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7765.pdf
-
资源ID:84911531
资源大小:592.6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7765.pdf
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3 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认“桨、桩”等 3 个生字,会写“桨、律”等 11 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朗读课文,感知榕树的大,鸟儿欢快的情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2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激趣导入 师: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好的存在?板书:天堂 师: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师:想象: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小鸟生活的乐园)2.设置自主探究问题 问题预设:(1)鸟的天堂在哪里?(2)作者去了几次?分别看到了什么?3.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依据问题自主学习。(二)互动学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可以边读边思考:A 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B 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画出有关语句。3 C 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D 把反复读书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1)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2)全班交流(可以小组推荐,也可以自由发言,交流)3.就三个思考的问题集中交流。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是什么意思?最后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突出了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用鸟的乐园(或世界)?“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将梳理的疑难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质疑解疑成为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4.选择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你们愿意再仔细地读读课文吗?4(1)练习读课文,重点读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并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读书的体会或感想。(2)把自己认为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A 指导朗读:要读出榕树的静态美,抓住:茂盛、全部生命力、簇、堆、翠绿、明亮、照耀、新的生命、颤动、美丽等重点词语。B 想象:是啊!这榕树枝繁叶茂,绿得多么可爱!一簇树叶堆在另一簇上面,密密层层的阳光照在翠绿的叶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阵微风吹来,鲜亮的叶子一动一动,像在长啊长的!请同学闭目想象。5.关于众鸟活动的场面。读一读,说说感受:(鸟多:到处、大、小、花、黑、应接不暇 快乐:叫、飞、扑)(三)拓展学习 1.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就是这里的一只小鸟,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吗?(1)这儿生态环境好。这儿环境幽美。这儿气候温暧,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而有生机。这儿资源丰富,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各类虫子繁殖旺盛,因而鸟儿的食物就丰富。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2)人们保护意识强。5 这儿的人们不许人捕鸟,因此鸟儿们得到了保护,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繁衍。2.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你的同伴呢?小结:榕树为鸟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环境,鸟在此生活,使得榕树更能茁壮成长,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是多好哇!它使得人类的家园更加美好。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一句中的“回头看”是什么意思?(体会到留恋之情)(2)读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体会到无限赞美)(3)用留恋、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同学们,“鸟的天堂”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受到人类保护。可怕的是,让鸟儿自由快乐生活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多了。如果有一天世界失去了鸟儿的叫声,看不到鸟儿的飞翔,大自然会变得多么寂寞、冷清啊!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鸟类,为它们创造更美的生活环境!(四)作业: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2.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6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从而明确鸟的天堂的特点。同时,我通过引导学生们感受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的情感变化,突出鸟的天堂的独特的美,从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2.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我通过“初步感知、深入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了解文章,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对这篇文章课后拓展的部分不太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加深、加宽对文章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眼界。鸟的天堂 第一次(傍晚)榕树(一株)干:不可计数 枝:枝上生根 根:直垂地面 叶:充满生机 静态美 第二次(早晨)鸟多 处处鸟声 处处鸟影 动态美 风景如画 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