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配餐作业3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__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含解析67.pdf
-
资源ID:85743290
资源大小:855.6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高考生物配餐作业3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__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含解析67.pdf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1(2018江西四校联考一)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大力增强过程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经过程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解析根据碳循环示意图中箭头的指向可判断A、B、C分别表示大气二氧化碳库、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是由生产者、消费者构成的,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A错误;过程主要表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大力增强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B正确;经过程(捕食作用)的碳有一部分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有一部分通过B自身的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C错误;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量从而加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即过程,D错误。答案B 2(201 8贵阳市监测)某农田中有如下食物链:甲乙丙。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若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种群丙的数量会增加B丙为肉食性动物,该种群的同化量少于乙种群同化量C丙天敌的引入增加了该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甲解析分析食物链,乙是丙的食物,乙数量增多,短时间内丙的数量会增多,A正确;乙以生产者为食,丙以乙为食,因此丙为肉食性动物,丙属于第三营养级,乙属于第二营养级,由于能量逐级递减,因此丙的同化量少于乙,B正确;若引入丙的天敌,食物链延长,则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会增多,C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不可循环,大部分细菌是分解者,甲为生产者,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D错误。答案D 3(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改共同体联考)某河流中有如下食物链:绿藻植食性小鱼肉食性鱼。如图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河流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丙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存在地理隔离B丙表示肉食性鱼,该种群营养级高,所含能量较少C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会增加D甲在不同水深处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是食物的原因解析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由于存在于同一条河流中,因此不存在地理隔离,A正确;物种丙是肉食性鱼,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所含能量也较少,B正确;植食性小鱼的数量突增,故肉食性鱼的食物增加,则短时间内物种丙(肉食性鱼)的数量会增加,C正确;物种甲为绿藻,生活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光照的影响,D错误。答案D 4(2018湖南六校联考)如图代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其中甲、乙、丙、丁和戊均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此可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型正确的是()解析能固定太阳能的是生产者,因此,甲为生产者,乙、丙分别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戊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结合碳循环,可知在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箭头,再根据食物链甲乙丙,可知A正确。答案A 5(2018洛阳市统考一)如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20 J/(cm2a)B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储存的能量是30 J/(cm2a)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5%D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至少为 500 J/(cm2a)解析第二营养级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只是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中的一部分,A错误;第二营养级储存的能量是其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C,为 30 J/(cm2a),B正确;从图中不能确定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多少,因此不能计算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 错误;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至少为(100 20)20%400 J/(cm2a),D错误。答案B 6.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B伴随 A过程的进行,能量输入生物群落中CB过程只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D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解析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圈的循环,A错误;图中A过程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伴随A过程的进行,能量输入生物群落中,B正确;B过程包括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等,C错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完成该循环,D错误。答案B 7(2018广东珠海摸底考)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答案C 8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对提倡素食的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B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损耗D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提倡素食即人直接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从生产者到人类只有两个营养级,因此,缩短了食物链,可以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减少能量的损耗,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 千克的草,则这1 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故 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故 B 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故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D错误。答案C 10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则下列选项中,能使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C获得能量最多的是()AE增多、D增多、A减少BD减少、B减少、A减少CE减少、D减少、A减少DA减少、D增多、E减少解析该食物网如图:,D 增多使系统总能量增多,而A 减少导致最终流向C的能量增加;E减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C。所以 A减少、D增多、E减少时,物种 C获得能量最多。答案D 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甲、丙、丁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B从捕食关系分析,能量最少的是图中丙所处的营养级C甲丁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D甲乙和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相同,但对应的生理反应不同解析图中甲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丁是消费者,乙是大气中的CO2库,三大功能类群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故A正确;分解者丙不参与构成食物链,故B错误;甲为第一营养级,丁为第二营养级,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故 C正确;甲乙和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均为CO2,但在甲乙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为呼吸作用,而在乙甲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主要为光合作用,故D正确。答案B 12(2018贵阳监测)图 1 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为相关过程,图 2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2 中的动物对应图1 中的 _(用图 1 中字母表示)。在过程中碳的循环形式为 _,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2)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5,则其体重增加30 kg,需消耗草 _ 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3)植食性动物能根据植株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因素判断是否进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的功能。(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演替。从生态系统 的 角 度 分 析,这 体 现 了 生 态 系 统 具 有 自 我 调 节 能 力,这 种 能 力 的 大 小 取 决 于_。解析(1)图 1 中 D是生产者,A是无机环境,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图2 中的动物属于消费者,对应图1 中的 B。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流动,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2)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RN。杂食性动物增重30 kg,则消耗草的量为301/5 10%304/5 10%10%2 460(kg)。(3)植物的形状、颜色属于物理信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植食性动物据此判断是否进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4)发生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答案(1)B CO2含碳有机物(2)N R 2 460(3)信息传递(4)次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组分的多少13(2018湖南六校联考)下图中 a、b、c、d 代表四种类型生态系统金字塔,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些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为b 型Bc 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10%C森林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也可能为d 型D在某些特殊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也可能为倒金字塔形解析某些水域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可能大于浮游植物,其生物量金 字 塔 为b 型,A 正 确;c 图 中 第 二 营 养 级 到 第 三 营 养 级 的 能 量 传 递 效 率 为48/596100%8.1%,小于10%,B 正确;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等植物(第一营养级)的数量可能比以植物为食的昆虫等动物(第二营养级)的数量少,捕食以植物为食的昆虫等动物的第三营养级的数量可能比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少,其数量金字塔为d 型,C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能量金字塔不会呈倒金字塔形,D错误。答案D 14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C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和 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解析图甲所示为初生演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错误;环境条件适宜时群落才可演替为森林,B错误;流经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大都来自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化学能(蔬菜、粮食等),C错误;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 是生产者,D 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B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成分,D正确。答案D 15冬捕渔民捕到一条4 kg 鱼,假如此杂食鱼的食物有1/2 来自植株,1/4 来自草食鱼类,1/4 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杂食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A28 kg B 280 kg C16 kg D 160 kg 解析依题意构建食物网,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杂食海洋鱼的食物来自3 条食物链,分别是海洋植物杂食海洋鱼,海洋植物草食鱼类杂食海洋鱼,海洋植物草食鱼类小型肉食鱼类杂食海洋鱼。能 量 传 递 效 率 按20%计 算,由 得:4(1/2)20%10(kg);由 得:4(1/4)20%20%25(kg);由得:4(1/4)20%20%125(kg)。故共消耗海洋植物的量为1025125 160(kg)。答案D 16(2018重庆一中调研)某地区年降雨量丰富,一弃耕农田的食物链之一是“甲乙丙”,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该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为 103 J/(hm2a),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固定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 500 105 75 71.5 8.44 6 4.38(1)从 生 态 系 统 的 成 分 看,食 物 链 中 甲 是 _,流 经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能 量 是_103 J/(hm2a)。(2)在食物链“甲乙丙”中,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是_,从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乙的遗体、分泌物中的能量和_粪便中的能量。(3)有人发现表中乙或丙的同化量与呼吸量之和不等于摄入量,请你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_。(4)调查发现在该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_。解析(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甲是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应是24 500103 J/(hm2a)。(2)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比,由数据分析可知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应是6/75100%8%,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所以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包括丙粪便中的能量。(3)摄入量等于同化量加上粪便中能量,而呼吸量是同化量的一部分。(4)在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答案(1)生产者24 500(2)8%丙(3)摄入量等于同化量加上粪便中能量,而呼吸量是同化量中的一部分(4)增加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