 归有光 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喂,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子卑稚,不足以极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奔涌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批水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其减华子同、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洁清思逸韵,出尘壒外,而不能自引决于开元、天宝之际以濡羯胡之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有遗恨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选自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作品选)【注】卑稚:矮小。漭淼澒洞(hngt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壒:灰尘。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1归有光,是明代“_”(文学流派名)代表人物,我们在高一学过他的作品是_。(2分)知识卡片:例题精讲 归有光(1507 年 1 月 6 日1571 年 2 月 7 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嘉靖十九年(1540 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归有光六十岁时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 年)病逝。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归有光的散文博采唐宋诸家之长,继承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同时又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进一步扩大了散文的题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进了严肃的“载道”之古文中来,使之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使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平易近人,给人以清新之感。尤其是一些叙述家庭琐事或亲旧的生死聚散的短文,写得朴素简洁、悱恻动人。第4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2作者在第段描写太湖的用意是_。(2分)3第段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_。(3 分)4第段中的王右丞指的是诗人_,作者写他的故事是为了说明“_”。(3分)5作者写王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感叹“何可及哉!何可及哉!”的意图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4 分)【难度】【答案】1唐宋派 项脊轩志(2 分)2写出太湖独特之美在山水相衬、相得益彰(1 分),衬托宝界山的美(或为下文介绍宝界山作铺垫,或间接交代下文王氏父子隐居宝界山的原因)(1 分)。(2 分)3交代宝界山的地理位置、王仲山父子的概况及作者写记缘由。(三点各 1 分)4王维士大夫出处有道,一失足遂不可院(用自己的话不得分)(2 分)5作者肯定(赞叹)王仲山父子在政治清明时退隐是有道(原则)的,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一般人难以做到;其实也在含蓄地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清高孤傲的情趣以及归隐山水的志向。(写出褒扬的态度和作者的情怀,各 2 分,意思接近即可)(4 分)阅读下文,完成 1-5 题。松风阁记(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巩固练习 第5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违也。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注】訇(hn)磕:大声。屃赑(x b):蠵龟的别名,此指石碑下的石雕。相羊:同“徜徉”,徘徊。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选自 2014 年嘉定区一模语文试卷)1分析文章开头写雨、露、雷的作用。(2 分)2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原来它的声音都已附着在其它的物体上了 B所以它的发声完全依据所吹到的物体而定 C原来它的声音是一直附着于其它物体上的 D所以它的声音是一定要追随着其它事物的 3第段的层次结构非常清晰,试作简要分析。(3 分)4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 分)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难度】【答案】1(3 分)对老庄有深刻的理解,年少时甚至崇尚隐遁,但批判以放达为时尚的社会风气。22(2 分)为了衬托(1 分)风无形有声、附物为声的特点(1 分)。2(2 分)B 3(3 分)第段先写风吹它物之声令人“骇胆而惊心”,次写草木之声令人不快,最后写松风之声令人“旷神怡情”,(2 分)全段自远而近,层层推进,井然有序(1 分)。第6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4(2 分)全句连用四个比喻,(1 分)形象地表现金鸡峰三松随风势由弱而强,其声亦随之变化万端的特征,令人如临其境。(1 分)5(3 分)本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对山间美景的钟爱之情,表达作者隐逸林泉、高洁脱俗的思想追求。(一)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是以圣人著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祗庸之德;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者哉!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不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刘劭人物志序)【注】庶绩:各种事功。爻象:周易中的爻辞和象辞。祗庸:恭敬恒常。南面:指帝王之位。二八:指八恺、八元,高阳氏和高辛氏时期德才兼备的人。不试:不被任用。为:同“伪”。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A莫美乎聪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则众材得其序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C而庶绩之业兴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尧以克明俊德为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2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 分)3概括第段的两层意思。(4 分)(1)_(2)_ 4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拓展练习 第7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A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做事目的可以判定其德性品行。B了解他人内心可观察其与人的交往、行事态度等外在行为。C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做事动机可以推测其日常行为。D了解他人品行可观察其选择的生活环境、交往对象等方面。5本文是刘劭人物志的自序,请分析其写作意图。(3 分)【答案】1(2 分)B 2(2 分)第一段开宗明义,指出鉴别人才与百业兴旺息息相关,总领下文关于辨识人才、使用人才的议论。(内容 1 分,结构 1 分)3(4 分)明君圣人的用人之道是成就大业的关键;明君圣人选拔和任用杰出人才获得了美誉。4(2 分)A 5(3 分)【示例 1】作为全书的序言,本文明示了人物志一书的主要内容:记述辨识人才使用人才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弥补前人在品鉴人物方面的缺失和遗漏,帮助圣人明君做到“知人善任”。【示例 2】作为全书的序言,本文对自己写作人物志一书的动机进行了合理化说明:既然有了孔子等先贤品评人物在先,那么刘劭本人对各类人物加以分类品鉴,以帮助国君识别人才,也是非常适宜的。评分说明:“序”的特点 1 分,具体内容 2 分。【译文】圣贤的美德,首先表现在耳聪目明;而耳聪目明之最可贵者,首先在于对人的了解。能了解人之是否诚实、是否有智慧,则能使各种人才都能做到人尽其才,从而使得各项事业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圣人通过设立卦爻、卦象,就能知道如何辨别君子与小人的言辞;通过阐发诗经的情志,就可以鉴别出风俗是否雅正;通过制订表达秩序与和谐的礼、乐制度,来考量人的六艺和品德;身为君王,则必须选用杰出而清逸之辅佐人才,以上这些都是为了让所有的贤德之才得以畅达而且完成上天之功业。上天之功业完成之后,便能同受应得之名与恰当之荣誉。因此,帝尧凭借能够明晓俊杰之德而著称,帝舜凭借选用十六贤才而建功立业,商汤凭借选拔出类拔萃的贤人而闻名后世,周文王凭借任用垂钓渭水之边的姜尚而受到人们尊重。由此论之,圣人振兴道德,哪一个不是在寻求贤人方面用尽了他们的耳目心思?哪一个又不是通过任用贤人从而获得安宁闲逸!因此,孔圣人仲尼无应试机会而无门路可以攀援升用,尚且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排定门人弟子,广泛议论各种人才而区别为三等。又赞叹中庸,以突出圣人之德行,崇尚据于德行以勉励达道之论。训示“爱好仁德而不学则愚昧,喜欢求知而不学则飘荡无根,崇尚诚信而不学则害人,重视直率而不学则刻薄,强调勇武而不学则成乱,偏求刚强而不学则轻狂”六种受蒙蔽之害,以防备偏至之材的过失;思考 第8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率性而为的狂者与有所不为的狷者,以通晓不及与过分之材。疾恨憨厚却不诚实,以晓明似是而非之难以确保。又说:察明人所安心之地,观察人做事之途径,以了解其平时立身处世之品行。对观察人物,如此详备。因此,斗胆依照圣人教训,记述论定各种人物,希望借此弥补遗失,连缀易忘之理,但愿识见广博之君子,剪裁审视其中之义理。(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迳,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1第段以明珠弹雀为喻,形象地说明了_。(2 分)2第段举公仪休、秦惠王伐蜀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列举正反两例,观点鲜明,很有说服力。B通过对比,证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C列举公仪休,证明“为臣贪必亡其身”。D举秦惠王伐蜀一例,证明“主贪丧国”。3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 分)A人与鸟、鱼无异,含有自我警示的意味。B太宗认为人贪财和鸟贪高、鱼贪深一样。C唐太宗对人陷身于祸患的结局扼腕叹息。D人皆因贪冒财利而使自身陷于灾祸之中。4纵观全文,概括“贪鄙”的恶果。(用自己的话作答)(3 分)_ _ _ 5谈谈本文的现实意义。(4 分)第9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答案】1人贪图身外之物会遭来杀身之祸。(2 分)2C(2 分)3D(2 分)4(3 分)君王贪鄙会致使亡国;大臣贪鄙,就会破坏国法,损害百姓利益。一旦败露会被削除官爵剥夺俸禄,致使自己丧命,还会使得子孙蒙羞。即使没有败露,内心惶惶不安,恐惧万分,也会因此丧命。(答对其中三点即得满分)5(共 4 分)本文认为大臣不应贪鄙,而应该履行忠诚正直、奉行无私清廉,这个观点对当下社会仍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现实意义)。/(2 分)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反腐倡廉正是发现了官吏腐败给社会、给党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惩治腐败,培育清正廉洁之风,“官清气正”方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2 分)【译文】人有明珠,没有不视之为宝贵的,如果拿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珍贵,见到金银钱帛不惧怕法律的惩罚,立即直接收受,这就是不爱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鸟雀,何况更加珍贵的性命,怎么能用它来换取财物呢?群臣如果能够全力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一律不能用这种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随便就收受财物。赃物贿赂暴露以后,自身也将受到损害,确实是可笑的。贪财的人并不真正懂得吝惜财物。例如内外朝官五品以上的,俸禄优厚,一年所得到的收入,那数目本来就多。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得到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就会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吝惜财物吗?谋求小的收入却失掉了大的利益。从前公仪休生性喜欢吃鱼,但他不收别人送的鱼,他就能长久吃得上鱼。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诗经说:“大风生成因为有隧道,贪财的人败坏同类。”这确实不是错误的话。过去秦惠王想征伐蜀国,不知道去蜀国的路径,就雕刻了五头石牛,在牛尾后放着黄金,蜀国人见了,以为石牛会拉出金子。蜀王派遣五个力士拉石牛进蜀。道路修成,秦军随后进攻,蜀国于是灭亡。汉朝大司农田延年贪赃三千万,事情败露后自杀身死。如此之类的事情,哪里能够记得完!你们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总是像朕敬畏天地那样,这样不但百姓安宁,自己也可常得快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这话可以深以为戒。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大丈夫怎么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蒙受羞耻呢?”古人说:“飞鸟栖息于树林,唯恐树木不高,所以在树木的顶端筑巢;鱼藏于水中,唯恐水不深,所以穴居于水底洞穴中。但是还是被人们捕获,都是因为贪吃食饵的缘故。”现在大臣接受任命,身居高位,领 第10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取厚禄,应当履行忠诚正直,遵循无私清廉,这样才能没有灾祸,长守富贵啊!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阅读下文,完成 1-5 题。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1 柳宗元 零陵城南,环以群山,延以林麓。其涯谷之委会 2,则泓然为池,湾然为溪。以上多枫楠竹箭、哀鸣之禽,其下多芡芰蒲蕖、腾波之鱼,韬涵太虚,澹滟闾里,诚游观之佳丽者已。崔公既来,其政宽以肆,其风和以廉,既乐其人,又乐其身。于暮之春,征贤合姻,登舟于兹水之津。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影,荡若无外。横碧落以中贯,凌太虚而径度。羽觞飞翔,匏竹激越,熙然而歌,婆然而舞,持颐而笑,瞪目而踞,不知日之将暮,则于向之物者,可谓无负矣。昔之人知乐之不可常,会之不可必也,当欢而悲者有之。况公之理行 3,宜去受厚赐,而席之贤者,率皆左官蒙泽4,方将脱鳞介,生羽翮,夫岂趑趄湘中为憔悴客耶?予既委废于世,恒得与是山水为伍,而悼兹会不可再也,故为文志之。【注】1 崔使君:永州刺史崔敏。本文写作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2 委会:水聚处。3 理行:政绩。4 蒙泽:唐宪宗诏令大赦,当时在座均被赦,但柳宗元不在赦免之列。1请概述第段中作者说“诚游观之佳丽者”的原因。(2 分)2第段划线句的景物描写颇有意趣,试对其进行赏析。(2 分)3仔细阅读第段,简述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2 分)4下列对“则于向之物者,可谓无负矣”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那么对于从前的事物,可以说无需什么凭借了。B那么对于过去的经历,可以说没有背弃它们了。C那么对于面对的事物,可以说没有什么失败了。D那么对于先前的景物,可以说没有辜负它们了。5阅读全文,简析作者的行文思路。(4 分)自我测试 第11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难度】【答案】1此地有潭有溪;山上竹木茂盛,鸟禽鸣唱(1 分);山下水草肥美,碧波游鱼;整个乡里水光相接,波光荡漾(1 分)。2这一句集中写水中的倒影,连山仿佛倒挂在水中,自然界的万物都倒映在水的下面,水中的倒影又如同漂浮在空中,随波飘荡,仿佛没有外物相连。(1 分)作者形象地写出了眼前空明澄澈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他荡舟水上,沉醉美景的欢快心情。(1 分)3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是:当时和他一样贬官到这里的人都被赦免了,将要离开永州这个地方,而作者却一直被废弃不用,留在永州。(1 分)他感慨以后这样的盛会不会再有了,于是写这篇文章来记下这次盛会。(1 分)4D(2 分)5本文叙写了作者与崔使君等人游宴南池的所见所感。他首先写城南的自然风光之美,(1 分)再写游玩之中所见的景色之美及人们歌舞的快乐场面,(1 分)最后写人们将要离去,盛会不再的感伤。(1 分)作者先写乐再写哀,写乐是为下文抒发内心的感受作铺垫,突出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无限忧伤。(1 分)1请回顾本节课所讲的知识重点。2方法提炼。3请把存在疑惑的地方提出来。师生总结 第12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阅读下文,完成 1-5 题。木假山记 苏洵 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选自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注】孽:嫩芽,濆(fn):水边高地。踞肆:踞,同“倨”,指神态高傲舒展。(选自 2013 年杨浦区二模语文试卷)1第段加点词“最幸者”“不幸者”分别指什么?(2 分)2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 分)3第段作者认为木假山“可敬”的原因是什么?(2 分)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 分)A第段作者说经历风雨侵蚀后未曾腐朽,又能逃脱被樵夫砍伐厄运的树木十分少见。B第段末尾感叹“其理似不偶然”,表达了作者对造成树木种种不幸的天命的反抗。C第段由家中所藏的木假山生发感慨,作者以木假山的山峰暗示自强自立的人格。D全文由树的生长写到木假山的特征,转合自如,最后以三个感叹号收束,引人深思。课后作业 第13页/共13页 专业引领共成长 文言散文内容概括 高三语文春季班课程 5指出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概括全文主旨。(3 分)【难度】【答案】1(2 分)最幸者:逃脱种种厄运,被人发现,做成木假山。(1 分)不幸者:本来能做成木假山的良材,因为无人发现,被樵夫当作薪柴砍伐。(1 分)2(2 分)角度一:运用排比,(1 分)写出了木假山侥幸逃脱各种摧折的经历。(1 分)角度二:多用整句,(1 分)形成铿锵节奏,强调树木遭受的各种不幸。(1 分)3(2 分)木假山中间山峰端正庄重,旁边的山峰凛然挺拔,(1 分)表现出了傲岸不屈的精神,不卑不亢的姿态,因此作者觉得它“可敬”。(1 分)4(2 分)B 5(3 分)手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1 分)主旨:以树的遭遇暗示人才的遭遇,表达了对人才被无端毁灭的痛惜之情;(1 分)以木假山形象寄寓作者刚直不阿的人格理想。(1 分)【译文】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有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况且,它在发芽抽条时没有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时没有死,可用作栋梁而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没有折断,没有腐烂,没有折断腐烂,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至于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然而,我的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的像山,而是还有感慨寄寓其间;不仅喜爱它,而且对它又有敬意。我看到中峰,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峰的,但那高耸挺立的神态,绝然没有丝毫奉迎依附的意思,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

    注意事项

    本文(语-12春-11-文言散文·内容概括-杨贺琰.13164.pdf)为本站会员(得**)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