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课件)33张(共33张PPT).ppt
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衰落衰落兴起兴起发展发展鼎盛鼎盛灭亡灭亡贞贞观观之之治治武武则则天天政政绩绩开开元元盛盛世世安安史史之之乱乱藩藩镇镇割割据据唐唐末末起起义义藩藩镇镇灭灭唐唐2008.712008.722.2.概况概况玄武门射杀太子和李元吉玄武门射杀太子和李元吉李渊退位李渊退位,李世民夺取皇位李世民夺取皇位3.3.评价评价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门之变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门之变?该制不利于选举贤能的人统治国家该制不利于选举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这种残酷性,但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但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阶段。朝推向更为辉煌的阶段。一、一、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1.背景背景2008.73二二、贞观之治贞观之治1.1.含义含义(时间、原因、特点时间、原因、特点)唐太宗时期,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唐太宗时期,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薄赋,放宽刑罚的政策,并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促放宽刑罚的政策,并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促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史称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贞观政要纳谏纳谏“为君之道,必须先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存百姓。”唐太宗时唐太宗时,“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2008.742.2.原因原因主观主观:唐太宗个人作用唐太宗个人作用,雄才大略雄才大略政治方面政治方面:A A 吸收隋亡教训吸收隋亡教训B B 善于用人纳谏善于用人纳谏C C 仁义为本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刑罚为末(唐律唐律)D D 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度(?)(?)经济方面经济方面:与民休息与民休息,心存百姓心存百姓(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皇帝皇帝政事堂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中书省中书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主管户籍、土地、赋税等主管户籍、土地、赋税等主管礼仪、科举等主管礼仪、科举等。主管军政主管军政主管刑狱主管刑狱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等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等2008.75文化方面文化方面:文德治国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崇儒尊孔(大办学校、大办学校、完善科举制完善科举制)客观客观:“太宗皇帝真长策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赚得英雄尽白头”隋朝的制度、工程建设和经济基础隋朝的制度、工程建设和经济基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唐朝尤其是李世民,被历代历史学家夸大美化了。贞唐朝尤其是李世民,被历代历史学家夸大美化了。贞观时期比乱事当然好,也比一般的和平时期强,但远没有观时期比乱事当然好,也比一般的和平时期强,但远没有现在通常吹捧的那样美好。现在通常吹捧的那样美好。贞观王朝是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贞观王朝是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值得称导的政绩。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世民最值得称导的政绩。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2008.763、“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影响:的影响:(1)结束隋末社会动荡局面;)结束隋末社会动荡局面;(2)使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使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稳定;社会稳定;(3)为)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4)封建统治成就突出,为后世典范。)封建统治成就突出,为后世典范。2008.77三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1.1.唐初概况唐初概况 2.2.策略和措施策略和措施 策略策略:战而后和战而后和 措施措施(?):(?):东东 突突 厥厥:武力征服、设羁縻府州、册封武力征服、设羁縻府州、册封西北各族西北各族:设羁縻府州、册封设羁縻府州、册封西西 突突 厥厥:武力征服、设安西都护府、册封武力征服、设安西都护府、册封吐吐 蕃蕃:和亲和亲(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中原文化影响中原文化影响)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边境不稳边境不稳2008.783.3.唐民族交往频繁的原因唐民族交往频繁的原因 唐作盛世准备了物质条件唐作盛世准备了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的吸引力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的吸引力唐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唐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为中原与边疆为中原与边疆 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唐政权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政权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天可汗天可汗”2008.79“自古皆贵中华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唐太宗唐朝唐朝: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唐朝盛世局面的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经济的发展。4、评价:、评价:2008.710四四、开放的对外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1.1.政策政策(积极友好、开放积极友好、开放)设鸿胪寺设鸿胪寺鼓励外商贸易鼓励外商贸易,允许居住、做官、通婚(世界性大都市)允许居住、做官、通婚(世界性大都市)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2.2.中外交往概况中外交往概况 来访人员频繁来访人员频繁外来宗教传入外来宗教传入玄奘取经玄奘取经朝鲜、日本积极学习唐朝文化朝鲜、日本积极学习唐朝文化唐太宗提出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示存异方之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王勃2008.7113.3.影响影响 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东亚文化圈,对朝鲜、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东亚文化圈,对朝鲜、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朝鲜朝鲜:古代典籍、诗歌古代典籍、诗歌 日本日本:大化改新大化改新)2008.712三三、晚年的反省晚年的反省(自主阅读自主阅读)1.1.过失过失 纳谏渐少纳谏渐少纳谏渐少纳谏渐少 滥用民力滥用民力滥用民力滥用民力求仙炼丹求仙炼丹求仙炼丹求仙炼丹2.2.反省反省 撰写撰写撰写撰写帝范帝范帝范帝范(P12(P12(P12(P12资料回放资料回放资料回放资料回放)3.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其功大过小其功大过小其功大过小其功大过小,益多损少益多损少益多损少益多损少JJJJ专家点评:专家点评:专家点评:专家点评: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促进经济的复苏促进经济的复苏促进经济的复苏促进经济的复苏乃至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乃至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乃至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乃至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其其其反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反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反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反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更为古代封建的精神,更为古代封建的精神,更为古代封建的精神,更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君王的楷模和典范。2008.713唐太宗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唐太宗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励精图治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和,形成了形成了“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采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实行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 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并对世界文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并对世界文 明的发展明的发展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了很大的影响。善于用人和纳谏善于用人和纳谏,并对历朝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历朝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从而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象,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后荣、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象,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后世开元盛世局面打下基础。而其为君之道富有借鉴意义。世开元盛世局面打下基础。而其为君之道富有借鉴意义。2008.714千秋功业,后人评说千秋功业,后人评说青年闯将青年闯将 建唐立功建唐立功一统天下一统天下 战功赫赫战功赫赫杀兄逼父杀兄逼父 夺位登基夺位登基贞观政绩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流芳千古 反躬自省反躬自省 一代名君一代名君2008.7151以德化民,民惟邦本以德化民,民惟邦本3选贤任能,知人善任选贤任能,知人善任4广开言路,广开言路,克己纳谏克己纳谏2以民为本,慎用刑法以民为本,慎用刑法6以诚相待,民族融合以诚相待,民族融合7对外交流,兼收并蓄对外交流,兼收并蓄5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元朝张养浩的元朝张养浩的山坡羊山坡羊潼关怀古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开国元勋开国元勋夺位登基夺位登基贞观政绩贞观政绩流芳千古流芳千古晚年过失晚年过失反躬自省反躬自省2008.716小结小结:“:“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表现的表现政治政治虚心纳谏:虚心纳谏:魏征魏征善于善于用人用人:法律法律民本民本减轻刑罚减轻刑罚政治清明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社会稳定经济经济休养生息政策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轻徭薄赋生产恢复发展生产恢复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人民安居乐业文化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完善科举文化繁荣文化繁荣房谋杜断房谋杜断2008.717民族民族关系关系:“战而后战而后和和”的策的策略略设置羁縻府州设置羁縻府州册封册封设置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机构:和亲:和亲: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发展发展对外对外关系:关系:开放政策开放政策友好的对外政策友好的对外政策鸿胪寺、长安鸿胪寺、长安开放的文化政策开放的文化政策:-兼容并包兼容并包扩大影响扩大影响提高声威提高声威文化多元文化多元2008.718评价唐太宗评价唐太宗1 1、功:、功:2 2、过:、过:晚年难免一些过失,享乐思想做法滋晚年难免一些过失,享乐思想做法滋生。生。3 3、总评:、总评:封建社会走向强盛时期的杰出的地主封建社会走向强盛时期的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阶级政治家,对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对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了重大贡献2008.719学会知识整合学会知识整合例如例如“唐太宗唐太宗”纵纵向向 时时期期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备备注注少年少年时时期期出生出生贵贵族家庭族家庭青年青年时时期期1,1,鼓鼓动动李渊起兵反隋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建立唐朝2,2,荡荡平割据平割据势势力,力,统统一全国,再建功一全国,再建功勋勋3,“3,“玄武玄武门门之之变变”,夺夺取政取政权权中年中年时时期期1 1、开、开创创“贞观贞观之治之治”的局面的局面2 2、政治:(、政治:(1 1)用)用贤贤和和纳谏纳谏;(;(2 2)革新政治;)革新政治;3 3、经济经济:(:(1 1)轻轻徭薄徭薄赋赋 (2 2)戒奢从)戒奢从简简4 4、民族关系:政策:平等、民族关系:政策:平等态态度、开放胸襟度、开放胸襟 (1)(1)击击破、安破、安抚东抚东突厥突厥 表表现现:(2)(2)击击破西突厥破西突厥 (3)(3)加加强强与吐蕃的关系与吐蕃的关系5 5、对对外关系:开放的政策外关系:开放的政策晚年晚年时时期期奢靡、(奢靡、(连连年用兵、大建年用兵、大建宫宫殿、殿、赋赋税日重)迷信税日重)迷信2008.720横横 向向 类别类别主要表主要表现现(肯定)(肯定)否定否定军军事上事上1、在起兵反隋中屡建战功:太原起兵,进军关中,建立唐朝,受封秦王2、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又建功勋,用兵无度政治上政治上1、为唐朝建立做出重要贡献;2、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政权,当上皇帝3、用人:任用贤人、虚怀纳谏;4、革新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玄武门之变经济上经济上1、赋税:轻徭薄赋2、民本:爱惜民力,“存百姓”3、作风:戒奢从俭晚年:奢靡民族关系上民族关系上1、政策:平等态度、开放胸襟 (1)击破、安抚东突厥2、表现:(2)击破西突厥 (3)加强与吐蕃的关系对外关系上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的政策,加强中外联系思想教育上思想教育上 重视教育、发展科举、兴办专科学校迷信2008.721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摘自以下摘自 贞观政要贞观政要)材料一材料一 (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1 1请回答:请回答:说明隋朝灭亡与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局面的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材料二材料二 (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为人主,可不畏惧!2 2请回答:请回答:该材料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该材料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2008.722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3请回答请回答: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在?材料三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长守富贵。2008.723 凌烟阁凌烟阁2424功臣图功臣图房玄龄房玄龄、杜如晦杜如晦、长孙无忌、长孙无忌、魏征、魏征、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李孝恭李孝恭、高高士廉士廉、李靖李靖、萧瑀萧瑀、段志玄段志玄、刘弘基刘弘基、屈突通屈突通、殷开山、殷开山、柴绍柴绍、长孙顺德长孙顺德、张亮张亮、侯君集侯君集、张公谨、张公谨、程知节、程知节、虞世南虞世南 刘刘政会、政会、唐俭唐俭、李勣李勣、秦叔宝秦叔宝 2008.724 魏征魏征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为古代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为古代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唐太宗唐太宗“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遂亡一镜矣!”“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内举不避亲内举不避亲(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外举不避仇外举不避仇(魏征)(魏征)用人不问出身用人不问出身(程咬金)(程咬金)用人扬长避短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房谋杜断”)2008.725青骓 特勤骠青骓什伐赤 飒露紫 昭 陵 六 骏2008.726 拳毛(马呙)白蹄乌 昭 陵 六 骏2008.727“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唐律比隋律减少160条死刑条款。如规定: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法律方面法律方面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慎用刑法慎用刑法-尊重生命,既体现仁德,又保护了劳动力尊重生命,既体现仁德,又保护了劳动力2008.728唐蕃通婚 1300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安安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今陕西西安西北今陕西西安西北今陕西西安西北),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2008.729阶段阶段皇帝皇帝主主 要要 贡贡 献献隋文帝隋文帝隋炀帝隋炀帝唐太宗唐太宗武则天武则天唐玄宗唐玄宗常设考试科目: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以以进士进士和和明经科明经科最为重要最为重要。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最早最早开始开始分科考试分科考试设置设置进士科进士科,科举制度正是诞生科举制度正是诞生扩充扩充国学国学的规模的规模首创首创殿试殿试制度和制度和武举武举制度制度多次亲自面试多次亲自面试,诗赋诗赋成为考试内容成为考试内容创创 立立完完 善善2008.730怎么考?怎么考?帖经: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均须帖经。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类似今天类似今天填空填空类似今天类似今天简答简答类似今天类似今天论述论述类似今天类似今天作文作文墨义: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经书原文回答策论: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诗赋: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2008.73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唐太宗)“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2008.732回回纥纥靺靺鞨鞨吐吐蕃蕃南诏南诏突突厥厥唐初民族关系唐初民族关系200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