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docx
-
资源ID:85246754
资源大小:13.8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如何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docx
如何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 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 最近,xx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经管局、县民政局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村级班子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实行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调查范围涉及平口、小淹、杨林等10个乡镇、20多个村。调查结果表明,我县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乐观、健康的进展态势,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进一步进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调查中发觉,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进展和稳定。 一、我县村级班子建设的基本状况 我县1180个行政村(居委),共有村干部4948名,其中35岁以下的891人,占18%。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1179人,占23.8%。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县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一是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各乡镇.委在选拔和任用村级干部时能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怪的选人用人观念,全方位启用人才,准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近3年来,全县先后调整村支两委成员1984人,其中村.支部书记548人,村主任492人。村级班子整体结构逐步得到了优化。二是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加。大多数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了按章理事。特殊是近年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村干部们的廉洁自律,拉近了干部、群众的感情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强化了村干部的民办法识和群众观念,也促进了村干部作风转变。大部分村干部能勤政务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加。三是村干部队伍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县、乡两级将村干部的培训训练纳入了干部训练规划。近3年来,全县共举办村级干部各类培训班386期,受训的村级干部达26840人次。特殊是通过村级“.”学习训练活动,全县村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性.风和政治理论训练,政治思想素养明显提高。四是村干部工作乐观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多乡镇对村级班子实行了岗位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酬劳全面实行了统筹,推行了“基础+职务+工龄+村类别+绩效”的结构工资制度,并严格按规定兑现奖惩,使村干部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同时,大部分乡镇.委政府能做到用真诚与亲情联络村级干部,在感情上与村干部真心交伴侣,工作上准时为村干部撑腰壮胆,生活上尽力为村干部排忧解难,村干部担心心的思想不断淡化,工作乐观性普遍高涨。五是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近3年来,全县共培育和进展优秀青年农夫.员750名,其中已任村干部的164名,已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的达415名。 调查也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农村的.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班子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状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全县4948名村干部中56岁以上的达756名,占15.3%。有的乡镇56岁以上村干部的比例高达30%以上。江南镇老屋村和百花村支部书记年龄已满70岁。全县学校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503名,占30.4%。有的村干部连自己的名字、同意开支等简洁的字都不会写。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不强,对.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熟悉不深,贯彻不力,严峻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干部综合素养和工作力量仍旧不够。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洁,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力量,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进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方法不多、力量不强。进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据各乡镇.委评定,全县村干部力量一般和较弱的达2696名,占54.4%;村级班子力量一般和较弱的673个,占59.3%。三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部分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相互协作共同开展工作,存在拉山头,闹派性的现象。有的支书与村长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班子不协调,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工作无法开展,群众无所事从,经济无从进展,基本失去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集力。四是村级干部队伍难稳定。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担心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东山乡高星、下茶两个村共有.员51名,曾任村组干部的22人,近三年来辞官不做的12人,现任村干部中外出打工的10人。五是部分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转型,青年新生力气处于分散、流淌状态,村级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训练和培育。部分地方对村干部后备人选的培育选拔缺乏硬性措施,真正有文化、有素养、有培育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村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当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