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3)含答案9317.pdf
-
资源ID:85010377
资源大小:271.4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3)含答案9317.pdf
1 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题 一、填空题(20 分)(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边缘()。(2)像()、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3)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4)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5)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7)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饭上出现了(),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9)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10)()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二、选择题(20 分)1 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A 大 B、小 C、一样 2 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2 A、200 B、2000 C、200 万 D、20 3()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D、植物学 4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5 把印有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A、b B、q C、d D、p 6()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A、老花镜 B、显微镜 C、近视镜 D、平面镜 7 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A、水 B、空气 C、细菌 8 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A、没有什么变化 B、会熄灭 C、燃烧的更旺 9 馒头和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A、制造面包和馒头的面粉疏松 B、生面团中揉入了酵母,释放出了二氧化碳。C、面包和馒头本来疏松。10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A、相同 B、相反 C、无关 D、不能确定 三、判断题(10 分)3 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2、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4、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6、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7、馒头、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8、微生物不是生物,不具有其他生物的特征。()9、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10、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四、连线题(10 分)1、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 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 盛化学药品 滴管 染色 小匙 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 夹取实验材料 2、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4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五、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6 分 ()()()()()()六、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下列序号归类(12)冰融成水 钢铁生锈 酒精挥发 空气液化 海水晒盐 食物腐败 加热白糖 煤气爆炸 木材燃烧 酱油拌饭 蜡烛燃烧 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七、探究题 1.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15 分)(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膜玻璃杯有什么感觉?(3)、把木条放在玻璃杯中有什么现象?八、简答(7 分)1、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 3 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