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蚕长大了》教学设计9493.pdf
-
资源ID:84943233
资源大小:384.3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蚕长大了》教学设计9493.pdf
1 蚕长大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3 课,也是第 1 课的延续。第 1 课学生启动了蚕的饲养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对蚕宝宝的照顾,以及观察记录活动,学生对自己饲养的蚕有了一定的感情,对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本课将处于 4 龄期左右的幼蚕拿到教室中,主要目的是观察研究蚕的幼虫的身体特征及其行为习惯,继续学习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于蚕一生的观察研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活动,许多观察记录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因此,实施本课教学前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交流蚕在这段时间内身体、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饲养蚕的经验和教训。本课教学后要引领学生关注蚕未来的生长变化,进入5 龄期的蚕将要吐丝结茧,教师要指导学生改造蚕宝宝的“家”,为其吐丝结茧做好准备。【学生分析】学生饲养的小蚕开始慢慢长大,学生每天认真观察小蚕如何吃叶子,坚持给小蚕清理粪便,坚持观察记录小蚕的运动情况和外形变化(小蚕身体逐渐由黑变灰,再变白,脚丫数量越来越多,脚丫的力量越来越强),还发现了小蚕会睡觉、会蜕皮,但是还不是很清楚这叫什么现象,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2.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3.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4.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和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2.能用文字和画图的方法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3.会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2 4.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科学态度目标 1.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2.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3.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动物健康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2.知道蚕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到人类生活与动物息息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用文字、画图、测量的方法来记录和描述蚕在生长过程中的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难点: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4 龄期或 5 龄初期的幼蚕、桑叶、棉签、放大镜、尺子、饲养盒等。教师准备:幼蚕生长变化的资料、不同时期幼蚕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聚焦 1.谈话:同学们,经过精心孵化,蚕卵里孵出了蚕宝宝,我们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长大一些的蚕宝宝又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大家带来的蚕。2.学生汇报交流。3.出示图片并讲解: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蚕卵 23 天就会孵化出小蚕。刚孵化出的蚕宝宝又黑又小像只小蚂蚁,身上长满细毛,被称为“蚁蚕”,也叫“1 龄蚕”。蚁蚕体长 23 毫米,体宽约 0.5 毫米。经过两周左右的时间,蚁蚕身体逐渐长大,颜色也逐渐从黑色变成了白色,长成了同学们熟悉和喜爱的蚕宝宝。蚕会经历 4 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此时经过四次蜕皮的蚕称为5 龄蚕,蚁蚕到 5 龄蚕这个阶段称为蚕的幼虫阶段。4.提问:从蚕卵孵化出蚕宝宝到现在,大家发现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3 5.学生回答。6.揭题:蚕长大了。设计意图:从第 1 课开始养蚕,学生已经亲历了蚕卵孵化、蚁蚕长大变得白白胖胖的过程,现在的蚕大部分已经过3 次蜕皮进入 4 龄期。教师通过谈话的方式聚焦在现阶段饲养的蚕上,引导学生明白他们熟悉的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将学生的生活词汇转换成科学词汇。之后,以学生的课外观察活动为基础,将学生研究的视角聚焦到蚕的幼虫上,提出“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长大一些的幼虫又是什么样的呢?”的思考问题,明确了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探索 活动一 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 1.提问: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单、照片、图画、标本等,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3.师生互动,完善蚕幼虫的生长变化记录表。4.提问:哪些条件会影响蚕的生长发育?5.学生回答。6.小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所以,我们必须保证给蚕提供新鲜的、干净的桑叶,否则会危及到蚕的生命安全。设计意图: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现象,包括蚕吃食物、排除粪便、运动方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蚕不吃不动处于眠的状态以及蜕皮、吐丝结茧、身体不断长大等现象。对于蚕生命活动现象的观察,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构建认知。一是通过现场观察自己养的蚕在蚕房中的行为,描述它们的生命活动现象;二是通过观察蚕房中的粪便、被吃过的桑叶上留下的痕迹、蚕房中出现了蚕丝等现象推测蚕的生命活动;三是通过与刚出生的蚁蚕身体大小的比较,发现蚕在不断长大等。活动二 观察并描述蚕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蚕幼虫的生长变化。下面我们来认识蚕的外部形态。大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2.学生观察。4 3.学生汇报交流。4.小结: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头、胸、腹 3 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 6 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有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 1 小孔,为吐丝孔。胸部由 3 个体节组成,每节有 1 对胸足,共 3 对胸足。5.提问:蚕用什么吃东西?蚕的口器对它吃桑叶有什么好处?蚕的足对它的爬行和进食有什么作用?6.学生猜测。7.讲解:进食时,胸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由 10 个体节组成,第 3、4、5、6 节各生 1 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 10 节有 1 对尾足,可用来夹持物体,并固着身体;第 8 节背面,生有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在胸部第 1 节和腹部前 8 节每节两侧各生有 1 个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任何生物的身体结构都有维持它生存的功能。8.追问: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还有哪些变化?9.学生猜测。10.学生阅读资料。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 次皮。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用文字和数据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并且鼓励学生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观察记录的重要性。本部分内容除了帮助学生了解蚕幼虫的外部特征,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提升观察研究动物外部形态特征的能力。观察记录单意在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蚕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用画图的方法记录下来,这也是研究生物常用的方法。三、拓展 1.提问:照这样长下去,蚕将会怎样变化?2.学生猜测。3.讲解:一般情况下,蚕蜕皮 4 次后进入 5 龄蚕,再经过约一个星期的时间,蚕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5 为了方便蚕结茧,我们事先要用草梗扎小架子、用纸板做格子房,也可以用小棍搭架子。如果没有及时为蚕搭好结茧场所,它在吐丝的过程中会因中毒而死亡。设计意图:蚕将会怎样变化?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需要学生在养蚕的过程中细心观察,为接下来蚕吐丝结茧做好准备。本课拓展部分是指导学生为蚕结茧做准备及观察蚕吐丝的过程。蚕吐丝结茧时需要借助外界物体固着吐出的丝。指导学生用纸板做成的小格子,将其放在蚕房中。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蚕的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有许多细毛且变得光滑,排出的粪便颗粒越来越大,吃的桑叶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表明我们的蚕在逐渐地长大。蜕皮4 次后的 5 龄蚕,再经过半个月左右,就会结茧变蛹。从蚁蚕开始到结茧变蛹前这个阶段称为蚕的幼虫阶段,是继蚕卵之后蚕生长发育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同学们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蚕是如何结茧的。【板书设计】3.蚕长大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目的:用图画记录我们看到 的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使用说明:可以让学生每天观察 记录,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蚕幼虫的形 6 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及时记录的习 惯。教师要提醒学生,基于观察到的 事实,画出看到的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