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未链接完).ppt

    • 资源ID:85461662       资源大小:11.17MB        全文页数:10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未链接完).ppt

    第三篇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n组成组成(按其中所含液体成分分类)(按其中所含液体成分分类)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淋巴系统 n功能功能不断地把不断地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器官组到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组织织和细胞,同时又将组织代谢产物代谢产物运到肺、肾运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和皮肤等器官排出排出体外。体外。内分泌器官产生的内分泌器官产生的激素激素也由脉管系统也由脉管系统运送运送。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参与机体的参与机体的免疫免疫机制。机制。脉管Angiology/循环系统脉管系统包括:n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n心脏心脏n动脉动脉n静脉静脉n毛细血管毛细血管n淋巴系统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n淋巴管道淋巴管道n淋巴器官淋巴器官n淋巴组织淋巴组织第六章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心血管系统n心心Heart由四个腔构成,是血液流动的动力由四个腔构成,是血液流动的动力n动脉动脉Artery a.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毛细血管的管道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毛细血管的管道n静脉静脉Veins v.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n毛细血管毛细血管Capillary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第一节心血管系统解剖 Cardiovascular system血液循环血液循环n定义定义指血液在心、血管中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指血液在心、血管中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n两个循环两个循环(同时进行,彼此相通,互相连续)(同时进行,彼此相通,互相连续)体循环体循环肺循环肺循环血液循环路径:血液循环路径:左心室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各级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冠状窦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右心房右心房左心房左心房肺静脉肺静脉肺毛细血管肺毛细血管肺动脉肺动脉右心室右心室动脉瓣动脉瓣动脉瓣动脉瓣房室瓣房室瓣房房室室瓣瓣头颈部、上肢部、头颈部、上肢部、胸部、腹部、胸部、腹部、盆部、下肢部盆部、下肢部体循环体循环肺循环肺循环血液循环路径图左房左房左室左室右房右房右室右室主动脉主动脉上腔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肺动脉肺静脉肺静脉P69.一、心心脏解剖(一)(一)心的位置形态心的位置形态 (二)(二)心腔的结构心腔的结构 (三)(三)心壁的结构心壁的结构 (四)(四)心的传导系统心的传导系统 (五)(五)心的血管心的血管 (六)(六)心包心包P69.(一)心的位置n心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心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内。约1/3在身体正在身体正中面中面右侧右侧,2/3位于位于正中面正中面左侧左侧。前方对。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向胸骨体和第26肋肋软骨软骨,大部分被肺和胸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后方平对第膜遮盖,后方平对第58胸椎;两侧与胸胸椎;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上连膜腔和肺相邻;上连出入心的大血管;下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邻膈。方邻膈。心的位置心的形态n心似倒置、前后稍扁的圆锥体,心似倒置、前后稍扁的圆锥体,稍大于本人拳头。稍大于本人拳头。(350g)。心的长轴约与正中矢状面成。心的长轴约与正中矢状面成45角。角。1.心尖心尖:圆钝、游离,:圆钝、游离,朝左前下方。朝左前下方。2.心底心底:朝右后上方。:朝右后上方。3.两面: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两面: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膈面(下面):朝向后下方。膈面(下面):朝向后下方。4.三缘:左缘、右缘、下缘。三缘:左缘、右缘、下缘。5.三条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三条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n心似倒置、前后稍扁的圆锥体,稍大于本人拳头(心似倒置、前后稍扁的圆锥体,稍大于本人拳头(350g)。心的长)。心的长轴约与正中矢状面成轴约与正中矢状面成45角。角。1.心尖:圆钝、游离,心尖:圆钝、游离,朝左前下方。朝左前下方。2.心底:朝右后上方。心底:朝右后上方。3.两面: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膈面(下面):朝向后下方。两面: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膈面(下面):朝向后下方。4.三缘:左缘、右缘、下缘。三缘:左缘、右缘、下缘。5.三条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三条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心的形态(图)n四个腔:四个腔:左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左心室右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右心室n同侧室房相通同侧室房相通室室隔开(室间隔)室室隔开(室间隔)房房隔开(房间隔)房房隔开(房间隔)P70.(二)心腔结构心腔心腔结构结构n右心房右心房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出口:右房室口出口:右房室口n右心室右心室入口:右房室口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口出口:肺动脉口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n左心房左心房入口:入口:4个肺静脉口个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出口:左房室口n左心室左心室入口:左房室口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出口:主动脉口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入、出:按血液流动方向入、出:按血液流动方向心脏的瓣膜肺动脉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瓣三尖瓣三尖瓣二尖瓣二尖瓣冠状动脉口冠状动脉口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结缔组织三尖瓣复合体n二尖瓣复合体(类似):二尖瓣复合体(类似):纤维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纤维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纤维环纤维环三尖瓣三尖瓣腱索腱索乳头乳头右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右心室P71.(三)心壁的结构n心内膜心内膜l薄而光滑的薄而光滑的内皮内皮细胞细胞n心肌层心肌层l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续,心室肌发达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续,心室肌发达n心外膜心外膜P71.(三)心壁的结构l心内膜心内膜l薄而光滑的内皮细胞薄而光滑的内皮细胞l心肌层心肌层l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续,心室肌发达续,心室肌发达l心外膜心外膜P71.(四)心的传导系统n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织构成,位细胞组织构成,位于心壁内。于心壁内。n包括:包括:窦房结、房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纤维,最后连于心,最后连于心壁肌内。壁肌内。n窦房结是心的正常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起搏点。n在在房室房室结内传导缓结内传导缓慢,约经慢,约经0.04s的的延延搁搁。心房和心室的。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并不同时发生。收缩并不同时发生。房室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左、右束支心的传导系统P71.(五)心的血管n营养心壁的动脉营养心壁的动脉左、右左、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发,发自主动脉起始部自主动脉起始部n心静脉心静脉大部分:大部分:冠状(静冠状(静脉)窦脉)窦右心房右心房少部分:少部分:右心房右心房左、右冠状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冠状(静脉)窦心的血管右心房右心房主动脉主动脉心壁毛细血管心壁毛细血管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心壁各级静脉心壁各级静脉冠状静脉窦冠状静脉窦左心室左心室n纤维心包纤维心包n浆膜心包浆膜心包分泌少量浆液,分泌少量浆液,属属间皮间皮n心包腔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内含少量浆液,减少心搏动时减少心搏动时与其它器官之与其它器官之间的摩擦间的摩擦P72.(六)心包心心血管血管P72.二、血管P72.(一)血管的种类和结构血管种血管种类动脉脉静脉静脉毛毛细血管血管位置位置把血液从心脏运到毛细血把血液从心脏运到毛细血管管把血液从毛细把血液从毛细血管返回心脏血管返回心脏微动脉与微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静脉之间分分级大动脉大动脉中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小动脉小静脉小静脉中静中静脉脉大静脉大静脉管壁厚薄管壁厚薄厚厚薄薄最薄最薄管壁管壁分分层内膜、中膜(环形平滑肌、弹性膜)、外内膜、中膜(环形平滑肌、弹性膜)、外膜膜由一层内皮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细胞构成其它其它大动脉大动脉中膜:环形平滑肌中膜:环形平滑肌少,弹性膜多,又称少,弹性膜多,又称弹性弹性动脉动脉。中动脉中动脉:环形平滑肌多,:环形平滑肌多,弹性膜少,又称弹性膜少,又称肌性动脉。肌性动脉。小动脉小动脉:数量多,又称:数量多,又称外外周阻力动脉、阻力血管周阻力动脉、阻力血管。环形平滑肌、环形平滑肌、弹性膜均少,弹性膜均少,故收缩性、弹故收缩性、弹性均差。性均差。内内有瓣膜有瓣膜,防,防止血液倒流。止血液倒流。管径细:管径细:12个红细个红细胞通过。胞通过。通透性高通透性高。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血管的种类和结构中膜中膜(环形平滑肌、弹性膜)(环形平滑肌、弹性膜)内膜内膜管腔管腔外膜外膜(内皮细胞)(内皮细胞)静静脉脉瓣瓣动脉动脉静脉静脉动、静脉比较n深静脉常与同名动脉伴行。深静脉常与同名动脉伴行。如肾动脉、肾静脉;如肾动脉、肾静脉;股动脉、股静脉等。股动脉、股静脉等。n浅静脉位于皮下,常是注射、输液或抽血的常用浅静脉位于皮下,常是注射、输液或抽血的常用静脉静脉。静脉The Veinsl静脉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静脉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l尤其尤其下肢静脉下肢静脉,血液易受重力,血液易受重力影响而倒流,故影响而倒流,故静脉瓣最多静脉瓣最多。l胸腹腔内的大静脉胸腹腔内的大静脉(如门静脉、(如门静脉、肝静脉、上、下腔静脉)肝静脉、上、下腔静脉)内无内无静脉瓣静脉瓣,靠心脏舒张,吸气时,靠心脏舒张,吸气时胸腔内压下降、腹内压升高等,胸腔内压下降、腹内压升高等,促使上述静脉血回流入心。促使上述静脉血回流入心。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毛细血管n其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内皮外面有其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内皮外面有一薄层结缔组织。一薄层结缔组织。n管壁薄、有较高的通透性:管壁薄、有较高的通透性: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模式图P73.(二)肺循环的血管P73.(三)体循环的血管血液循环示意图P74.门静脉 肝动脉肝动脉(其内的血液其内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含有较多的氧)门静脉门静脉肝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是扩大的毛细血管)(是扩大的毛细血管)肝血窦肝血窦是收集胃、肠、胰、脾的静脉是收集胃、肠、胰、脾的静脉血入肝的静脉管道。血入肝的静脉管道。门静脉内的血液含有较多门静脉内的血液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的营养物质。第二节心血管系统生理 Cardiovascular system一、心脏生理(一)(一)心的泵血功能心的泵血功能 (二)(二)心肌细胞的生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物电现象 (三)(三)心肌生理特性心肌生理特性 (四)(四)体表心电图体表心电图P74.(一)心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和心率n心动周期:心动周期:心房心房或或心室每收缩心室每收缩和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n心率:心率:单位时间内心搏动的次数。单位时间内心搏动的次数。成人安静时心率为成人安静时心率为 60 60 100 100 次次/分分n二者关系:二者关系:若心率为若心率为75次次/min,则心动周期,则心动周期 =60s/75=0.8s心动周期的特点a.房、室均有各自的心动周期房、室均有各自的心动周期b.房先收缩、室后收缩房先收缩、室后收缩c.左、右房同步收缩,左、右室同步收缩左、右房同步收缩,左、右室同步收缩d.房、室的收缩期均舒张期房、室的收缩期均舒张期0 0.1s 0.4s 0.8s 心房心房*心室心室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收缩收缩舒张舒张心的泵血过程心的泵血过程n定义:定义:心通过收缩和心通过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将血舒张的交替活动将血液液射入主动脉射入主动脉的过程。的过程。n瓣膜的启闭瓣膜的启闭则在血液则在血液定向流动方面起关键定向流动方面起关键作用,作用,保证保证血液血液单向单向流动流动。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是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l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指一侧心室每:指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l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指每一分钟:指每一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搏出量搏出量心率心率(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心音n心动周期中,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加速度和减速度对心血管的加压和减压作加速度和减速度对心血管的加压和减压作用用以及以及形成形成的的涡流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如将听诊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如将听诊器放在胸壁某些部位,就可听到声音,称为放在胸壁某些部位,就可听到声音,称为心音。心音。n一般可听到两个心音,即第一心音和第二一般可听到两个心音,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心音。心脏瓣膜的体表投影(心脏听诊)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比较第一心音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二心音特点特点音音调较较低低较较高高持持续时间较较长长较较短短最响部位最响部位心尖部心尖部心底部心底部主要成因主要成因房室瓣关闭房室瓣关闭半月(动脉)瓣关闭半月(动脉)瓣关闭生理意生理意义心缩期开始心缩期开始心舒期开始心舒期开始P75.(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n概述概述恩格斯在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多年前就指出:“地球上几乎没有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变化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变化”。人。人体及生物体体及生物体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都存在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都存在电活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生物电现象。n举例举例医学上记录到的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视医学上记录到的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视网膜电图等就是心脏、大脑皮层、骨骼肌、视网膜电图等就是心脏、大脑皮层、骨骼肌、视网膜等活动时生物电的表现。网膜等活动时生物电的表现。术语归纳n极化(状态):极化(状态):内负外正内负外正n去去/除极(化):除极(化):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动作电位的上升支n复极(化):复极(化):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动作电位的下降支n(跨膜)静息电位(跨膜)静息电位/K+的平衡电位:的平衡电位:细胞细胞未受未受刺激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n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细胞在接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受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次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次可逆可逆的电变化。的电变化。细胞的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n定义定义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位差。又称跨膜静息电位、膜电位又称跨膜静息电位、膜电位。n特点特点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这种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这种内负外正内负外正的状的状态称为态称为极化极化状态。状态。n产生原理产生原理K+外流外流人类细胞的静息电位举例n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即膜内比膜外低(即膜内比膜外低70mV)n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90mVn红细胞的静息电位为红细胞的静息电位为-10mVn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90mV(以膜外侧为(以膜外侧为0mV0mV,则膜内侧为,则膜内侧为-90mV-90mV)心肌细胞分为两类n工作细胞工作细胞包括:包括: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特点:特点:有收缩性,无自律性有收缩性,无自律性(自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自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n自律细胞自律细胞主要包括:主要包括:P P细胞、细胞、浦肯野细胞浦肯野细胞(P P细胞又称起搏细胞,在窦房结内)细胞又称起搏细胞,在窦房结内)特点:是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特点:是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构成心的传构成心的传 导系统导系统。无收缩性,有自律性无收缩性,有自律性心的传导系统n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织构成,位细胞组织构成,位于心壁内。于心壁内。n包括:窦房结、房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最后连于心纤维,最后连于心壁肌内。壁肌内。n窦房结是心的正常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起搏点。n在房室结内传导缓在房室结内传导缓慢,约经慢,约经0.04s的延的延搁。心房和心室的搁。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并不同时发生。收缩并不同时发生。房室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左、右束支(1)心室肌的静息电位数值:数值:-90mV产生原因:产生原因:K+外流外流K+的平衡电位的平衡电位(2)心室肌的动作电位细胞在接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受刺激产生兴奋时,时,受受刺激处刺激处的细胞的细胞膜膜的的两侧两侧出现一次出现一次可逆可逆的电变化,称为动作电位的电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波形0 0-90-90-70-70+20+20+40+40除(去)极除(去)极过程:过程:复极过程:复极过程:0 01 12 23 34 40 0期期1 1期(快速复极初期)期(快速复极初期)2 2期(平台期)期(平台期)3 3期(快速复极末期)期(快速复极末期)4 4期(静息期)期(静息期)电位:电位:mV时间:时间:ms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升支与降支基本对称升支与降支基本对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升支与降支不对称升支与降支不对称6080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0 0期:期:NaNa+内流内流 1 1期:期:K K+外流外流 2 2期:期:早期:早期:CaCa2+2+缓慢缓慢内流内流的电荷量的电荷量 =少量少量K+K+外流外流的电荷量的电荷量晚期:晚期:K K+外流增,外流增,CaCa2+2+内流减内流减少量少量:Na:Na+内流(经内流(经CaCa2+2+通道)通道)3 3期:期:K K+外流外流 4 4期:钠泵将期:钠泵将动作电位期动作电位期间间进入进入细胞内细胞内的的NaNa+、CaCa2+2+排出排出去,去,把外流把外流出去出去的的K K+摄摄取回取回来,恢复细胞来,恢复细胞内外正常的离子浓度梯度,内外正常的离子浓度梯度,保持心肌的正常兴奋能力。保持心肌的正常兴奋能力。NaNa+K K+K K+CaCa2+2+K K+Na+Ca2+K+Na+0 0-90-90-70-70+20+20+40+400 01 12 23 34 4电位:电位:mV时间:时间:ms(3)动作电位4期n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4期内,膜电位基本上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期内,膜电位基本上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n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浦肯野细胞等):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浦肯野细胞等):4期内,有期内,有NaNa+内流内流,膜电位不稳定,故,膜电位不稳定,故自动自动除极(即除极(即“自律自律”)。P76.(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自律性自律性 兴奋性兴奋性 传导性传导性 收缩性收缩性(四性四性 )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机械特性机械特性1.自律性n定义:定义:心肌心肌自动自动按一定节律发生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兴奋的能力的能力n产生基础:产生基础:自律细胞自律细胞4 4期自动去极化期自动去极化n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自动兴奋频率自动兴奋频率位置位置自动兴奋自动兴奋频率频率窦房结窦房结100(次(次/分)分)房室房室交界交界50(次(次/分)分)浦肯野浦肯野纤维纤维25(次(次/分)分)l心始终按照当时情况下节律性最高心始终按照当时情况下节律性最高的部位的兴奋而跳动。的部位的兴奋而跳动。l窦房结是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的部位,主导整个心脏兴奋的部位,故称故称正常起搏点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控制的心。由窦房结控制的心率称率称窦性心律窦性心律。l正常人体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活动正常人体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活动受迷走神经的抑制,因而正常心率每受迷走神经的抑制,因而正常心率每分钟一般小于分钟一般小于100100次,多为次,多为60-8060-80次。次。2.兴奋性n复习定义:受到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复习定义:受到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n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分期: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分期:分期分期时间时间现象现象兴奋性兴奋性有效有效不应期不应期0期期3期期-60mV对二次刺激对二次刺激不产生动作电位不产生动作电位无无相对相对不应期不应期-60mV-80mV对阈上刺激对阈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低于低于正常正常超常期超常期-80mv-90mV对阈下刺激对阈下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高于高于正常正常超常期后超常期后,复极完毕,膜电位恢复正常静息水平,复极完毕,膜电位恢复正常静息水平,兴奋性兴奋性也也恢复恢复正常正常。-90-70-700 0mVmV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相相相相对对对对不不不不应应应应期期期期超超超超常常常常期期期期-60-80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及意义n特点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与骨骼肌细胞比较)。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与骨骼肌细胞比较)。n意义意义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而始终是收缩和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而始终是收缩和舒张交替活动,保证心脏充盈及泵血。舒张交替活动,保证心脏充盈及泵血。(骨骼肌收缩一般都是完全强直收缩,肌肉维持(骨骼肌收缩一般都是完全强直收缩,肌肉维持于稳定的持续收缩状态)于稳定的持续收缩状态)3.传导性n定义:组织发生的兴奋定义:组织发生的兴奋能向周围扩散的特性。能向周围扩散的特性。窦房结窦房结左、右心房各部左、右心房各部优势传导通路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房室交界/房室结房室结房室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浦肯野纤维网左、右心室(内左、右心室(内外)外)传导的特点:一慢一快一慢一快n房室交界传导慢房室交界传导慢(称(称“房房-室延搁室延搁”)意义:意义:保证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收缩,保证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收缩,有利于充盈、射血。有利于充盈、射血。n浦肯野细胞传导快浦肯野细胞传导快意义: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有利射血。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有利射血。4.收缩性n收缩的定义和机制收缩的定义和机制定义:心肌兴奋时,肌纤维缩短。定义:心肌兴奋时,肌纤维缩短。机制:先在细胞膜上产生动作电位,再通过兴奋机制:先在细胞膜上产生动作电位,再通过兴奋-收收缩耦联,引起肌丝滑行,使整个肌细胞收缩。缩耦联,引起肌丝滑行,使整个肌细胞收缩。n收缩的特点收缩的特点左、右心房肌同步收缩,左、右心室肌同步收缩。左、右心房肌同步收缩,左、右心室肌同步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对细胞外对细胞外 Ca2+依赖性大:依赖性大:l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中 Ca2+,则兴奋时,则兴奋时Ca2+内流内流,心肌收缩,心肌收缩力力l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中 Ca2+,则兴奋时,则兴奋时Ca2+内流内流,心肌收缩,心肌收缩力力(四)体表心电图n在正常人体,由窦房结发出的一次兴奋,按一定在正常人体,由窦房结发出的一次兴奋,按一定的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的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的兴奋。故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各部分兴心的兴奋。故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各部分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电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奋过程中出现的电变化有一定的规律。n这种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这种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身体表面,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反映到身体表面,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发生有规律的电变化。中也发生有规律的电变化。n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电变化曲线,就是临床上记录的心电图。的心电变化曲线,就是临床上记录的心电图。正常人的心电图模式图心电图的波形测量电极放置位置和连线方式不同所记录的心电图的波形有所不测量电极放置位置和连线方式不同所记录的心电图的波形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一个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一个P P波、一个波、一个QRSQRS波群和一个波群和一个T T波。波。lP波: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波: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l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波群:反映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lT波:反映左、右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波:反映左、右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T波的方向与波的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同。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同。lP-R间期(间期(P-Q间期):代表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所需的时间。间期):代表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所需的时间。若房室传导阻滞,则若房室传导阻滞,则P-R间期延长。间期延长。lQ-T间期:从间期:从QRS波群起点到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代表两心室开始波终点的时程。代表两心室开始兴奋去极到完全复极到静息状态的时间。兴奋去极到完全复极到静息状态的时间。若心率快,则若心率快,则Q-T间期短;若心率慢,则间期短;若心率慢,则Q-T间期长。间期长。lS-T段:从段:从QRS波群终点到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的线段。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的线段。代表心室各部分心肌细胞均处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各部分之间无代表心室各部分心肌细胞均处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各部分之间无电位差。电位差。P77.血管生理血压血压微循环微循环血压(BP)n定义:定义: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n单位:单位:千帕(千帕(kPa),毫米汞柱(毫米汞柱(mmHg)n分类:分类:动脉血压、静脉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动脉血压、静脉血压、毛细血管血压n通常所说的血压指动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指动脉血压(即动脉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即动脉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压n测量测量肱动脉血压肱动脉血压主动脉血压主动脉血压n正常值正常值收缩压:收缩压:100-120mmHg100-120mmHg 舒张压:舒张压:60-80mmHg60-80mmHg脉压(差)脉压(差):30-40mmHg:30-40mmHg平均动脉压(主动脉平均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主动脉平均压)舒张压1/31/3脉压脉压 (约(约100mmHg100mmHg)n表示法表示法110/70mmHg110/70mmHgn生理变异生理变异年龄:大年龄:大高高 性别:男女性别:男女 生理状态生理状态高血压n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危害着人类的健康。n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除非紧急情况,一般不药物不同的剂量,除非紧急情况,一般不必急剧降压,尤其老年人,以逐渐降压为必急剧降压,尤其老年人,以逐渐降压为宜。宜。详述血压的形成过程:n收缩压的形成:当左心室收缩时,射血入主动脉,这时心室收当左心室收缩时,射血入主动脉,这时心室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缩时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推动血液向外周流一部分推动血液向外周流,成为血液流动的动能;,成为血液流动的动能;另一部分另一部分因主动脉内血量逐渐增加,使血管的充盈程度逐因主动脉内血量逐渐增加,使血管的充盈程度逐渐增大(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逐渐增高,至最高值则渐增大(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逐渐增高,至最高值则为收缩为收缩压压),迫),迫使大动脉扩张使大动脉扩张。n舒张压的形成:当心室舒张时,射血虽已停止,但因扩张的当心室舒张时,射血虽已停止,但因扩张的大大动脉的弹性回缩动脉的弹性回缩(即势能释放),(即势能释放),推动血液继续向推动血液继续向外周流外周流,此期间由于大动脉内的血量逐渐减少,血,此期间由于大动脉内的血量逐渐减少,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也逐渐减低,至最低值则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也逐渐减低,至最低值则为舒为舒张压张压。n可可缓解收缩压缓解收缩压;n可将心室收缩时所可将心室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以弹性势释放的能量以弹性势能的形式贮存,能的形式贮存,在心在心舒期舒期释放出来,释放出来,推动推动血液继续向外周流血液继续向外周流。大动脉扩张的作用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者均有关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者均有关n综上所述,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能不间综上所述,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能不间断地推动血液向外周流,取决于两点:断地推动血液向外周流,取决于两点:动力的作用动力的作用阻力的作用(如果没有外周阻力,则动脉内不阻力的作用(如果没有外周阻力,则动脉内不能保持足够的血量,那么血流将是间断性的)能保持足够的血量,那么血流将是间断性的)n可见,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和外周可见,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者均有关。阻力两者均有关。简述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1.在心血管的封闭管道中在心血管的封闭管道中必须有足够的血液充必须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才能产生血压,盈,才能产生血压,这是形成血压的前提。这是形成血压的前提。2.在具有足够充盈血液的在具有足够充盈血液的基础上,血压的形成基础上,血压的形成还需具备还需具备3 3个条件:个条件:a.心脏射血心脏射血b.外周阻力外周阻力c.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l封闭的血管中的血液充盈封闭的血管中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物质基础是形成血压的物质基础(对应左(对应左1.)l心脏射血是形成收缩压的心脏射血是形成收缩压的动力动力(对应左(对应左a.)l大动脉的弹性回缩是形成大动脉的弹性回缩是形成舒张压的动力舒张压的动力(对应左(对应左c.)l外周阻力是使动力变成血外周阻力是使动力变成血压的条件压的条件(对应左(对应左b.)体循环各部分血压n血液流动需克服阻力、消耗能量,故各部血液流动需克服阻力、消耗能量,故各部分血压有落差:分血压有落差:主动脉平均压主动脉平均压100mmHg100mmHg直径直径3mm3mm的动脉的动脉95mmHg95mmHg微微动脉动脉始端始端85mmHg85mmHg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始端始端30mmHg30mmHg 落差最大落差最大微循环: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组织液组织液组织液l流经毛细血管的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血浆:约:约0.5%0.5%在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动脉端动脉端滤出形成组织液滤出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组织液中的90%90%在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液,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液,10%10%流入毛细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而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而入体循环。入体循环。l组织液是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组织液是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中介换的中介。l组织水肿:组织液生成组织水肿:组织液生成,回流,回流。脉管脉管/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心心动脉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静脉静脉 细胞细胞 组织液组织液淋巴管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结淋巴干淋巴干淋巴导管淋巴导管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0.5%99.5%90%10%物质交换物质交换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可增加静脉回流,减轻水肿。P79.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概述概述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主要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两种两种n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心和血管主要受植物神经的支配,通过各种心心和血管主要受植物神经的支配,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来完成调节功能血管反射来完成调节功能n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某些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某些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器官,影响心血管活动。这些物质主要有器官,影响心血管活动。这些物质主要有肾上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加压素腺素、去甲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加压素。一、神经调节n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脏的神经支配n血管的神经支配血管的神经支配n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n心血管反射心血管反射心脏的神经支配n心交感心交感N N兴奋兴奋NENE1 1受体受体心率心率 (正性变时正性变时 )收缩力收缩力 (正性变力正性变力 )房室传导房室传导(正性变传导正性变传导)n心迷走心迷走N N兴奋兴奋AChMAChM受体受体心率心率 (负性变时负性变时)收缩力收缩力 (负性变力负性变力)房室传导房室传导 (负性变传导负性变传导)n缩血管缩血管N N(交感(交感N N)*lN N末梢兴奋末梢兴奋NENE血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 n舒血管舒血管N Nl支配骨骼肌血管的神经(交感支配骨骼肌血管的神经(交感N N)N N末梢末梢AchAch血管血管M M受体受体血管舒张血管舒张 特点:平时无紧张性,应激时特点:平时无紧张性,应激时(+)(+)l支配脑膜、唾液腺、胃肠道的外分泌腺等的神经支配脑膜、唾液腺、胃肠道的外分泌腺等的神经(副交感(副交感N N)N N末梢末梢AchAch血管血管M M受体受体血管舒张血管舒张 特点:调节器官局部血流特点:调节器官局部血流血管的神经支配 受体受体血管收缩血管收缩 受体受体血管舒张血管舒张多数血管只接受交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神经支配感缩血管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q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l是基本中枢是基本中枢l包括: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包括: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心迷走中枢管中枢、心迷走中枢q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l分布:下丘脑、小脑、大脑等分布:下丘脑、小脑、大脑等q下级中枢受上级中枢控制,下级中枢受上级中枢控制,各级中枢共同作用,完成调各级中枢共同作用,完成调节活动节活动心血管反射n颈动脉颈动脉窦压力窦压力感受性反射、主动脉感受性反射、主动脉弓压力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降感受性反射(又称降/减压减压反射反射)*生理意义生理意义:快速调节血压变化,维持血压的相对快速调节血压变化,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稳定n颈动脉颈动脉体化学体化学感受性反射、主动脉感受性反射、主动脉体化学体化学感受性感受性反射反射 生理意义生理意义:在缺氧、窒息或失血时起作用,保证在缺氧、窒息或失血时起作用,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重要器官的血供颈动脉窦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压力感受性反射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颈动脉窦主动脉弓主动脉弓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都是位于上述节段的血管的血管都是位于上述节段的血管的血管壁外膜的壁外膜的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能,能感感受受上述节段的上述节段的血管被扩张的程度血管被扩张的程度。颈动脉窦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压力感受性反射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降(又称降/减压反射)减压反射)动脉血压升高动脉血压升高感受器感受器兴奋增强,发放的传入冲动增多兴奋增强,发放的传入冲动增多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动脉血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则出现升高血压的效应)(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则出现升高血压的效应)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窦神经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主动脉神经延髓延髓心迷走中枢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心交感中枢缩血管中枢缩血管中枢兴奋兴奋抑制抑制心脏: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脏: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管:阻力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血管:阻力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反射过程:反射过程:颈动脉体颈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主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颈动脉体主动脉体主动脉体都是都是扁椭圆形小体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动,借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体由密集的球细胞、植物性脉壁上。小体由密集的球细胞、植物性神经节细胞、无髓传入纤维、毛细血管神经节细胞、无髓传入纤维、毛细血管网组成。网组成。化学感受性反射平时对心血管活动不起化学感受性反射平时对心血管活动不起明显调节作用,只在缺氧、窒息、失血、明显调节作用,只在缺氧、窒息、失血、动脉压过低、酸中毒等情况下,才发挥动脉压过低、酸中毒等情况下,才发挥作用。作用。P82.四、器官循环(一)冠(一)冠状状/脉脉循环循环1.1.血流量大血流量大2.2.血压高血压高3.3.舒张期血流量大舒张期血流量大(二)肺循环(二)肺循环1.1.阻力小、血压低阻力小、血压低2.2.血容量变动大血容量变动大3.3.肺泡膜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壁紧贴肺泡膜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注意事项

    本文(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未链接完).ppt)为本站会员(e****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