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docx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班级小组成员: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教学目标:通过试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难点:1、通过试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学法指导:探究法讨论方法:掌握变量法 试验仪器: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预习导学: 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凸透镜能将光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有个焦点。 2、焦距:到光心的距离,用表示。 3、能够在上得到的像叫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在光屏上承受到的像叫虚象。 4、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用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用表示. 问题探究: 讨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分组试验探究P97) 留意:应当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探究过程:详看课本通过探究,完成下表. 凸透镜的焦距f=cm,2f=cm. 科学探究表格一 物距u/cmu>2f 科学探究表格二物距u/cmf沟通合作: 一、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向凸透镜靠近,观看这个过程中,蜡烛经过哪个位置后所成的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哪个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结论:_.二、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拦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结论:_.三、1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如何变化?像有什么变化? 结论:.2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虚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又如何变化?像又如何变化? 结论:_.四、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相比,左右相反。那么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与物体相比,又是怎样的? 结论:_. 课堂小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表格: 物距u>2fu=2ff 扩展阅读: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讨论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1.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运用详细的物理学讨论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的意识 2.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和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试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定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试验。 学情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的应用有肯定的熟悉,但学生理解成像的规律会有肯定困 难,可通过探究加深熟悉 教法学法:多媒体技术、问题探究法、试验法、观看法、争论沟通法。教学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和火柴 课前预习导学: 1.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处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渐渐变小,像距渐渐变小B.像渐渐增大,像距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渐渐增大D.像渐渐增大,像距渐渐变小 2.通过试验发觉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关系。 3.当物距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实像;当物距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 课内学习研讨: 一、引入:利用凸透镜分别对着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看来设置情景引入课题。二、提出问题: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与什么因素有关?三、猜测:A、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B、与焦距的大小有关; C、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D、像的正倒可能与物体是否在凸透镜同侧有关。四、设计试验:试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2.凸透镜的焦距;3.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试验器材:凸透镜、蜡烛、白色塑料光屏、光具座和火柴。 五、试验探究:介绍方法与步骤 (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楚的实像。观看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例如u=1.8fu=1.2f。重复以上操作,进展观看和测量。 (3)连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例如u=0.8fu=0.3f。若在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则用眼睛透过透镜观看蜡烛的像。并记录像的正倒、大小。友情提示 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心,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到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屏上。 3、怎样找实像:当成实像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楚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 4、怎样找虚像:透过凸透镜用眼睛观看物体所成的像。 5、试验时留意分工合作,边试验边记录介绍试验器材(协作试验器材)凸透镜焦距f=试验数据记录表格凸透镜的焦距f=物距u像距v像的特征应用正倒大小虚实位置变化规律u>2fu=2ff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0cmB、15cmC、10cmD、5cm 3、小明同学在一次试验中,不当心用书本拦住了局部凸透镜,你认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半呢还是完整的?你预备如何验证你的想法呢? 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A.10cm4.(201*山东滨州模拟)张晨在做讨论凸透镜成像的试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3-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 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试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消失的实像最小图3-3-5 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消失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5.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清楚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A.肯定大于20cmB.肯定小于9cm C.肯定在10cm到8cm之间D.肯定在9cm到10cm之间 4.在讨论凸透镜成像试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行能是以下的哪个值()A.8cmB.10cmC.11cmD.14cm 6.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cm时,它的像肯定是() 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 7.在观看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A.始终变大B.始终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8.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光明、清楚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局部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A.只有上半局部,亮度不变B.只有下半局部,亮度不变C.与原来一样,亮度不变D.与原来一样,亮度变暗 9.(201*江苏南通模拟)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试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看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10.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图3-3-6放一根粗细匀称的棒AB,如图3-3-6所示,则形成的像AB为()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B.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粗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 D.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粗 课后反思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