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doc

    • 资源ID:85435123       资源大小:22.1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doc

    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1、以下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饿殍(pio) 逡巡(qn) 弃甲曳兵(y) 锲而不舍(q) B、中绳(zhng) 句读(du) 瓮牖绳枢(yu) 跂而望矣(zhi) C、庠序(yng) 氓隶(mng) 度长絜大(du) 官盛近谀(y) D、供给(gng) 经传(zhun) 贻笑大方(y) 养生丧死(sn) 2、以下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 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 )之以孝悌之义。 A、遗 振 伸 B、贻 振 申 C、贻 震 伸 D、遗 震 申 3、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4.以下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吾从而师之 B.赢粮而景从 C.君子生非异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5、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 A.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爱) 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按) B.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C.谨庠序之教(谨:仔细从事) 数罟不入洿池(数:屡次) D.王道之始也(始:开端)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6、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专心一也 专心:使专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7.以下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一样的一组是( ) A.邻国之政 树之以桑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其智乃反不能及 C.师不必贤于弟子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D.请以战喻 夫夷以近 8、以下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吾师道也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9、以下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而耻学于师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未之有也 10. 以下各组句子的句式都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非我也,岁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树之以桑 C.不拘于时,学于余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为天下笑者,何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阅读题 (一)阅读以下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像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对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身:身体 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12.对以下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构造助词,的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对于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 13.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本段古今比照,赞美“古之圣人”,批判“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同的 B.本段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则,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并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从论证方式上看,本段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今之众人”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的观点 (第三大题)把文中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文: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君子曰:学不行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专心躁也。 14.对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学不行以已 已:停顿。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D.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中:符合。 15.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拘于时,学于余 B.故木受绳则直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吾尝终日而思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D.蛟龙生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16.以下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 17.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运用列举事例的论证方法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赛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教师。 B. 荀子进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学问,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需“善假于物”、渐渐积存、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日的我们来说,有肯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 随着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第三大题)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 译文: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六 国 论 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古地名),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8.以下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责备 B.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弊:遮挡 C.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折:掉转 D.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佐:帮忙 1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样的一组是( ) A.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行胜用也 B.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蟹六跪而二鳌 D.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是苏辙认为六国应有的”正确做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 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 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 B. C. D. 21.以下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读六国世家”,一笔总括,拈出一个“怪”字,问题由此提起铺陈六国人多地广,以优势攻秦,反被秦所灭,气概充足,反跌有力 B.“自安之计”一句,为“咎”字作铺垫,一个“咎”字,推出全文中心论点由“怪”而“思”而“咎”,步步紧逼,一气呵成,具有破竹之势 C.“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借用一个生动贴切的比方,强调韩、魏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比方是上述论点的推论和深化 D.文章结尾对六国的贪利忘义、不顾大局终取灭亡提出锋利地批判,并表示了痛惜之情对强大秦国发动不义的侵略战斗表示了生气指责 (第三大题)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 (7)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译文: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避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姑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其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遂杀蒙毅。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有改动) 2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将:率领 B.喻之决狱 喻:告知 C.求其罪过,举劾之 举:检举 D.其势足以倍畔 倍:加倍 23.以下加粗词的意义、用法一样的一组是() A.其先齐人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据阳山,逶蛇而北 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C.暴师于外十余年 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D.恬罪固当死矣 其问道也固先乎吾 2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 ( ) A.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 夫晋,何厌之有 B.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乃吞药自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5.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蒙恬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秦国的将领,攻城略地,诞生入死。蒙恬做了将军,大败齐军,屡立战功。 B.佞宦赵高犯罪当诛,是由蒙毅依法经办的。而始皇念及赵高寻常办事勤勉尽力,赦免了他。从今以后赵高与蒙氏兄弟结下怨仇。 C.胡亥在扶苏死后曾准备放过蒙恬,而赵高却污蔑蒙恬领兵30多万,虽身在牢狱之中,但仍有叛乱的实力。最终蒙恬也难逃一死。 D.本无罪过,可蒙恬自杀前却说自己挖绝地脉应受到上天的惩处,这实际是他不愿直接指责杀害自己的罪魁祸首的一种无奈之举。 (第三大题)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 译文: (9)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共宦籍。 译文: (10)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 译文: 三、填空题 (一)名句默写(共9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 ,_ ,. _,则何如? 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 , 。 3、斩木为兵, , 赢粮而景从。 4、奋六世之余烈,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 6、 ,却匈奴七百余里, 。 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_ 。 8、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二)文中语句翻译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分)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分) 译文: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分) 译文: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分) 译文: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2分) 译文: (6)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3分) 译文: (7)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3分) 译文: (8)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3分) 译文: (9)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3分) 译文: (10)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3分) 译文: (三)阅读任末好学勤记翻译其中语句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11) (3分) 译文:(12) (3分) 四.写作:(60分) 春风来了,你感动;花儿凋零,你感动;蝶的折翼,你感动;姚明奋起一跃,你感动;父亲孤寂的背影,你感动;-瞬间的漂亮与黯然,都会引起你心灵的震撼,请以感动的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留意细节描写,要有真情实感。 (3)留意开头扣题,文中联题,结尾升华主题。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doc)为本站会员(蓝**)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