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doc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2O2?护理与康复2006年6月第5卷第3期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魏彩霞,徐光焰,董继兴,张宏玲(哈尔滨市第三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66)摘要:总结了127例患者经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认为术后必须重视观察患肢的末梢循环,注意患肢的包扎和卧位,鼓励早期运动,防止深静脉血栓.关键词:静脉曲张;激光;护理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与先天性全身结缔组织薄弱有关,见于瓣膜功能缺陷,妊娠,长久站立1.主要表现为以静脉为主的浅静脉怒张,早期少有病症,走路时偶有酸胀不适;晚期因曲张静脉淤血引起皮肤营养不良,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不便.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enbovenouslasertreatment,EVLT)是通过激光主体在静脉腔内发射激光,闭锁静脉,到达治疗目的.本院自2000年起应用英国达美德激光仪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着,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年8月至2005年6月,本院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7例,其中男71例,女56例;年龄25-76岁,平均54岁;病程257年;单纯静脉曲张35例,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浅静脉曲张92例;一侧肢体静脉曲张81例,双侧46例;小腿酸胀沉重感59例,足部肿胀43例.1.2方法患者硬膜外麻醉成功后,仰卧于手术床上,消毒,铺无菌巾,在内踝处作1.0cm切口,找到大隐静脉主干,远端结扎,向近端置人导丝,导管光纤至卵圆窝,翻开激光,退出光纤,将大隐静脉烧灼闭塞,术后加压包扎.2结果术后多谱勒检查大隐静脉无血流,平均住院38d,均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随访112月,随访结果:大隐静脉闭塞良好,无复发,湿疹皮炎消失,色素沉着减退或消失.3护理3.1术前准备向患者讲述手术方法及优点;观察深静脉瓣膜功能,做深静脉通畅实验,交通静脉作者简介:魏彩霞(1974一),女,大专,护师收稿日期:2005一O921瓣膜功能试验以及其他血管无创检查(如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标记穿通支位置2;术前1d患者站立或行走10min后,在站立位置用龙胆紫标记迂曲扩张的静脉,以确定治疗范围,检查出凝血时间;伴有淤滞性皮炎者给予活血化淤治疗,如静脉滴注亚宝,舒血宁,有皮肤红肿者给予抗炎治疗;术前晚如入睡困难者可口服镇静剂(安定),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术晨禁食,禁水,术区备皮,用温水洗净手术侧皮肤.3.2术后护理3.2.1术后去枕平卧6h,患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垫软枕或抬高患肢30.,制动6h.密切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情况,注意有无苍白,紫绀.绷带松紧适宜,本组5例患者由于绷带包扎过松发生切口渗血.密切观察患肢有无皮下淤斑,本组36例沿大隐静脉走行区域皮下出现淤斑,给予热敷后病症均消失.患肢给予保暖.3.2.2患者由于疼痛及弹力绷带的包扎,下床活动困难,尤其是双腿行手术者,多数不愿下床活动,护士向其耐心讲解活动的重要性,说明疼痛是术后正常反响,疼痛剧烈可口服镇痛剂丁丙诺非片5mg,2次/d.鼓励患者卧床期间定时改变体位,每12h翻身活动,防止过度屈髋影响血液回流,进行肌肉收缩,舒张交替运动,如伸屈足背,活动关节,按摩肌肉组织3,并作适当下肢举腿活动,但动作不能过大【4;术后第12天离床活动,每12h下床活动1次,每次515min,活动量以患肢不发生穿刺点渗血及切口疼痛为宜,老年患者可延长离床时间2d,卧床活动膝关节;限制剧烈活动,久站,双足下垂,双膝交叉,以防止深静脉血栓.3.2.3术后为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低分子右旋糖酐,亚宝等).使用此类药物期间,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定时监护理与康复2006年6月笫鲞第3期测血常规,观察切口,穿刺点,鼻,齿龈有无出血,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期间未出现上述病症.患者静脉滴注结束后,穿刺点按压35min.3.3出院指导术后坚持穿弹力袜36月,加强患肢皮肤清洁护理,保持清洁枯燥以防细菌感染.休息时抬高患肢,坐时双膝不交叉过久,防止久站,便秘,肥胖等诱发因素.4小结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在无痛下进行,免去抽剥静脉的痛苦,对血管以外的组织损伤很小,并发症少,术前准备工作简单,无需象传统手术那?203?样剃去毛发.术后加强患肢末梢循环观察,重视患肢早期锻炼及按医嘱用药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之一.(本文承蒙董继兴老师指导,特此感谢!)参考文献:1吴在德.昊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36.【2张精勇,金星,吴学君,等.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lI缶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1):12.3刘洪芬.激光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观察与护理48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16.4孙建明.朱仕钦,陈以宽.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70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12);92.晚期癌25碘放射粒子瘤体植入的护理姜玉芳(金华市中医院,浙江金华321017)摘要:总结了24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碘放射性粒子瘤体内植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和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重视粒子分布检查和吨碘放射植入后的有效防护,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经治疗和护理,患者癌性疼痛微痛6例,轻痛l例,随访2月1.5年,癌性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关键词:癌症;碘;植入;护理肿瘤组织间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是指在三维内放射治疗系统的条件下,将微型放射源l2碘按肿瘤形状精确植入肿瘤组织中,通过其发出的低能量r射线持续照射,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控制肿瘤开展及消除肿瘤J.本院从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对24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碘放射性粒子瘤体内植入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3372岁,平均(52±19)岁;均为转移或扩散性癌,其中肺癌8例,直肠癌7例,肝癌5例,乳腺癌3例,椎体癌1例;出现癌性疼痛7例,按王筱敏对疼痛作者简介:姜玉芳(1962一),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收稿日期:2005一lO一18程度的分级(微痛,轻痛,甚痛,剧痛),本组甚痛4例,剧痛3例.2方法使用三维内放射治疗方案系统(TPS)将CT扫描或磁共振图象资料进行精确计算,用中文界面绘出立体图标,并根据肿瘤体积大小,侵犯周围组织,转移情况,手术切除范围肿瘤的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及身体情况,的放射源强度等计算出12碘的放射剂量及粒子分布,然后用粒子植入枪将地碘放射性粒子(宁波君安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准确植入肿瘤内.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到肿瘤内植入14例,术中直视下植入10例.3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X线片显示2碘粒子分布正常,无粒子丧失或游走现象.术后第2天,患者自我感觉均较好,疼痛缓解,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