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生活方式与体育比较分析.pdf
1 山西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2010-2011 学年 第 1 学期)学院(中心、所):体育学院专业名称:社会体育课程名称:社体概论论文题目:不同人群生活方式与体育比较分析授课 教师(职称):王晓红学生姓名:相卓年级:2009级学号:61 成绩:评阅日期:2 不同人群生活方式与体育比较分析相卓摘要:在我们生活的二十一世纪,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新潮,体育也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别对青少年,大学生,农民工,老年人等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以便引导各个群体人群都向健康的生活方式迈进,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关键词:体育 生活方式1 引言21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以合理、自由和丰富为原则,以文明、健康、科学为主要特征。社会赋予中国人以更多的时空和物质消费资源,人们可以自由地安排丰富多彩的生活。人们生活理性程度增加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使体育与自己的生活质量、与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形式联系得更加密切,体育将以其独特的功能全面介入生活领域。1但是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各个群体的人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己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逐个进行讨论分析。2 生活方式与体育概述生活方式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使生活方式发生千姿百态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分类是相当复杂的。生活方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社会的健康问题。生活消费、生活空间、生活节奏。行为习惯等构成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中存在着多种健康隐患:环境污染、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精神紧张、;生活危险等,造成的人体结构与机能退化和亚健康状态,不利于人类的进化与发展。体育运动可以从多方面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体营进入生活方式”、“议生活方式”、“生活体育”等等成为不少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成为许多国际会的研讨主题。在我国开始推行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时候,明确地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动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与价值。3 不同人群生活方式与体育比较分析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分析青少年休闲生活方式现状休闲是从文化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休闲生活方式是一种高度自我、强调个体心理满足、重视兴趣爱好、非功利的生活方式。休闲的生活方式,不但可以构筑完满的生活状态,而且越来越成为决定人生幸福的核心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青少年学习时问、家务劳动时间、个人必需时问和休闲时间的比例分别为3097、146、4583和 21 8l,2006年则变为 3118、194、4750和加 76。1引自参考文献 1 二十一世纪中国生活方式与体育3 从活动时间的构成关系上看,学习时间、家务劳动时间和个人必需时间略有增加,但休闲时间略有下降。2006年青少年休闲时间平均每天为4 h 39 min,比 2001年减少了 35min,沉重的学习压力挤占了大量的休闲时间。休闲活动的类型比较单一,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双休Et,休闲活动以室内静态活动为主,占全部休闲时间的87 9,以室外动态活动为辅,只占12 1。休闲体育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具有回归自然、健身、娱乐、休闲等多重功效,作为人类特有的、培育有文化的健康人的活动,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理想的追求,是人类身体的精神乐园,具有向善的价值趋向。休闲体育的发展,将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显示体育本质的回归,是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随着我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普遍有闲社会”和休闲时代必将到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使广大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从某种意义上说,阳光体育运动的终极价值就是要养成青少年休闲体育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转型,休闲体育已进入青少年的休闲生活,已走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列中,成为青少年的一种休闲理念、文明行为和霞要生活方式,成为青少年健康生活的显著标志;因此,各级政府体育部门要加强公共体育服务,发挥学校教育主导辐射、家庭教育启蒙引导、社会力量关心支持、舆论宣传科学导向的作用,积极构建青少年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分析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存在很多不良问题,男生吸烟酗酒现象严重,饮食不良习惯。女生膳食不合理,睡眠不够充分。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比较据调查统计:体育和非体育两个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吸烟、酗酒等情况,体育学院的男生比非体育学院的男生吸烟人数高出将近8个百分点,而女生差别不大。与吸烟的差别相比,饮酒的人数专业差别不大。无论体育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都存在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发现都存在膳食不合理,睡眠不够充分,严重沉迷于网络等一些影响身心健康的不利现象。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相比,体育学院学生吃早餐人数和晚餐吃的人数多,而吃零食和偏食挑食人数较少。体育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运动和聊天的较多,而看书的人数少。建议重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学生个(人健康信息卡,优化校园环境,使大学生生活方式向着健康、文明、科学的方向发展。建议大力提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把人学生生活方式向健康文明科学的方向发展。通过校园广播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宣传早餐的重要性,并与校医院相结合,给学生建立个人健康信息卡,把学生体质作为一项资产进行系统管理,定期体检测试,分析评价,反馈结果。4 加强大学生教学与行政管理。提高师资力量,优化校园环境,购置卫生安全的健身器材,完善学生的运动场地,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气氛。中国城市老年人生活方式与体育近年来,我国城市老年人所占城市人口的比重逐渐上升,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特点是活动频繁、时间较长、持之以恒;群体亲和力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活动项目多样、活动场所固定;体育活动动机多样化,其发展趋势是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普及,使终身体育成为可能,老年人体育人口的扩大化,使文体活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老年体育更趋于科学化,使“运动处方”的锻炼方式在老年人中首先得以实现。农民工目前生活状况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的农民工人口也在不断扩大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可能性有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目前的生存现状不具备对体育需求的条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目前的生存现状还建立在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阶段!没有参与体育的余暇时间和物质基础调查表明:大多数的农民工白天工作时间几乎都在8小时以上,计件工作制不存在休息日,工资发放没有保证,有时企业只发生活费,即使发了全部工资,但除去生活费,还得往家中寄钱,个人所剩无几。所以根本不存在参加体育的可能性。建议政府部门建立法律监督机制,严格要求企业切实履行劳动法,工会法 等有关法律,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加强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教育,消除企业与农民工的雇佣关系误区。视农民工为企业的主人,建立企业与农民工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新型企业运行机制。民营企业要重视农民工的文化体育生活,关注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未来企业发展角度讲,企业非常有必要引进体育人才,促进企业的人性管理,体育能提高劳动者的体力、体能,完善人格,只有当员工们体魄强健、精力旺盛时,才能适应现代大工业繁杂的、密集型的、高强度的、快节奏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民营企业要建立工会,发挥好工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的建立与监督。各地总工会要重视对民营企业工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建立监督机制,注意倾听工人们的意见,充分发挥总工会组织的作用,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工会开展业余文体活动和各种有意义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企业要推行 SA8000标准论证,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 SA8000标准改善民营企2刘林箭,张毅.浙江省农民工生活方式与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8(1):87-905 业职工的待遇,提高民营企业职工的生活质量,为职工体育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树立现代民营企业“以人为本”的和谐经营理念。医护人员生活方式与体育3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医护人员的体育消费水平偏低,体育消费观念不强;身体健康状况与身心状态不佳;维护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则重营养保健、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普遍都很高,但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不多,体育人口只有176;工作负担重、身心疲劳和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医护人员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是医院的主体,是完成医疗任务的基本力量,他们的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医疗卫生保健任务的完成,而且维系我国卫生事业的兴旺发达。健康的体质、充沛的体力是医护人员顺利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年限、健康长寿的保证。深入调查和研究医护人员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对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建议: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把健身娱乐消费的切入点放在社区体育服务上,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投资,兴建多功能、小适用型的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大力开发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产品市场。如康复养身咨询、减肥、健美、形体训练、游泳、体操、乒乓球、网球、足球、棋牌等培训班。及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学校、体育幼儿园等。鉴于目前陕北运动竞赛体育表演市场极不规范的运行现状。当前及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应放在拥有众多群众基础的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运动项目及商业性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上。6.结语综上所述,我国各个阶层的各个部分人群的体育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为了根治由于生活方式造成的社会疾病不得不把体育运动纳入医学的内容。因为体育运动是贯穿整个生活方式之中起着调节作用的成分,它调节并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健康效应。美国把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看成一种消遣娱乐活动手段,也当成一种戒除生活恶习的有力措施。在许多大学的健康、体育系中,出现了“生活方式与身体健康”的自我评价系统,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4所以在这里我倡导社会各界应当重视体育活动的参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3引自冯明丽,李儒新,侯广斌等.湖南省医护人员生活方式与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4-104引自体育社会学:第十九章体育与生活方式6 7.参考文献1宋永平.二十一世纪中国生活方式与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2,4:552 冯明丽,李儒新,侯广斌等.湖南省医护人员生活方式与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4-103 刘春梅,李文川,肖焕禹.国外生活方式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4:155-1584 林雪峰.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52-555 陈壮寿.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生活方式比较分析J.华章.2011,(12):190-1966 徐元玉,王林.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J.安徽体育科技.2002,23(3):12-147 刘林箭,张毅.浙江省农民工生活方式与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8(1):87-908 辛利,周毅.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生活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