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7231.pdf
-
资源ID:85042819
资源大小:165.3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7231.pdf
1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 张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这堂课整体来看是成功的。张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了“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课堂上,老师常用“你的看法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如果在圆明园里漫步,你会是什么感觉?”“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等等这样的语言,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张老师的这堂课在教学环节上设计得非常巧妙、新颖,多媒体运用得也非常恰当。张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至 4 自然段)。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他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播放圆明园的视频,配上深情的解说,帮助孩子们充分地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我认为,课堂上,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才会激起孩子们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当同学们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老师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这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爱之深,恨之切”,由于前面充分的学习与体验,为学习最后一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张老师播放了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使学生直面毁灭,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精神上的震撼,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悲痛、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在理解“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阶梯式”的提问:“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小时?多少分钟?多少秒?”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天三夜”之长,再让学生想象: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烧掉一个建筑只用几 2 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在 347 公顷的圆明园内大火同时燃烧三天三夜会烧掉多少东西?这个部分,老师用自己充满感情的语言以及配合播放的无声录像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与深深的撞击。当时的课堂可以说是鸦雀无声,但是给我的感觉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在课堂总结的时候,出示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的画面,教师叙述了雨果的诗歌片段,然后问学生:“金碧辉煌的殿堂”学生回答:“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学生回答:“没有了。”“珍贵的历史文物”学生回答:“没有了。”随着老师的追问和学生的回答,更激发学生心中的愤恨,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此时,再去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面对着圆明园这些断壁残垣,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可谓是“水到渠自成”,把“语文”“人文”“训练”揉合得浑然一体。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语文课,课虽结束,但留给我很多很多的思考。在这节课中,我似乎随张老师穿越时空,畅游于昔日辉煌的皇家禁地圆明园,又似乎一下子让我经历了圆明园毁灭的整个过程。这一前一后的强烈对比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强盛,才能够让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这沉重、屈辱的一笔永远成为历史。当然,这堂课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我感觉教师准备得十分充分,语言也富有激情,上得比较投入,但是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就是课堂上没能让学生更多的与文本接触,学生读得不够多,再加上本课的时代背景离学生较远,学生难以入情入境。以往,我也遇到过的问题,看来,怎样利用课堂中的 40 分钟,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是我们今后努力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