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x
1 1 / 7 7山东省烟台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A 项,海水制镁是将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金属镁,属于化学变化。B 项利用氢氧化钙的碱性中和土壤的酸性,属于化学变化。C 项,酒精使细菌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属于化学变化。D 项,根据沸点不同,将氢气和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属于物理变化。2.【答案】A【解析】农药化肥的使用会污染环境,但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农药化肥,我们应合理使用而不能禁止。3.【答案】D【解析】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后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4.【答案】D【解析】A 项,胶头滴管不能接触试管,防止污染胶头滴管进而污染试剂。B 项,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内称量。C 项,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5.【答案】B【解析】A 项表示 1 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C 项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D 项表示 1 个硫离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6.【答案】C【解析】A 项,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 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之一。D质,粒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7.【答案】C【解析】草甘膦属于纯净物,含有磷元素。8.【答案】D【解析】A 项,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都是 17,属于同种元素。B 项,表示钠原子,属于金属元素;表示氟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C 项,最外层达 6 个电子的原子或离于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 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 。9.【答案】B【解析】A 项选用的酸种类不同,无法比较。C 项,两试管对照只能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不能得出与氧气是否有关系。D 项,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10.【答案】B2 2 / 7 7【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相数目不变。又因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质量比为 23:17:1,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乙与生3232Na+2NHH +2NaNH一定条件成的丙分子的个数为 2:1。二、选择题11.【答案】C【解析】A 项,氯化铁溶液呈黄色,将氯化铁溶液分别滴入其他三种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向生成的沉淀中分别加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使红棕色沉淀消失的为盐酸,无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钠溶液。B 项,向其他三种溶液中滴加后,既有沉淀又有气泡生成的为碳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后,有气泡生成的为硫酸,有沉淀生成的为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钠溶液。C 项相互滴加都没有明显现象。D 项,硝酸铜溶液呈蓝色,将硝酸铜溶液滴入其他三种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的为氢氧化钾溶液,将氢氧化钾溶液入另两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镁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溶液。12.【答案】AD【解析】A 项,20时 a 物质的溶解度为,大于,属于易溶性物质。B 项,时 c 物质的饱54.5g10 gt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有物质析出,仍是饱和溶液。C 项,90时 a 物质的溶解度为 70 g,50 g 水中最多能c溶解 35 g a 物质,得到 85 g a 的饱和溶液。D 项,c 物质在 20和 90时的溶解度相等。则 20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90,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仍是 a>c>b。13.【答案】AC【解析】A 项,先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B 项,氢氧化钠固体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并且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故滴加氯化钙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表明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C 项,铁粉和稀硫酸发生反应,最终只得到铜;分离铁粉和铜粉可用磁铁吸引。D 项,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氧化钾能溶于水。14.【答案】B【解析】A 项,烧杯内溶液中的氧元素质量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不断增加。B 项,稀盐酸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根据铁、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需要铁的质量比锌的质量小。C 项,开始溶液应呈碱性,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 项,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和稀盐酸反应,溶液中氢化镁的质量开始时不变,当盐酸反应完后,氯化镁的质量开始减小直到为零。15.【答案】D3 3 / 7 7【解析】纯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化钙变质时,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40×100%=71.4%40+16化钙,氢氧化钙再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而现在测得40100%54.1%40 17 240100%=40%40+16 3+12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故样品中一定有碳酸钙,A、B 项不正确,D 项正确。根据质量守恒,钙元素最终转化为氯化钙。可得氯化钙的质量为,C 项不正确。4010 g 50%(100%)13.875g111三、理解与应用16.【答案】 (1)C(2)坏血病(3)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4) 蛋白质22COH O、BC钾17.【答案】 (1)2232Fe O +6HCl=2FeCl +3H O(2)发生爆炸32232HSiCl +3H O=H SiO +H3HCl (3)、 2HHCl18.【答案】 (1)吸附(2) 3224NH +6NO=5N +6H O(3)AgCl42322322NH NO +Ba(OH) =Ba(NO ) +2NH+2H O、42NH NO2MgCl24Na SO【解析】向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M 溶液,加热得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X 为氨气,故试样中一定含有硝酸铵。得到沉淀 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加入的 M 为氢氧化钡溶液,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故试样中还一定含有氯化镁和硫酸钠。向溶液 A 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得到溶液 C,加入硝酸银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D,则白色沉淀 D 为氯化银。4 4 / 7 719.【答案】 (1)I NiO空气中的氮气从空气反应器中排出(2)23223Na CO +H O+CO =2NaHCO3:22 寻找高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照射分解水产生氢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减缓温室效应(或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等合理答案也可)【解析】 (1)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作置换反应,I符合题意。20.【答案】 (1) 24H SOFe2Ba(OH)(2)制农药波尔多液(或农作物杀菌)(3)22322232O2NaOH+CO =Na CO +H O(2KOH+CO =K CO +H)或【解析】B 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则 B 为铁。物质 C 的溶液呈蓝色,则物质 C中一定含铜离子。又因为 A 能和 B(铁)反应,且 A 中含三种元素,则 A 为硫酸。A 可转化为 C,则 C 为硫酸铜。A、B、C、D、E 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则 D、E 为碱和氧化物。D 能和 C(硫酸铜)反应,D、G 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G 能和 A(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 G 为氢氧化钡,D为氧氧化钠。F 和 G(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氢氧化钠)能生成 F,F 能生成氧化物 E,则 F 为碳酸钠,E 为二氧化碳。四、实验与探究21.【答案】 (1)分液漏斗(2)BE3222CaCO +2HCl=CaCl +H O+CO (3)A【猜想假设】、Cu2Cu O【设计实验】反应后溶液变成蓝色【实验反思】与反应也能生成铜2Cu O24H SO【解析】 (3)由实验结论红色粉末中含有氧化亚铜,故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现象为溶液变成蓝色。22.【答案】 (1)22Fe+CuCl =FeCl +Cu(2)ACD(3)、NaCl233Na CO (NaHCO)也可5 5 / 7 7(4) 、3BaCONaCl23Na CONaOH(5)检验并除去滤液中的_2 3CO【解析】 (2)试管中铁和氯化镁溶液不反应。试管中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发生了铁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故试管反应后氯化铜溶液有剩余,固体中一定不含铁。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铜。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3)试管中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试管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Z 烧杯中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说明其中无盐酸,试管中碳酸钠过量,则其中的溶质有碳酸钠和氯化钠。(4)步骤 1: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严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钡。步骤 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23.【答案】【设计实验】A 装置试管中有固体剩余D 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吸收二氧碳(加水蒸气也可)【拓展探究】420:158【实验反思】反应后各装置中残留气体未被彻底吸收(或空气中、进入吸收装置等合理答案也2CO2H O可)【解析】 【设计实验】由结论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可知样品经 A 装置加热后,会产生氨气,故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又因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试管中无固体剩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固体剩余。可看到的现象是 A 装置试管内有固体剩余。【拓展探究】实验 1 生成的气体先通过装置 B,可将氨气、水完全吸收,则 C 装置增重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 2 生成的气体先通过装置 C,可将水、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吸收,则装置 B 增重的质量为氨气的质量。根据硝酸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可求出硝酸铵的质量为 1.58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0.88 g,故可知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从而1.98g-0.88g=1.10 g求出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4.20 g,故该品牌膨松剂中碳酸氢钠和碳酸氢荌的质量比为 4.20 g:1.58 g=420:158。24.【答案】(1)76 6 / 7 7(2)HCl(3)10.6%(4)解:设 100 g 混合液中的质量为。2CaClx与反应的的质量为2CaCl23Na CO247.8g-147.8g10.6%=10.6 g()2323Na CO +CaCl =CaCO2NaCl 10611110.6 gx 10610.6 g=111x11.1gx 原混合液中的质量数为2CaCl11.1g100%11.1%100 g答:原混合溶液中的质量数为 11.1%。2CaCl【解析】(1)7(2)HCl(3)10.6%(4)解:设 100 g 混合液中的质量为。2CaClx与反应的的质量为2CaCl23Na CO247.8g-147.8g10.6%=10.6 g()2323Na CO +CaCl =CaCO2NaCl 10611110.6 gx 10610.6 g=111x11.1gx 7 7 / 7 7原混合液中的质量数为2CaCl11.1g100%11.1%100 g答:原混合溶液中的质量数为 11.1%。2C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