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3_5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pdf
-
资源ID:85746992
资源大小:204.9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科学上册3_5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pdf
精品教案可编辑物体的内能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一节具有实践性学习意义的物理课,主要研究“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较为能量以及内能知识储备,但对于微观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理解有一定困难,分析实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这两种方法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和方法的等效性。能力目标: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了解事物。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验现象分析科学规律的探索科学的精神。通过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讨论问题,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及其方法的实质和等效性。解决措施: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和借助实验来促成问题解决.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应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分析实例:气温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的现象。解决措施: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和借助实验来促成问题解决.精品教案可编辑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创设情境引人一、内能(热能)二、做功可以改变内能三、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依据的理论依据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理论,遵循媒体教学设计整体优化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围绕学习目标,努力促成知识向能力迁移。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复习回顾,为新课铺垫。主要是 通 过 教师引导,学生 共 同 回忆来进行。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这些宏观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式的能。那么,微观的粒子是否也有能量呢?1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学生共同回忆以旧 思新,为新知 做好铺垫。2、实际感知,引入新课。建立概念实验:红墨水扩散(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热15分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引入本课主题精品教案可编辑运动)越剧烈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内能,并强调它的特点两滴水靠近,会自动汇成一个大的水滴原因是分子间有 _ 将弹簧拉伸弹簧所具有的能叫_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能相互吸引,将他们分开后他们具有的能叫_ 分子势能和 _ 有关,一般情况下,分子间距_,分子势能增大。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判断:哪些物体具有内能?说明原因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0以下的冰也具有内能。你猜测内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并举例子说明。1.温度高低:一杯水处于热与冷状态-分子动能2.体积大小:一杯水分成不同两份-分子个数3.状态不同:100 的水继续加热变成水蒸气-分子势能思考。交流。3、师生互引入:给你一根粗铁丝,你有几种办法升高它的15通过师生将课程精品教案可编辑助,合作研讨。将问题逐步深化,引 领 学 生进 一 步 思考。温度,增大它的内能?1.放在热水中;2.用手捂铁丝;3.对它哈气;4.放在酒精灯上加热;5.放在太阳下晒6.不断摩擦它;思考:1-5方法在改变内能方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从能量形式的角度分析)这种能量转移的方式我们称为热传递补充:热传递的三种方式.1.热传导: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例如:加热铜导线2.对流:液体或气体例如:烧水3.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具有向外发射能量的本领演示实验-3 将一个金属块放在热水中,感觉_。演示实验-4 将铜丝的一端加热,现象为_。两组实验中,内能转移的条件是什么?内能转移多少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分钟实验理解做功改变内能。合作共同探究推入主旨问题解决精品教案可编辑压缩气体做功:体验实验:快速在桌面摩擦图钉演示实验-5 快速向下压活塞演示实验-6 向可乐瓶内打气结论:_ 改变物体内能联系与应用:一根粗铁丝的内能增加了,是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呢?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做功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不同,但改变内能的结果是相同的。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上是等效的。精品教案可编辑课堂教学流程教学反思总结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思索:1、课堂有较大思维容量,需学生全力集中参与,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引导上需更多思考。2、教学实验的合理利用有效化解了难点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3、在现代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上还应进一步做精细设计。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