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第1—3课时(新课改版)16534.pdf
9.古诗三首四单式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暮、瑟”等 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 13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4.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学习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2.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学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预学(课前完成)1.根据教材、教参和练习册设计预学指导单。2.学生根据实际完成预学指导单。【预学引导单】1.熟读古诗,争取背下来。2.自学生字和多音字。3.查阅并搜集作者白居易、苏轼、卢钺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4.完成练习册上预习作业。第一课时 暮江吟 二、查学 1.小老师组织学生检测预习情况 2.全班交流:(1)注意读准平舌音“瑟、骚”,翘舌音“输”,整体认读音节“缘”。多音字“降”,在诗中表示“服输”。(2)“暮”,意思为“傍晚”,还发现字形结构像太阳落到草丛中。(3)书写注意:暮:上方的“日”要写得扁平一些,中间像个“大”,但捺不与撇交会,书写要舒展,罩住下部。缘:右边的第一笔撇折起笔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是横撇,第三笔横不宜过长,右下部略瘦长、紧凑。降:右上方罩住下方,右下方的横起笔在横中线上,撇折写得略扁平些。费:上宽下窄,上面的“弗”要写得扁平些,第五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贝”中的撇从竖中线起笔。逊:“子”写在田字格中间,其中第二笔弯钩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是提。“逊”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托住上方。输:“车”作偏旁时笔顺为先竖后提,“俞”较瘦长,撇、捺要舒展,罩住下部,第三笔是短横。(4)“吟、缘、降、输”容易写错。“吟”的右边是“今”,不要写成了“令”;“缘”字第四笔是撇折,第五笔是横撇,可借用“互”字帮助识记;“降”第七笔是撇折,容易误写成横;“输”字右边中间的短横不要漏写。【查学检测单】暮 吟 题 侧 峰 庐 缘 降 阁 费 须 逊 输(4)抽读古诗,指导朗诵。3.教师点评 4.交流搜集资料: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唐代诗人中现存作品最多的一个,其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深人浅出,相传街边老妪也能听懂。有白氏长庆集。暮江吟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写。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经江边时吟成此诗。三、互学 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一)解题,知作者: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傍晚)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吟:吟诗)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1、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一齐读。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3、教师范读。师:你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4、学生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三)明确背景,体会情感: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指名读):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诗人那种轻松畅快的心情,随同诗人一起赏景抒情齐读(四)品读探究,深入理解:1.出示互学指导单一,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1)诗中描写夜晚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画景物: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各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来,用笔画出来。(画景物汇报)(板书:残阳、江、露、月)(3)两个比喻: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比作弓,表达作者的愉快心情。4.品诗句:这些常见的景物,为什么能让诗人流连忘返呢齐读一二句。你觉得诗人笔下的太阳是怎样的?(火红的、摇摇欲坠的、疲惫的、金光闪闪的)同学们口中的夕阳真美啊,你们真是白居易的知己啊!在这两句中有一个动词,你能找出来吗?“铺”。平日我们描写阳光用什么动词?(照、射、酒)换上这些词好不好?换词读一读。换好不好?【互学指导单一】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诗中描写夜晚的诗句是:。2.诗中描写了四种景物:、。3.在本诗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把 比作 把 比作 、。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写出了 诗人 的心情。(五)理解诗句:1.出示互学指导单二 2.提示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语,再发挥想象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全班交流:(1)理解“瑟瑟”在这里是青绿色的意思后,可以一边想象“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画面,一边朗读诗句。(2)朗读时要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如,读前半句时,可以把“瑟瑟”读得稍重,读后半句时把“红”的读音稍微拉长,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江面颜色的丰富和变化,读出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想象景象: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互学指导单二】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拓学 1.朗读三首古诗,背诵暮江吟 2.完成字词句篇第 9 课。第二课时 题西林壁 一、查学 1.出示查学检测单,学生完成任务。2.全班交流:(1)节奏划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题西林壁(“题”字就是书写,题写的意思。西林就是西林寺,在江西庐山。全题就是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意思。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3)题壁诗简介。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期渐多,至唐代,题壁开始成为一种风气,宋代题壁之风仍方兴未艾,元代以后,题壁诗已远不如唐宋之盛了。为什么唐宋时期题壁成风呢?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题壁”就成为“发表”诗作的最佳方式之一。同时,题壁诗之多,也是当时诗歌创作繁荣的具体体现之一。千百年来题壁诗不胜枚举,唐代崔颍题壁诗黄鹤楼被严羽沧浪诗话评价为唐诗七律第一,引得李白初登黄鹤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颍题诗在上头”。苏轼题西林壁、林升题临安邸则是宋代题壁诗中的佼佼者。(4)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查学检测单】一、给生字注音。缘()庐()壁()峰()二、辨字组词 碧()领()测()庐()壁()岭()侧()芦()璧()铃()恻()炉()三、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画出诗的节奏,并读一读。四、解诗题 二、互学(一)学文悟情 1.出示互学指导单一,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展示交流。2.全班交流:“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互学指导单一】1.我会读(展示读)2.我会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3.分小组朗读第一、二句边读边思考: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观察庐山的请大家在书上划出来。这是三组什么词?(“横、侧、远、近、高、低”,六个角度,分别出示表示“横、侧、远、近、高、低”六个观赏角度的庐山图片,并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见的景色是不一样的。反义词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横”与“侧”相对,是“正面”的意思)诗人都看到了哪些景色?(山岭,山峰)看图说说“岭”和“峰”各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提醒学生关注两幅图的差异。“岭”的特点是连绵不断;“峰”的特点是直插云天,用动作表示一下。)师:那连起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第一、二句,边用手势来表示: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直插入云,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第一、二句主要写作者从各个角度去观赏庐山,女生读第一、二句。(5)男生读第三、四句,并思考:“面目”是什么意思(由人的面目引出,“面目”即是样子、面貌)身是指什么呢(由身体引出,“身”就是自身、自己,这里指诗人)师:这两句话连起来理解,就是“我不认识庐山的真正的样子,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用关联词说“因为所以”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诗人从多个角度看庐山,都没看清楚它的真面目。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了解事物)【互学指导单二】读第三、四句,并思考:1.“面目”意思是()。2.身是指()。3.这两句的意思:4.诗人从多个角度看庐山,都没看清楚它的真面目。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师:不管从正面、侧面、远处、低处、高处、近处看庐山,都只是看到庐山的一个面。就像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看到的只是地球的一部分。但是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就能看到地球的全貌,我们才真切地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所以这句话也正是蕴含了这样一个哲理: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了解事物。因此这句话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二)品味明理 1.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2 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这首诗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总结:有时候我们看事物,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腿就说这是柱子,摸到鼻子就说这是面杖。所以我们要学会全面、客观地观察身边的世界,不轻易下定论。三、拓学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3 完成练习册对应练习。第三课时 雪梅 一、预学 1.课前学生完成预学引导单。2.反复朗读古诗雪梅【预学引导单】1.给多音字注音。(1)敌人在八路军的猛攻下只有投降()。(2)蒲公英的种子降()落在大地上。2.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画出诗的节奏,并读一读。3、解诗题 4.我会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5.课文整体梳理:雪梅的作者是(),作者通过描写()与()争春,让诗人思考后评价二者皆有特色,雪更(),梅花更()。二、查学 1.小组展示:2.全班交流:(1)多音字:xing(投降)降 jing(降落)(2)解诗题:“雪梅”指的是“白雪”和“梅花”,亦指雪中的梅花。题目交代了诗的主要内容。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雪和梅之间的对比,赞美梅和雪各自不同的美好品质。(3)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调建昌军学教授。景定五年(1264)除秘书郎。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迁著作郎。五年,棹给事中。出知隆兴府,官终户部尚书。(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5)课文整体梳理:雪梅的作者是卢钺,作者通过描写雪与梅花争春,让诗人思考后评价二者皆有特色,雪更白,梅花更香。三、互学(一)解词语。1.出示互学指导单,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未肯”是“不肯”的意思。“阁”,同“搁”,放下的意思。读 g“评章”,是“评议”,这里指评论梅花与雪的高下。“逊”,不及,比不上。【互学指导单一】1.结合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降()阁()评章()逊()2.说一说你对诗句的理解。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体诗意 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2.全班交流:(1)难点问题解析:“争”和“降”有什么妙处?明确:“争”,是争抢的意思,“降”是投降。争抢什么呢?对,争抢春天。而且“未肯降”,竟然都“不服输”。这里把梅、雪拟人化,使梅、雪具有了人的特性,为争春而不认输,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了梅和雪的美。(2)拓展迁移:了解什么是“骚人”。这得从屈原说起。屈原是战国诗人和政治家,因为屈原创作了离骚,故后人称屈原为“骚人”,后来就用“骚人”泛指诗人了。(3)“费评章”指难以评议。之所以难以评议,肯定是说雪、梅各有特色,让人很难说谁更胜一筹啊。【互学指导单二】1.那么诗人是怎么评议梅花和雪的呢?(用诗句回答)2.诗人指出梅、雪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梅长处是()短处()雪长处是()短处()3.那么诗人是怎么评议梅花和雪的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4.难点问题解析:这两句诗中,诗人指出梅、雪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明确:梅花清香,但比之雪的白则逊色三分;雪晶莹洁白,却少了梅的清香。“三分”形容白的颜色相差很少。“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而“输一段”也说明差别不大。雪,白;梅,香。各有特色,难分伯仲啊。【互学指导单三】1.雪梅读这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用诗句回答)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受到的启发?3.悟情感(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读这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用诗句回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们可以把它们的对比看成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认清自身的长处和不足,要学会扬长避短。四、拓学 1.出示拓学训练单,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3.诗意: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拓学训练单】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诗句“”可以看出来。2.下列对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明月和松林都被照亮了,泉水从石边流过。B.松林沐浴着明亮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山石上流过。3.完成练习册对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