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85755405
资源大小:740.7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西省新余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pdf
江西省新余市 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校模拟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B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C因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而导致生物量为倒金字塔形D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次级生产量【答案】B【解析】【详解】A、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A 错误;B、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B 正确;C、因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而导致生物量为正金字塔形,C错误;D、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的次级生产量不具有可比性,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有关,D 错误。故选 B。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 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 和 d 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C当氧浓度为c 时,2/5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 a、b、c、d 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 ATP【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 13,据此分析。【详解】A、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氧气浓度为a 时,产生的酒精量等于释放的CO2量,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A 正确;B、氧气浓度为b 时,产生CO2的量多于产生的酒精量,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d 时,不产生酒精只产生CO2,说明该点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 正确;C、当氧浓度为c 时,产生酒精的量为6mol,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6/2=3mol,同时产生6molCO2,则有氧呼吸产生CO2为 15-6=9mol,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9/6=1.5mol,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所占比例为3/(3+1.5)=2/3,C 错误;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可以产生H和 ATP,D 正确。3井冈霉素是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农药,由于多年的单一使用,部分地区纹枯病菌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井冈霉素使纹枯病菌发生基因突变B纹枯病菌突变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C井冈霉素对纹枯病菌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D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协同)进化【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能适应环境的突变积累。【详解】AC、基因突变在井冈霉素使用之前就已存在,井冈霉素的使用只是起选择作用,将耐药个体选择并保留下来,A 错误、C正确;B、纹枯病菌突变会出现新的基因,会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B正确;D、纹枯病菌抗药性增强,会导致不抗病的水稻死亡,进而保留下抗菌个体,故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协同)进化,D 正确。故选 A。【点睛】解答 A 选项需要明确选择与变异的关系:变异在前,选择在后。4图是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其分泌的调节激素定向运输至腺垂体B 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束,具有传导动作电位及分泌激素的双重功能C 是腺垂体,只能接受下丘脑及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的调节D 是垂体前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及生长激素【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 表示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表示下丘脑的神经分泌束,表示腺垂体、表示神经垂体。【详解】A、据图分析,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其分泌的调节激素的运输是不定向的,但是可以定向的作用于腺垂体,A 错误;B、据图分析,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束,具有传导动作电位及分泌激素的双重功能,B正确;C、是腺垂体,可以接受下丘脑、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的激素等的调节,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及生长激素是由 腺垂体分泌的,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下丘脑和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知道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还需明确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5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 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促进芽生长B幼苗甲、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雄株丁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雄株甲和雄株丁的培育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伴性遗传与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植物组织培养所遵循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其流程是: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也叫外植体)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长出丛芽,最终形成植物体。【详解】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当二者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例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A 错误;幼苗甲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幼苗乙与幼苗丙的形成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这些过程所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因此需要经过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过程,B正确;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其配子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乙与丙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或 YY,因此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X、YY,C 错误;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不会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雄株丁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减数分裂,因此会发生基因重组,D 错误。【点睛】本题容易错选C,因为易受雌雄异体的生物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分别是XX、XY的思维定势影响。6下列与人类遗传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通常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患者表现出相应症状与环境无关B理论上单基因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一定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D通过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可推测该病致病基因的显隐性【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详解】A、表现型=基因型+环境,遗传病患者表现出相应症状可能与环境有关,A 错误;B、理论上伴X 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其它单基因遗传病一般不相等,B错误;C、多基因遗传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影响,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C正确;D、通过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不能推测致病基因的显隐性,D 错误。故选 C。7下图为利用奶牛乳腺生产血清白蛋白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B将牛组织置于清水中并加入一定量的胰蛋白酶处理可得到单细胞C选用未受精的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具有让动物细胞全能性得到表达的环境D若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分割原肠胚时需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荷斯坦奶牛组织处理分散培养需要用到胰蛋白酶处理和动物细胞培养,血清白蛋白基因是目的基因;据图可知图中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等,最后获得转基因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详解】A、图中把血清蛋白基因导入牛的细胞中,获得转基因的细胞,属于基因工程;取转基因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获得转基因奶牛,这一过程中包括动物细胞的培养、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A 正确;B、动物细胞需要在特定的培养液中培养而不是清水中,用胰蛋白酶处理是可以分离得到单细胞,B 错误;C、未受精的卵细胞较大,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所以一般选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后作为受体细胞,C错误;D、想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通过胚胎分割获得多个胚胎,分割时需要将囊胚期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D 错误。故选 A。8我国科学家发现,当有稻瘟病菌入侵水稻时,在光照条件下,水稻体内的LHCB5蛋白第 24 位的苏氨酸就会发生磷酸化,加速向叶绿体中积累,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会诱发活性氧的产生。在活性氧作用下,叶绿体内专门的抗稻瘟病基因表达后,水稻抗稻瘟病的能力会提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的天气更易暴发稻瘟病B抗稻瘟病基因经转录、翻译形成LHCB5蛋白C叶绿体内的蛋白质不都由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D LHCB5蛋白的功能变化与它的结构变化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有稻瘟病菌入侵水稻时,在有光条件下,水稻体内的LHCB5蛋白发生磷酸化,加速向叶绿体中积累,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会诱发活性氧的产生。在活性氧作用下,叶绿体内专门的抗稻瘟病基因表达后,水稻抗稻瘟病的能力会提高,说明水稻具有抗稻瘟病的能力。【详解】A、LHCB5蛋白第 24 位的苏氨酸发生磷酸化需要光照条件,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的天气LHCB5蛋白发生磷酸化受阻,活性氧产生的少,抗稻瘟病基因表达量少,所以水稻更易暴发稻瘟病,A 正确;B、LHCB5蛋白不属于抗稻瘟病基因的产物,抗稻瘟病基因经转录、翻译形成抗稻瘟病的蛋白,B 错误;C、叶绿体是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叶绿体内的蛋白质不都由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也有受细胞核基因控制形成的,C正确;D、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故LHCB5蛋白的功能变化与它的结构变化有关,D 正确。故选 B。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浸没,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C探究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时,若酵母菌数量过多则应换髙倍镜观察D林德曼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答案】D【解析】【分析】1、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如果触到层析液,细线上的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实验就会失败。【详解】A、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 错误;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到层析液,B 错误;C、探究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时,若酵母菌数量过多则应适当稀释后再计数,C错误;D、林德曼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D 正确。故选 D。10 2020 年 2 月 11 日,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为RNA,因此更容易发生变异B新型冠状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 和蛋白质C新型冠状病毒在进化过程中是独立进化的,与其他物种无关D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T 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病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 或 RNA)。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再由 T 细胞呈递给B 细胞;(2)反应阶段: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 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不含DNA,其遗传物质为RNA,A 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合成mRNA 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B错误;C、新型冠状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和其他物种可以发生共同进化,C错误;D、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激发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所以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病毒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识记病毒的组成,即蛋白质和核酸,识记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和特点及免疫调节相关知识。11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到新型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均会增多B活化的细胞毒性T 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C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MHC 分子相同D成熟的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均有分裂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活化的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体液免疫为效应B 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这些病原体和毒素在组织和体液中自由的循环流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详解】A、受到新型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新的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均会增多,A 正确;B、活化的细胞毒性T 细胞上有抗原-MHC 复合体对应的受体,能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B 正确;C、同一个体内所有细胞表面的MHC 分子相同,C正确;D、辅助性T细胞没有分裂能力,D 错误。故选 D。12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E、e 控制,只含基因E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e 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玳瑁猫的基因型一定为XEXe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黄猫的概率为1/4 C黑猫和黄猫的基因型种数相同D用黑猫和黄猫杂交,后代玳瑁猫的概率为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猫的黑毛基因E和黄毛基因e 在 X 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XEXEXEXeXeXeXEY XeY 黑色雌猫玳瑁雌猫黄色雌猫黑色雄猫黄色雄猫【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玳瑁猫应同时含E、e 基因,故其基因型一定为XEXe,A 正确;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黄猫雄猫(XeY)玳瑁雌猫(XEXe),后代中黄猫的概率为1/2,B错误;C、黑猫的基因型有两种XEXE和 XEY,黄猫的基因型有两种XeXe和 XeY,黑猫和黄猫的基因型种数相同,C正确;D、黑毛雄猫(XEY)黄毛雌猫(XeXe)或黄色雄猫(XeY)黑色雌猫(XEXE),子代出现玳瑁猫(XEXe)的概率均为1/2,D 正确。故选 B。【点睛】解答此题需用遗传学的语言“遗传图解”,结合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对后代的情况进行分析,可用列表法辅助作答。13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显微镜B酒精在“脂肪的鉴定”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作用相同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斐林试剂、碘液均可用来检测实验结果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洋葱的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有丝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1、观察 DNA 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 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2、温度可以改变酶的活性,高温使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低温抑制酶的活性。3、洋葱作为实验材料:(1)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2)根尖分生区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详解】A、“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B、酒精在“脂肪的鉴定”中是洗去多余的苏丹或苏丹 染液染色后的浮色,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酒精的作用是在用固定液固定后洗去固定液,且有解离作用,B错误;C、斐林试剂需要进行水浴,会改变实验的温度,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作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的检验试剂,C错误;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洋葱的细胞是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不能分裂,所以不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教材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4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肝糖元B血浆蛋白C载体蛋白D抗原-MHC 复合体【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肝糖元位于肝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进入内环境后通常溶菌酶和吞噬细胞作用,使抗原分子被分解为多肽,抗原-MHC复合体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抗原-MHC 复合体位于细胞表面,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 B。【点睛】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15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真核细胞内的物质转运系统B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和小泡组成C仅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D可将分拣后的蛋白质分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目的地【答案】C【解析】【分析】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详解】A、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内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A 正确;B、高尔基体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及其产生的小泡组成,B 正确;C、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C错误;D、高尔基体的作用是把集中在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目的地,D 正确。故选 C。16现代生物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B转基因羊和克隆羊多利的培育都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试管牛和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改变培育环境D脱毒草莓和转基因抗病毒草莓的培育都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A 错误;B、转基因羊的培育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但克隆羊多利并没有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错误;C、试管牛和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改变培育环境,C 正确;D、利用植物的幼嫩的芽或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脱毒苗,没有发生基因重组;转基因抗病毒草莓先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再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培育获得抗病毒草莓,发生了基因重组,D 错误。故选 C。17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 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 10111.05 1097.50 1087.15 1082.44 1072.25 1072.18 107A此项研究中,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低于10%B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C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D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田鼠,田鼠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1、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2、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100%。3、田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7.50 108-7.15 108)7.50108=4.6%,鼬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2.25107-2.18 107)2.25107=3.1%。【详解】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 100%=3%,A 正确;B、根据种群密度中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偏高,B正确;C、通过分析计算,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C错误;D、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 正确。故选 C。18用平板划线法或稀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是A都可以用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B都需要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C接种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D都可以用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的,A 错误;平板划线法接种用接种针,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要用涂布器,B 错误;不论是平板划线法还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都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 正确;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D 错误。点睛:熟记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19下列实验探究活动中都用到了酒精,有关酒精的作用和体积分数叙述均正确的有几项序号实验探究名称酒精作用体积分数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00%制作并观察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漂洗被解离后的根尖9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洗去花生子叶薄片上的浮色50%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利于保存95%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析出 DNA 70%A 1 B2 C3 D4【答案】B【解析】【分析】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由于酒精可将收集的土壤小动物及时固定,防止腐烂,进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时,可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酒精可使DNA 沉淀析出,因此在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DNA 析出。【详解】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需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正确;制作并观察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漂洗被解离后的根尖用的是清水,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需用50%的乙醇洗去浮色,正确;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错误;DNA 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在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中,DNA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沉淀析出,错误;故正确的有,B 正确。故选 B。20利用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下列四组转化实验,能发生转化的实验组有()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 RNA降解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 DNA 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加热杀死的R 型菌与活的S型菌混合培养A BCD【答案】A【解析】【分析】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其DNA 仍具有转化活性,可使R 型菌发生转化。酶具有专一性,可催化特定物质的水解。【详解】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只能使蛋白质水解,不会破坏DNA,与活的 R 型菌混合培养,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 RNA 降解酶处理后,只能使RNA 水解,不会破坏DNA,与活的 R 型菌混合培养,可使 R 型菌发生转化,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 DNA 酶处理后,DNA 被破坏,再与活的R 型菌混合培养,不能使R 型菌发生转化,错误;加热杀死的R型菌与活的S型菌混合培养,不会使 S型菌发生转化,错误。故选 A。21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该河流的AB段上,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被大量消耗B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D BC段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答案】B【解析】在该河流的AB段,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被大量消耗,A 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两方面的内容,B 项错误;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C项正确;BC段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D 项正确。22研究发现花青素能抑制动物黑色素瘤细胞的DNA 复制,从而抑制其增殖:还能提高细胞膜上E-钙黏蛋白的含量,同时降低N 钙黏蛋白的含量,从而抑制其转移。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经花青素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会被阻断在分裂间期B花青素可能促进了E-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CN-钙黏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黑色素瘤细胞间黏着性降低D食用花青素含量高的果蔬可辅助治疗黑色素瘤【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花青素能抑制DNA 复制,因此可推测,经花青素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会被阻断在分裂间期,A 正确;B、题意显示,花青素能提高细胞膜上E-钙黏蛋白的含量,据此推测花青素可能促进了E-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B 正确;C、题意显示N-钙黏蛋白含量减少会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据此可推测N 钙黏蛋白减少会导致黑色素瘤细胞间黏着性提高,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花青素可辅助治疗黑色素瘤,因此可食用花青素含量高的果蔬来实现该目标,D 正确。故选 C。23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 病毒,蛋白质外壳内部有两条相同的RNA 链,HIV侵染人体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中会形成RNA-DNA 杂交分子和双链DNA 这两种中间体,此双链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 中,以它为模板合成mRNA 和子代单链RNA,mRNA 作模板合成病毒蛋白。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成 RNA-DNA 和双链 DNA 分别需要逆转录酶、DNA 聚合酶等多种酶B以 RNA 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翻译和逆转录C以 mRNA 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只有病毒蛋白质外壳D HIV 的突变频率较高其原因是RNA单链结构不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 DNA,即 DNA 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 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 流向 RNA 以及从 RNA流向 DNA 两条途径。2、HIV 为逆转录病毒。【详解】A、合成 RNA-DNA 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合成双链DNA 需要 DNA 聚合酶的催化,A 正确;B、HIV 侵染细胞后,以 mRNA 作模板合成病毒蛋白的过程为翻译过程,以 RNA为模板合成DNA 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B正确;C、以 mRNA 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包括病毒蛋白质外壳和逆转录酶等,C 错误;D、HIV 的突变频率较高其原因是RNA单链结构不稳定,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识记和理解 HIV 侵染人体细胞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4机体能响应外界温度的变化,调整代谢的强度,如下图所示。寒冷刺激和注射去甲肾上激素(NE)都能引起机体能量消耗提升,其中产生的热量一部分来源于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另一部分来源于棕色脂肪组织代谢产热。注: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这种蛋白质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令利用质子浓度差驱动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减慢,阻碍了三磷酸腺苷(ATP)的正常产生。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注射 NE导致的产热增加有明显的“记忆”效应B棕色脂肪组织由丰富的交感神经控制,其节后神经元释放的是NE C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生的热量来自于代谢反应放热和肌肉摩擦等D棕色脂肪细胞中存在解耦联蛋白,抑制呼吸链,使葡萄糖直接分解散热【答案】D【解析】【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为: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散热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稳定。【详解】A、从图中看出注射NE,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棕色脂肪消耗的能量不断增加,第二次注射NE,没有在寒冷的环境中,棕色脂肪消耗的能量和第一次差不多,所以注射NE导致的产热增加有明显的“记忆”效应,A 正确;B、人体在接受到持续寒冷的刺激后,通过交感神经使脂肪组织兴奋,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从图中看出,在第二次注射NE 后脂肪组织也在分解,说明神经释放的递质是NE,B 正确;C、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生的热量来自于代谢反应放热(物质氧化分解)和肌肉摩擦等,C正确;D、由于解偶联蛋白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知识,考生需要从图中分析出注射NE后机体发生的变化。25如图是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是800 只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自然增长率一直为0 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D在 10 年后,若草履虫因为捕食者而发生数量变化,则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指数增长(“J”形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逻辑斯蒂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详解】A、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从图中可看出,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小于800 只,A 错误;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其自然增长率有时大于0,有时小于0,B 错误;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捕食者的限制等,C错误;D、在 10 年后,若草履虫因为捕食者而发生数量变化,捕食者的增多会造成草履虫的减少,草履虫的减少反过来会造成捕食者的减少,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 正确。故选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 引起的。以该种植物的ABA 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某学生设计实验思路如下:选取 ABA 缺失突变体植株,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K1),干旱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气孔开度(K2)。将这些经过干旱处理的ABA 缺失突变体植株再分成两组:一组在干旱条件下使用ABA 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气孔开度(K3)。另一组:,测定气孔开度(K4)。(1)请将上面“_”中的内容补充完整。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请列举两个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_。(2)K1、K2、K3、K4表现出什么样的关系,就可验证“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 ABA 引起的”这一结论。_。(3)ABA 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写出两项)_。(4)请简述气孔开度变小对植物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_【答案】在干旱条件下,不使用ABA处理,一段时间后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植株的大小、生长状态;土壤湿度等K3K1=K2=K4根冠、萎蔫叶片气孔开度变小将使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光合速率变小【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 引起的。自变量是是否有干旱处理及是否有ABA 处理,因变量是气孔开度,据此答题。【详解】(1)该实验自变量之一是是否有ABA处理,实验组在干旱条件下使用ABA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气孔开度(K3)。对照组:在干旱条件下,不使用ABA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气孔开度(K4)。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植株的大小、生长状态;土壤湿度等。(2)若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 引起的,则K3K1=K2=K4。(3)ABA 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根冠、萎蔫叶片。(4)气孔开度变小将使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二氧化碳吸收不足,光合速率变小。【点睛】本题借助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准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及无关变量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27在某光照强度下,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环境CO2浓度称为CO2的补偿点。将某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