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长江中下游地区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操作规程.docx
-
资源ID:85774342
资源大小:109.9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28 长江中下游地区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操作规程.docx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228-2022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操作规程20××-××-××发布 20××-××-××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发 布前 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天门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松滋市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铜陵市农业农村局、江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姣、王婧、赵明明、丁华、张珣、李静、张隽娴、彭西甜、严伟、胡西洲、彭立军、周有祥、杨洁、周先竹、胡军安、杨远通、黄翠娥、张继松、周传宝、郭凤领、李建洪、柯卫东、刘新桃、刘丽辉、王苏宁、周熙、李志、李政、杭祥荣、杜志明、张会影、高照荣。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生姜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姜选择与处理、大田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废弃物的处理、运输储藏和生产档案管理。本规程适用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绿色食品生姜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0383 生姜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6 绿色食品 储藏运输准则NY/T 1193 姜3 产地环境生产基地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姜田应选择地势平坦、中性微酸、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且排灌方便的土壤。宜与粮油作物轮作,轮作周期应2年以上。4 品种选择各地应根据种植区域栽培目的、栽培茬口和市场要求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引进的品种需通过检疫,防止检疫性病虫害侵入。长江中下游地区生姜种植可选用以下品种:湖北凤头姜、湖南湘西小黄姜、浙江红爪姜、浙江黄爪姜、安徽铜陵白姜和江西黄姜等。5 种姜选择与处理5.1 种姜选择选择姜块肥大、芽头饱满、皮色光亮、大小均匀、肉质新鲜、质地硬、未腐烂、未受冻、无病害和无机械损伤的老姜作种姜。有条件的可选用脱毒姜种。5.2 晒姜日平均温度达10以上时,于播种前30天35天将姜种用清水洗净泥土,单摆在干净地面上晾晒1天2天,晒至姜种皮变干发白发亮。若中午阳光过强,要适当遮阳避免暴晒;傍晚收进室内或进行遮盖。5.3 浸种消毒可用精甲·嘧菌酯3000倍4000倍液浸种消毒,以浸透种姜为宜,浸泡30 min晾干后催芽。5.4 催芽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在3月下旬左右进行催芽。催芽前,将姜种分层堆放在室内,层与层之间铺2 cm3 cm厚的干净麦秸或撒细沙,盖上7 cm8 cm厚的干燥麦秸,再盖一层土或细沙,最后加膜覆盖。保持相对湿度80%85%,温度2228变温发芽,即催芽前期温度控制在2728,10天之后将温度控制在2225为宜。一般催芽30天左右,当姜种幼芽长度达1.0 cm1.5 cm时,按姜芽大小分级进行播种。5.5 掰姜种种姜催芽后播种前,将姜块掰成50 g80 g重的小块,每块姜种保留1个壮芽,稍弱姜块可以保留2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伤口蘸草木灰(或石灰粉)后播种。若掰姜种过程中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姜块断面褐变,应严格剔除,淘汰无芽姜块。6 大田准备6.1 整地施基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施肥量,或采用推荐的施肥量。推荐基肥的施用量为:每亩撒施2 000 kg的优质腐熟农家肥或500 kg商品有机肥,每亩配施30 kg50 kg的过磷酸钙。将地块整平、耙细。缓坡地种植生姜不易积水,可以不挖或浅挖排水沟;平坝地及梯田栽培要深挖排水沟,排沟深度为60 cm80 cm,畦沟为35 cm50 cm,以利地表水排走。6.2 开种植沟播种前按60 cm70 cm行距开播种沟,沟深30 cm、宽40 cm。沟内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豆饼(或腐熟大豆)75 kg、生物有机复合肥50 kg、硫酸钾15 kg、硼砂2 kg、硫酸锌3 kg、硫酸亚铁3.5 kg,硼砂可根据实际情况隔年施用。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后播种。7 播种7.1 播种时间在10 cm地温持续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播种期以4月为宜,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5天7天。播期安排还要考虑大田栽培的条件,土质黏重的田土应考虑适当推迟播种,土质较轻的沙土或沙壤土可适当早播。7.2 播种密度开沟栽培的种植密度以6 500株8 000株/亩为宜。在该密度范围内,疏苗型品种适当稀植,密苗型品种适当密植;土壤肥沃的姜田适当稀植,一般性土壤的姜田适当密植;施肥水平高的姜田适当稀植,施肥水平低的姜田适当密植。同等肥力条件下,大块姜种稀植,小块姜种密植。7.3 播种方法采用平摆法播种,即先在沟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去后,将种姜水平摆放在种植沟内,沟内株距20 cm25 cm,使姜芽方向保持一致。栽姜沟为东西方向的姜芽朝东南,南北方向的姜芽朝西南。每亩摆放株树为6 500株8 000株。播种后,覆盖4 cm5 cm厚细土。8 田间管理8.1 遮荫当生姜出苗率达50%时,及时进行姜田遮荫。可采用水泥柱、竹竿等材料搭成2 m高的拱棚架,扣上遮光率为30%50%的遮阳网。于8月下旬及时拆除遮荫物。8.2 水分管理8.2.1 出苗期播种时浇透底水,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80%后浇1次水。待2天3天后再浇1次水,然后中耕保墒。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降水过多的地区,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浇水和雨后及时划锄。8.2.2 幼苗期幼苗期生长缓慢,可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为宜,及时排灌,浇水和雨后及时划锄。8.2.3 旺盛生长期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为宜,视墒情一般每4天6天浇1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做好排水防涝。8.3 追肥8.3.1 第一次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在苗高30 cm左右,植株具1个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尿素10 kg15 kg,或结合灌水追施。8.3.2 第二次追肥在三杈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可施优质厩肥2 000 kg或充分腐熟的豆饼200 kg,另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kg,追肥可于姜苗一侧距植株15 cm20 cm处开沟施入,然后覆土封沟;或结合灌水追施。8.3.3 第三次追肥当植株具6个8个分枝时,正值根茎膨大期进行第三次追肥。每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 kg25 kg。8.4 中耕除草出苗后,结合培土中耕1次2次,及时清除杂草。进入旺盛生长期,植株逐渐封垄,杂草减少,根茎膨大、根系增多,应减少中耕次数,中耕宜浅不宜深。8.5 培土在生姜生长过程中须进行多次培土,一般于立秋前结合撤除遮阴材料和第二次追肥进行第一次培土,变沟为垄。以后结合施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逐渐使垄面加厚加宽。9 病虫害防治9.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措施,辅以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9.2 主要病虫害9.2.1 主要病害姜瘟病、茎基腐病、叶枯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等。9.2.2 主要虫害姜螟、甜菜夜蛾、姜蛆、蚜虫、蓟马等。9.3 防治措施9.3.1 农业防治9.3.1.1 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的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精选无病害姜种,有条件的可选用脱毒姜种。9.3.1.2 合理布局,实行2年3年以上轮作,避免连作,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叶、根际土壤,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病虫源数量。9.3.2 物理防治采取频振式杀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田间张挂黄、蓝板,防治蚜虫和蓟马等昆虫。9.3.3 生物防治9.3.3.1 保护和利用生物天敌应用药剂防治时,尽量使用对害虫选择性强的药剂,避免或减轻对天敌的杀伤作用。9.3.3.2 释放天敌在姜螟等产卵始盛期和盛期释放赤眼蜂。9.3.4 化学防治9.3.4.1 防治原则化学防治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严格控制施药种类、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9.3.4.2 防治方案各类病害防治措施见表A,防治中应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防治后填写有害生物防治记录表(见表A.2)。施药前应确保施药器械洁净并校准,施药器械使用后应清洗干净放置。为避免或减缓有害生物抗药性发生,宜轮换使用化学防治农药。按照需要配制药液,少量剩余药液(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喷洒到法规允许的休耕地中,并填写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记录表(见表A.3)。10 采收10.1 采收时间在立冬后初霜前采收,采用秋延迟栽培的可延后1个月采收。用于加工的嫩姜,在旺盛生长期采收。10.2 采收方法收获前3天4天,先浇小水使土壤充分湿润,将姜株拔出或刨出,轻轻抖掉泥土,然后从地上茎基部以上2 cm3 cm处削去茎秆,摘除茎须后,即可入窖储藏或出售。出售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11 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及时将生姜田间的残枝、病叶、老化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保持田园清洁。使用药剂防治的瓶或袋也一并收集分类处置,防止二次污染。12 运输储藏运输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未储藏生姜运输前应进行预冷,运输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入窖储藏前,要将窖内彻底清扫干净,铺上5 cm厚的细砂,洞口用防虫网罩住。储存时间最多为38个月,最长不宜超过1年。姜储藏前应先预冷,预冷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冷库温度应保持在03,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均匀流通,避免挤压。不应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混存。13 生产档案管理建立绿色食品生姜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检测及相关溯源资料,并保存3年以上。附录A(资料性附录)表A. 长江中下游地区 绿色食品生姜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农药使用方案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量/亩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姜瘟病整地前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喷洒土壤安全间隔期28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每年铜使用量不能超过6 kg/hm2移栽后发病前喷淋灌根发病初期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0.5 kg1.0 kg灌根安全间隔期7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悬浮剂3.0 L4.0 L灌根安全间隔期10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腐烂病病株周围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喷淋灌根安全间隔期30天每季最多使用4次叶枯病发病初期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57 g 喷雾安全间隔期14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 g16 g喷雾安全间隔期14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炭疽病发生期前/发病初期25%嘧菌酯悬浮剂40 mL60 mL喷雾安全间隔期14天每季最多施药2次根结线虫病种植初期/播种2个月后0.3%印楝素水分散粒剂600800倍灌根每季最多施药2次甜菜夜蛾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 g10 g 喷雾安全间隔期14天每季最多施药1次卵孵化期至幼龄期15%茚虫威悬浮剂25 mL35 mL 喷雾安全间隔期7天每季最多施药1次玉米螟产卵期至孵化初期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6 g10 g 喷雾安全间隔期14天每季最多施药1次姜蛆窖内储存20%灭蝇胺可溶粉剂50 g75 g/1.0 kg姜药土法安全间隔期90天每季最多施药1次1%吡丙醚粉剂1.0 kg1.5 kg/吨姜撒施安全间隔期30天储藏期撒施1次注:农药使用应以最新版本NY/T 393的规定为准。表A.2 有害生物防治记录表作物名称地块/大棚位置及编号防治措施日期防治对象农药名称使用量使用设备是否符合标准方案更改标准方案理由及新方案可行性天气状况防治人员植保人员温度湿度表A.3 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记录表使用人联系电话剩余农药或清洗废液名称剩余数量处理地点处理日期处理方式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