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高考数学(全国甲卷通用理科)知识方法篇专题7解析几何第34练.pdf
-
资源ID:85756832
资源大小:1.26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考前三个月高考数学(全国甲卷通用理科)知识方法篇专题7解析几何第34练.pdf
第 34 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题型分析 高考展望 本部分重点考查直线和圆锥曲线的综合性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除了在解答题中必然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联立外,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的圆锥曲线问题也经常与直线结合起来.本部分的主要特点是运算量大、思维难度较高,但有时灵活地借助几何性质来分析问题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测在今后高考中,主要围绕着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命题,有时会与向量的共线、模和数量积等联系起来;对于方程的求解,不要忽视轨迹的求解形式,后面的设问将是对最值、定值、定点、参数范围的考查,探索类和存在性问题考查的概率也很高.体验高考1.(2015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22,且右焦点 F 到左准线l 的距离为 3.(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 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 两点,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l 和 AB 于点 P,C,若|PC|2|AB|,求直线AB 的方程.解(1)由题意,得ca22且 ca2c3,解得 a2,c1,则 b1,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2y21.(2)当 AB x 轴时,AB2,又 CP3,不合题意.当 AB 与 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k(x1),A(x1,y1),B(x2,y2),将 AB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12k2)x24k2x2(k2 1)0,则 x1,22k2 2 1k212k2,C 的坐标为2k212k2,k12k2,且ABx2x12 y2y121k2x2x122 2 1k21 2k2.若 k0,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与左准线平行,不合题意.从而 k 0,故直线PC 的方程为yk12k21kx2k212k2,则 P 点的坐标为2,5k22k 12k2,从而 PC2 3k211 k2|k|12k2.因为|PC|2|AB|,所以2 3k211k2|k|12k242 1k21 2k2,解得 k 1.此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yx1 或 y x1.2.(2016浙江)如图,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抛物线上的点A 到 y 轴的距离等于|AF|1.(1)求 p 的值;(2)若直线 AF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过 B 与 x 轴平行的直线和过F 与 AB 垂直的直线交于点N,AN 与 x 轴交于点 M,求 M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解(1)由题意可得,抛物线上点A 到焦点 F 的距离等于点A 到直线 x 1 的距离,由抛物线的定义得p21,即 p 2.(2)由(1)得,抛物线方程为y2 4x,F(1,0),可设 A(t2,2t),t0,t1.因为 AF 不垂直于y 轴,可设直线AF:xsy1(s 0),由y24x,xsy1消去 x 得 y24sy40.故 y1y2 4,所以 B1t2,2t.又直线 AB 的斜率为2tt21,故直线 FN 的斜率为t212t,从而得直线FN:yt2 12t(x1),直线 BN:y2t.所以 Nt23t21,2t.设 M(m,0),由 A,M,N 三点共线得2tt2m2t2tt2t23t21,于是 m2t2t21,所以 m0 或 m2.经检验,m0 或 m2 满足题意.综上,点M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0)(2,).3.(2016四川)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一个焦点与短轴的两个端点是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点P3,12在椭圆 E 上.(1)求椭圆 E 的方程;(2)设不过原点O 且斜率为12的直线 l 与椭圆 E 交于不同的两点A,B,线段 AB 的中点为M,直线 OM 与椭圆 E 交于 C,D,证明:|MA|MB|MC|MD|.(1)解由已知,得a2b,又椭圆x2a2y2b21(ab0)过点 P3,12,故34b214b21,解得 b21.所以椭圆E 的方程是x24y21.(2)证明设直线 l 的方程为y12xm(m0),A(x1,y1),B(x2,y2).由方程组x24y21,y12xm,得 x22mx2m220,方程 的判别式为 4m2 4(2m22),由 0,即 2m20,解得2m0),其离心率为22.(1)求椭圆 M 的方程;(2)若直线 l 过点 P(0,4),则直线l 何时与椭圆M 相交?解(1)因为椭圆M 的离心率为22,所以4b24222,得 b22.所以椭圆M 的方程为x24y221.(2)过点 P(0,4)的直线 l 垂直于 x 轴时,直线l 与椭圆 M 相交.过点 P(0,4)的直线 l 与 x 轴不垂直时,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kx4.由ykx4,x24y221消去 y,得(12k2)x216kx280.因为直线l 与椭圆 M 相交,所以 (16k)24(12k2)28 16(2k27)0,解得 k142.综上,当直线l 垂直于 x 轴或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142142,时,直线 l 与椭圆 M 相交.点评对于求过定点的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一是利用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来确定,但一定要注意,利用判别式的前提是二次项系数不为零;二是利用图形来处理和理解;三是直线过定点位置不同,导致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也不同.变式训练1(2015 安徽)设椭圆 E 的方程为x2a2y2b21(ab0),点 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a,0),点 B 的坐标为(0,b),点 M 在线段 AB 上,满足|BM|2|MA|,直线 OM 的斜率为510.(1)求椭圆 E 的离心率e;(2)设点 C 的坐标为(0,b),N 为线段 AC 的中点,点N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的纵坐标为72,求 E 的方程.解(1)由题设条件知,点M 的坐标为23a,13b,又 kOM510,从而b2a510,进而得 a5b,ca2b22b,故 eca2 55.(2)由题设条件和(1)的计算结果可得,直线AB 的方程为x5byb 1,点N 的坐标为52b,12b.设点 N 关于直线 AB 的对称点 S的坐标为x1,72,则线段 NS 的中点 T 的坐标为54bx12,14b74.又点 T 在直线 AB 上,且 kNS kAB 1,从而有54bx125b14b74b1,7212bx152b5,解得 b3.所以 a 3 5,故椭圆 E 的方程为x245y291.题型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弦的问题例 2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c,0),F2(c,0)(c0),过点E(a2c,0)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 两点,且F1AF2B,|F1A|2|F2B|.(1)求椭圆的离心率;(2)求直线 AB 的斜率.解(1)由 F1AF2B,且|F1A|2|F2B|,得|EF2|EF1|F2B|F1A|12,从而a2cca2cc12,整理,得a23c2,故离心率e33.(2)由(1)得 b2a2c22c2,所以椭圆的方程可写为2x23y26c2,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yk(xa2c),即 yk(x3c).由已知设 A(x1,y1),B(x2,y2),则它们的坐标满足方程组yk x3c,2x23y26c2消去 y并整理,得(23k2)x218k2cx27k2c26c20,依题意,48c2(13k2)0,得33kb0)的左,右焦点,过F1且斜率为1 的直线 l 与 E 相交于 A,B 两点,且|AF2|,|AB|,|BF2|成等差数列.(1)求椭圆 E 的离心率;(2)设点 P(0,1)满足|PA|PB|,求椭圆E 的方程.解(1)由椭圆定义知|AF2|BF2|AB|4a,又 2|AB|AF2|BF2|,得|AB|43a,l 的方程为yxc,其中 ca2b2.设 A(x1,y1),B(x2,y2),则 A,B 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yxc,x2a2y2b21消去 y,化简得(a2b2)x22a2cxa2(c2b2)0,则 x1x22a2ca2b2,x1x2a2c2b2a2b2.因为直线 AB 的斜率为1,所以|AB|2|x2x1|2 x1x224x1x2,即43a4ab2a2b2,故 a22b2,所以 E 的离心率ecaa2b2a22.(2)设 AB 的中点为N(x0,y0),由(1)知x0 x1x22a2ca2 b22c3,y0 x0cc3.由|PA|PB|,得 kPN 1,即y01x0 1,得 c3,从而 a32,b3.故椭圆 E 的方程为x218y291.高考题型精练1.(2015北京)已知椭圆C:x23y23,过点 D(1,0)且不过点 E(2,1)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A,B 两点,直线AE 与直线 x3 交于点 M.(1)求椭圆 C 的离心率;(2)若 AB 垂直于 x 轴,求直线BM 的斜率;(3)试判断直线BM 与直线 D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椭圆 C 的标准方程为x23y2 1,所以 a3,b1,c2.所以椭圆 C 的离心率eca63.(2)因为 AB 过点 D(1,0)且垂直于 x 轴,所以可设 A(1,y1),B(1,y1),直线 AE 的方程为 y1(1y1)(x2),令 x3,得 M(3,2y1),所以直线 BM 的斜率 kBM2y1y1311.(3)直线 BM 与直线 DE 平行,证明如下: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由(2)可知 kBM1.又因为直线DE 的斜率 kDE10211,所以 BMDE,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1)(k1),设 A(x1,y1),B(x2,y2),则直线 AE 的方程为y1y11x12(x 2).令 x3,得点 M 3,y1x13x12,由x23y2 3,y k x1,得(13k2)x26k2x3k230,所以 x1x26k213k2,x1x23k2313k2,直线 BM 的斜率 kBMy1x13x12y23x2,因为 kBM 1k x11 x13k x21 x12 3x2x123x2x12k1 x1x22 x1x233x2x12k13k2313k212k213k233x2x120,所以 kBM 1kDE.所以 BMDE,综上可知,直线BM 与直线 DE 平行.2.(2016课标全国甲)已知 A 是椭圆 E:x24y23 1 的左顶点,斜率为k(k0)的直线交E 于 A,M 两点,点 N 在 E 上,MANA.(1)当|AM|AN|时,求 AMN 的面积;(2)当 2|AM|AN|时,证明:3k0,由|AM|AN|及椭圆的对称性知,直线AM 的倾斜角为4.又 A(2,0),因此直线AM 的方程为 yx2.将 xy2 代入x24y231 得 7y212y0,解得 y 0 或 y127,所以 y1127.因此 AMN 的面积 SAMN21212712714449.(2)证明将直线 AM 的方程 yk(x2)(k0)代入x24y23 1 得(34k2)x2 16k2x16k2120,由 x1(2)16k21234k2得 x12 34k234k2,故|AM|x12|1k2121k234k2.由题设,直线AN 的方程为y1k(x2),故同理可得|AN|12k1k23k24.由 2|AM|AN|,得23 4k2k3k24,即 4k36k23k80,设 f(t)4t36t23t8,则 k 是 f(t)的零点,f(t)12t212t33(2t1)20,所以 f(t)在(0,)单调递增,又 f(3)153260,因此 f(t)在(0,)有唯一的零点,且零点 k 在(3,2)内,所以3k0)到直线 l:xy20 的距离为322.设 P为直线 l 上的点,过点P 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PA,PB,其中 A,B 为切点.(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当点 P(x0,y0)为直线 l 上的定点时,求直线AB 的方程;(3)当点 P 在直线 l 上移动时,求|AF|BF|的最小值.解(1)依题意知|c2|2322,c0,解得 c 1.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x24y.(2)由 y14x2得 y 12x,设 A(x1,y1),B(x2,y2),则切线 PA,PB 的斜率分别为12x1,12x2,所以切线 PA 的方程为yy1x12(xx1),即 yx12xx212y1,即 x1x2y 2y10.同理可得切线PB 的方程为x2x 2y2y20,又点 P(x0,y0)在切线 PA 和 PB 上,所以 x1x02y02y10,x2x02y02y20,所以(x1,y1),(x2,y2)为方程x0 x 2y02y0 的两组解,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x0 x2y2y00.(3)由抛物线定义知|AF|y11,|BF|y21,所以|AF|BF|(y11)(y2 1)y1y2(y1y2)1,联立方程x0 x2y2y00,x24y,消去 x 整理得 y2(2y0 x20)yy200,所以 y1y2x202y0,y1y2 y20,所以|AF|BF|y1y2(y1y2)1y20 x202y01y20(y02)22y012y202y0 52 y012292,所以当 y012时,|AF|BF|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92.4.已知椭圆C1:y2a2x2b2 1(ab0)的右顶点为A(1,0),过 C1的焦点且垂直长轴的弦长为1.(1)求椭圆 C1的方程;(2)设点 P 在抛物线C2:yx2h(hR)上,C2在点 P 处的切线与C1交于点M,N.当线段AP 的中点与MN 的中点的横坐标相等时,求h 的最小值.解(1)由题意,得b1,2b2a1,从而a2,b1.因此,椭圆C1的方程为y24x21.(2)如图,设 M(x1,y1),N(x2,y2),P(t,t2 h),则抛物线 C2在点 P 处的切线斜率为y|xt2t.直线 MN 的方程为y2txt2h.将上式代入椭圆C1的方程中,得 4x2(2txt2h)2 40,即 4(1t2)x2 4t(t2h)x(t2h)240.因为直线MN 与椭圆 C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 式中的 116t42(h2)t2h240.设线段 MN 的中点的横坐标是x3,则 x3x1x22t t2 h2 1 t2.设线段 PA 的中点的横坐标是x4,则 x4t12.由题意,得x3x4,即 t2(1h)t10.由 式中的 2(1h)240,得 h1,或 h 3.当 h 3时,h20,4h20,则不等式 不成立,所以h1.当 h1 时,代入方程 得 t 1,将 h1,t 1 代入不等式 ,检验成立.所以,h 的最小值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