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竞争分析课件.pptx
1Chapter 11应用竞争分析Copyright 2005 by South-Western,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All rights reserved.1.产量控制2.价格控制3.税收负担分析4.关税23经济效率与福利分析经济效率与福利分析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间的面积代表了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反映了市场参与者通过市场交易所获得的总附加值。在竞争性均衡点上(均衡价格处),这块总面积达到最大。4QuantityPriceP*Q*SDConsumer surplus is thearea above price and belowdemandProducer surplus is thearea below price andabove supply5Q*时,总剩余最大Q1 时,总剩余较小QuantityPriceP*Q*SDQ1产出为Q1 Q*,时,多增加1单位产量,总福利会增加。6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我们要实现: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最大沿长期供给曲线,有 P(Q)=AC=MC7为使得总剩余最大,应有:U(Q)=P(Q)=AC=MC在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对消费量在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对消费量Q的边际估价与市的边际估价与市场价格相等处,总剩余最大。场价格相等处,总剩余最大。需求曲线代表了消费者的边际估价,供给曲线则需求曲线代表了消费者的边际估价,供给曲线则反映了边际成本。反映了边际成本。竞争性供求均衡处,总剩余最大。竞争性供求均衡处,总剩余最大。8福利损失的计算福利损失的计算运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可以计算由于某些限制引起的福利损失。对于线性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计算比较简单,因为福利损失都是三角形。91.产量控制产量控制假定需求曲线为:QD=10-P 供给曲线为:QS=P-2在市场均衡点处,P*=6 and Q*=410将产出限制在3单位,会在PD与PS之间造成缺口PD=10-3=7PS=2+3=511将产量限制为3单位的福利损失是三角形的面积福利损失的计算福利损失的计算QuantityPriceSD64753The loss=(0.5)(2)(1)=112福利损失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负担。一般地,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决定了谁承担损失的更大部分。弹性绝对值小的那个将承担更大的损失。132.价格控制与短缺价格控制与短缺有时,政府可能会寻求在低于均衡水平上控制价格这会导致短缺。我们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来分析这种政策的福利影响。14价格控制与短缺价格控制与短缺QuantityPriceSSDLSP1Q1初始的长期均衡为P1,Q1需求增至DD15价格控制与短缺价格控制与短缺QuantityPriceSSDLSP1Q1D有新厂商进入该行业在短期,价格升至P2P2价格最终将为P3P316价格控制与短缺价格控制与短缺QuantityPriceSSDLSP1Q1DP3将会产生短缺Q2-Q1Q2假定政府规定最高价格为P117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如阴影部分所示。价格控制与短缺价格控制与短缺QuantityPriceSSDLSP1Q1DP3Q2购买者因为能以低价购买而获益。18阴影部分表示福利由生产者转向消费者此时没有福利损失。价格控制与短缺价格控制与短缺QuantityPriceDP1Q1DSSLSP3Q2生产者剩余因价格下降而减少。尽管如此,价格控制显然影响了市场参与者的相对福利。19阴影面积表示没有价格控制时可得到的其他消费者剩余。价格控制与短缺价格控制与短缺QuantityPriceSSDLSP1Q1DP3Q220阴影面积表示没有价格控制时可得到的其他生产者剩余。价格控制与短缺价格控制与短缺QuantityPriceSSDLSP1Q1DP3Q221阴影部分面积之和为政府价格控制政策的净损失。价格控制与短缺价格控制与短缺QuantityPriceSSDLSP1Q1DP3Q2此即政府价格控制政策的纯福利成本。22非均衡行为非均衡行为假定所观察的市场结果由下式表示:Q(P1)=min QD(P1),QS(P1),若有超额需求,供给者会满意而消费者不会。供给者在给定的价格水平P1时提供愿意的数量;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导致黑市流行。233.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分析为讨论每单位税收(t)的效果,我们需要对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PD)与供给者所收到的价格(PS)做一下区分PD-PS=t求微分,研究价格轻微变动的情况dPD-dPS=dt24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分析若市场均衡,应有:dQD=dQS orDPdPD=SPdPSSubstituting,we getDPdPD=SPdPS=SP(dPD-dt)25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分析我们可求出税收对PD的影响:Similarly,26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分析由于 eD 0 and eS 0,可得dPD/dt 0 and dPS/dt 0如果需求价格无弹性(eD=0),有dPD/dt=,税收全部由消费者负担。如果需求价格具有无限弹性(eD=),有dPS/dt=1,税收全部由生产者负担。27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分析更一般的,弹性反映较低的当事人将承受由税收引起的绝大部分价格上的变化。28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分析QuantityPriceSDP*Q*PDPS若征收单位税t,就相当于在供求曲线之间打进了一个楔子,交易量降至Q*tQ*29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如阴影所示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分析QuantityPriceSDP*Q*PDPSQ*其中一部分转为政府税收收入30生产者剩余的损失如阴影所示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分析QuantityPriceSDP*Q*PDPSQ*其中一部分转为政府税收收入31总损失如阴影面积所示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分析QuantityPriceSDP*Q*PDPSQ*32总损失与弹性总损失与弹性所有非一次总付的税收都会改变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有净损失,损失大小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对应于一个小量税收dt的总损失,其线性估计为:DW=-0.5(dt)(dQ)33总损失与弹性总损失与弹性根据弹性定义,可得:dQ=eDdPD Q0/P0dQ=eD eS/(eS-eD)dt Q0/P0Substituting,we get34总损失与弹性总损失与弹性若eD or eS 是0,总损失为0税收不改变商品交易数量。更一般的,若eD or eS 较小,总损失也较小。35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也会导致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之间的缺口房地产经纪人股票债券经纪人只要交易成本是以单位商品为基础征收的,关于税收的例子就仍然适用。费用由买卖双方共同分担,分担额由弹性大小决定。(T代表对单位商品征收的税收还是每单位的交易费用不影响分析结果。)364.关税关税国际贸易所得国际贸易所得QuantityPriceSDQ*P*在没有国际贸易时,国内的均衡价格与数量分别为P*andQ*37国际贸易所得国际贸易所得QuantityPriceQ*P*SD需求量增至Q1 供给量降至Q2Q1Q2若世界价格为(PW),则贸易开放会使得国内价格也降至PWPW进口=Q1-Q2imports38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从国内生产者向消费者剩余转移如棕色阴影所示。国际贸易所得国际贸易所得QuantityPriceQ*P*SDQ2Q1PW39关税的效果关税的效果QuantityPriceSDQ1Q2PW需求量降至Q3 供给量增至 Q4Q4Q3政府征收关税使得价格增至PRPR进口Q3-Q4imports40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两个三角形面积为净损失政府获得关税收入关税的效果关税的效果QuantityPriceSDQ1Q2PWQ4Q3PR41总损失的定量估计总损失的定量估计福利损失的三角形面积可计算得出由价格变动而引致的需求量变动比例为42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为:总损失的定量估计总损失的定量估计QuantityPriceSDQ1Q2PWQ4Q3PR43其他形式的贸易保护其他形式的贸易保护配额使进口限制为Q3-Q4,会有与关税相似的效果消费者剩余下降相同生产者剩余上升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政府没有得到任何关税收益,总损失更大。44贸易与关税贸易与关税假定市场需求曲线为QD=200P-1.2 供给曲线为:QS=1.3P,国内长期均衡点为:P*=9.87 and Q*=12.845贸易与关税贸易与关税若世界价格PW=9,QD 将为14.3 and QS 将为11.7进口数额为2.6若政府每单位征税0.5,PW=9.5进口将为1.046关税与贸易关税与贸易福利效果:DW1=0.5(0.5)(14.3-13.4)=0.225DW2=0.5(0.5)(12.4-11.7)=0.175总损失为:0.225+0.1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