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科院非法人单位运行管理模式研究及建议.docx
-
资源ID:85585151
资源大小:20.2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报告:中科院非法人单位运行管理模式研究及建议.docx
中科院非法人单元运行治理模式争辩1 引言非法人单元或非法人单位,国外称之为非法人团体,unincorporated society一般指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1。在我国,非法人单位包括:机关法人所属内部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合伙组织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类联营组织。与法人相比较,非法人单位具有以下特点:(1) 非法人单位没有自主经营的财产或者经费;2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担当法律责任。在我国,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承受多种形式搞活经济,非法人单位种类和数量渐渐增多。这种单位大体上可分为 3 类2:1经过有关部门认可的生产加工和效劳性社会组织;2经肯定主管机关认可,批准或履行法律程序成立,尚处于筹备阶段的企业、单位;3外国的企业组织。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随着学问创工程的实施,设立了一批冠以“中国科学院” 或所属争辩机构名称的跨机构、跨部门、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协同创组织即非法人单位或非法人单元,这些机敏的非法人单位在促进学科穿插融合,促进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促进治理专业化、科学化,发挥顶层设计和综合集成优势, 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等方面发挥了乐观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2 中科院非法人单元建设状况上世纪 90 年月以来,随着中科院学问创工程的推动,中科院建立了一大批如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理论物理争辩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超导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等在内的 125 个非法人单元见附件。设立这些非法人单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非法人单元快速反响,组织机敏,有利于集成和分散创各要素及各主体优势的特点,开展或统筹协调一个法人机构难以单独完成,需要跨所、跨部门进展的科技创活动。因此,非法人单元一般都针对一些体量大、跨度长、协调单位多的重大任务,主要工作是组织全院力气乐观争取、治理和实施国家任务以及为国家重大专项进展的前瞻部署,成为中科院治理体制上的一次重要创。院设非法人单元一般是指冠以“中国科学院”名称但不具独立法人资格的“联1合争辩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总体部”、“治理中心”等机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非法人单元名义对外开展工作;二是开展跨机构、跨部门的科技创活动;三是人员、财务、资产治理等相对独立;四是有明确的组织和依托单位。 纳入国家和院已有治理序列的单位,包括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野外台站等, 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共建的非法人单元。按其功能定位主要分为 3 种根本类型: 争辩型、转化型和治理型。争辩型非法人单元重点聚焦学科穿插融合的前沿方向,或技术前沿、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合作争辩、技术集成,及相关的争辩支撑平台建设,促进科教融合和跨部门合作。转化型非法人单元要充分发挥其在创价值链中纽带、中介和平台的作用,集合学问、成果、人才、信息、需求等各类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效劳区域创进展。治理型非法人单元是院机关治理职能的延长,要以效劳院宏观治理为主, 发挥其专业争辩和智力资源优势,发挥其在国家和院重大科技创活动中的总体 设计、统筹协调、系统集成和监视治理的职能,提升战略规划、综合集成和科学治理的力量。2.1 非法人单元的组建条件非法人单元一般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争辩所共同组建,也可由争辩所与大学、企业、地方或国外机构等联合共建争辩单元的建设应与院科技布局调整和科技 创战略行动打算实施严密结合,与担当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或与地方、企业合作 严密结合,有利于优势集成和科技资源共享。争辩单元应有明确的法人依托单 位。该依托单位应供给相应的装备、场地、设施等支撑条件,并代管建争辩单位的人事、财务和资产等。2.2 非法人单元的组织治理模式2.2.1 治理原则及分工院非法人单元纳入院机构治理范围。院明确治理的关键点和关键环节,乐观发挥非法人单元作用,促进协同创。治理的根本原则是:1明确功能,分类指导。依据争辩型、转化型、治理型,明确非法人单元的功能定位,确定各类型非法人单元治理重点,分类治理。(2) 明晰权责,落实责任。通过治理标准和协议等法律形式,明确院非法人单元及其设立单位、共建单位、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协作单位等主体的权利和责任。(3) 标准治理,促进进展。重点明确院非法人单元的治理构造、创活动、人财物和学问产权治理的标准,促进其安康持续进展。(4) 加强考评,动态调整。对院非法人单元运行状况进展年度登记,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并依据考评结果实施动态调整。在治理分工上院各综合局按其治理职责对院非法人单元进展宏观指导和监 督。其中,规划战略局负责总体进展战略、规划布局和宏观政策方面,人事教育局负责机构和人员治理方面,打算财务局负责财务、资产和学问产权治理方面。2.2.2 组织治理方式鼓舞争辩所依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进展前沿,与其他争辩所、大学、企业、地方或国外机构等联合共建争辩单位。这类争辩单位一般由争辩所自主部署、自行调整。院有打算有重点地在一些穿插领域前沿和的学科方向组建假设干争辩单位,其中少局部在条件成熟时可进展成为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争辩机构。这类争辩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理事会应由共建方、依托单位、有关部门的代表和假设干独立理事组成。2.2.3 经费支持方式争辩所自主部署的争辩单位,由争辩所自费建设,对于少局部进展态势良好的争辩单位,院将通过装备、人才、开放试验室等专项打算择优支持。院重点部署的争辩单位经费实行一次核定、动态调整、统一核拨。一次性开办费主要包括根底设施建设和修理费用等,用进人才经费在院人才培育专项经费中安排; 大型设备经费在院装备专项经费中安排。争辩单位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担当院重大工程、重要方向工程、领域前沿工程,国家各类科技打算工程,或地方、企业等合作工程。院不对争辩单位另设工程专项。在院重点部署的争辩单位建设资金中,匹配资金包括院外资深,共建单位自有资金等与院核定经费的比例一般不低于 0.51。2.2.4 人员治理方式非法人单元用人,实行全员聘用制,由相关法人单位与受聘人员依法签订聘用合同,并为其供给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相应的薪酬和社会保障。相关法人单位、非法人单元与受聘人员三方应签订具体的工作协议,明确三方需要协商确定的相关内容。可依据需要设置负责人岗位,如主任、副主任、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院非法人单元负责人聘期一般为 3 至 5 年,聘用不与行政级别挂钩,聘期内的薪酬应充分反映其对非法人单元治理的奉献。2.2.5 考核与评价院明确相关局为非法人单元的主管部门,担当非法人单元的宏观治理职责, 主要是:1对非法人单元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展充分论证,提出意见;(2) 联系非法人单元,并对其进展和运行赐予支持、指导和帮助;3对非法人单元进展年度监测和定期评估,依据实际状况对是否存续提出意见。院非法人单元实行年度登记制度,由非法人单元填写提交年度登记表,主管部门应在听取共建各方意见的根底上,给出非法人单元运行状况的鉴定意见,报人事教育局审核备案。考核评估要依据非法人单元的特点分类进展,要充分听取共建各方的意见。对评估优秀的,赐予表扬和嘉奖;连续两年未能通过年度登记的,予以整顿或撤销。非法人单元负责人实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制度。考核工作由理事会或领导小组负责,送主管部门备案;无理事会或领导小组的,由主管部门负责。考核结果作为院非法人单元负责人嘉奖或续聘的依据。3 中科院非法人单元建设实例争辩通过对中科院非法人单元建设状况的争辩,我们大致了解了它们在非法人单元运作过程中的组织治理方式、经费支持方式、人员治理以及考核评价方法。这套组织治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是怎样进展的,针对不同的非法人单元又有怎样的实施操作细则,为此,我们将通过 2 个非法人单元的实际运行状况来分析说明。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进展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非法人研发 单元。中心立足于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及相关争辩领域雄厚的争辩根底和创实力,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业技术及成果的转化、集成和应用平台, 其功能将集技术孵化、技术集成、产业示范与成果转化于一体。中心下设生物农药、环保肥料、抗逆制剂、作物品种、果蔬花卉、生态养殖、优质水产、精准浇灌、农业智能 9 个分中心食品安全分中心正在筹备建设中。3.1.1 中心性质“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进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非法人研发单元,中心挂靠院生物局,由院农业创基地和农业工程办公室共同领导,依托动物争辩所设立中心秘书处,联合所、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成都生物所、微生物所等院内相关争辩所,与国内相关企业、政府和其他创单元结成“创联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开展绿色农业技术的孵化、集成和产业示范,促进以具体产品为产出形式的实质性成果转化。中心属非赢利性质的社会公益型研发机构,由院拨固定经费和技术转化的少量利益分成维持运转和进展。3.1.2 中心建设总体目标建立绿色农业技术创体系,搭建技术转化平台,集成相关绿色农业技术, 引进社会资源,与国内外相关企业、政府、农林牧业生产部门以及其他创单元建立广泛的科 1 技创联盟,通过技术成果的孵化与转化,生产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产品。中心支持每个方向性工程经费100 万左右,企业联盟匹配经费500 万左右,重点形成 35 个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大范围应用推广。3.1.3 中心的主要工作1) 建立科技创联盟,探究融资渠道,为中心的可持续进展供给资金保证;2) 利用中国科学院的技术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建设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平台;3) 借鉴国际先进阅历,发挥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智能库的作用,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供给政策建议和专家询问,推动中国绿色生态农业体系和学问产权体系建设;4) 与分中心、各级政府和企业合作,组织和协调重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5) 帮助分中心进展核心技术产品的市场开拓。3.1.4 治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心挂靠院生物局,由院农业创基地和农业工程办公室共同领导,依托动物争辩所设立秘书处,为具有治理和研发功能的非法人争辩单元,正式人员编制仍保存在争辩所,实行治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Ø 治理体制治理委员会由中心主要利益相关方组成,成员包括中科院生物局 2 人、动物争辩所 2 人、各分中心 1 人及相关地方政府及投资企业家代表假设干名。治理委员会设理事长 1 人、秘书 1 人。治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 执行治理委员会章程和决议。遵照章程的规定开展活动,按决议的内容完成各项任务;2. 审查中心工作打算和各项治理制度;3. 监视中心技术集成和示范工作的实施;4. 审查中心财务的预算和决算;5. 审议中心财务收入和利益安排方案。中心实行简化高效的行政治理体制,财务和资产等依托于动物争辩所。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设主任、常务副主任各1 名,由治理委员会任命,报院生物局批准。日常业务由中心秘书处负责。1. 中心主任的主要责任:1)负责执行治理委员会的各项打算;2)组织中心各项重大科技活动和工程规划;3) 任免中心的工作人员。2. 中心常务副主任的主要责任:1) 负责中心、分中心及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的协调治理工作;2)组织和协调争辩队伍,合理配置人力和资源;3) 制订中心的各项治理方法。3. 秘书处的具体职能:1) 帮助中心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及中心的条件保障工作;2) 负责包括制定进展打算、促进工程对接、学问产权治理、集成示范协调、市场开发、成果评估和工程融资等方面的工作。Ø 运行机制中心将吸取国际成功阅历实行治理委员会治理模式,由各参与单位派员担当理事参与中心的重大决策。结合中科院的办院方针和国家战略需求,成员单位的主体为院相关争辩所,联合企业和其他合作部门,发挥学科、政策和资金的穿插优势,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实现中心的可持续进展。除少量治理人员外,技术研发人员承受工程聘用,促进人员合理流淌。1. 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向治理委员会负责。治理委员会实行定期和不定期两种会议制。中心的重大事项由治理委员会打算,主任负责执行。此外,秘书处负责中心的日常治理和工程协调工作。2. 机敏开放的合作运行机制:通过搭建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平台,中心与分中心、政府、企业和其他重单元将实行包括任务招标、政府选购、技术效劳、技术转让和托付代理等机敏多样的方式开展合作。平台将向任何有志于进展我国绿色农业的部门、单位、企业和个人开放,融各方资金、技术、阅历和条件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国的绿色农业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参与各方将就合作具体内容,实行一事一议的方式签订合同,明确合作目标与合作期限, 并对双方的责任义务、成果共享、利益安排和保密协议等方面进展商定。3.1.5 队伍与人才建设Ø 人才队伍组成依据中心规划的重点进展领域,中心下设9 个分中心。每个分中心由1-2 位来自院内各争辩所的在编创核心科研人员及假设干工程聘用人员和博士后及争辩生组成,并将依据进展态势进展调整。中心还将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人员人才,承受创编制和工程聘用两种方式聘用,力争构建一支 构造合理、高水平的技术研发、集成、推广示范人才队伍。Ø 人才培育机制中心和分中心将通过争辩生培育、与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进展人员合作沟通以及在职人员培训等方式,建设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和具有较高创力量的从事绿色农业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