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钢结构检测的解决方案.pdf
方案目录一、结构概况 .1 二、编制说明与依据 .1 三、各类钢材的制作检验、检测.3 3.1 一般检验与检测规定.3 3.2 检验与检测流程.3 3.3 钢材检验与检测方法.3 3.4 检验与检测机构和检测内容.7 3.5 材料采购及检测计划.7 四、焊材复试方法及计划与安排.8 4.1 一般检验与检测规定.8 4.2 焊接材料检测方法.9 4.3 检验与检测机构和检测内容.10 4.4 计划与安排.10 五、钢结构焊缝检测方法 .10 5.1 设计对焊缝的要求.10 5.2 焊缝的质量要求.10 5.3 复测要求.12 5.4 计划与安排.13 六、安装现场的检测 .13 6.1 钢构件的现场验收.13 6.2 现场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14 6.3 焊缝检测.14 6.4 高强度螺栓连接.18 6.5 压型金属板安装.22 6.6 栓钉焊接工程.23 6.7 防火涂料涂装.24 6.8 预留孔.25 七、竣工验收 .26 7.1 分阶段验收.26 7.2 整体验收.26方案一、结构概况太古汇项目由一座酒店、两座塔楼、一个文化中心和一个商场等工程组成。其中酒店 A为地下四层,地上 28 层,建筑高度 128m;塔楼一为地下四层,地上40 层,建筑高度为 211.95m;塔楼二为地下四层,地上28 层,建筑高度 167.75m;文化中心为地下四层,地上 8 层的钢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58.7m。钢结构分布范围:文化中心14 轴以西,基础底板及以上;商场、裙楼14 轴以东,基础底板至地下三层、首层及以上;塔楼一型钢骨柱。钢结构主要由钢骨柱、型钢梁和钢支撑组成,钢骨柱截面有H型截面和箱型截面,地下室型钢梁截面类型主要是H型截面。Q235B钢材约 2000 吨,Q345B钢材约 4000吨,Q345GJC-Z15 钢材约 7000吨。本工程钢结构制作单位为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钢结构安装单位为中建三局股份钢结构公司。二、编制说明与依据本专项方案适用于广州太古汇钢结构工程各类钢材的进场检测和试验。本方案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等配套使用。本专项方案主要依据以下有关规范、规程及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 GB50300-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GB5313-85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94 建筑结构用钢板 GB/T19879-2005 高强度结构钢热处理和控轧钢板、钢带 GB/T 16270-1996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709-1988 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 GB/T14977-1994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17505-1998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中厚板超声波检测方法 GB/T2970-1991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222 方案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2975-1998 低合金钢焊条 GB/T5118-1995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8110-1995 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GB/T14598-1994 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 GB12470-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中厚板超声波检测方法 GB/T2970-1991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析 GB/T11345-1989 广东省其它相关地方标准其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检测方案:国家体育场,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广州新电视塔等。方案三、各类钢材的制作检验、检测3.1 一般检验与检测规定凡进场的原材料及成品,应按本标准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送样;验收和复验合格的原材料及成品,方可在本工程中应用。进场验收的检验批原则上应与各分项工程检验批一致,也可以根据工程规模及进料实际情况划分检验批。3.2 检验与检测流程理化检验送 样取 样入 库不合格评审加 倍不合格标识加倍NNY通知监理外观检验申请检验换 料N拒 收验 证N3.3 钢材检验与检测方法 主控项目的检验与检测(1).性能检测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本工程钢柱及钢梁等,主要采用Q235B、Q345B、Q345GJC钢材,其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方案(GB/T1591-94)、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YB4104)的要求,应保证材料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试验、冲击韧性合格。当有厚度方向性能要求时,尚应符合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85)的要求。钢材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钢材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不应小于1.2;钢材应具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5应大于 20;钢材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同时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2).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钢板化学成分牌号及质量等级化学成份CMnSi PSV Nb Ti AlQ235B 0.120.20 0.300.7 0.30 0.045 0.045 Q345B 0.20 1.0 1.6 0.55 0.040 0.040 0.020.15 0.0150.06 0.020.20 Q345GJC 0.20 1.60 0.55 0.025 0.015 0.020.15 0.0150.06 0.010.03 0.015 试验方法按国家标准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222)规定进行复验取样。按国家标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223)和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4336)的规定进行试验。(3).力学性能检测钢材力学性能指标符合下表的要求。方案钢板机械性能钢板厚度(mm)牌号及质量等级屈服点s(MPa)抗拉强度b(MPa)伸长率5(%)冲击功kv纵向180冷弯曲试验强屈比sb温度J 钢板厚度 16 16100 616 Q235B 235 375460 23 2027 2a 3a 1.20 1640 225 616 Q345B 345 470630 22 2034 2a 3a 1.20 1635 325 03550 Q345GJC 335 445 490610 22 034 3a 1.20 50100 325 435 试验方法每批钢材力学性能取样数量为拉伸 1 个;冲击 3 个;弯曲 1 个;厚度方向性能 3 个;厚度方向性能试验仅限于有Z25要求的钢板。拉伸、冲击和弯曲按国家标准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GB2975)规定进行取样,厚度方向性能按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5313)规定进行取样。拉伸试验按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式(GB228)的规定进行试验;夏比冲击试验按国家标准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229)的规定进行试验;弯曲试验按国家标准金属弯曲试验方式(GB232)的规定进行试验;一般项目的检验与检测尺寸、外观检验热轧钢板的尺寸、外形等允许偏差符合国家标准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9-88)和建筑结构用钢板(GB/T19879-2005)的规定。宽度允许偏差(GB709-88)方案长度允许偏差(GB709-88)厚度允许偏差(GB709-88、GB/T19879-2005)注:按 GB/T19879-2005第 5.1 条厚度负偏差限定为-0.3mm。钢板不平度(GB709-88)方案检验数量:每一品种、规格的钢板抽查5 处。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测厚仪测量和米尺等测量。钢管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相应标准的要求。检查数量:每一品种、规格的型钢抽查5 处。检验方法:用钢尺和游标卡尺量测。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订货执行标准的规定;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 规定的 B级及 B级以上等级;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4 检验与检测机构和检测内容(1).检验与检测机构检验与检测机构为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2).检测内容检测内容:本工程所有进场钢材、焊材、油漆及紧固件等原材料的理化检验等。3.5 材料采购及检测计划(1).材料采购计划本工程根据情况,将分两个阶段进行采购:第一阶段时间从2008 年 1 月份-2008年 7 月份采购地下室部分;第二阶段时间从2008 年 8 月份-2009 年 5 月份,采购地上部分。(2).检测计划方案钢材应成批验收。钢材试样(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取样要求与数量见下表:化学成分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常温冲击低温冲击时效冲击表面厚度方向性能超声波探伤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 1/每炉罐号1/批1/批3/批3/批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1/每炉罐号2/批2/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 1/每炉罐号1/批1/批3/批3/批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T172 1/每炉罐号1/批1/批3/批高耐候结构钢GB/T4171 1/每炉罐号1/批1/批3/批桥梁用结构钢1/每炉罐号1/批1/批3/批2/批逐张高层建筑用钢板1/每炉罐号1/批1/批3/批3/批四、焊材复试方法及计划与安排4.1 一般检验与检测规定广州太古汇钢结构工程采用的所有焊接材料应进行进场验收与检测。凡进场的原材料及成品,应按本标准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送样;验收和复验合格的焊接材料,方可在本工程中应用。进场验收的检验批原则上应与各分项工程检验批一致,也可以根据工程规模及进料实际情况划分检验批。检验与检测流程理化检验送 样取 样入 库不合格评审加 倍不合格标识加倍NNY通知监理外观检验申请检验换 料N拒 收验 证N检验项目标准名称及标准号方案4.2 焊接材料检测方法工艺要求本标段主要钢材为Q235B、Q345B、Q345GJC,焊接材料的匹配宜符合下表要求,但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结果最后确定。不同牌号钢材的焊接,应按强度等级低的钢材选用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匹配表(推荐)钢材牌号手工焊条CO2保护焊实芯焊丝埋弧焊Q235B E4315 ER50-6 F4A0-H08A Q345B E5015 ER50-2 F5014-H08MnA Q345GJC E5015 ER50-2 F5021-H10Mn2 本工程采用的焊接材料,按生产批号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的试样焊接过程和试样取样送检过程应通知监理工程师见证,由国家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手工焊用焊条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等缺陷;焊剂不应受潮结块。检查数量:按量抽查1%,且不应少于 10 包。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手工焊接用的焊条,其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检查数量:每批取一组试样。气体保护焊用焊丝和气体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应符合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的规定。检查数量:外观检查逐盘检查;松弛直径、翘起距检查每批3,不少于 2 轴;化学成分检查每批3,不少于 2 捆(盘、轴)。CO2气体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用CO2 (HG/T2537)中优等品的要求,CO2含量不应低于99.9,水蒸汽与乙醇总含量不应大于0.005,并不得检出液态水。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方案焊丝应符合现行标准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和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12470)的规定。检查数量:化学成分每批焊丝中抽取3,但不少于2 盘。外观复验及尺寸复验应逐捆(包)进行。焊剂应符合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12470)的规定。检查数量:焊剂散放时,每批焊剂抽样不少于6 处。若从包装的焊剂中取样,每批焊剂至少抽取 6 袋,每袋中抽取一定量的焊剂,总量不少于10kg。4.3 检验与检测机构和检测内容(1).检验与检测机构检验与检测机构为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2).检测内容:本工程所有进场焊材的理化检验。4.4 计划与安排考虑本工程需用到的焊材均为公司常用焊材,因此不进行专项采购,而是根据公司的库存情况进行统一采购,焊材的复试在焊材进厂后,按批号情况由检测机构(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按标准要求进行抽样复试。五、钢结构焊缝检测方法5.1 设计对焊缝的要求在“钢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对本工程的焊缝质量要求如下:按照 GB50205-2001的要求,对工厂及现场焊缝进行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和外观缺陷检查。焊缝质量等级为一级时,超声波探伤比例为100%,评定等级;二级时为20%,评定等级。部分熔透焊缝根部3mm 范围内容许存在缺陷,不作为探伤范围。当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焊缝外观检查: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裂纹、电弧檫伤、飞溅、接头不良、焊缩、表面夹渣、表面气孔、角焊缝厚度不足等缺陷。5.2 焊缝的质量要求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方案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探伤记录。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焊缝质量等级一级二级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检验等级B级B级探伤比例100%20%内部缺陷评定等级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 条焊缝。T 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 t/2,且不应大于 10mm。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 mm。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并不应少于 3 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焊脚尺寸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 5%,但不应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 处。方案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II 一般项目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 1.5 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每 25 mm板厚 1 小时确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预、后热施工记录和工艺试验报告。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中表 A.0.1 的规定。三级对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 5%,但不应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 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中表 A.0.2 的规定。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 5%,但不应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 处。检验方法:用焊缝量规检查。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对焊缝磨平或磨光的具体要求由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加工单位根据首批构件加工效果共同确认。打磨后的焊缝余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 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5 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焊缝量规检查。5.3 复测要求方案工厂制作焊缝按一、二级焊缝应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由制作单位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格的一家检测单位(本工程委托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对焊缝进行检查,同时委托另外一家检测单位(本工程拟委托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进行10的监督抽检。如业主认为有必要,业主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制作按适当比例进行复验性抽检。如地方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则应按地方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5.4 计划与安排对于工厂焊缝的检测,在车间焊缝完成,打磨处理后,经24 小时后,由公司的质检部分的探伤人员对焊缝按规范、标准要求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驻厂监理。如需进行第三方的抽检,则由第三方的检测人员进行第三方的复检。自检不合格的,重新进行返工,完成 24 小时后再进行自检。六、安装现场的检测6.1 钢构件的现场验收为保证本钢结构工程安装的顺利进行,我项目在现场成立验收小组,专门负责构件的验收工作。同时,监理单位向制作厂派遣驻厂监理工程师,对原材料及成品等进行抽样复验,同时进行见证取样、送样。对构件制作过程进行质量记录和全过程的监督。厂里构件经质量部门自检合格后,须经监理工程师验证并签署意见后,方可出厂。验收方法及标准:序号类别验收项目验收工具、方法允许偏差及处理办法1 焊缝构件表面外观目测检查焊接修补2 焊缝漏焊目测检查补焊3 现场焊接剖口方向角度量测现场修正4 构件外观及外形尺寸钢骨柱变截面尺寸量测2mm 5 构件长度量测5mm 6 构件表面平直度量测2mm 7 加工面垂直度量测L/1500 方案8 箱型、H型截面尺寸量测2mm 9 钢骨柱柱身扭转量测L/1000,5 10 H型钢腹板弯曲量测L/1000,5 11 H型钢翼缘变形量测L/1000,5 12 螺栓孔数量、间距量测1mm 13 连接摩擦面目测检查小型机械除锈14 表面防腐油漆目测、测厚仪检查补刷油漆6.2 现场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多层及高层钢结构中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上、下柱连接处的错位30 用钢尺检查同一层柱的各柱顶高度差50 用水准仪、全站仪检查钢柱的标高差l/1000,且不应大于5.0 用水准仪、全站仪检查钢梁表面的高差2.0 用水准仪、全站仪检查钢柱垂直度l/1000,且不应大于5.0 用水准仪、全站仪检查直梯垂直度l/250,且不应大于15.0 用吊线和全站仪检查弯曲矢高l/1500,且不应大于5.0 用拉线、吊线和钢尺检查对口错边t/10,且不应大于3.0 用拉线和钢尺检查6.3 焊缝检测一般规定根据设计要求,现场对接焊缝是钢结构施工中的重要部位。现场采用焊接连接的焊缝均为全熔透焊缝,焊缝质量等级为一级。焊接坡口均采用带衬板形式。焊缝施焊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上打焊工钢印。在完成焊接24h 以后,对焊缝进行探伤检验。焊缝检验要求:方案对所有的现场全熔透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率为100,第三方抽检率为 80,政府监督抽检率为10,钢结构根据需要结合实体检测10%。对其它一般熔透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抽检率为每条焊缝20,并且不少于200mm。焊缝经检测不合格者可以返修,除Q235 钢材外,其它钢材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应超过2 次。主控项目的检验与检测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的规定。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探伤记录。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焊缝质量等级一级二级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检验等级B级B级探伤比例100%20%内部缺陷评定等级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 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 200mm,并应不少于1 条焊缝。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 5%,但不应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 处。方案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II 一般项目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 1.5 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每 25 mm板厚 1 小时确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预、后热施工记录和工艺试验报告。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三级对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缺陷类型二级三级未焊满(指不足设计要求)0.2+0.02t,且 1.0 0.2+0.04t,且 2.0 每 100.0 焊缝内缺陷总长25.0 根部收缩 0.2+0.02t,且 1.0 0.2+0.04t,且 2.0 长度不限咬边0.05t,且 0.5;连续长度100.0,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0.1t且 0.1,长度不限弧坑裂纹-允许存在个别长度5.0 的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接头不良缺口深度0.05t,且 0.5 缺口深度0.1t,且 0.1 方案每 1000.0 焊缝不应超过1 处表面夹渣-深 0.2t 长 0.5t,且 20.0 表面气孔-每 50.0 焊缝长度内允许直径0.4t,且 3.0 的气孔 2 个,孔距 6 倍孔径注:表内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 5%,但不应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 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mm)序号项目图例允许偏差1 对接焊缝余高C 一、二级三级B20:03.0 B20:04.0 B20:04.0 B20:05.0 2 对接焊缝错边d d0.15t,且 2.0 d0.15t,且3.0 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mm)序号项目图例允许偏差1 焊脚尺寸hfhf6:01.5 hf6:03.0 2 角焊缝余高C hf6:01.5 hf6:03.0 注:1 hf8.0mm的角焊缝其局部焊脚尺寸允许低于设计要求值1.0mm,但不得超过焊缝长度方案10%。;2 焊接 H型梁腹板与翼缘板的焊缝两端在其两倍翼缘板宽度范围内,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低于设计值。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 5%,但不应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 处。检验方法:用焊缝量规检查。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对焊缝磨平或磨光的具体要求由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加工单位根据首批构件加工效果共同确认。打磨后的焊缝余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 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5 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焊缝量规检查。焊缝检验及计划本工程设计要求的一、二级焊缝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判断时采用射线探伤。自检探伤比例:一级焊缝探伤比例为100%,二级焊缝焊缝按条数的 20%进行抽检。角焊缝进行磁粉探伤,抽检率20。6.4 高强度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钢结构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规格、尺寸及重量d(mm)公称尺寸12 16 20(22)24(27)30 最大12.43 16.43 20.52 22.52 24.52 27.84 30.84 最小11.57 15.57 19.48 21.48 23.48 26.16 29.16 e(mm)最小22.78 29.56 37.29 39.55 45.2 50.85 55.37 dw(mm)19.2 24.9 31.4 33.3 38.0 42.8 46.5 s(mm)最大21 27 34 36 41 46 50 最小20.16 26.16 33 35 40 45 49 h 最大7.95 10.75 13.4 14.9 15.9 17.9 19.75 方案(mm)最小7.05 9.25 11.6 13.1 14.1 16.1 17.65 r(mm)最小1.0 1.0 1.5 1.5 1.5 2.0 2.0 c(mm)最大0.8 0.8 0.8 0.8 0.8 0.8 0.8 最小0.4 0.4 0.4 0.4 0.4 0.4 0.4 z(mm)最大2.6 3.0 3.8 3.8 4.5 4.5 5.3 L0(mm)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50;55 55;60 L(mm)每 1000 个螺栓的重量(kg)公称最小最大35 40 33.75 38.75 36.25 41.25 49.4 54.2 45 43.75 46.25 57.8 113.0 50 48.75 51.25 62.5 121.3 207.3 55 53.5 56.5 67.3 127.9 220.3 269.3 60 58.5 61.5 72.1 136.2 233.3 284.9 35732 65 63.5 66.5 76.8 144.5 243.6 300.5 375.7 503.2 70 68.5 71.5 81.6 152.8 256.5 313.2 394.2 527.1 658.2 75 73.5 76.5 86.3 161.2 269.5 328.9 407.1 551.0 687.5 80 78.5 81.5 169.5 282.5 344.5 428.6 570.2 716.8 85 83.25 86.75 177.8 295.5 360.1 446.1 594.1 740.3 90 88.25 91.75 186.1 308.5 375.8 464.7 617.9 769.6 95 93.25 96.75 194.4 321.4 391.4 483.2 641.8 799.0 100 98.25 101.75 202.8 334.4 407.0 501.7 665.7 828.3 110 108.25 111.75 219.4 360.4 438.3 538.8 713.5 886.9 120 118.25 121.75 236.1 386.3 469.6 575.9 761.3 945.6 130 128 132 252.7 412.3 500.8 612.9 809.1 1004.2 140 138 142 438.3 532.1 650.0 856.9 1062.8 150 148 152 464.2 563.4 687.1 904.7 1121.5 160 156 165 490.2 594.6 724.2 952.4 1180.1 170 166 174 625.9 761.2 1000.2 1238.7 180 176 184 657.2 798.3 1048.0 1297.4 190 186 194 688.4 835.4 1095.8 1356.0 200 196 204 719.7 872.4 1143.6 1414.7 220 216 224 782.2 946.6 1239.2 1531.9 240 230 244 1020.7 1334.7 1649.2 260 256 264 1430.3 1766.5 注:1.括号内的规格,尽可能不采用。2.虚线以上部分的螺纹长度,按l0栏内的前面数值采用(亦允许螺杆上全部制出螺纹);虚线以下部分的螺纹长度,按l0栏内的后面数值采用。3.dw的最大尺寸,等于s的实际尺寸。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的规格、尺寸及重量d(mm)12 16 20(22)24(27)30 s(mm)最大21 20.16 27 26.16 34 33 36 35 41 40 46 45 50 49 方案最小h(mm)最大最大12.3 11.87 17.1 16.4 20.7 19.4 23.6 22.3 24.2 22.9 27.6 26.3 30.7 29.1 e(mm)dw(mm)最小22.78 19.2 29.56 24.9 37.29 31.4 39.55 33.3 45.20 38.0 50.85 42.8 55.37 46.6 c(mm)最大最小0.8 0.4 0.8 0.4 0.8 0.4 0.8 0.4 0.8 0.4 0.8 0.4 0.8 0.4 每 1000 个螺母的重量(kg)27.68 61.51 118.77 146.59 202.67 288.51 374.01 注:1.括号内的规格,尽可能不采用。2.dw的最大尺寸,等于s的实际尺寸。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的规格、尺寸及重量公称直径(螺纹直径d)(mm)12 16 20(22)24(27)30 d1(mm)最大最小(公称)13.43 13 17.43 17 21.52 21 23.52 23 25.52 25 28.52 28 31.62 31 d2(mm)最大(公称)最小25 23.7 33 31.4 40 38.4 42 40.4 47 45.4 52 50.4 56 54.1 t(mm)最大最小3.3 2.5 3.3 2.5 4.3 3.5 5.3 4.5 5.3 4.5 6.3 5.5 6.3 5.5 c(mm)最大最小1.6 1.2 1.6 1.2 2.2 1.8 2.2 1.8 2.2 1.8 2.9 2.5 2.9 2.5 每 1000 个垫圈的重量(kg)9.03 15.96 29.84 39.39 50.71 72.09 81.96 注:括号内的尺寸,尽可能不采用。主控项目本工程按规范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摩擦系数试件一般做三组,取其平均值。现场处理的构件应单独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摩擦系数大于0.45。方案检查数量: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 B。检验方法:检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认真调整扭矩扳手。扭矩扳手的扭矩值应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施工用的扭矩扳手,其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误差应控制在3%以内。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检查 10%,且不应少于 10 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 2 个。检验方法: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 B。一般项目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资料。检验方法: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 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 1 扣或 4 扣。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 10 个。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气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磨擦面不应涂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 为螺栓直径)。检查数量: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用卡尺检查。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合格螺栓穿入方向基本一致,外露长度不应少于2 扣。优良螺栓穿入方向一致,外露长度不应少于2 扣,露长均匀。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但不少于 10 个节点。方案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扭矩法施工的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终拧质量:合格:螺栓的终拧扭矩经检查初拧或更换螺栓后,符合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95)的规定。优良:螺栓的终拧扭矩经检查一次即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5020595)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 10%,担不应少于 10 个节点;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 10%,但不应少于 2 个。当发现终拧扭矩不符合上述现行国家标准时,应扩大抽查该节点螺栓数的20%,当仍有不合格时,应将该节点内螺栓全数检查;当仍有不合格时,应扩大抽查节点数的 20%;当仍有不合格时,应对全部节点进行检查。6.5 压型金属板安装主控项目压型金属板、泛水板和包角板等应固定可靠、牢固、防腐涂料涂刷和密封材料敷设应完好,连接件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尺量。压型金属板应在支承构件上可靠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下表所规定的数值。检查数量:按搭接部位总长度抽查10%,且不应少于 10m。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检查。压型金属板在支撑构件上的搭接长度(mm)项目搭接长度截面高度 70 375 截面高度 70 屋面坡度 1/10 250 屋面坡度 1/10 200 墙面120 组合楼板中压型钢板与主体结构(梁)的锚固支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 50mm,端部锚固件连接可靠,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方案检查数量:沿连接纵向长度抽查10%,且不应少于 10m。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检查。II 一般项目压型金属板安装应平整、顺直、板面不应有施工残留和污物。檐口和墙下端应吊直线,不应有未经处理的错钻孔洞。检查数量:按面积抽查10%,且不应少于 10 平方米。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查数量:檐口与屋脊的平行度:按长度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10m。其他项目:每 20m 长度应抽查 1 处,不应少于 2 处。检验方法:用拉线、吊线和钢尺检查。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屋面檐口与屋脊的平行度12.0 压型金属板波纹线对屋脊的垂直度L/800,且不应 25.0 檐口相邻两块压型金属板端部错位6.0 压型金属板卷边板件最