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_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精品).ppt
-
资源ID:85512695
资源大小:1.04MB
全文页数:10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_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精品).ppt
第三章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认知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的过程,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活动。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包括:感觉、增长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观察、记忆、知觉、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思维、想象等、想象等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发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发展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展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2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本章学习提要本章学习提要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概况小学儿童的注意小学儿童的感知与观察小学儿童的记忆小学儿童的思维3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概况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概况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一)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一)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 1 1、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小学时期儿童生长发育比较平稳均匀。从青小学时期儿童生长发育比较平稳均匀。从青春期以后,生长的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春期以后,生长的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势。存在性别差异存在性别差异小学儿童头部生长速度减慢,四肢的增长速小学儿童头部生长速度减慢,四肢的增长速度依旧;进入青春期后,体格快速增长,出度依旧;进入青春期后,体格快速增长,出现长臂长腿的不协调现象。现长臂长腿的不协调现象。4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 2、体内机能的发育、体内机能的发育心脏和血管的变化肺的变化(12岁前后的第二次“飞跃”)骨骼和肌肉的变化5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 3、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脑重量的变化(12岁儿童脑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脑电波的发展(意味着神经系统在质的方面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逐渐增加6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二二 )小学儿童的学习活动)小学儿童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1 1、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的责任感、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和义务感2 2、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心理活动、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的有意性和自觉性3 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思维不断发展4 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展7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主导活动是指在儿童各个发展阶段中具有自身质的特点,影响和支配其它活动并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主导活动理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列昂节夫等提出的。8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二、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二、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迅速性(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迅速性(二)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协调性(二)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协调性(三)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露性(三)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露性(四)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可塑性(四)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可塑性9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小学儿童的注意(一)什么是注意?(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不仅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和集中,它不仅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而且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开端,而且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注意的两个特点:注意的两个特点:指向性指向性集中性集中性10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二)注意的种类(二)注意的种类1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下面请大家看下面的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下面请大家看下面的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11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975812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问题问题:1.1.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多少?2.2.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3.3.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4.4.图形的顺序(位置)是怎样的?图形的顺序(位置)是怎样的?13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三)儿童注意的发展(三)儿童注意的发展注意首先是与定向反射相联系的,最初的定向反注意首先是与定向反射相联系的,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后来由无条件的定向反射射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后来由无条件的定向反射发展成为条件性的定向反射。发展成为条件性的定向反射。3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基本是无意注意。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基本是无意注意。3岁之后儿童开始接受学前教育,有意注意就逐岁之后儿童开始接受学前教育,有意注意就逐步出现了步出现了。进入小学之后,儿童才开始能够独立地组织和控进入小学之后,儿童才开始能够独立地组织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制自己的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还常会带有情绪色彩。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还常会带有情绪色彩。14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阴国恩、沈德立等对小学生的注意进行了研究,阴国恩、沈德立等对小学生的注意进行了研究,发现:发现:n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基本处于同一个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水平;n小学二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发展初期,自觉控小学二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发展初期,自觉控制注意的能力差,容易被其它刺激分心。无意注意在制注意的能力差,容易被其它刺激分心。无意注意在其认识活动中仍很重要;其认识活动中仍很重要;n小学五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比二年级儿童有了进步;小学五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比二年级儿童有了进步;在其认识活动中,有意注意已逐步取代无意注意,占在其认识活动中,有意注意已逐步取代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主导地位。15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与教学与教学第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第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第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第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绪色彩。16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n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n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种不必要的教具、事物等无关问题,而把儿童的种不必要的教具、事物等无关问题,而把儿童的注意引向不必要的方向去。注意引向不必要的方向去。(排除内外因素的(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干扰)n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其外显行为,适时调整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其外显行为,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引导方式、课堂组织。(活动过程的教学方法、引导方式、课堂组织。(活动过程的组织合理有效)组织合理有效)17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四)注意的特征(品质)(四)注意的特征(品质)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包括:意对象的数量。包括:n继时广度继时广度n同时广度同时广度18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19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20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MICROPHONETEACHINGC NE R OPMI HOT C I GA H N E21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2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性质和任务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个体的知识经验个体的知识经验23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1)定义)定义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包括广义的稳定性和狭义的稳定性。包括广义的稳定性和狭义的稳定性。n注意的起伏注意的起伏n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24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5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工作目标的明确性工作目标的明确性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个体的意志品质个体的意志品质26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1)定义)定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同的对象和活动。(2)注意分配的条件)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形成了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形成了动作系统。动作系统。27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1)定义)定义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28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五)儿童注意品质或特性的发展(五)儿童注意品质或特性的发展1.注意广度的发展注意广度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范围很窄。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范围很窄。有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不有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不足四个客体;足四个客体;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为56个客体。个客体。一般成年人的注意广度是一般成年人的注意广度是7-8个点,而初个点,而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就为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就为6点,也就点,也就是说在初中时,注意广度已达到成人。是说在初中时,注意广度已达到成人。注意的广度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是密切相注意的广度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关的。29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注意稳定性的发展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增: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增: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分钟左右,57岁岁15分钟左右,分钟左右,710岁岁20分钟左右,分钟左右,1012岁岁25分钟左右,分钟左右,13岁以上岁以上30分钟。分钟。30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影响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影响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多种多样一是概念的难易程度;一是概念的难易程度;二是活动形式的丰富程度;二是活动形式的丰富程度;三是学习内容的新颖程度。三是学习内容的新颖程度。31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 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n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和知识技能的发展,小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和知识技能的发展,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逐渐提高。n中高年级小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注意分中高年级小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注意分配在几个对象上。配在几个对象上。n但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但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比较缓慢。比较缓慢。32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n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年龄越小,注意转移越慢。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年龄越小,注意转移越慢。n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不强,他们还不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不强,他们还不善于把注意从一种学习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善于把注意从一种学习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上。上。n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逐渐地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逐渐地发展起来。小学生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取发展起来。小学生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取决于对先后两种注意对象的兴趣。决于对先后两种注意对象的兴趣。33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儿童注意的培养、儿童注意的培养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3)丰富教学活动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形式4)培养儿童有意注意的能力)培养儿童有意注意的能力5)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6)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34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感知与观察小学儿童的感知与观察什么是感觉?什么是感觉?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观的刺激物的个别对直接作用于感观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性的反映。感觉的分类: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感觉等)35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一)视觉(一)视觉1、基本视觉现象:(1 1)明度与视亮度)明度与视亮度明度取决于物体照明的强度和物体明度取决于物体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表面的反射系数视亮度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视亮度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36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 2)视觉适应)视觉适应暗适应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明处转入照明停止或由明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暗适应最初暗适应最初7 71010分钟内,感觉阈限分钟内,感觉阈限骤降,感受性骤升;骤降,感受性骤升;明适应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37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明适应进行很快,在明适应进行很快,在5 5分钟内,明适分钟内,明适应全部完成。应全部完成。明适应和暗适应研究的实践意义明适应和暗适应研究的实践意义38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 3)视觉缺陷)视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包括色弱和色盲色弱者在刺激光较弱时几乎分辨不出任色弱者在刺激光较弱时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在男人中占何颜色。在男人中占6 6。色盲分为全色盲和局部色盲色盲分为全色盲和局部色盲全色盲者只能看到灰色或白色,丧失对全色盲者只能看到灰色或白色,丧失对颜色的感受性。局部色盲者分为红绿色颜色的感受性。局部色盲者分为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盲和黄蓝色盲。39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 4)视敏度)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为视力。的能力。医学上称之为视力。最小间隔视敏度是视觉系统区别物体最小间隔视敏度是视觉系统区别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间最小间隔的能力。医院常用医院常用E E型视标和蓝道环(型视标和蓝道环(C C)来测)来测量最小间隔视敏度。量最小间隔视敏度。40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 5)视觉后像)视觉后像后像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的,叫正后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的,叫正后像,相反的,叫负后像。像,相反的,叫负后像。颜色视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颜色视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41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 6)闪光融合)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的现象。得到融合的感觉的现象。42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 2、小学儿童视觉的发展、小学儿童视觉的发展(1 1)小学儿童视敏度的发展趋势)小学儿童视敏度的发展趋势第一,第一,1010岁前儿童视敏度不断提高。岁前儿童视敏度不断提高。第二,第二,10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第三,第三,101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视力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视力逐渐下降。逐渐下降。43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 2)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第一,颜色的辨别能力随着年龄增第一,颜色的辨别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并表现出初步的颜色偏长而提高,并表现出初步的颜色偏好。好。第二,小学儿童的颜色视觉表现出第二,小学儿童的颜色视觉表现出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的颜色视觉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的颜色视觉能力一般高一些;男女生对颜色有能力一般高一些;男女生对颜色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偏好。44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二)听觉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162000020000赫兹。赫兹。(低于(低于1616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2000020000赫兹的振动叫超声波。)赫兹的振动叫超声波。)乐音和噪音(声音的振动是否具有乐音和噪音(声音的振动是否具有周期性)周期性)45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1 1、基本听觉现象、基本听觉现象(1 1)音调)音调由声波决定的听觉特性。由声波决定的听觉特性。音乐的音调在音乐的音调在505050005000赫兹之间,赫兹之间,言语的音调在言语的音调在30030050005000赫兹之间,赫兹之间,人耳最敏感的区域时人耳最敏感的区域时1000100040004000赫赫兹。兹。46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 2)音响)音响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测量音响的单位是贝尔或分贝尔。测量音响的单位是贝尔或分贝尔。47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几种熟悉的声音强度:几种熟悉的声音强度:喷气机(低空)喷气机(低空)150(Bel)摇滚乐摇滚乐 140(Bel)响雷响雷120(Bel)繁忙汽车道繁忙汽车道80(Bel)普通谈话普通谈话60(Bel)清静办公室清静办公室40(Bel)耳语耳语 20(Bel)隔音播音室隔音播音室10(Bel)48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 2、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阅读教材(阅读教材6969页内容)页内容)49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二、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二、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什么是知觉?什么是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而在头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50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识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识别和确认。别和确认。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1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观的)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观的特性,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特性,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觉,嗅知觉、味知觉等;(2 2)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空间、时间、运动知觉。可分为空间、时间、运动知觉。51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知觉的特性1 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2 2、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3 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n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n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n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n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52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定向等。53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小学儿童形状知觉发展特点小学儿童形状知觉发展特点(阅读教材(阅读教材7070页相应内容)页相应内容)小学儿童识别几何图形的局限性:小学儿童识别几何图形的局限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混淆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混淆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54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1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哪些轮廓容易组合成图形?哪些轮廓容易组合成图形?a.邻近性邻近性b.相似性相似性c.对称性对称性d.良好连接良好连接e.共同命运共同命运f.封闭封闭d.方向方向55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 2、方位知觉、方位知觉视觉的方位定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视觉的方位定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天学会的。听觉方位定向听觉方位定向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两耳连线中点为顶点作圆锥,圆锥面两耳连线中点为顶点作圆锥,圆锥面上各点容易混淆。上各点容易混淆。56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二)时间知觉的发展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时间知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时间知觉的发展较迟。觉的发展较迟。即使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一分钟即使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一分钟的估计也极不精确。一般都是估计的估计也极不精确。一般都是估计过短。过短。57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1 1、感觉通道的性质、感觉通道的性质n听觉听觉 触觉触觉 视觉视觉2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性质3 3、人的态度和兴趣、人的态度和兴趣58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三)运动知觉的发展什么是运动知觉?什么是运动知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反映在人脑中,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反映在人脑中,为人们所觉察,就是运动知觉。为人们所觉察,就是运动知觉。59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小学儿童运动知觉的发展小学儿童运动知觉的发展大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如走、跑、大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如走、跑、跳、攀登、伸展等);跳、攀登、伸展等);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迟(精细动作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迟(精细动作做不大好,握笔的手指、手腕僵硬,做不大好,握笔的手指、手腕僵硬,字迹歪扭,结构不当,用力不均匀);字迹歪扭,结构不当,用力不均匀);注意对儿童进行训练。注意对儿童进行训练。60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什么是观察力?什么是观察力?请观察下图请观察下图61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观察有几个人观察有几个人?如果你能发现如果你能发现6个人,个人,说明你的观察力是说明你的观察力是一般的人。一般的人。如果你能发现如果你能发现7个人,个人,说明你的观察力超说明你的观察力超过一般的人。过一般的人。如果你能发现如果你能发现8个人,个人,说明你的观察力非说明你的观察力非常强。祝贺你!常强。祝贺你!如果你能发现如果你能发现9个人,个人,说明你具有超群的说明你具有超群的观察能力,富有创观察能力,富有创造性,值得庆祝造性,值得庆祝62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观观察察有有几几匹匹马马?63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三、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三、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有观察力的人善于发现对象本质的、有观察力的人善于发现对象本质的、典型的却不太显著的特征。典型的却不太显著的特征。观察能力是小学儿童智力的重要组成观察能力是小学儿童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64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一)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阶段(一)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阶段1 1、认识、认识“个别对象个别对象”阶段阶段2 2、认识、认识“空间对象空间对象”阶段阶段3 3、认识、认识“因果联系因果联系”阶段阶段4 4、认识、认识“对象总体对象总体”阶段阶段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处于认识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处于认识2 2、3 3阶段,中年级处于第阶段,中年级处于第3 3阶段,高年级处阶段,高年级处于第于第4 4阶段。阶段。65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二)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特点1 1、观察的目的性方面、观察的目的性方面从观察的目的性上看。从观察的目的性上看。初入学的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低。初入学的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观察的目的。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观察的目的。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所决定。兴趣、爱好所决定。66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 2、观察的顺序性方面、观察的顺序性方面从观察的顺序性看。从观察的顺序性看。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般能做系统观察,而且在表述观察的情况前,般能做系统观察,而且在表述观察的情况前,往往能先想一下再做表述,即把观察到的点滴往往能先想一下再做表述,即把观察到的点滴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内容更加系统化。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内容更加系统化。67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 3、观察的精确性方面、观察的精确性方面从观察的精确性看。从观察的精确性看。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或颜色等个别属性。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68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 4 4、观察的深刻性方面、观察的深刻性方面从观察的深刻性看。从观察的深刻性看。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质特征。69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比奈等人认为儿童观察的发展要经比奈等人认为儿童观察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过三个阶段:列举阶段(列举阶段(36岁);岁);描述对象阶段(描述对象阶段(714岁);岁);解释对象阶段(解释对象阶段(15岁以后)。岁以后)。70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丁祖荫等对此做了验证研究,提出儿童图画认识能力丁祖荫等对此做了验证研究,提出儿童图画认识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n认识认识“个别对象个别对象”阶段。只有对图画中各个事阶段。只有对图画中各个事物孤立零碎的知觉,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物孤立零碎的知觉,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n认识认识“空间关系空间关系”阶段。只能直接感知到各事阶段。只能直接感知到各事物之间的外表的、空间位置的联系,不能看到其物之间的外表的、空间位置的联系,不能看到其中的内部联系;中的内部联系;n认识认识“因果关系因果关系”阶段。观察各事物之间的不阶段。观察各事物之间的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n认识认识“对象总体对象总体”阶段。观察到图画中事物的阶段。观察到图画中事物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71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有首先,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有利于儿童观察力的培养的;利于儿童观察力的培养的;其次,要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其次,要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力同时,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既要同同时,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既要同中求异,也要异中求同。中求异,也要异中求同。72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例如:通过绘画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例如:通过绘画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1)引导孩子用)引导孩子用“心心”进行观察。进行观察。2)抓住被观察物的大致轮廓和突出的特征。学会在)抓住被观察物的大致轮廓和突出的特征。学会在观察中抓住重点,抓住有代表性的特征。观察中抓住重点,抓住有代表性的特征。3)恰当的语言提醒是不能缺少的。)恰当的语言提醒是不能缺少的。4)运用观察)运用观察绘画绘画再观察再观察再绘画的方法指再绘画的方法指导儿童画画的经验。导儿童画画的经验。73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记忆小学儿童的记忆什么是记忆?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的事物的反应,记忆是人脑对经历的事物的反应,它由识记、保持、再现(回忆或再它由识记、保持、再现(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构成。认)三个环节构成。74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再认或回忆再认或回忆识记识记保持保持识别和记住事物,识别和记住事物,积累知识经验积累知识经验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当经验过的东西不在眼前,当经验过的东西不在眼前,而能将它重新回想起来而能将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的过程回忆回忆当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当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将它认出出现时,能将它认出来来再认再认75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问问题题当我们说某样事物自己没当我们说某样事物自己没记住的时候,是哪个环节记住的时候,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出了问题?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76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记忆的分类: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形象、语词逻辑、情绪、运动记忆形象、语词逻辑、情绪、运动记忆77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根据记忆是否与特定的时空分类有根据记忆是否与特定的时空分类有关分类:关分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根据记忆有无特定的目的和专门的根据记忆有无特定的目的和专门的方法划分:方法划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根据主要保持时间和容量大小划分:根据主要保持时间和容量大小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78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瞬时记忆什么是瞬时记忆?什么是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具有鲜明形象性,有相当大瞬时记忆具有鲜明形象性,有相当大的容量,保存时间是的容量,保存时间是0.250.25秒到秒到2 2秒。秒。进一步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进一步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79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是时间是2 2秒到秒到1 1分钟。分钟。瞬时记忆被有选择的注意内容进入短时记瞬时记忆被有选择的注意内容进入短时记忆系统。忆系统。短时记忆内容多以声音形式存储,也能够短时记忆内容多以声音形式存储,也能够以图像存储。以图像存储。有时也被称为工作记忆。有时也被称为工作记忆。“狄姆狄姆”(吉姆),(吉姆),soupsoup汤料(汤料(soapsoap)短时记忆容易被干扰。短时记忆容易被干扰。(电话号码)(电话号码)80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小测验)(小测验)71983542916432873正常短时记忆容量为正常短时记忆容量为7 72 2个板块。个板块。短时记忆的编码短时记忆的编码(小测验)(小测验)TVIBMUSAYMCAMBATVIBMUSAYMCAMBA组块化是对信息进行调整或重新组组块化是对信息进行调整或重新组织,织,7 7个内容变为个内容变为7 7堆组合的内容。堆组合的内容。81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保持性复述能帮助把短时记忆的内容保持性复述能帮助把短时记忆的内容送入长时记忆系统。在无复述的送入长时记忆系统。在无复述的1818秒秒钟后,短时记忆内容很可能永远消失。钟后,短时记忆内容很可能永远消失。(记姓名的技巧)(记姓名的技巧)整合性复述能帮助我们建立永久性记整合性复述能帮助我们建立永久性记忆。就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把新的信息忆。就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把新的信息与已有的记忆和知识整合起来。与已有的记忆和知识整合起来。(阅(阅读书本的分析、消化性思考)读书本的分析、消化性思考)82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长时记忆什么叫长时记忆?什么叫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来。保存时间长,从保存时间长,从1 1分钟以上到许多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83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一、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一、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主转化(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主转化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都随年龄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增长而提高意义识记的保持量总高于机械识记意义识记的保持量总高于机械识记84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保 持什么是保持?什么是保持?保持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保持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存储在人们头脑等,以一定的形式存储在人们头脑中的过程。中的过程。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保持阶段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保持阶段存储的经验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存储的经验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85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量方面的变化:量方面的变化: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迁移而逐渐下降质方面的变化:质方面的变化:1 1、内容简略和概括、内容简略和概括2 2、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3 3、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突出86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二、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二、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一)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一)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到抽象类型1 1、具体材料的保持优于抽象材料阅读、具体材料的保持优于抽象材料阅读2 2、具体材料和抽象材料保持的区别随、具体材料和抽象材料保持的区别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二)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二)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三)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三)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87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再 现什么是再现?什么是再现?再现是从记忆库中提取信息的再现是从记忆库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阶段。再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再再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再认和回忆。认和回忆。88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课堂小测验现在请你来记忆下面的词表。你只能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