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复习试题(含答案)(40)(20200813193152).pdf
-
资源ID:85744695
资源大小:194.0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复习试题(含答案)(40)(20200813193152).pd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复习题(含答案)如图,B 的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哪些?请分别写出来【答案】B 的内错角有 DAB;B 的同旁内角有 C,BAC,BAE【解析】【分析】依据定义,依次分析即可.内错角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详解】B 的内错角有 DAB,DE 与 BC 被 AB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B 的同旁内角有 C,BAC,BAE【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线八角,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92 观察下列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1)如图 a,图中共有 _ 对对顶角;(2)如图 b,图中共有 _ 对对顶角;(3)如图 c,图中共有 _ 对对顶角;(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_ 对对顶角;(5)若有 2 012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多少对对顶角?【答案】(1)2;(2)6;(3)12;(4)n(n1);(5)4 046 132.【解析】【分析】(1)(2)(3)分别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计算即可得解;(4)根据对顶角的对数和直线的条数的规律写出即可;(5)把 n=2012代入(4)的公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2(2)6(3)12(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 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n1)n 对对顶角;(5)若有 2 012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2 012 1)2 012 4 046 132对对顶角【点睛】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计算对顶角的对数是解题的关键93 如图所示,直线 AB,CD,EF 相交于点 O,CDAB,AOE AOD35,求BOF 与DOF 的度数【答案】BOF54,DOF36.【解析】【分析】要求BOF 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只需求出AOE 的度数,而 BOF与DOF 互余,所以 DOF 的度数可求【详解】解:因为AOEAOD 35,AOD90,所以AOE903554;因为BOFAOE54,所以 DOF905436.【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 涉及到角的运算时,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平角、余角、补角、对顶角等)是解题的关键94 如图,已知直线 AD 与 BE 相交于点 O,DOE 与COE 互余,COE62,求AOB 的度数【答案】28.【解析】【分析】根据余角的关系,可得 EOD,根据对顶角,可得答案【详解】由余角的定义,得:EOD=90 EOC=90 62=28,由对顶角的性质,得:AOB=EOD=28【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与余角,利用余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5 如图:点 C 是AOB 的边 OB 上的一点,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1)过 C 点画 OB 的垂线,交 OA 于点 D;(2)过 C 点画 OA 的垂线,垂足为 E;(3)比较线段 CE,OD,CD 的大小(请直接写出结论);(4)请写出第(3)小题图中与 AOB 互余的角(不增添其它字母)【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CECDOD;(4)与AOB 互余的角是 OCE 与ODC【解析】【分析】(1)作 DCOB 即可;(2)作 CEOA 即可;(3)根据垂线段最短及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任一直角边即可得出结论;(4)根据两角互余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2)如图所示;(3)CE OA,CECD.OCD 中 OD 是斜边,CD 是直角边,CDOD,CECDOD;(4)CE OA,AOB+OCE=90 CD OB,AOB+ODC=90,与AOB 互余的角是OCE 与OD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垂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6 如图,?是?的边?上一点(1)过点?画?的垂线,垂足为?;(2)过点?画?的垂线,交?于点?;(3)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4)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1)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3)?;(4)?,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与性质即可解出此题.【详解】解:(1)作图,(2)作图,(3)?,故答案为:?;(4)?,垂线段最短,?,?,?【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垂线的定义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垂线段最短.97 如图,已知 AOB=20 (1)若射线 OCOA,射线 OD OB,请你在图中画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2)请根据(1)所画出的图形,求 COD 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COD=20或 160【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画射线OCOA,射线 ODOB;(2)如图 1,由于 OCOA,OD(或 OD)OB,则BOD=BOD =AOC=90 ,于是利用周角的定义可计算出COD=160 ,利用COD=BOCBOD 可得到 COD=20 ,如图 2,同理可得COD=160,COD=20【详解】解:(1)如图 1、如图 2,OC、OD(或 OD)为所作;(2)如图 1,OCOA,ODOB,BOD=BOD =AOC=90 ,COD=360 90 90 20=160 ,COD=BOCBOD =90 +20 90=20 ,如图 2,同理可得 COD=160 ,COD=20 ,COD=20或 160【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分情况作出图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8 如图,点 A、B、P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点,请你借助刻度尺、三角板、量角器完成下列问题:(1)画图:画直线 AB;过点 P 画直线 AB 的垂线交 AB 于点 C;画射线 PA;取 AB 中点 D,连接 PD;(2)测量:PAB 的度数约为 _ (精确到 1);点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约为 _cm(精确到 0.1cm)【答案】(1)见解析;(2)40;2.4.【解析】【分析】(1)根据直线、垂线、射线及线段的概念作图可得;(2)测量即可得【详解】(1)如图所示,直线AB、垂线 PB、射线 PA 及线段 PD 即为所求(2)PAB 的度数约为 40(精确到 1);点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约为 2.4cm(精确到 0.1cm)故答案为:40,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垂线的定义99 如图,有一块弯折的屏风,要测量在地面上所形成的AOB 的度数,你有几种不同方法,请写出来和大家交流【答案】详见解析.【解析】【分析】延长 AO、BO,利用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 或对顶角相等解答【详解】如图,延长 AO、BO,可以利用 AOB180 BOC,或AOBCOD 两种方法测量出 AOB.【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 ,熟记概念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0 如图,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条直线,就得到一个相交线的模型 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邻补角与对顶角吗?两根木条所成的角中,如果 35 ,其它三个角各等于多少度?如果等于 90 ,115 ,m 呢?【答案】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以及邻补角的定义,以及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1 和3 是对顶角,和2 是对顶角;1 与2 和都是邻补角,3 与2 和都是邻补角,2 和1 以及3 都是邻补角,3 与和2 都是邻补角;35时,235,1318035145;90 时,2 90,13180 90 90;115 时,2 115 ,13180 115 65;m 时,2 m ,13180 m.【点睛】本题考查邻补角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是一个需要熟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