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数的教学反思1000字范文(6篇).docx
-
资源ID:85601671
资源大小:20.2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学质数的教学反思1000字范文(6篇).docx
教学质数的教学反思1000字范文(6篇)教学质数的教学反思1000字范文1 数学课堂教学应努力营造深厚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仆人。 最近我上了“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练习课,这一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把握质因数的概念,进一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但课前我发觉课中还有一精彩处,那就是让学生讨论一个数的质因数与它的约数之间的关系,及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之积与它们两数的关系。我知道,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益而无害的,而且能让学生探究、发觉这些关系比学生单纯把握几个概念,仿照一些解题方法更为重要,但另一方面也得舍得腾出一些本可用于“多练”的时间让学生去观看、讨论。事实证明,我的这一设计是胜利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加学习。不仅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提高观看、操作、分析、语言表达等多种力量。信任,经过长期的训练,定能使我们的教学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质数的教学反思1000字范文2 质数和合数这局部内容是在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质数和合数也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约分的根底。因此,学生必需坚固把握这局部学问。 作为一节典型的概念教学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拟抽象,与学生的生活有肯定的距离,对于质数和合数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自主探究、观看、比拟,自己去发觉。这样不仅着眼于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究,能够主动地建构概念,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和探究精神。 大家通过找120各数的因数,再依据因数的个数进展分类,得到结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3、5、7、11、13、17、19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素数(质数),4、6、8、9、10、12、14、15、16、18、20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生成中也有我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一个孩子提到偶数中除了2,其它的偶数都是合数。就此,我板书:偶数:2、4、6、8、10让大家给偶数“分家”,并说出理由。 在说的过程中一生板书又粗又长的分隔线,加深印象。感觉这节概念课学生学习的效果还不错。 教学质数的教学反思1000字范文3 本节课是在找因数的根底上进一步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学习如何推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不是质数的方法。同样的我利用用一样小正方形拼成长方体的方法,让学生分别找出2-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的方法,分别找出2-12的因数各是多少,并汇成表格,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更加清晰,明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谈论,将以上数字分为两大内容,一种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和至少3个因数以上的数。由教师引导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及其他的因数叫做合数。然后出乎意料的是,在我没进入下一个探究过程的时候,有学生提出怎么没把1算进去,这让我满是高兴,然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对1是不是质数进展了投票,并让不同意见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进一步得出1的因数只有1,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概念。然后结合找因数的方法中,总结出100以内全部质数的方法,得出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并要求大家熟记。 但是对于这一节课的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比拟抽象,找质数不象找奇数、偶数和找因数那样好推断,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很困难,因此我在教学时非常留意学生找质数的方法的多样性,并赐予鼓舞。在教学过程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中不单单是将学习的目标活生生施加在学生身上,更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理解数学的价值。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让学生与学问冲突,从而更加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质数的教学反思1000字范文4 ?找质数教学反思找质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倍数和因数,会找因数,以及2、3、5的倍数特征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是一节典型的概念教学,在这节课上我力求化抽象为直观,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抽象的概念直观化,让学习结合图形参加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在这节课中突出了以下两点: 一、数形结合,让概念直观化学生已经有了找质数的学习阅历,因此在这节课上,我从学生的已有阅历动身设计教学,让学生利用手中已有的小正方形拼摆出不同的长方形,比一比谁的设计方案最多。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有的数因数个数比拟多,有的数因数个数却比拟少,把学生的关注点第一次集中在因数个数上,数形结合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让学生看到详细的讨论对象。接下来,结合课件直观演示,学生们把问题焦点再次集中在因数个数上,看着统计的表格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有的小组设计方案较多,有的小组设计方案较少,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方案的设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认为可能是数的大小,有的认为可能是数的奇偶性,也有的认为可能是因数的个数,在经受了深刻的生生互辩之后,统一熟悉原来是因数的个数影响了方案的设计,把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因数个数上,这时,再次问学生假如让你来选小正方形的个数,你肯定不选哪些数,结合课件再次深入讨论这些数,这些数的设计方案只有一种,因数的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像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是质数,提醒质数的概念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中,数形结合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了质数的本质特点,把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受概念形成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全程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肯定的理解力量,但是如何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的熟悉更加深刻,本节课上,组织同学们小组合作,先通过组内合作拼摆长方形,发觉不同的数因数个数也不同。在经受了生生互辩,师生互辩之后,让学生的熟悉更加深刻,从而达成共识,像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是质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受了感知表象-概念的全过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索和分析,最终获得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教学质数的教学反思1000字范文5 一、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足够的空间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足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看、试验、猜想、推理与沟通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学问的理解。本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熟悉到质数、合数与一个数的因数个数的关系,明确了探究的方向,为学生主动探究构建了思维空间。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沟通,让学生在发觉中领悟了讨论数的方法,加深了对质数、合数的理解。 二、为学生积极互动创设足够的空间 通过对教材的悉心揣摩,细心设计,有效重组和完善整合,凸现崭新的教学理念。设计让学生思索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应怎样分类才合理,将质数固有的特性奇妙地隐含于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中,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动身,或拼摆、或画图、或在脑子里想象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进展探究,并发觉一个数的因数若要把个数一样的分成一类,那么无法进展分类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探这些数的共同特点,学生自己会发觉它们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从而获得质数的本质属性,在与质数的比拟中,建立合数的概念。在这种数形结合、多种感官参加以及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学生建构起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自然理解透彻、印象深刻、记忆坚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比拟、抽象、概括等思维力量及探究精神得到较好的熬炼和培育。 三、为学生体验数学创设足够的空间 如何让学生情愿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爱数学,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单纯地实行教师权威的方式迫使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明显是不行的,而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动身,制造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是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将教材学问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相联系,这样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空洞的数学学问变成生动好玩的数学活动。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亲切感,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的进展。在本节课上我利用生动的嬉戏,不但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对所学学问的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无处不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真正成为活动前的筹划者,活动中的引导者和合,疑难处的参加者和讨论者,要搭建一架无形的梯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登攀中拾级而上。 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外界教育信息的丰富多彩,加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不少学生实际上对本课内容已经有或多或少的把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有所反映,学生能不约而同的说出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等等。课后对学生的个别谈话中了解到,有的是父母事先教过的,有的是自己看书学习的,尽管他们的熟悉有可能是一知半解,但至少有肯定层次的熟悉,但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注意考虑学生现有的教学起点,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学的切入口在哪里?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呈现学生已有的学问根底上绽开教学,放手让优秀学生带动中下游学生绽开学习,以表达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另外课堂教学中还表现出对学问把握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又如何全面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探究和开拓。 教学质数的教学反思1000字范文6 一、教学目标 1在教学活动中,帮忙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培育学生的观看、比拟、抽象、概括力量。 3使学生初步熟悉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布满着探究与制造。 二、教材分析 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而成,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质数与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连续拼长方形,找出2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展观看和分析。引导学生发觉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在争论沟通的根底上,将这些数分为两类,以提醒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进而熟悉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每个班大约有六十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局部来自于学校四周小区居民的孩子,一小局部是借读生。由于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学生思维还是存在肯定的差距。在学习此局部内容时,大局部孩子都能很快理解并把握。 四、教学设计: (一)嬉戏引入新课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嬉戏,你们情愿吗?下面我先说一说嬉戏的要求是:每个小组都有一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但是每个小组小正方形的个数都不一样,请你将袋中全部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略微大一点的正方形。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请把你们的设计方案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察,订正错误。) 学生汇报,教师进展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可能如下: 1 × 9 9 3 × 3 1 × 24 2 × 12 3 × 8 24 4 × 6 师:那这个组就是咱们今日拼图竞赛的设计冠军。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有11块小正方形的小组不同意,由于只有一种设计方案。教师板书: 1 × 1111) 师:还是这11块小正方形,大家帮忙他们想想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师:哪个组也遇到了与他们组同样的困难? (板书:29、7、13、17。) 师:为什么它们只有一种设计方案呀?(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板书:29、7、13、17的因数。 师:指合数说,为什么它们不是一种设计方案?(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约数) 师:假如重新竞赛,让你们自己选择小正方形的个数,你们确定不会选择哪些数?为什么不选择11、29、7、13、17呢?(由于它们只有两个因数) 师:看来你们选择的标准是依据数的因数的个数,我这还有几袋小正方形,(出示信封1-12),请你立刻写下它们的因数。 板书可能的状况:1:1 2:1,2 3:1,3 ······· 12:1,2;2,6;3,4; 师:请你认真观看每个数因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分类。 (学生进展小组争论,争论后学生汇报的状况是:按数自身奇偶性分类按因数个数的奇偶性分类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师:依据第种分类的方法,移动112这些数,将消失下面的分类。 板书: 1 2 4 3 6 5 8 7 9 11 10 12 师:你能给这两类数取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师提出质数与合数并板书)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合数? 师:你们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成质数与合数,“1”怎么办呢? 板书:“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现在能快速推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吗? (媒体出示一组数据) 师:组内商议商议,你们组喜爱挑质数就把质数挑出来,喜爱挑合数就把合数挑出来。看哪个组挑的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如下:质数: 2、3、23、31、37、41、47;合数:25、33、49、51、63、74、36、70;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1) 师:你们为什么都不挑1呀? 师:(拿着1)1放在这边行吗?(指质数)放在这边行吗?(指合数)怎么办?为什么? 师:刚刚我发觉有的组在选择合数时推断得特别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阅历吗? 生: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再找到第三个因数就可以推断出这个数是合数。 师:我们已经初步熟悉了质数和合数,接下来利用刚学过的学问做一个嬉戏,快乐吗? (二) 嬉戏活动 1、 猜电话号码 师:下面我们搞一个猜电话号码的活动,每个同学先听清晰要求,依据教师提示的要求从左到右写数,并仔细做好记录。下面活动开头: 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 10以内最小的质数。 10以内最大的质数。 10以内最小的合数。 这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0以内最大的偶数。 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学生汇报:电话号码是83274189) 2、 自我介绍 师:下面做的活动是自我介绍。依据自己的学号说说这个数的特性,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如:我是1号,1是奇数,它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合数;我是9号,它是自然数,整数,是奇数,又是合数。 (学生开展小组内的自我介绍,然后安排班内的沟通) 我是20号。它是偶数,也是合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小结与质疑 师: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四)动脑筋出教室 师:请最特别的数出教室(1号)请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请质数出教室;请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 五、教学反思 “找质数”这一局部学问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不多,所以学生非常困难用自己的阅历进展学问的建构。因此,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加精确地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本节课的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看,试验,归纳获得数学猜测,并进一步证明,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熟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究与制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确实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