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调研工作报告).docx
-
资源ID:85616393
资源大小:16.9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调研工作报告).docx
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调研工作报告)一、前言区的教育事业进展已进入一个空前富强的阶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立“一流教育体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环境、一流教育质量”,以及建立适应经济社会进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创立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在一流教育体制之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本设想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进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师整体素养提出的进展思路。二、现状与分析(一)教师现状:综合素养必需提高。1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立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学历合格培训,至2023年11底全区在职教师共4255 人,专任教师3494人,中学1454人,小学2040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385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1649 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但是, 学历并不能与力量划等号,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70%以上,缺乏实际工作阅历的问题比拟突出,在对教师进展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2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局部是先上岗后培训,而且缺乏治理学、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治理素养,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阅历摸索状态,进修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为区培育一批观念新、治理好的专家型校长。校长是教育进展的打算性因素,要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单靠阅历积存是不够的。3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进的人才,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思想上更多具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肯定的滞后性,因而引进和聘请骨干教师具有肯定的短期效应,但不能充分表达区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我区必需立足于外乡,培育一批具特色的“启明星”。4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进展的生命线,但我区教师尚不具备一线讨论者的力量,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讨论力量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力量才是教科研进展的命脉。教科研力量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需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人员、架构必需调整。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肯定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楚,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员无法担当应有的教学任务,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和反感。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缺乏以应付高速进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需进展转型。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政部门规定的连续教育机构,更应当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必不行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1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相当一局部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为时过早。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讨论的固有狭隘性,造成毕业生的学问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养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外表化。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能够担负起教科研“领头羊”的教师全区都匮乏,更何况一间学校,所谓的“校本培训”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有时几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反复请同一专家,造成了人员和资金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铺张。2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包括目前国内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缘由就是缺乏实践,进修学校必需进展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作为学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出路。三、目标定位(一)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教师连续教育,满意我区绝大多数教师连续教育的需求,成为我区人才选拔-“启明星”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区本”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根底。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对和六个转向。一个面对:即面对全区的全体教育工的进修需要六个转向: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二是将教师从阅历型转化为讨论型的新型教师;三是从泛化教育转为区本培训,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四是从“先上岗后培训”转化为“先培训后上岗”和“边上岗边提高”;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梯方案的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六是从单一的教师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进展方向的培训。(二)详细目标:实现学校治理、队伍建立、培训质量、硬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学校治理目标:坚持“转换机制,优化构造,增加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现代化治理运行机制,培育专家型治理干部,形成高效率、有特色的办学治理风格,队伍建立目标:建立一支学历高、素养好、力量强的教师队伍。培训质量目标:切实抓好全体教师的连续教育工作,达标率达100%,优秀率达80%,满足率达90%。到2023年,完成200名“启明星”的培训工作,对全部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进展轮训提高。硬件建立目标:建立一个适应我区教育进展的设备一流、设施完备的教师进修中心。四、 主要措施(一)符合教师需求的课程规划,是进修学校改革胜利的一半。建立新型教师培训课程,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进修需求,按需设课。注意课程的层次性、可操作性,注意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注意专家与教师共同进展课题讨论,开设自选课与必修课且以自选课为主的课程模式,并将每年的连续教育课时数转化为学分制,鼓舞教师自我进展和自我实现。(二)明晰进修学校架构,并进展人员调整。调整进修学校内部架构,进修学校内设理论部、实践部和后勤部三个部门,理论部负责制定课程(了解教师所需,聘请专家,设置科目,查阅讲义,考评课程效果,写分析报告并制定新的课程方案),并与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包括国内外)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践部负责教育实践(联系实践基地,选定指导教师,考评实践效果,跟踪调查),并与教研室和基层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后勤部负责财务、教室、教材等一系列后勤工作。(三)运用适当的鼓励机制,鼓舞教师不断自我提高。将教师进修与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挂钩,教师取得相应学分且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外出培训(国内外)和在职学历深造的嘉奖。(四)硬件建立是必备的客观条件。配备可容纳200人的报告厅、可容纳100人的网络教室各一,争论式教室和授课式教室若干,视频多媒体教室2间。建成与国内闻名师大远程教育网相连接的教师远程连续教育网络基地。(五)经费投入,是完成教师连续教育的保障。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1999年第53号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连续教育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中小学教师连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实行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详细经费来源包括:每年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从地方筹集的教育基金和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肯定的比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所办学校,其教师连续教育所需费用由办学者负责。五必需突破的难点和解决方案难点:1“按需设课、按需施教”的“需”较难把握,每个人由于自身熟悉的局限,他所认为的“需”可能与上级部门认为的“需”有肯定的差异。2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选择和聘用。一方面大多数教育专家大多从事理论讨论或进展过少量的实践指导,严峻缺乏实践阅历,且授课仍以讲授式为主;另一方面所需培训教师的专业多而散。符合我们要求的专家并不多。3教室的配备和功能缺乏。解决方案:进修学校人员配备必需是,有相当理论根底和教育实践阅历,擅长与人沟通,具备肯定的筹划力量,可以到达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的人,这样可解决难点1、2。难点3需由局统筹解决。 XCNKXEO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