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0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docx
-
资源ID:85705105
资源大小:40.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0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0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竹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破岩、磨、坚劲、任尔”等词。2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教学重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教学难点体会表达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指名学生朗读,全班齐读。3.理解诗题。(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是竹石是什么意思?那这首诗是写竹还是写石?) 板书:竹石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4.集体交流,理解诗意。(同学们真棒!那就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一组,合作交流学习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首诗。)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1.这个“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抓住一个“咬”字,想象竹根盘根错节的模样,想象竹根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你还能想到用其他词来形容吗?(如“抓、攀”等。) “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2从咬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竹子的刚毅性格) (二)“立根原在破岩中”1.理解“ 立:站立,扎根。立根(把根扎在)”。讨论交流:“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2.通过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6.读着读着,你对这样的竹子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肃然起敬。) 7.朗读,读出对竹子的崇敬之情。 8.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竹子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竹子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9.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中。(同学们,生活在破岩中的竹子会遇到怎样的磨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同学们,生活在破岩中的竹子遇到了怎样的磨难?(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2.理解“磨、坚劲、任、尔”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不拔; 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4.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竹子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竹子顽强的精神。四、想意境,悟诗情,总结升华(1)在你的生活中,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五、朗读指导读诗1.学生齐读。(有感情朗读) 2.师总结:同学们,朗读古诗除了在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把诗读好之外,老师还可以告诉你们诗还可以这样读:(幻灯出示诗词朗读技法歌诀) 一二声平三四声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3.师范读,配乐。(注意平仄规律、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4.学生自由读,生齐读。六、古诗除了可以这样读,我们还可以这样吟诵(播放竹石吟诵视频) 七、拓展延伸同学们,当我们面对学习中的一道道难题,准备放弃的时候告诫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当我们正为学习才艺感到困难时,我们鼓励自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突然降临的灾难时,我们坦然的迎接他,一起背背竹石。八、作业有感情地背诵竹石。收集与竹有关的诗句。板书设计竹石清郑燮借物(竹子) 坚韧顽强言志(做人) 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竹石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活动后,我细细思考:我有何收获?我的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在哪儿?我还可怎样做会更好?我一直认为: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我对竹石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情景心境之读”时我想让学生深挖教材,让学生充满想象,让课堂充满智慧于是我设计了“假如你是那棵竹子,你会对青山或岩石说什么?”“你是岩石缝中的竹子,面对风雨你又会说什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像竹子似的人,你能说说吗?”这三个问题。也许我的问题问的太突然; 也许是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不深,这些问题太难; 也许是学生们还没放松,不敢说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调整好心态,不断启发,不断鼓励,效果还是不太好。我清楚:诗歌教学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说、敢说、主动说; 这样,智慧才会在课堂里自由流淌。“平仄押韵之读”时我想让学生再次理解古诗还可以这样读,体会古诗的美,感受古诗的韵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吟诵”时我想让学生知道古诗还可以像歌曲一样吟诵,还可以唱得那么动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改变了学习古诗的枯燥的氛围。其实,公开课的效果,除了取决于执教者的设计和水平,更多的精彩应该是来自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基础; 公开课的精彩应是学生的精彩、平时训练的精彩。二、易碎的课堂仔细想来,课堂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制约。其实,这堂课上我想把我的教育思想完全体现出来,最后顾此失彼。一堂设计比较精彩的课,因为大多数学生有些紧张,因为我害怕没有新意,而成了易碎的课堂。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字是有呼吸的,有情感的,有体温的。文字应用心吟诵。“原境之读”时,让学生读了,但还是读的太少。“诵读”是语文学习之本,“诵到极致就是说”,诵读理解之后自然有话可说了。我失落了学生,没有给学生“尽情吟诵”的时间。诗歌教学,我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意境之读”时,我虽借助了图片,自己口头演示了诵读但学生的思维还是没调动起,想象能力还是没有激活。其实,这时,我应积极地、快速地调整自己的思路去适应学生。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边想象边画竹石图,用足够时间引导他们创作,他们的画上可加狂风暴雨,甚至可加坚强的竹子的语言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后发现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提问解疑。可引导学生互评画,根据画引导学生提问,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张有驰,才会表现出他们的灵性和创造力。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评价的时间这是一大遗憾。其实,“课堂是学生的”,作为教师,我们都清楚,但作为公开课的执教者,应该更清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在乎公开课的成败,在乎学生的真学习、真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落学生,才会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设计,这课堂才是永远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