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的路径选择.docx
-
资源ID:85713294
资源大小:38.2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的路径选择.docx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的路径选择摘要:高等教育进入群众化阶段,大学生人数激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原有的小班教学变为大班教学所代替,致使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增大而引发的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应改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生主讲式教学,比较法教学,案例式教学,是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可行途径。关键词:学生主讲式教学比较法教学案例式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史纲是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它以历史课为载体,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历史规律的教育实现思政教育的功能和增强学生的现实关心。因为教学内容的“似曾相识”,缺少新鲜感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问题,如何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地感受到,运用学生主讲式教学,比较法教学,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可以尝试的路径选择。一、学生主讲式教学所谓“学生主讲式”是指老师把讲台交给学生,学生的角色暂时转换为老师,就某一内容进行备课、制作课件、讲授,然后由其他学生点评,老师最后总评并依据学生所讲进行必要补充。一般而言,对学生较好把握和比较熟知的内容可采取这种方式。成功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关键需把握两点:一是内容的选择;二是课前的组织和准备工作。二、比较法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比较的对象。从纵向看可以有: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太平天国运动与古代的农民战争、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后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地主知识分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四一二”前后的中国国民党、国共的两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新民主主义与三民主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新旧中国社会制度等。从横向看可以有: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西方世界、中国阶级与西方资产阶级、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辛亥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与俄国式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特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美双方、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和平赎买”与苏联的“强行没收”、中国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战后中印建设开展等。三、案例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是提高历史教育功能的好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从一个或假设干具体事例出发,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分析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根本原理或思想观点的教学方法。“纲要”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感知具体历史事例人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的心弦,讲清道理,不仅切中要害地解决学生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感悟中感动,在思考中行动,思想和行为一致。比方,在分析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这一理论观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一个以小农自然经济为主体的近代中国,整个社会、文化与经济结构还是传统的,资本主义的开展很不成熟,不可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提供相应条件。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讨论的组织还是案例的,教师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扮演好案例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引领好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一个好的案例应具备理论的相关性、问题的开放性和主题的鲜明性的特点。选择了一个高质量的案例,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案例的总结评价是案例教学的点睛之笔。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归纳和总结,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案例所提示的本质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