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85754193       资源大小:2.47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1 届新高考地理三月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 分)1流浪地球作为一部天马行空的科幻电影曾“霸屏”2019 年春节期间话题榜。该麻影讲述的是太阳即将自然衰竭,地表出现极寒天气。为了挽救地球家园,人类将地球停转并装上特殊推进裝置将地球推离公转轨道,准备在千百年后寻得新的适宜恒星星系的故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若太阳的内部聚变反应逐渐衰减,可能导致A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B地球板块运动减慢C南北极极光现象增多D山地林线位置上移2若地球突然停止自转,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地表物质立即向西抛洒移动B各地气温的日较差开始缩小C部分沿海马上出现海水退去D全球气压带的气压状况反转3若根据材料情景推断,“推动地球”寻找新家园的新能源将是A生物能B太阳能C核能D风能【答案】1A 2C 3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自转运动地理意义的知识点。1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的内部聚变反应逐渐衰减会太阳辐射减弱,到达地面的热量减少,积温也减少,农作物生长周期会延长,而生长期会变短;地球板块运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太阳辐射减弱则抛洒到地球上的带电粒子会减少,极光现象也就有所减少;全球气温降低,山地林线位置将会下移。故选A。2地表物质与地球保持同步角速度旋转运动,若地球停止自转,因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地表物质将因惯性向东抛洒;地球自转停止,昼夜交替时间接近恒星年(地球需绕日转一圈才能完成昼夜交替),昼半球持续增温,夜半球持续降温,所以地表昼夜温差将增大;因海水向东涌动,大陆东岸海水因惯性将快速退去;全球大气因惯性向东移动,风压带将会顺势紊乱而非颠倒。故选C。3人类正在远离太阳,太阳辐射减弱,不可能是太阳能;太阳辐射减弱,导致生物能的生产量将缩减,而且较难提取成高效持续的动力;风能是太阳辐射能的转化,三者都不是理想的能源。而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密集型能源,不以离开太阳而受到影响。故选C。【点睛】生长期是指植物能够生长的时期(均温度大于等于10 摄氏度的时候),生长周期则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即一熟)。林线是指山上林草界的上限。气温降低,林线下移,气温升高,林线上移。2谚语“瑞雪兆丰年”是指适时、适量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对春耕播种以及冬小麦返青都很有利。降雪是固态降水,常出现在气温低于0 的地区,雪中含有丰富的氮化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瑞雪兆丰年”谚语最有可能创作于()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2“瑞雪”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降低土温增加肥力缓解旱情杀灭害虫改良品种ABCD3“瑞雪”覆盖对土壤温度产生影响的主要原理是,“瑞雪”()A阻挡了地面辐射B削弱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D增强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答案】1B 2C 3A【解析】【分析】1题中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为我国冬小麦主要种植区,故B正确。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主要种植春小麦,小麦不在地里越冬,A错误;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CD错误。故选B。2材料显示“雪中含有丰富的氮化物”,因此“瑞雪”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正确。冬季天气冷,覆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不传热的,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外面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等到寒潮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慢慢融化,这样非但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雪融的积雪消融可以缓解旱情,正确,错误;积雪中低温可以杀灭害虫,正确。改良品种依靠科技力量,积雪不能够改良品种,错误。故选C。3覆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不传热的,因此可以有效阻挡了地面辐射,故 A 正确。积雪与削弱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无关;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会造成土壤温度过低,不能体现“瑞雪”的价值。故B、C、D 错误。故选A。3张家界地貌以独特的砂岩地貌而著称。武陵源景区内的天生桥,是由一块厚约5 米的天然石板,横空“架”在两座山峰之间构成,被称为“天下第一桥”。读下面两图完成下面小题。1“天生桥”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塌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塌C固结成岩-风化侵蚀-重力崩塌-地壳抬升D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塌2有关天生桥的叙述正确的是A欣赏要把握时机B属于冰川遗迹C化学溶蚀作用强烈D处于地貌演变的峰墙阶段【答案】1A 2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知识。1由题干“张家界地貌以独特的砂岩地貌而著称”可知,“天生桥”由沉积岩组成,形成过程是先沉积固结成岩后地壳抬升,抬升到地表后才能受外力作用,受外力作用中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影响,最后受重力崩塌作用形成。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2天生桥不随时间变化景观发生变化,所以天生桥的欣赏不需要把握时机,A 错;天生桥主要受风力和流水作用为主,无冰川作用,不属于冰川遗迹,B 错。天生桥主要以砂岩组成,不是石灰岩,流水溶蚀作用弱,C错。结合演变过程图和照片判断,天生桥侵蚀情况与峰墙阶段相似,所以天生桥还处于地貌演变的峰墙阶段。故选D。4灌丛荒丛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左图示意某区域植被分布,右图示意灌丛沙堆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和光照B地形和降水C热量和水分D土壤和水分2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B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条件差C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D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3若农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地区是A绿洲东部灌丛荒漠区B绿洲植被灌丛荒漠区C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D无植被区【答案】1C 2D 3A【解析】1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该地水源相对较多,故影响因素是水分;在山地海拔较高处由于气温低,蒸发弱,则该地分布着高山草甸,影响因素主要是热量;所以C正确。2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所以D正确。3荒漠化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对荒漠化起决定作用,农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地区是绿洲东部灌丛荒漠区,所以A正确。5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区域位于A南美洲B北美洲C非洲D亚洲2甲乙两地植被类型不同的影响因素是A洋流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3若甲乙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白昼更长B两地昼长相同C太阳直射赤道上D乙地昼夜差异大【答案】1B 2A 3D【解析】1西半球主要是南北美洲,根据纬度和海陆轮廓,该地在中美地峡,可推出是北美洲。2北美南部东临墨西哥湾暖流,西临加利福尼亚寒流,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故答案选 A。3题中没有明确是晨线还是昏线,所以 A、B 都不对,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故太阳不直射赤道,C 错;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异越大,故 D 对。6下图为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采用滑轨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地质2波斯湾至新德里天然气输送有、两条线路,较之管线,管线的主要优点是A线路短,运量大B受地形、地质干扰小C便于国家管理D连续性更强【答案】1D 2D【解析】1巴基斯坦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滑轨设计有利于克服地震的不利影响,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故D项正确。2线路是通过陆上管道输入新德里,线路是先通过海洋运输,再通过管线输入新德里。对比可知,管线全部位于陆地,天然气输送无须转运,连续性强,无须海运,受气象条件干扰少,但管线途径山区和地震带,受地质灾害影响大,安全性较低,经过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天然气管线管理不便,故D项正确。7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面图是 1975 2009 年南澳岛气象观测站(测站位置:117.02 E、23.26N,海拔高度 7.2m)的大雾日数等气候资料。下表是雾日前后 24 小时变温概率统计(%)。结合图表完成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成反比B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大C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常形成大雾天气D气温20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2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南澳岛 2、3 月份大雾出现的概率较大的原因可能是正变温时,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负变温时,风力较大,有利于大雾的形成2、3 月份气温适宜,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南澳岛上的气温较海洋气温高,且温差较大ABCD3南澳岛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在当地能看到的现象是A当地大雾浓度最大时一般是中午 12 点B当地台风活动频繁,降水多,多大雾天气C当地太阳接近于正东方向升起D岛上居民穿着以厚实的羽绒服、棉袄等衣服为主【答案】1B 2A 3C【解析】【分析】1从右图可以看出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先增大后减小,A 错误;从左图可以看出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大,B 正确;图1 中左图看秋季大雾天气较少,C 错误;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气温是20以上,D 错误。所以选B。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升高时易形成雾,正变温时,水汽蒸发多,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正确;气温降低时形成雾的概率小,风力较大水汽不易积聚,不利于大雾的形成,错误;2、3月份气温升高,有利于大雾的形成,正确;南澳岛上的气温夏季或者白天较海洋气温高,冬天或者夜晚比海洋温度低,错误。所以选A。3从上右图可以看出南澳岛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不是在气温最高时,当地大雾浓度最大时一般也不是中午 12 点,A 错误;一般夏季休渔,气温较高,所以B 错误;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气温不高不低,应为春秋分,当地太阳接近于正东方向升起,C正确。广东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岛上居民不可能穿着以羽绒服、棉袄等较厚衣服为主,D 错误。所以选C。【点睛】雾是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冷却到一定程度,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雾一般有生成、持续、消散三个阶段。8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特点是A逐年增加B整体趋减C先增后减D基本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人口增长率为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之和。据图判断,上海市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之和一直高于0,即人口增长率大于0,故上海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A正确。故选 A【点睛】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与当地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机械增长与当地的人口净迁移率有关。9一个城市的人口生态位是指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决定的该城市人口所处的地位。城市的生态场势指人们在某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适宜度。城市人口生态位与城市生态场势均衡的城市为协调型城市。下图分别示意18 个中心城市人口生态位(下左图中三条曲线为等生态位线)和生态场势指数关系(下右图中三条曲线为等生态场势线),图中数字表示依据相关指数排序的序号(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城市中人才最容易外流的是A大连B福州C长沙D武汉2下列城市与该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A上海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B西安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C重庆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D昆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答案】1C 2A【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反之,序号越小,相关指数越差,区域发展不协调。选项中,长沙的横纵坐标数值均较低,发展不协调,容易导致人才的外流,故选C。2城市与该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因地制宜,上海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可以让城市保持活力,A合适;西安教育程度已经比较高了,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发展措施不是最迫切解决的问题,B错;重庆本来人就不多,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会对当地发展不利,C 错;昆明的发展势头正好,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合理,D 错。据此分析选A。10等高线地形图中蕴含着许多地理信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图示甲、乙、丙、丁、戊五地,位于溪谷的有A 1 处B2 处C3 处D4 处2从等高线示意图中可以得知的是溪谷的坡度变化溪流的水深变化溪流的流量变化溪谷堆积物粒径大小变化ABCD【答案】1B 2B【解析】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说明当地地势较周围低,为谷地,有可能发育河流;而向低处弯曲则为山脊,发育成分水岭。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和丙地向等高线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则最有可能发育成河谷,故B 正确,A、C、D 错误。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溪谷的坡度大,溪流冲刷力强,溪流的流量变化大,堆积物粒径大;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则正好相反。故从等高线示意图中可以得知,但河流的水深由河床和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决定,因此不能得出,故B 正确,A、C、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1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暖气流一般运动速度较慢而多连续性降水,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月为A 7 月B10 月C1 月D3 月2图中虚线框架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A寒流降温减湿B地势高气压低C阳坡受热增温D季风势力较强【答案】1C 2C【解析】1根据风向判断时间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根据图示南亚季风的风向,此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说明北半球是冬季,该月为1 月份,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非洲西侧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A、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图中虚线框范围沿岸是几内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A 错误;B、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该处地势比东部低,B错误;C、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可能原因是阳坡受热增温,C正确;D、图示虚线框范围内地区不受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C。122018 央视春晚在贵州黔东南肇兴设立了分会场,黔东南地区的典型民居是A石砌碉楼B侗寨鼓楼C客家土楼D平顶阿以旺【答案】B【解析】【详解】石砌碉楼是西藏的典型民居,A错误;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侗寨鼓楼是黔东南地区的典型民居,B正确;客家土楼客家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客家民居,圆形围屋,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永定、漳州南靖、广东饶平县、大埔县等地,C错误;平顶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见的一种传统地方民居形式。在维吾尔族语中,“阿以旺”寓意为“明亮的处所”,D错误。故选B。132017 年 4 月 1 日,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洋淀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可能是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B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2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B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D跨流域调水【答案】1B 2D【解析】1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变化不大,因此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A 错误;读图可知,白洋淀上游的河流建有大量的水库,因此,由于上游水库大量蓄水,从而导致入湖水量减小,最终导致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B正确;据图可知,白洋淀上游分布有大量的湖泊、水库,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该区域工农业欠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对白洋淀半干涸、干涸状态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 B。2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可以从跨流域调水和节约用水等方面釆取措施,D正确;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和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会不断减少湿地的面积,措施不当,AB错误;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协调发展,因此暂缓开发区域经济来保护湿地不恰当,C错误。故选 D。14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分别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NOM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 MN并相交于 O。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A M地比 N地风速大BN地比 M地云量多CP地比 Q地云层厚DQ地比 P地气温低2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初夏的华北平原,则O地的天气最可能是A阴雨连绵B强对流降雨C大风降温D持续晴热【答案】1C 2B【解析】【分析】1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可作图如下,由于地处北半球,因此NM 一线处会形成冷锋,M 处于低压中心以上升气流为主,风速小,云层厚,N 处于冷锋过境,风速大;N地、M地云量均较多,A、B错误;P处于冷锋锋后阴雨天气,Q 处于冷锋前晴朗天气,C正确;Q 地比 P地纬度低,气温高,D 错误。故选C。2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初夏的华北平原,O地午后气温迅速升高,上升气流强烈,可能出现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故选B。【点睛】北半球的锋面气旋。15下列地形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出现较为频繁的是A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答案】A【解析】【详解】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降水量大、地形起伏大、坡度大,尤其是地震带附近最频繁,云贵高原位于地震带上,地形起伏大,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满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条件,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马拉若岛位于亚马孙河河口,为世界最大的冲积岛,该岛东北沿岸面对大西洋,周围完全被淡水包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大B地下径流大C蒸发量小D地表径流大2马拉若岛能够成为世界最大的冲积岛,说明该区域A河流含沙量大B河流输沙量大C侵蚀作用强烈D海潮作用强烈【答案】1D 2B【解析】1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说明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海水被大量淡水稀释,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量更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但大量的降水不可能仅降落到该岛周围,AC 错;该岛海拔低,地下径流并不能对海水起到如此大的稀释作用,B 错;根据图示,该岛位于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的入海口处,该河携带的大量径流对该岛周围起到巨大的稀释作用,水体成为淡水。据此分析选D。2河口冲积岛属于河流沉积地貌。马拉若岛能够成为世界最大的冲积岛,说明该区域以沉积作用为主,C 错。成为最大冲积岛,说明河流向入海口的输沙量大,B 对;含沙量大不一定在入海口沉积,且该河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植被较多,河流含沙量并不大,A 错;海潮作用强烈会导致泥沙溯流而上,会使冲积岛向海一侧面积减小。据此分析选B。【点睛】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17开普敦是南非著名港口和旅游城市。其南侧有座“桌山”,海拔 1087 米,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山顶上荒凉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洼地形成鲜明对比,且终年云雾缭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开普敦港A 12 月至 2 月是旅游业淡季B4 至 9 月泊船受海浪影响大C地处印度洋和大西洋交界处D西北因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2桌山山顶A受地形阻挡难以俯瞰开普敦港湾B“桌面”形态是受内力作用而成C云雾是湿润气流遇地形抬升而成D植被景观的差异受热量因素主导【答案】1B 2C【解析】【分析】1开普敦港位于南半球,12 月至2 月是夏季,是旅游业旺季,A 错。4 至 9 月是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泊船受海浪影响大,B 对。地处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衔接处,C错。西北因单一寒流形成大渔场,D 错。故选 B。2桌山山顶与开普敦之间没有地形阻挡,因终年云雾缭绕,难以俯瞰开普敦港湾,A 错。“桌面”形态是受外力作用而成,B 错。云雾是湿润气流遇地形抬升,水汽凝结而成,C对。山顶上是荒凉的戈壁滩,植被景观的差异受水分因素主导,D 错。故选C。【点睛】开普敦港位于南半球,12 月至2 月是夏季,是旅游业旺季。桌山山顶与开普敦之间没有地形阻挡,因终年云雾缭绕,难以俯瞰开普敦港湾。云雾是湿润气流遇地形抬升,水汽凝结而成。18我国东部某城市的李大爷想买一套住宅,他考察了数家小区楼盘,并选取了其中四家制作了如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我国住宅行业标准要求,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须设置电梯。据表完成下面小题。1因楼房布局原因,楼房之间最易出现瞬时强风的小区是()A甲B乙C丙D丁2李大爷腿脚不好,想买光照充足且比较清净的房屋,最理想的小区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B 2C【解析】【分析】本题以图表为背景,考查了楼房之间最强风形成原因和太阳方位与房屋朝向关系。要求学生读表、析表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1“狭管效应”也叫“峡谷效应”,就像峡谷里的风总比平原风猛烈一样,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强,易造成灾害。我国东部城市普遍被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或西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或东北风,表中甲丙两个小区楼房走向为南北和东西走向,不利于“狭管效应”的形成;乙、丁两地都有可能存在“狭管效应”,但图表中乙地的建蔽率较高,不利于通风,所以瞬间强风出现的可能性增强。故选B。2根据材料可知,容积率除以建蔽率即为楼层,甲为六层,乙为五层,丙为十一层,丁为六层;规定七层及以上设电梯,则只有丙符合题意。我国城市楼房东西走向,可以更多接受阳光。据材料分析,李大爷腿脚不好,想买光照充足且比较清净的房屋,应当选择有电梯且朝阳的房子。据容积率和建蔽率的比值,丙小区楼层为11 层,有电梯,东西走向朝阳,为最佳选择。故选C。19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2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基本相同B坡面环境差异小C坡度差异不大D坡面相互影响小【答案】1D 2B【解析】1一般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看海拔;水平自然带的分布看基带。不同山体比较所处纬度高地低应看基带。通过分析:各山体垂直自然带按垂直带谱分异规律分布正常,确定基带不是非地带性分异。排除了基带的非地带性分异,就可以据基带的自然带判断出纬度高低了。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地形较复杂,图中基面海拔相差不大,基面海拔对自然带基带影响不大,南北向热量影响较大。三峡大老岭与米仓山相比,米仓山有南北坡的差异,而三峡大老岭则没有南北坡之分,这就说明,三峡大老岭南北坡一样,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进而判断三峡大老岭在最南面,因此米仓山在三峡大老岭北侧。太白山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含常绿成分),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链岭南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链岭在太白山北侧。据以上分析可知,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D正确,故选D。2南北坡海拔基本相同,但不同高度水热不同自然带不一定相同,A错误。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均位于山顶。山顶体积、面积较小,不同坡向的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较强,水热条件基本一致,两坡在山顶处坡面环境差异小,水热条件差别小,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B 正确,D 错误。山顶处坡度差异不大,对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影响小,C错误。故选B。【点睛】20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我国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其形成受河流与湖泊的共同作用)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4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A地壳升降B湖泊水位C流域内植被D河流输沙量2与 K3时期相比,K2时期A沉积物颗粒均匀度差B湖泊面积更小C沉积体坡面更加和缓D沉积时间更长【答案】1B 2A【解析】【分析】1地壳升降会影响地形,从而改变流速,使得河流的搬运能力发生改变,故A选项不正确。湖泊水位变化,会改变湖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从而影响泥沙的输送距离与厚度,故B选项正确。流域内植被可以影响含沙量,但对于泥沙输送的距离影响较小,故C选项错误。河流搬运作用稳定说明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输沙量变化不大,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B。2与 K3时期相比,K2时期泥沙输送的距离短,说明该时期湖水的顶托作用强,河流流速下降快(泥沙沉积速度快)分选性较差,沉积物颗粒均匀度差,故A选项正确。湖泊面积缩小,会使湖水顶托作用减小,泥沙输送距离加长,故B选项错误。据图可知K2沉积体坡面更陡,故C选项错误。从题中所给的信息无法判断沉积时间的长短,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 个小题,共40 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纳特龙湖位于东非大裂谷的边缘、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距离东南部的阿普沙约113 公里。纳特龙湖是一个大湖,水很浅,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水中盐、碱浓度很高,很多物种不适宜在此生存。但这个让生命难以维系的环境里,却成为火烈鸟的理想繁殖场所,这里小火烈鸟的数量大约是全世界的四分之三。湖中的蓝藻是小火烈鸟主要的食物来源。自1883 年以来盖拉伊火山一直保持着间歇性喷发。下图为纳特龙湖位置和阿鲁沙各月降水量分布图。(1)说明纳特龙湖湖水很浅的原因。(2)指出纳特龙湖10 月一次年5 月湖泊面积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3)分析纳特龙湖湖水盐、碱浓度高是如何形成的。(4)分析纳特龙湖的自然环境为小火烈鸟成长所提供的生存条件。【答案】(1)地处东非高原,湿季降水较少,旱季湖水蒸发旺盛。(2)湖面先增大后缩小,但整体变大。10 月次年5 月湿季来临,降水多,湖泊水位升高,湖面变宽阔。(3)附近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散落到湖中;火山灰和火山熔岩被风化、侵蚀,盐类物质被风、流水搬运,在湖中累积;湖泊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流域,流出水量少;该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尤其是旱季)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地下温泉带来大量的矿物质。(4)湖水盐度高,蓝藻等嗜盐藻类大量繁殖,小火烈鸟的食物充足;湖水浅,便于小火烈鸟觅食;宽阔的湖面、有毒的湖水和蒸汽提供了天然的防卫保护体系,使得大型食肉动物和天敌无法进入。【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湖泊。【详解】(1)纳特龙湖湖水很浅,也就是湖水较少。湖水来源主要是降水,去向主要是蒸发。该湖位于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较弱,湿季降水较少,而旱季蒸发量却比价大,导致湖水较少,较浅。(2)图中显示,10 月份以后降水增多,说明进入雨季,随着雨季降水的增多,水量不断积累,所以湖面不断增大,5 月降水减少,湖面略有缩小,但就10 月一次年5 月整个时间段来说,整体是变大的。(3)分析纳特龙湖湖水盐、碱浓度高要从盐碱的来源,浓度增高的原因,与外界交换少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1、来源:附近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散落到湖中;火山灰和火山熔岩被风化、侵蚀,盐类物质被风、流水搬运到湖中并在湖中累积;地下温泉带来大量的矿物质。2、浓度增高的原因:该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尤其是旱季)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稀释作用少;3、与外界交换情况:湖泊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流域,流出水量少,盐碱的流出也少。(4)“湖中的蓝藻是小火烈鸟主要的食物来源。”湖水盐度高,蓝藻等嗜盐藻类大量繁殖,小火烈鸟的食物充足;“纳特龙湖是一个大湖,水很浅”湖水浅且面积大,便于众多的小火烈鸟觅食;“很多物种不适宜在此生存”,宽阔的湖面、有毒的湖水和蒸汽提供了天然的防卫保护体系,使得大型食肉动物和天敌无法进入。22(旅游地理)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45 公里秦岭山脉西段北麓,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窟龛凿于高2080 米、宽 200 米的垂直崖壁上。窟龛内保存有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壁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简析麦积山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答案】不利影响:景观分布在垂直崖壁,距离地面高差大,安全隐患多;洞窟间以栈道相通,能通行的游客数量少,旅游高峰期间造成游客拥堵,等待游览时间长;接待能力有限等。措施: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增加安全疏导人员;增加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安全警示牌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措施。【详解】材料提到窟龛凿于高20 80 米、宽 200 米的垂直崖壁上,距离地面高差大,安全隐患较多;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能通行的游客数量较少,容易造成拥堵,等待游览时间长。措施,针对安全问题应该增加安全防护措施,设置警示牌;针对拥堵问题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增加疏导人员。2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为阿尔泰山山地牧场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为冬、夏牧场。阿尔泰山区牧民在牧场之间按季节迁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转场”。吉木乃神石城地质公园,以花岗岩石蛋地貌为主,造型奇异,规模宏大。图乙为某中学生拍摄的景观照片“巨虾”(1)指出当地牧民“转场”所考虑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以及转到甲类牧场的季节。(2)描述图甲中主要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说明地貌景观“巨虾”的形成过程。【答案】(1)地形、气候、和植被(牧草)夏季(2)分布不均,主要牧区靠近河流(水源地)分布。原因:该地气候干旱,靠近河流,便于人畜饮用;草类生长茂盛,生态环境好(地形相对起伏小);适合放牧。(3)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凝形成花岗岩;经地壳运动抬升出露地表;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巨虾”等形态各异的花岗岩地貌。(内外力共同作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新疆牧民转场的原因,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等知识。【详解】(1)牧草生长季节差别,根据气候、地形和牧草生长情况划分一年四季的牧区、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牧场放牧牛羊。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气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屯积的魔草)过冬。所以,当地牧民“转场”所考虑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是地形、气候、和植被(牧草),而甲类牧场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是夏季牧场。(2)描述分布特征要注意结合其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联性来描述。结合图例读图可知,主要牧区分布不均,山上、山下都有,但是主要牧区均靠近河流分布。其原因是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为水源不足,只有河流发源地和沿河地区才有比较茂盛的牧草生长,此外,靠近河流也便于人畜饮水,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更适宜放牧。(3)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往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题干信息告知该处以花岗岩石蛋地貌为主,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由于侵入型岩浆岩深埋地底,必须经过地壳抬升运动,使地底形成的花岗岩裸露地表,再受到外力作用,经风化和侵蚀形成“巨虾”等形态各异的花岗岩地貌。24读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甲区域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2)图中甲地有大面积盐漠(荒漠中的盐碱地),试分析其成因(3)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甲地东南部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热量。这里有地球上地表温度最高的记录,高达7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图中甲地东北部藏红花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请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推测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答案】(1)盆地。理由:甲处等高线向四周依次是1000 米、2000 米,可以判断四周高中间低;甲处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为盆地地形。(2)甲地处内陆高原盆地,周围有山地阻挡,水汽难以进入,年降水量稀少;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导致盐分汇聚;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盐漠。(3)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降水量少;地处山脉背风坡,晴天多;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任答 3 点)(4)地势(海拔)较高的高原、山脉;高原山地气候,气温较低(或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较大;半干旱地区(或年降水量较少);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任答 3 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类型的判读、盐漠的成因,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及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分析,实质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突出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详解】(1)本题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由图,甲区域等高线中部数值低,四周数值高,由甲处向外,等高线的数值由1000 向 2000 过渡,且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据此判断甲地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2)盐漠的成因主要与气候有关,甲地盐漠的成因首先要从洼地积水容易导致盐分汇聚,再从蒸发旺盛的气候分析即可。甲地为盆地地形,地势低洼、积水汇入后不能排泄,导致盐分汇聚;地处亚热带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度增加;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处地处内陆地区,周围有山地阻挡,水汽难以进入,年降水量稀少,最后形成盐漠。(3)本题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从纬度、地形、天气、下垫面等方面进行分析,甲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从地形来看,甲地东南部地区位于山地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甲地东南部位于30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晴天多,降水少,气候干旱;该地下垫面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一是岩石比热容小,增温快,二是黑色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升温快。(4)本题考查农作物藏红花的生长环境分析,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地东北部地形为高原、山地地形,海拔较高,为高原山地气候,由于纬度较低,该区域的气候夏季气不高,冬季气温不低,气候凉爽,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同时,结合前面分析,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日照充足。

    注意事项

    本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为本站会员(索****)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