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中化学1.3化学键(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pdf

    • 资源ID:85777770       资源大小:151.2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化学1.3化学键(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pdf

    精品教案可编辑第一章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三节化学键(第1 课时)预习案(写一写,梳理基础知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离子键的概念、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能力目标:通过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电子式的书写,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自主预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一、离子键:离子键:定义:成键微粒:成键本质:成键条件:活泼金属(A A)和活泼非金属(A A)化合,容易形成离子键。但并不是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如AlCl3等二、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的式子叫做电子式。写出原子的电子式:H O Cl Na Mg S Cl Ar 阴阳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简单阳离子:离子符号即为电子式,如Na+、Mg2等复杂阳离子:如NH4+电子式:_()阴离子简单阴离子:、精品教案可编辑复杂阴离子:探究案(比一比,争当优胜小组)要求: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踊跃发言,大胆展示讨论成果。加油,你能行!【合作探究一】实验 1-2取一块黄豆大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火焰,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填“烟”或“雾”)。1离子键的形成三、离子化合物:(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Na2O、K2S 等(但 AlCl3例外)(2)强碱:如NaOH、KOH、Ba(OH)2、Ca(OH)2等(3)大多数盐:如Na2CO3、BaSO4(4)铵盐:如NH4Cl【讨论小结】:一般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化合物)、铵盐。(一般规律,注意:酸不是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精品教案可编辑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A 族和 A 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2XY2是离子化合物,X 和 Y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Y 为()ACa 和 Cl BK 和 S CCa 和 F DMg 和 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4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A 10 与 19 B 6 与 16 C 11 与 17 D14 与 85.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A.H 2 O B.CaI 2C.KOH D.NaNO 3【合作探究二】电子式: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的式子叫做电子式。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结合即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AB 型:NaCl_,MgO_。A2B 型:如 Na2O _ AB2型:如 MgCl2:_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精品教案可编辑(1)离子须标明电荷数;(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4)不能把“”写成“”;(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随堂练习 6.下列微粒电子式错误的是()7.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训练案(练一练,学习再上新台阶)学生姓名:班级:_ 组_【达标检测】1.电子层第二层具有下列电子数的原子,最难形成离子的是()A.6 个B.4 个C.2 个D.7 个2.下列离子化合物中,离子组成与Ne 和 Ar 的电子层结构分别相同的是()A.NaCl B.LiI C.NaF D.CsI 3.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精品教案可编辑子化合物 4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AOH 的电子式BNH4Br 的电子式CNa2O 的电子式:DNa+的电子式:Na+5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溶于水B熔点较高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6.A 和 B 两元素能形成AB 2型离子化合物,则A 和 B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6 和 8 B.11 和 6 C.20 和 8 D.20 和 17 7.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类型的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下列对化合物碘化磷(PH 4I)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B.这种化合物加热时,可能产生有色气体C.这种化合物的电子式为D.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烧碱发生反应8.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 价,NaH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H 在水中显酸性B.NaH 中氢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C.NaH 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D.NaH 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9.M 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并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 的熔点较高B.Z 可以表示为M2YC.Z 一定溶于水D.M 形成+2 价的阳离子10.X、Y 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0,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则X、Y 形成的化合物是()精品教案可编辑A.MgF2B.NaF C.LiCl D.Na2O11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MgO KBr CaCl2Na2S(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F CaBr2K2S 12 A 元素的最高价离子0.5 mol 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6.02 1023个电子,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0.02 g H2,用去 0.4 g A。B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相同,且B 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1)写出两种元素的名称:A._B._。(2)用结构示意图表示A、B 两元素常见离子:A._ _,B._。(3)用电子式表示A、B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14、由短周期X、Y 组成的离子化合物X2Y 中共含 38 个电子。(1)X 元素名称为 _,Y 离子的电子式(2)用电子式表示X2Y 形成的过程【学生反馈】我学完本节课后还存在的疑问:【教师评价】精品教案可编辑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化学1.3化学键(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pdf)为本站会员(索****)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