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河北省广平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01.pdf

    • 资源ID:85037185       资源大小:656.4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广平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01.pdf

    河北省广平一中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3 月考试历史试卷 第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嫁树艺,多聚菽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缪”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的生活富裕安逸 B.农业地位极其重要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 4.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 C.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 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A 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 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6.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A 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7.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棉纺织业兴起,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C.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提高 8.明朝时,浙江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从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注: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的现象。该材料反映了()A.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出现了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城市 D.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一些村镇 9.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这反映出当时的杭州()A.开始成为商业都会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C.城市区域功能明显 D.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10.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11.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12.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13.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时间 茶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均 5000 5000 1846年 7010 13220 1850年 8919 23040 1854年 14122 62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4.下图是洋务派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的照片,关于其中“内”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资金全靠湘军内部供应;产品全部供给湘军内部使用;技术力量完全来自中国国内;相对于外洋器物和洋人而存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企业由合肥人李鸿章首先创办 B.它拒绝用来自外国的机器和技术 C.它主要是为了对付侵略者而创办的 D.它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15.1895年之后,许多中上层文人虽未完全放弃追求学问,但也开始参与现代经济活动。陈璧、沈云沛、陆润庠和张謇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办工厂。曾任帝师的孙家鼐和翁同龢,分别安排一子和一侄孙经商。这反映了()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 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16.1928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到 1936年,中国关税收入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 15 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 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 17.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 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 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 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8.“工厂死在接收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A.19241927年 B.19371945年 C.19451949年 D.19491956年 19.1942年 5 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据此判断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20.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A 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 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21“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A.新经济政策 B.人民公社化 C.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山乡巨变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创作的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 1955年初冬,地点是湖南省资江下游一个偏僻的乡村清溪乡。小说中可能出现()A.合作社会计在清算社里账目 B.农民在公社食堂集体就餐 C.晚上观看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D.斗地主,分田地 23.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24.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 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 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25.2012年 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7.5%,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图:1953年至 2001年中国 GDP增长率 图中数据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近五十年 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其中 GDP增长率处于倒数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断掀起高潮 B.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禁运 C.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影响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26.1962年到 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国共产党开始纠正“左”倾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 27.1983年 4 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A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28.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29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右侧柱状图,指出该地区经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建立 B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浦东进一步开放开发的推动 30、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四大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 改革开放 B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第 II 卷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31(12 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材料三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楼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 分)32.(18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 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 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 2 亿多元。而 19011911年就设立了 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 1 4 亿多元,其中江苏 162家,湖北 82 家,广东 54 家,四川 42 家,直隶 37 家,浙江 36 家,奉天(今辽宁)30 家,福建 22 家,安徽 21 家,山东 20 家,湖南 11 家,江西 10 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19011911年 数量(家)资本额(万元)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8 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10 分)3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 年均增长率()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1)指出 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6 分)(2)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4 分)第二学期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5 CBBAD 610 DBDCD 1115 DCBDD 1620 CACCD 2125 CAACC 2630 CCCDC 二、非选择题。31、(12 分)答案:(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6分,每点 2分,任答 3点即可)(2)原因:人多地少;(2 分)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 分)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2 分)32、(18 分)答案(1)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8 分)(2)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10 分)33、答案(1)19631965年,(1分)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改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2 分)19811985年,(1分)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 分)(2)1963-1965年是计划经济体制。(2 分)1981-1985年是经济体制改革。(2分)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广平县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01.pdf)为本站会员(得**)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