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7976.pdf

    • 资源ID:84908564       资源大小:905.1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7976.pdf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专题 1、某实验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目的 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设计并实施实验 小组内的 3 位同学分别做了下述实验:实验 现象 甲 将铝片直接放入到稀 CuCl2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 乙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 CuCl2溶液(与甲实验浓度相同)中 十几秒内即观察到明显现象 丙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 CuSO4溶液中 在与乙相同的时间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1)实验中,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2)对比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推测甲同学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 _。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为什么打磨过的铝片放入到 CuCl2溶液和 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呢?微观探析 查阅资料可知两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3)图中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l 和 CuCl2溶液、CuSO4溶液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Al 和 Cu2反应生成 Al3和_。提出猜想 根据上述图示,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 1:产生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CuCl2溶液比 CuSO4溶液中含有的 Cu2浓度大。猜想 2:溶液中 Cl对 Al 和 Cu2反应有促进作用。猜想 3:溶液中 SO42对 Al 和 Cu2反应有阻碍作用。设计并实施实验 序号 实验方案及操作 现象 结论 1 乙、丙两位同学取Cu2浓度相同的CuCl2溶液和 CuSO4溶液重复实验 与上述乙、丙同学实验现象相同(4)猜想1_(填“成立”或“不成立”)2 在同一时间内,最快产生现象,次之,无明显现象 猜想 2 成立(5)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 2 得到的结论证据不充足,其理由是溶液中的_对实验可能有干扰。(6)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排除了上述干扰,并模仿实验 2 又设计了一组 3 支试管的实验,证明了猜想 3 也成立。请在下列方框中画出实验设计图示。2、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 _。(3)小红按图所示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 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 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固体氮化镁(Mg3N2);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作出猜想 黄色固体是 Mg3N2。实验探究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 _ _ _ _ _ 反思与交流 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空气中 N2的含量远大于 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 MgO 却远多于 Mg3N2,合理的解释是_。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 _。3、M 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 M 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 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猜想与假设 小敏的猜想是 AlCuM;小强的猜想是 AlMCu;你的猜想是_。设计与实验一 小莉取 M 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的 3 支试管,进行如表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实验操作 M 丝插入 试管中 铜丝插入 试管中 铝丝插入 试管中 实验结论 刚开始 的现象 有少量气 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MCu;_ 几分钟后 的现象 有少量气 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 泡产生 _ _ 交流与表达 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_ _。设计与实验二 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 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_。(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交流与表达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解释与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评价与反思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任写一种)。(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_(任写一种)进行判断。4、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在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他们将铁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在铁钉表面附着了红色的固体。提出问题 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硫;猜想二:氢气;猜想三:氧气。作出猜想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_,所以作出这样的猜想。进行实验(1)小红提出,闻一闻产生的气体,方法是_,根据_,她判断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硫。(2)他们又做了实验:_,从而证明了该气体不是氧气。从而判断该气体是氢气。经过向老师咨询得知,一般配制硫酸铜溶液时都要加入适量相应的酸以保持溶液的稳定存在。实验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得出结论 从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反思与改进 小明提出,实验中溶液变色的现象不明显,他们决定从铁钉入手进行改进,小明同学提出可以增加铁钉的用量,还可以_。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氧化铁也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 40mL 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完成上述实验及数据的测定需要用到下图中的部分装置,请按组装顺序写出所用到的装置代号_。(2)通过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通过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有关;通过实验_和_对比可知,氧化铁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3)用一定量 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量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4)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的_和_未发生改变。(5)同学们还想探究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_ _。6、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阅读资料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查阅资料 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并放出氢气。含有铜元素的碱及盐的水溶液一般显蓝色。实验与分析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蒸馏水中(右图),发现钠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游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若向硫酸铜水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会有蓝色沉淀Cu(OH)2产生,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从实验中,你能得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两条)_,_。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将金属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_。得出结论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不一定都能够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知识拓展 查阅资料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 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无色硝酸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反应生成的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浓硝酸沿着干燥 管慢慢上升,直到硝酸与铜片接触,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是_;上述实验完成后,须用足量 NaOH 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_。7、小雨同学在探究 Al、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实验中,设计方案如下图:B 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A 试管中小雨在很长时间内都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实验成功后,小雨把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并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不溶性固体,为此,小雨继续展开探究。提出问题不溶性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实验并得出结论过滤,向滤出的不溶性固体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该不溶性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思与评价小军同学用表面积相等的以上三种金属片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反应完成同样的探究,却意外发现铁片中加稀盐酸后,溶液变为黄色,试分析其原因: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拓展应用小军实验结束后,将废液集中,经检测其中盐酸过量,还需处理至 pH7 后排放,处理废液时除需 pH 试纸外可供选择的下列物质中不适合的是_。(填序号)aNaOH 溶液 bAgNO3溶液 cNaHCO3溶液 d.生石灰 e石蕊溶液 8、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_ _。【设计实验】方案 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方案 2:取 8 g 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 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 CO 至装置冷却。第 8 题图 1 第 8 题图 2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实验时要先通 CO 再加热的目的是_。【数据处理】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 g。若乙组猜想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_。【实验反思】图 1 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 CO2并收集 CO,请从图 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_(填序号)。9、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单杠、吊环项目时常用“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镁粉”的成分是什么呢?某实验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猜想】既然叫“镁粉”,成分可能与镁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有关。猜想一:金属镁 猜想二:含镁元素的化合物 猜想三:既有金属镁又有含镁元素的化合物【查阅资料】(1)“镁粉”加入稀盐酸中时,会全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2)“镁粉”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镁。【设计方案】小林同学依据上述猜想和资料,排除了_(填“猜想一”“猜想二”或“猜想三”)的可能性。他的理由是_ _。【实验探究】取少量样品,按照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 a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 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c 处_,得出猜想二是正确的。写出 a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 _。【实验反思】只要把 b 试管中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就可以证实“镁粉”中一定含有碳酸镁。【思维拓展】“镁粉”成分中肯定有碳酸镁,是否可能还含有其他化合物呢?在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其他化合物时,可以取等质量的“镁粉”样品及纯碳酸镁,分别滴加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完全消失,比较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就可以得出结论。当所加稀盐酸的体积_(填“相等”或“不相等”)时,表明“镁粉”成分中除碳酸镁外,还含有其他化合物。10、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 价的锡盐。【提出猜想】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填序号)。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11、经常曝出的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几种常见金属饰品所含的金属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1)怎样鉴别真假黄金?(2)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查阅资料】(1)假黄金通常是黄铜(CuZn 合金)。(2)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用作饰品。【实验药品】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实验探究】(1)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取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后,观察到黄金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此样品为_(填“真”或“假”)黄金。(2)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想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于是他们利用上述药品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_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 把铂浸入_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钯的活动性比铂强 初步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废液处理】转化成沉淀。小组同学将所有液体倒入废液罐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一个即可)。12、学习合金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某同学想:铬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于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知识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Sn Pb(H)Hg Ag Pt Au(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作出猜想】猜想CrFeCu;猜想FeCuCr;猜想 。【设计与实验】张明同学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未经打磨就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 FeCr 李红同学也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先用砂纸打磨后再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无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填元素符号)【讨论交流】为什么张明和李红两个同学记录的铬与稀硫酸反应开始的现象截然不同?原因是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刘斌同学将打磨过的两块铁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铬(CrSO4)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铬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在硫酸铜溶液中有明显的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拓展迁移】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r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3、.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实验 I 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_色。14、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_ Sn Pb(H)_ Hg Ag Pt Au,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作出猜想】猜想 1.CrFeCu;猜想 2.FeCuCr;猜想 3.你的猜想是_。【查阅资料】(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设计与实验】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 试管 1 试管 2 试管 3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为蓝色 _ _【结论与解释】(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_正确。(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知识运用】将铬片投入 FeSO4溶液中,反应_(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5、现有 A、B 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操作与现象如下:实验 试管 1 试管 2 操作 现象 金属表面产生气 泡较慢 金属表面产生气 泡较快【思考结论】(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_B(填“”或“”)。(2)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除观察到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_(填“浅绿色”或“黄色”)。(3)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4)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该化合物可以是_(填化学式)。答案 1、(1)铝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2)铝片未打磨,铝片上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的进行(3)2Al3CuSO4=3CuAl2(SO4)3 Cu (4)不成立(5)Na(6)2、(1)2MgO22MgO(2)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3)实验探究 将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为蓝色;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 3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的活泼 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 3、猜想与假设 MAlCu 设计与实验一 实验 操作 M 丝插入 试管中 钢丝插入 试管中 铝丝插入 试管中 实验结论 MAl AlMCu 交流与表达 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无明显现象 设计与实验二(1)M 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2)2Al3CuSO4=Al2(SO4)33Cu 交流与表达 丙 评价与反思(1)反应物接触面积(或温度)(2)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4、作出猜想 反应物中含有 H、S、O 元素 进行实验(1)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气体无刺激性气味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没有复燃 FeH2SO4=FeSO4H2 得出结论 将铁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 反思与改进 把铁钉换成细铁丝或铁粉 解析 进行实验(1)为防止可能吸入过量的有害气体,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扇闻”,即用手扇取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因为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可通过气体没有刺激性气味判断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硫。反思与改进 溶液变色现象不明显是因为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的量少,若从铁钉入手进行改进,除了可增加铁钉的用量还可把铁钉换成细铁丝或铁粉,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进行。5、(1)ABE(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2 分)反应物浓度 (3)不变(4)质量 化学性质(5)将等体积、等浓度且温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与颗粒大小不同但质量相同的氧化铁混合,测定生成 40mL 氧气所需时间(4 分)6、【答案】可以防止钠与氧气和水反应;质软;熔点低、密度小等;2Na+2H2O=2NaOH+H2 ;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液面下降;防止污染空气 7、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铝丝表面未打磨 Fe 和 Cu FeH2SO4=FeSO4H2 Fe2O36HCl=2FeCl33H2O be 8、【提出猜想】铜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设计实验】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3COFe2O3 3CO22Fe 排净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爆炸【数据处理】5.6 gmCrCu Cr Fe Cu Cr 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铁片表面变红,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Cr+H2SO4CrSO4+H2 13、(1)FeH2SO4FeSO4H2(2)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取出,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FeCuAg(3)CuCl2或 CuSO4、Cu(NO3)2等(4)稀硫酸(或稀盐酸);蓝 14、【知识回放】Fe Cu【作出猜想】FeCrCu 【设计与实验】无现象 【结论与解释】(1)1 (2)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或污物 【知识运用】能 CrFeSO4=CrSO4Fe 15、(1)(2)浅绿色(3)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或污物(4)FeCl2【解析】(1)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所以金属活动性 AB。(2)铁和酸反应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3)实验前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或污物。(4)验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可以将一种金属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看是否发生反应,所以选用的化合物可以是氯化亚铁溶液或其他亚铁盐溶液。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7976.pdf)为本站会员(得**)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