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do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毕业设计题 目 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专业班级 通信工程一班 指导教师 xxx 学 院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辩论日期 2012年6月11日 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参保登记,缴费申报模块的研发The Development of J2EE Platform-Based Socialized Old-age Insurance Undertaking in Rural Area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Newly Increased and Pay Operation ModuleXxx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引言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简介11.2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1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3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1.5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根本对策61.6 说明书结构8第2章 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分析92.1 “新农保管理信息系统政策需求92.2 “新农保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环境102.3 所用框架与开发语言简介102.3.1 MVC模式102.3.2 Struct应用框架112.3.3 Hibernate框架112.4 Oracle 10G 简介11第3章 系统设计143.1 系统总体规划143.2 系统数据库设计143.2.1 数据库表的说明143.2.2 数据库主要业务表的设计153.3 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19缴费业务流程193.3.2 待遇登记、复核业务流程20第4章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214.1 参保人员新增214.2 缴费业务254.3 计息核心算法30总结33参考文献35附录1 翻译原文36附录2 外文翻译49致谢57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以及对于程序开发和数据使用跨越各种操作平台的需求,Java,这种新兴的、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日益流行。而J2EE,Java2企业版这种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也得到全球广泛应用。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新农保系统产生的背景,前端界面,数据库,框架以及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技术。在程序的程序开发方面,主要设计了中心端局部参保登记和缴费申报这两个功能模块以及其计息算法。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框架。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s of data used for different operating platforms ,Java , the emerging programming language which is cross the platform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J2EE, Java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this kind of enterprises application-developed platform is worldwide us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J2EE Platform-Based Socialized Old-age Insurance Undertaking in Rural Area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of J2EE Platform-Based Socialized Old-age Insurance Undertaking in Rural Area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User Façade,Database and the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Wel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ers two functional module,insured register and plaza declare,and the written of calculated interest algorithm is devised in the part of the program development. Key words:Old-age Insurance in Rural Areas;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Frame;第1章 引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简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山东地纬计算机软件针对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业务需求而开发的一套管理信息系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结合先进的信息处理及管理技术,以电子化、分布式参保人员信息资源为根底,以全面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处理,信息交换的系统化、标准化、自动化及管理决策的信息化与科学化为主要目标,形成全市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严格遵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信息标准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业务流程和数据指标体系。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要求,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各项数据、技术标准。采用基于J2EE的B/S三层体系架构,同时在用户界面上通过MVC模式进行控制,确保了系统具有高度的易用性、良好的扩展性和强大的可移植性。它实现了工业标准所能提供的可扩展性、高可靠性,产品供应商独立以及跨平台等诸多优势。作为一个以浏览器为客户端的三层体系结构,易维护性和极佳的扩展性也是针对行业特点和开展趋势最好的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研究分析后对业务指标体系进行了合理化扩展,实现了从软件配置上解决业务需求问题,做到了快速开发、高度复用、度身订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性能高效的对外接口,能够与外部系统建立完善一致的数据交换机制,突出了业务系统的效劳职能。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参保人员参保状况,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业务开展、重大决策、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更好地为参保人员效劳。1.2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现代社会,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1) 家庭养老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达。农村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间开展差异大,经济开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根本方式;第二,农村家庭效劳业不兴旺。即使局部老人拥有数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仍然难以安度晚年;第三,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然是他们所渴求、向往的,且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成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2) 集体养老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的赡养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度的一种形式,十一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第一,养老对象过窄,集体养老的范围实际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然而,五保户的供养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只有女儿的老人一班不予“五保;第二,没有敬老院的农村地区主要由村组织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养。集体养老保障也仅仅停留在维持其温饱;第三,对集体养老认识明显缺乏。在农村地区,许多符合条件的农民不愿享受“五保户待遇,只要尚有一点点劳动力,或者有亲人可以依靠,谁也不愿享受“五保户的供养。3) 储蓄养老储蓄养老是一种最典型的自我养老方式,即老年人依靠日积月累、勤俭节约的积蓄养老,但这种方式在农村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少。农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尽管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但盖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却很大。到了晚年,其积蓄难以保障养老的根本需求。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到达1.34亿,超过人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穴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一个不容无视的问题。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必要建立,可是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时间较短,同时受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开展水平限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普及率低,覆盖范围有限,区域开展严重不平衡。尽管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政部门进行了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少数的农村地区较为广泛地开展了此项活动。己经筹集的农保资金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兴旺的省市,多数地区难以为继。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年鉴2003?数据显示,东部、中西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比例分别为62.5%和37.5%,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而且各地的社会保障内容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国兴旺地区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保障工程,保障水平较高,中西部连最根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缓慢。而正是这局部经济落后地区及贫困目标人群急需要解决年老后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根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那么,"十年规划及八五方案"中也指出"要积极引导",这些说明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 体制未理顺,基金管理存在漏洞。在全国1905个农保试点县中,多数地方的农保机构还在民政部门,农保在省级已经移交而市县没有移交,"民政不管,参保的只有社保不接"的局面。农村的养老保险立法工作严重滞后,1992年1月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根本方案?。从我国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来看,还没有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规,更没有具较强针对性的单项法规。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的保障,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个严重弊端是怜理体制混乱,部门分工不明确,缺乏统一的设计和协调,影响了广阔农民广泛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以来,一直没有出台与之配套的财务制度。由于缺乏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严格的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一些漏洞,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针对执行中出现基金流失和浪费现象,因为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循而无法处理,尤其是在中西部大多数省份,农保管理体制至今仍没有理顺,运作也存在着困难,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3)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投资渠道狭窄。?根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置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近年来,金融机构银行存款利率已由1993年的12.06%下降到2021年的3.6%,发行的国债也存在同样利率下降的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性较低,增值和保值的目标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购置债券和存入银行会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增值能力较弱,加上通货膨胀影响,甚至出现资金缩水的情况。4) 保障水平过低,保障权益无法兑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远远低于城市。?根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预计交费后可每年领取120元左右,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这点钱也仍然难以对农民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既便如此在一些地方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到60岁后也不能领取到当初承诺的金额,只能领取到农保机构原来承兑养老金的一定比例,甚至有的地方只把原来的以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例。其他存款利率同样大幅下调。缴费额退还给参保人,使投保人的利益受到极大地损害。我们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严重的支付危机,这就造成参保的人口越多,用于支付的资金缺口就越大的局面。5) 基金的管理不够标准与完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应该遵循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分立的原那么,从而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平安性。1998年以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全部由民政部门一家负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而民政部门又直接受制于当地的政府。财政部于1993年下文明确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国务院也发文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但不少地方政府和部门擅自挤占挪用保险基金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县级统筹,会造成基金管理工作机构分散,随着农村养老保险的开展,资金积累越来越多,分散的管理模式不仅增加了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造成基金流失,而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削弱了未来保障能力。6) 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按照?根本方案?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费实际支出为6958万元,当年提取管理费4173万元,缺口为2785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的管理费应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的来源渠道,消除因管理费用入不敷出以至挪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尽管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是一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解决农村老年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应当在现有根底上,查找原因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 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教育医疗费用太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劳动产出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0,美国的1/84。城乡生产力水平、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平衡。1990-2000年,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年)的绝对差额分别由4346元和3609元上升到24419元和11186元。教育开支、医疗费用节节攀升,使农民无力顾及养老。2) 城乡二元养老制度,户籍制度是重要根源制度是控制、组合与变迁社会资源的契约。农民的社会养老制度缺失主要是现行户籍制度造成的。现行户籍制度不仅有人口迁移管制功能,还有等级身份区分功能。它把城乡居民区分为地位、权利、待遇、时机和义务不同的两个社会集团,分配给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致使市民成为权多责少的优等公民,农民成为权少责多的劣等公民,并形成世袭式的等级身份制度,在此根底上必然产生重城轻乡的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 法律根底缺乏,政策保险没有法律保证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到现在没有一部成文法规,只有一些行政规章及条例。1991年,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根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根本单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原那么,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公布实施。1999年,国务院指出目前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经调查摸底, 2002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整顿标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展情况的报告?。2003年,为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连续下发了?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通知?等文件。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虽几易其稿,但没有统一性、连续性,缺少强制性、严肃性,故农民对此缺乏依赖感、平安感和信任感。中央政府财政的支持缺位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少的最主要原因。4) 国家主体缺位,投资太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性、福利性社会保险的责任主体是国家,由国家或政府统一管理。保险基金来源于政府、单位(或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社会保险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扶持的原那么,背离了“社会保障的根本特征,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根本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5) 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监管不善,资金流失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和资金管理环节,政府的责任不明确,管理经费来自于农民交纳的保费,不仅使本来就不充裕的养老保险金捉襟见肘,而且会导致养老保险资金的流失。6)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影响养老保险事业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其工作人员特别是管理干部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然而,现实中不少社会保险业务人员素质较低,未经系统学习和正规训练即上岗。他们不了解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原理、法律、金融和投资知识,甚至对社会保险的常识也知之甚少,致使在工作中经常出现违规运作,甚至保险金被骗等问题。7) 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认识缺乏多数农民依赖于他们所认为的那种平安的、可靠的、保险的个人储蓄存款养老,对于几十年以后能否领到养老金持疑心态度。许多农民明知现有的家庭养老方式不是最理想的,但也不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宁肯采用减少日常消费、减少风险投资、增加平安有保障的储蓄存款等方式来养老。还有一些农民误认为交养老保险金是地方政府的乱集资,是局部干部的个人行为。1.5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根本对策1) 走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误区有人认为,我国目前不具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原因是: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拿不出保险金;农民有土地养老,不需要社会保险;国家财力缺乏,无力为农民保险等。事实上,按照现代社会学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愈落后的地方、生活愈困难的公民愈需要社会保障,保险金的使用价值也愈大。土地养老的现状上面已作分析。现在我们国家的财力无论是横比还是纵比,都已经具备了给农民投入养老保险金的能力。据专家对欧洲13个国家的调研,它们把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时,农业的GDP占15%以下,我国早已到达,并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时期。2) 政府应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入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政府应该且必须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调控,如提供公共物品或解决外部性问题等。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收益或本钱外溢程度较高的社会保险支出,应由政府提供最低保障。况且,农民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奉献大而索取少的弱势群体。因此,政府更有责任为农民提供根本的公共物品。据世界131个国家城乡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资模式,至少有129个国家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根本来源或全部由政府拨款或由政府和雇主出大头、受保人出小头,这是社会保障的根本性特征。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的绝大局部又给了城镇职工。3) 试行惠普制农村养老制度惠普制农村养老金制度是指农民从事农业劳动到达一定年限,退休后就有权利享受养老保险金。无论其就业历史和收入状况怎样,均可获得以国家财政为根底的养老金。这样有助于加快建立社会化养老,为传统家庭养老提供有力支持,加快构建农村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4) 促使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与社会养老三结合的模式向社会养老过渡家庭养老虽面临困难,但并不意味着马上退出舞台。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十分有限,但土地为农民提供根本生活物质保障,仍是多数农民的“养老资源。而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充分发挥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提搞土地的保障功能,将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理性选择、过渡性措施。5) 公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促进农村社会养老法制化法律是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保障。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制度都有立法,如1601年英国制定的?济贫法?, 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公布的?疾病保险法?、1889年公布的?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以及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等,使社会保障法制化。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都是立法在前,只有法律完备,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完善。因此,尽快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促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制化。6) 大力宣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农民养老心态,做好示范工作,使农民真正清楚参加养老保险是为了自己。要充分考虑农民养老的文化背景,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与缴纳集资的性质不同;社会养老保险的收益性、可靠性和标准性;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等。使他们改变靠后代养老的观念,树立社会养老观念;打破赡养责任中的性别观念,使女儿和儿子共同承担养老的责任;改变合居养老、分居不管的观念,合居、分居子女都要赡养老人。1.6 说明书结构第1章为综述农保的相关背景,政策;为什么要实行新农保;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分析。第2章介绍了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包括系统开发的政策需求,已经系统的开发的平台,语言以及所用到的主要技术。第3章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规划,包括数据库的建设,该局部主要讲述本人参与的功能模块中所用到的最核心的表建设;系统主要功能的规划设计包括整个系统框架的构建,本人参与的主要功能的业务流程的标准。第4章介绍了本人主要参与的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功能的实现以及计息算法;在功能实现中包括该功能所用到的核心方法以及功能实现的前台展示过程,计息算法包括代码的书写以及详细的文字说明。第2章 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分析2.1 “新农保管理信息系统政策需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为保障农村劳动者年老时的根本生活,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坚持与经济社会开展水平相适应的原那么;坚持广覆盖、保根本、能转移、可持续的原那么;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那么;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参保的原那么。“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结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根底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方式。农民领取养老金由两局部组成,个人账户的积累和各级政府财政直接补贴的根底养老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对确保农村居民根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21年两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山东省新农保试点县市名单: 19个济南市天桥区、青岛市城阳区、淄博市临淄区、枣庄市市中区、寿光市、嘉祥县、肥城市、荣成市、日照市东港区、莱芜市莱城区、平邑县、禹城市、聊城市东昌府区、滨州市滨城区、菏泽市牡丹区、烟台市福山区、东营市河口区、即墨市、招远市。“老农保是相对于目前实行的“新农保而言的,在1986年开始试点,1991年试点推开,民政部1992年颁发?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根本方案?,开展了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模式,先后经历了试点、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和清理整顿四个阶段,虽然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8000多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但随着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相当多的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问题,故1999年进行整顿标准之后就陷入到根本停滞阶段。农民对“老农保之所以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当时虽然名为“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补政策扶持,但实际执行的却是集体补助没有我国集体经济的力量目前已很弱,国家扶持政策又不到位,最后演变成农民自己给自己缴费养老,针对这一现象,新农保应运而生。2.2 “新农保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环境开发工具:MyEclipse,Tomcat,PowerBuilder,Oracle开发语言:Java,HTML,JSP, PLSQL开发框架:struts,hibernate2.3 所用框架与开发语言简介 MVC模式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是Xerox PARC在八十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创造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至今已被广泛使用。最近几年被推荐为Sun公司J2EE平台的设计模式,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ColdFusion 和 PHP 的开发者的欢迎。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是一个有用的工具箱,它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缺点。MVC是一个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使用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对老式的Web应用程序来说,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在新式的Web应用程序中,HTML依旧在视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一些新的技术已层出不穷,它们包括Macromedia Flash和像XHTML,XML/XSL,WML等一些标识语言和Web services.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那么。在MVC的三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例如它可能用象EJBs和ColdFusion Components这样的构件对象来处理数据库。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就是说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HTML表单时,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用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模型处理返回的数据。总结MVC的处理过程,首先控制器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决定应该调用哪个模型来进行处理,然后模型用业务逻辑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数据,最后控制器用相应的视图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数据,并通过表示层呈现给用户。 Struct应用框架Struts是一个基于Sun J2EE平台的MVC框架,主要是采用Servlet和JSP技术来实现的。其最初萌芽于Craig McClanahan的构思,诞生至今也一年有余了。现在,Struts是Apache软件基金会旗下Jakarta工程组的一局部,其官方网站是 :/jakarta.apache.org/struts。由于Struts能充分满足应用开发的需求,简单易用,敏捷迅速,在过去的一年中颇受关注。Struts把Servlet、JSP、自定义标签和信息资源(message resources)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开发人员利用其进行开发时不用再自己编码实现全套MVC模式,极大的节省了时间,所以说Struts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应用框架。 Hibernate框架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Hibernate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既可以在Java的客户端程序使用,也可以在Servlet/JSP的Web应用中使用,最具革命意义的是,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2.4 Oracle 10G 简介Oracle 10g是当前最流行的大型关系数据库之一,支持包括32位Windows、64位Windows、OS、HP-UX、AIX5L、Solaris和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拥有广泛的用户和大量的应用案例。网格的重要目标中有一些是要以极低的本钱和极小的复杂性提供高可用性、可伸缩性和极佳的效劳性能,所以采用集成方法管理网格是必要的。Oracle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对管理企业内分布式资源提供了广泛的支持。Oracle提供的工具和特性包括:利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Oracle企业管理器管理网格。Enterprise Manager提供了一个简化的、集中化的管理框架,用于管理企业资源和分析网格性能。利用Enterprise Manager,网格管理员能够从网络的任何位置,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前端到后端内通过Web浏览器管理网格环境。在使用Oracle数据库10g的情况下,这项工作包括集成管理并监控RAC数据库,以及在失效切换failover和正常切换switchover环境下管理并监控备用数据防护Data Guard系统。管理网格中的平安性网格中的动态环境使平安性变得极为重要。通过利用符合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的Oracle互联网目录Oracle Internet Directory,OID集中管理分布式企业的平安性,Oracle使平安性的管理变得非常轻松。在这方面,企业用户平安性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内跨所有企业数据库创立和管理用户权限的能力。企业用户权限的管理在OID内完成,从而不必在一个网格的多个数据库中创立同一个用户。另外,有了Oracle数据库10g,你现在就能够在一张智能卡中存储平安套接层Secure Sockets Layer,SSL证书,以便漫游访问网格。虚拟专用数据库“VPDVirtual Private Database,虚拟专用数据库提供了效劳器增强的、精细的访问控制以及一个可以在网格设置中使用的平安的应用语境,以便多个客户、合作伙伴或部门能够利用同一个数据库平安地访问关键数据。Oracle数据库平安性主要产品经理SudhaIyer说,“VPD使每位用户和每位客户都能够在单一的数据库内访问数据,并保证了数据在物理上的别离。通过将一个或多个平安策略与表或视图相关联,就能够实现VPD。Oracle标签平安性Oracle Label SecurityOracle标签平安性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行级现在是列级平安解决方案,以便根据数据的敏感性控制数据访问,消除了手工编写这种策略的需要。“利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工具Oracle策略管理器Oracle Policy Manager,管理员能够快速创立Oracle标签平安性策略,并将它们分配到应用程序表内的行和列。Oracle数据库平安性产品管理总监Paul Needham说,“此外,Oracle数据库10g现在还添加了Oracle标签平安与OID的集成,从而使你能够在动态变化的网格设置中集中管理这些策略。提供计算资源是网格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能够在需要时动态地将计算资源提供应应用程序。根据业务优先级和需要,必须正确地分配这些资源。除了真正应用集群Real Application Cluster,RAC之外,Oracle还提供了许多用于提供计算资源的特性,它们包括:自动存储管理Automatic Storage Management,ASMOracle建议将自动存储管理用于数据库文件和Oracle home的集群文件系统。“ASM是Oracle数据库10g的新特性,它简化了Oracle数据库文件的管理。ASM高级开发经理Rich Long说,“ASM只要求你管理少量的磁盘组,而不是管理许多数据库文件。你可以定义一个特殊磁盘组作为数据库的默认磁盘组。Oracle资源管理器Oracle Resource Manager虽然Oracle数据库10g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我管理的数据库,但管理员还是需要对数据库资源的使用方式进行控制。在Oracle数据库内管理资源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数据库资源管理器Database Resource Manager,它使资源管理员能够改变将Oracle数据库资源分配给网格用户的方式。Oracle调度器Oracle SchedulerOracle数据库10g还引入了Oracle调度器,它提供了许多在网格中安排和执行业务及IT任务称为作业的功能。第3章 系统设计3.1 系统总体规划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图3.2 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表的说明表 数据库主要表说明表名解释CURRENT_COM组件客户化INTEREST_RATE利率信息PAY_BATCH缴费批次PERSON_INFO人员根本信息PERSON_MOVE_BILL人员状态变更单据信息PERSON_PAY_ACCOUNT人员缴费帐户信息PERSON_PAY_TMP人员缴费中间信息 数据库主要业务表的设计表 组件客户化CURRENT_COM(组件客户化)是否主键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缺省值备注是JGBH机构编号VARCHAR28是ZJM组件名VARCHAR2100KHHM客户化名VARCHAR2100XCRQXCRQDATE7是表 利率信息INTEREST_RATE(利率信息)是否主键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缺省值备注是LLLB利率类型CHAR1是QSRQ起始日期DATE7ZZRQ终止日期DATE7是LL利率NUMBER22是XCRQ下传日期DATE7是XSBZ下拉框、lov窗口显示标志:0-不显示;1-显示CHAR1是JTLXJTLXVARCHAR21是表 缴费批次PAY_BATCH(缴费批次)是否主键字段名字段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可空约束缺省值备注是JFPCBH缴费批次编号VARCHAR212JGBH机构编号VARCHAR28XZ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