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沙的特点》教案(附反思).docx
-
资源ID:85358914
资源大小:13.4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中班科学《沙的特点》教案(附反思).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沙的特点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吹、分别、挖、塑造、阅历回忆等活动,感知和探究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进展幼儿的感知力气,诱发想象力和制造欲。 3、引起幼儿对四周自然物的关注,培育幼儿疼惜四周自然物的情感。 4、学习能两人和四人合作玩。 重点:感知和探究沙的特性。 难点: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过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小筐子分别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塑料杯中,通过观看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4、查找宝藏一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玩耍。体验干沙松软的特点。 二、体验干沙与湿沙的区分: 1、爱喝水的沙一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捏合上的区分,即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2、小组造型活动,体验湿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谈话、争论,了解沙的用途: 1、沟通关于沙的用途:沙纸、沙画、沙球、沙包、沙漏等。 2、害处:沙尘暴、河流泥沙、沙漠等对环境的危害。 延长: 一、沙能不能种路物: 供给两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治理要求:每天给于确定的阳光;浇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组做好纪录。 二、制作“七颜色泥“。 在细纱中参与水和颜料,混合搅拌,把沙染成多种颜色的沙,然后将彩沙晾干,分层装入或分色装入物色透亮的器皿内。 三、制作“沙雕“。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就是要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沟通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的,而且幼儿又格外宠爱的活动材料。本活动着力于充分挖掘和利用“沙”来让幼儿积存多方面的阅历,促进幼儿多方面的进展在这里我们想说:“传统的”、“廉价的”不愿定就不好只要我们擅长挖掘和利用,它们照样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进展。!出自:屈老.师!本活动设计留意对“沙”这一训练资源的训练功能和进展功能的充分挖掘,留意在训练活动开展的“家园结合”,留意幼儿与“沙”的交互作用,因而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学习也更加有效。 整个活动过程,我都是让幼儿自己玩沙子,通过幼儿动手探究,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用小筐子分别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查找宝藏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玩耍。体验干沙松软的特点;把筛出的细沙倒入塑料杯中,小精灵儿童网站通过观看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活动中,我尽量做个“引导者”,引导幼儿留意和观看,每一活动所呈现的现象,启发他们争论这种种现象的缘由,引导幼他们依据这些现象去争论、去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又可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问自然而然的印入幼儿的脑中。 通过活动我觉察了,幼儿的观看力气是很强的,他们通过了触摸、抓、捏、扒、筛、吹了解到沙:很软、很细、一粒一粒的、不溶于水。这样的活动,孩子欢快,教师轻松。小精灵儿童网站 缺乏: 有些结论我说得过于急,没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假设我能更放手让孩子们玩,训练效果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