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重庆市万州区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3)含解析.pdf

    • 资源ID:85761202       资源大小:665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万州区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3)含解析.pdf

    重庆市万州区 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3)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下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三的结果,可说明转化因子就是DNA B检测实验结果发现,实验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C比较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结果,可看出蛋白酶没有催化作用D根据三个实验的结果,还无法确定转化因子的本质【答案】B【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体内存在着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 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详解】A、实验一和实验三中加入的RNA 酶和蛋白酶都不能将S型菌的 DNA 分解,此时在两个培养皿中R 型菌可实现转化,由于实验缺乏对照,故不能说明转化因子就是DNA,A 错误;B、实验二的培养皿中由于加入了DNA 酶,在 DNA 酶的作用下,S型菌的 DNA 被分解了,R 型菌不能实现转化,故培养基上只存在一种菌落,B正确;C、比较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结果,只能说明蛋白酶不能催化DNA 的水解,但不能说明蛋白酶没有催化作用,C 错误;D、根据三个实验的结果,能确定转化因子的本质是DNA,D 错误。故选 B。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菠菜绿叶中色素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利用鸡血细胞提取DNA 时,需用0.14mol/L 的 NaCl溶液将 DNA 溶解C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可观察低温诱导后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染色体数目D根据 C0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答案】D【解析】【分析】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详解】A、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是分离菠菜绿叶中色素的原理,A 错误;B、DNA 在 0.14mol/L 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最低,B 错误;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植物细胞,没有分裂能力,因此低温诱导不能使之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D、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比无氧呼吸快,且量比无氧呼吸多,因此根据C0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 正确。故选 D。3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和 都能萌发形成幼苗B 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 和 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D点燃后产生CO2中的C 来自于种子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答案】A【解析】【分析】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据图示可知,为种子晒干的过程,为种子烘干的过程,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为自由水,为结合水。【详解】A、为种子烘干的过程,结合水被破坏,故 不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A 错误;B、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正确;C、自由水和 结合水是同一种物质水,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量不同,C正确;D、点燃后产生CO2中的 C来自于种子的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有机物,D 正确。故选 A。4南方某地有一片热带雨林,最初碳积蓄量500 吨/公顷,此时,总初级生产量每年为60 吨/公顷,生长量为 5 吨/公顷,枯死量为10 吨/公顷,叶的呼吸量为25 吨/公顷。已知总初级生产量=生长量+枯死量+呼吸量,则该地每年的净初级生产量和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分别是(单位:吨/公顷)A 15,20 B35,25 C5,20 D30,25【答案】A【解析】【分析】(总)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是被植物的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才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就是净初级生产量。【详解】总初级生产量=生长量+枯死量+呼吸量,因此呼吸量为60-5-10=45,呼吸量包括叶(同化器官)的呼吸量和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因此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为45-25=20。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60-45=15。故选 A。【点睛】熟悉生物量、初级生产量以及次级生产量的概念及相关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B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K+浓度C注射血浆白蛋白可促进组织液的吸收以减轻病人水肿症状D B淋巴细胞在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2、钾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钠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详解】A、甲亢病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人,通过负反馈调节可抑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A 正确;B、钾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K+浓度,B 错误;C、注射血浆白蛋白会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组织液的吸收以减轻病人水肿症状,C正确;D、B淋巴细胞在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增多,以利于抗体的加工和分泌,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神经调节、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相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磷脂和固醇的组成元素相同BNa+和 Cl-是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C麦芽糖和蔗糖水解后都能产生果糖和葡萄糖D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具有相同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需要结合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种类及功能;识记脂质和糖类的元素组成、分类及水解产物以及蛋白质功能的不同是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造成的,据此判断。【详解】A、脂肪与固醇由C、H、O 元素组成,而磷脂是由C、H、O、N、P元素组成,因此磷脂与脂肪、固醇的组成元素不同,A 错误;B、Na+和 Cl-是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B 正确;C、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不会产生果糖,C 错误;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可能由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或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而导致其功能不同,D 错误。故选 B。7小明在寒冷的冬季,没吃早饭就去学校,结果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等症状。关于此生理反应的表述,不合理的是()A此时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B全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收缩以加速热量产生C此时小明同学体内血糖含量有所下降,细胞产热不足D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属于内环境,A 错误;B、全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战栗以增加热量引起的,B 正确;C、小明同学没吃早饭,此时体内血糖偏低,细胞产热不足,C正确;D、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D 正确。故选 A。8培养下列微生物,培养基中不用添加碳源的是()A蓝藻B酵母菌C醋酸菌D毛霉【答案】A【解析】【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配置培养基时一般要考虑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是否全面、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及pH 等因素。【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含藻蓝素、叶绿素,能利用二氧化碳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故不需要添加碳源,A 正确;B、酵母菌是异养型生物,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B 错误;C、醋酸菌是异养型生物,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C 错误;D、毛霉是异养型生物,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有机碳源,D 错误。故选 A。9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 比例关系的是()F1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F1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 BCD【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比例相关的题目,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回忆相关的比例关系进行判断。【详解】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错误;F1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是1:1:1:1,正确;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正确;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正确;F1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2:2:4:1:2:2:1:1,错误。综上所述,A、B、C均错误,D 正确。故选 D。102016 年 11 月 18 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一同回来的还有搭载的南瓜、玉米、菠菜、中药材等农作物种子9 类 92 份,这些种子在甘肃天水航天基地落地。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航天育种的优点是获得的植株均为纯合子B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是遗传稳定性好的种子,而判断种子稳定遗传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杂交C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绿色菠菜突变成了紫色,将两株紫色菠菜杂交,子代紫色植株占3/4,则相关基因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D某作物的基因可突变为基因a1、a2、a3,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答案】C【解析】【分析】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原理:基因突变;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详解】A、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航天育种的优点是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A错误;B、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是遗传稳定性好的种子,而判断种子稳定遗传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B错误;C、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绿色菠菜突变成了紫色,菠菜的性别决定为XY型,将两株紫色菠菜杂交,子代紫色植株占3/4,说明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则相关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Aa、Aa),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C正确;D、某作物的基因可突变为基因a1、a2、a3,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 错误。故选 C。11河豚毒素(TTX)是一种离子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 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为()A 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前神经元Na+内流,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BTTX 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后神经元Na+内流,抑制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作用CTTX作用于钾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前神经元K+外流,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D TTX作用于钾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后神经元K+外流,抑制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适宜刺激使突触前神经元产生兴奋,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若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则兴奋不能传递到突触后膜。【详解】依据图示可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主要取决于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明显减弱,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减弱甚至不兴奋,主要原因是TTX 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了Na+内流,导致突触前动作电位变化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综上分析,A 正确,BCD错误。故选 A。12研究发现,当果蝇的一条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 纯合时,雌蝇即转化为不育的雄蝇。现将基因t 位点杂合的雌蝇与纯合隐性雄蝇作为亲本杂交,则2F理论上性别比例()是()A 97 B3 1 C133 D115【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根据题意用“/”把同源染色体或其上的等位基因分开,用“,”把非等位基因对分开。亲本用 t 位点杂合的雌蝇与纯合隐性雄蝇杂交,F1中:3/4 雄:1/4 雌=3:1;F2:由于 F1中的“转化”,导致雄蝇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共有二种交配类型,每一种交配频率为1/2;第一种:X/X,+/t 雌X/Y,+/t 雄;这一类交配类型中F2的性比为3/8 雌:5/8 雄,由于这种类型的交配频率仅为所有可能交配类型的1/2,所以它们分别占整个F2后代中的性比为1/23/8=3/16 雌:1/25/8=5/16 雄;第二种:X/X,+/t 雌X/Y,t/t 雄;这个交配类型与亲本的交配类型一样,后代中有3/4 雄、1/4 雌,又由于这种交配的频率为1/2,所以它们分别占整个F2后代中的性比为(1/23/4)=3/8 雄:(1/21/4)=1/8 雌;最后将两种交配类型所产生的雌雄后代分别相加得:雄=5/16+3/8=11/16,雌=3/16+1/8=5/16,因此,F2的期望性比:为 11:5。故选 D。13 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A和 B 吸收不同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 A 和 B分别为()A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a、叶绿素 b【答案】A【解析】【分析】叶绿体中色素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两大类,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详解】据图分析,色素A 吸收波峰为红光和蓝紫光,则色素A表示叶绿素;色素B 吸收波峰只有蓝紫光,则色素 B 代表类胡萝卜素,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常考知识点。14叶柄离层细胞近树干的部分为近基端,反之为远基端。下图为叶柄离层细胞两端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的关系。乙烯能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水解离层细胞细胞壁的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近基端生长素浓度高时,有利于叶柄的脱落B叶柄脱落时离层细胞脱落酸含量可能增加C生长素从远基端往近基端的运输可抑制乙烯合成D乙烯与生长素都参与叶柄脱落的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而脱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则是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成熟和衰老。这几种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除各有其独特作用外,还能互相促进或抑制,充分发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详解】A、近基端生长素浓度越高,叶柄的脱落也加快,A正确;B、脱落酸促进脱落,叶柄脱落时离层细胞脱落酸含量可能增加,B正确;C、据图可知,生长素从远基端往近基瑞的运输造成近基端生长素升高,从而促进乙烯合成,C错误;D、据图可知,高难度的生长素促进近基端的脱落,乙烯能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水解离层细胞细胞壁的酶,因此乙烯与生长素都参与叶柄脱落的调节,D 正确。故选 C。15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不属于生命系统B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C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D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是19 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其基本内容有三条:(1)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详解】A、自然界的水属于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A 正确;B、细胞学说使人们生命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B错误;C、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例如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例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C错误;D、生物界中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 D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需要识记细胞学说的基本知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16 医学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 结构有关。R-loop 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 与 DNA 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 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讲R-loop 结构中含有5 种核苷酸BR-loop 结构中 mRNA 和 DNA 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同CR-loop 结构中的DNA 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D R-loop 结构只影响DNA 复制不影响基因的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DNA 和 RNA 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碱基不完全相同,DNA 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另外组成 DNA 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所以DNA 中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中有四种核糖核苷酸,若同时存在DNA 和 RNA的场所,则会出现8 种核苷酸。转录形成RNA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由于 RNA 中没有 T,所以 RNA中的 U 与 DNA 模板链上的A 互补配对,DNA 的模板链和非模板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根据“R-loop 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 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 与 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可知,mRNA 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进而影响了翻译过程,且DNA 中的模板链不能在正常解旋进行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详解】R-loop 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 杂合片段,DNA 中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 中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 R-loop 结构中有8 种核苷酸,5 种含氮碱基,A 错误;R-loop 结构中 mRNA 与 DNA 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和DNA 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似,只是U 替代了 T,B错误;R-loop 结构中的DNA 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R-loop 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 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 与 DNA 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 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可推测 R-loop 结构既影响DNA 复制又影响基因的表达,D 错误。【点睛】正确理解“新产生的mRNA 与 DNA 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是解题的突破点,杂合链中既有DNA 又有RNA,故碱基为5 种,核苷酸为8 种。稳定的杂合链使DNA 不能正常解旋作为DNA 复制和转录的模板,mRNA 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无法完成翻译过程。17下列有关生物育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绿色开花植物杂交所得到的后代植株一定可育B绿色开花植物的任一细胞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一定可育C同一绿色开花植物的两个细胞进行植物细胞杂交得到的植株一定可育D某一植物经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染色体加倍的植株一定可育【答案】D【解析】【分析】1、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两种绿色开花植物之间具有生殖隔离,不能杂交或者杂交所得到的后代植株不育,A 错误;B、二倍体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细胞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B错误;C、同一绿色开花植物的两个细胞,如根细胞和花粉细胞进行植物细胞杂交得到的植株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由于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可育,C错误;D、某一植物经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染色体加倍的植株一定可育,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有关生物育性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理解染色体数目变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18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能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相应生理活动。如乙酰胆碱(Ach)可引起骨骼肌收缩,降低心肌收缩频率;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均属于配体B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二者都会被灭活而降解C相同的配体对不同细胞产生的效应不同,可能与特定的受体有关D不同的配体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对机体产生相同的效应【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能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相应生理活动,例如神经递质、激素等都属于配体。【详解】A、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能与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生理活动,故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均属于配体,A 正确;B、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受体不会被灭活而降解,B错误;C、相同的配体对不同细胞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可能与特定的受体有关,C正确;D、不同的配体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对机体产生相同的效应,例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D 正确。故选 B。19图甲为黑藻在适宜温度下O2释放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图乙是将黑藻放在适宜温度的密闭环境中,(不同时间内光照强度不同)测得的密闭环境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2 时,黑藻的氧气产生速率相对值为0 B图甲中,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7 时,若要提高黑藻光合速率,可适当增加CO2浓度C图乙中黑藻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时间段是4 6h、810h D由图乙分析,黑藻在该密闭环境中经过12h 后有机物的含量上升【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甲图:光照强度是自变量,当光照强度为0 时,氧气释放速率为负值,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 2 时,氧气释放速率为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大于2 时,氧气释放量大于 0,代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氧气释放速率代表净光合作用。分析乙图:在0-6h 内,黑藻所在密闭环境中CO2浓度增加,说明黑藻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在 6-8h 内,黑藻所在密闭环境中CO2浓度减少,说明黑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在8-10h内,CO2的量不变,说明黑藻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相等。【详解】A、由图甲可知,光照强度相对值为2 时,黑藻的氧气释放速率为0,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为2,所以其产生氧气的速率为2,A 错误;B、图甲中,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7 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黑藻光合速率不能提高,已知黑藻处于适宜温度下,故可通过增加环境中CO2浓度来提高光合速率,B 正确;C、图乙中,在4-6h、8-10h 内,黑藻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相等(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导致密闭环境中CO2浓度没有发生变化,C正确;D、据图乙可知,黑藻在该密闭环境中经过12h 后,密闭玻璃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起始时的浓度低,所以黑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有机物含量上升,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解题过程中明确净光合作用、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三者的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0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持反对观点者认为DNA 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已知 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下列实验设计思路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是()A R型菌+S型菌 DNA 预期出现S型菌BR 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 DNA 预期出现S型菌C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 DNA 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D R型菌+S型菌 DNA 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答案】C【解析】【分析】1、R 型和 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英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 DNA 才会使 R 型菌转化为S型菌。2、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 型细菌 小鼠 存活;S型细菌 小鼠 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 小鼠 死亡。【详解】A、R型菌+S型菌 DNA 预期出现S型菌,不能反驳上述观点,A错误;B、R 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 DNA 预期出现S型菌,不能反驳上述观点,B 错误;C、R 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 DNA 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说明抗青霉素的S型菌 DNA 控制其子代出现了相应的性状,DNA 起遗传作用,能反驳上述观点,C正确;D、R型菌+S型菌 DNA 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不能反驳上述观点,D 错误。故选 C。2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质体内的油是植物的储能物质B油脂可被苏丹 染液染为橘黄色C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其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详解】A、油质体内的油(脂肪)是植物的储能物质,A 正确;B、油脂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可被苏丹III 染液染为橘黄色,B 正确;C、由分析可知,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错误;D、由图可知,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D 正确。故选 C。2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不能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B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植物表皮细胞在细胞壁上形成具有保护功能的角质层【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有特殊功能的结构称为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等,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详解】A、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线粒体中不能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A 正确;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 错误;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存在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的形式,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D、植物表皮细胞在细胞壁上形成的角质层,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功能,D 正确。故选 B。23下列关于生物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在加入二氧化锰后,需将试管口塞上橡胶塞B脂肪鉴定时,用苏丹染液染色后,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再进行观察C深绿色的黑藻叶片较适合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D过滤光合色素硏磨液之前,应在玻璃漏斗基部放一片滤纸,并迅速过滤【答案】A【解析】【分析】色素提取和分离步骤1.用新鲜的菠菜叶(或刺槐叶等)放入4050 益的烘箱中烘干,粉碎后取 2g 干粉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2 3mL95%的 乙醇,充分、迅速研磨成匀浆。2.在一小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漏斗中。收集滤液到一个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3.制备滤纸条。将一张预先干燥过的定性滤纸剪成长10cm、宽 1cm 的 纸条,在距滤纸条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4.点样。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画的横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次,共画3 4 次。5.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6.观察实验结果。【详解】A、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的水解,故加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在加入二氧化锰后会产生较多的气泡,为防止氧气溢出,需将试管口塞上橡胶塞,A正确;B、脂肪鉴定时,用苏丹染液染色后,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再进行观察,B错误;C、黑藻幼嫩的小片较适合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C 错误;D、过滤光合色素硏磨液之前,应在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并迅速过滤,D 错误。故选 A。24如图表示将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 作进一步处理分别培育出不同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 到 因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所以 可定向变异为B由 到 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若 的基因型为AaBbdd,则 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 到 的育种方式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答案】A【解析】【分析】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题意分析:由 为诱变育种过程;为多倍体育种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过程。【详解】A、由 到 因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 出现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从不定向的变异中选择符合要求的 品种,A 错误;B、由 到 的育种过程为多倍体育种,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 正确;C、若 的基因型为AaBbdd,则自然生长的 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推知该植株自交产生的 植株中有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C正确;D、由 到 的育种方式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典型优点是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 正确。故选 A。2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定时所采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 材料花生种子切片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豆浆溶液试剂苏丹 溶液碘液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不加热不加热加热加热观察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肉眼观察肉眼观察现象橙黄色溶液变蓝色红黄色沉淀紫色溶液A A BB CC D D【答案】A【解析】【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 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花生种子中富含有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不需加热,用显微镜观察,A 正确;淀粉遇碘液变蓝,不需要显微镜观察,B 错误;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性糖,C错误;蛋白质需要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实验时,先加入A 液,后加入B液,溶液呈紫色,不需加热,D 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每种化合物鉴定时使用的试剂,反应的颜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否需要加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生活在沙漠、高盐沼泽等进水受限的环境中的多肉植物(如仙人掌、瓦松等),为适应环境它们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CO2,使光合作用最大化,下图为瓦松部分细胞的生理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物质A 为 _,酶 1 和酶 2 分别位于 _和_。(2)夜间瓦松能吸收CO2合成 C6H12O6吗?_,原因是 _。(3)夜间瓦松的细胞液pH 通常会下降,请据图分析原因:_。(4)某同学将一株瓦松置于密闭装置内进行遮光处理,用CO2传感器测定装置中CO2的变化速率,以此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这种做法是否合理_,原因是 _。【答案】丙酮酸(C3H4O3)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不能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 夜间气孔开放,叶肉细胞可以从外界吸收CO2转化为苹果酸,再运输至液泡,使细胞液pH 降低不合理因为多肉植物在遮光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同时也吸收CO2用于合成苹果酸,所以容器内CO2的变化速率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合理(“吸收CO2用于合成苹果酸”)【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夜晚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植物细胞中的PEP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OAA,进一步反应产生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苹果酸由液泡进入细胞质基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物质A,其中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台作用暗反应,而物质A 进入线粒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供叶绿体使用,说明物质A 是丙酮酸。【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物质A 是丙酮酸;据图分析,酶1 催化 CO2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酶2 催化 CO2固定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夜晚多肉植物能吸收CO2,但是不能合成C6H12O6,原因是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3)据图分析可知,夜间气孔开放,叶肉细胞可以从外界吸收CO2转化为苹果酸,再运至液泡,使细胞液 pH 降低。(4)某同学将多肉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进行遮光处理,测定容器内CO2的增加量,并以单位时间内CO2的增加量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这种做法不合理,原因是多肉植物在遮光条件下可以进行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产生 CO2,但同时也能够吸收CO2并固定在苹果酸(四碳化合物)中,所以以容器内单位时间CO2的增加量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合理。【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弄清楚图中的物质变化以及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去路,明确苹果酸在夜晚和白天的去向是不同的,并准确判断图中物质A 的名称。27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的环颈雉时发现,在非繁殖季节,环颈雉的雌雄个体往往分群活动,具有明显的性别隔离现象。有学者提出如下假说来解释这种性别隔离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环颈雉的性别隔离现象属于种群的_特征。调查该种环颈雉的种群密度时,常使用标志重捕法进行,原因是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万州区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生物试题(3)含解析.pdf)为本站会员(索****)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